分享

一个原点 三种整合 ——高考语文有效复习策略摭谈

 红瓦屋图书馆 2016-06-03


时下的复习教学,习惯于倾向静态知识的梳理与归纳,不太注重研究学生知识运用的动态情境。而高考语文复习的有效性,最终要以学生疑难问题的突破、思维能力的提升来考量。所以,分析学生现有能力的起点、弱点,探究学生思维提升的客观规律,回到“学生”这一原点,是高考语文有效复习策略形成的根本前提。

从学生的实践运用出发,笔者认为生成有效的语文复习策略,需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化繁为简

一个个的考点训练,或许扎实但不免流于繁琐、枯燥。而且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也不太可能边做题目边回忆众多的知识点和答题技巧。有效的复习策略要能着眼于知识的关联性和思维的融通性,变分类训练为整合探究,化繁为简,使分离的知识点在运用中“并入”成为一个能力整体。

二是程序运用

静态的知识如何转化为动态运用的实践能力?有效的复习策略,要能关注“怎么办”的程序性知识的生成,最好是具有程序运用的情境策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整合形成系列可操作的步骤,使其能够在熟悉的条件下,借助这些步骤有效激活原有的知识积累,形成恒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以此例彼

具有举一反三的解题思路和学习能力,是高考语文复习所希望达成的目标。有效的复习策略,要能促动学生“近”取譬,从课内外的典型“范例”出发,基于熟悉的问题情境,辨析异同、深悟“事理”,整合成一体化规律,以此例彼,实现规律性迁移。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高三语文复习进程特别是最后阶段的复习中,加强了对“学生”这一原点的分析,着力探究生成各种整合性情境策略,以提高语文复习的有效性,应该说这一努力获得了一定的实效。下面本人拟将结合“客观题和语言表达”、“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鉴赏”三个板块,具体介绍三种“整合”策略,力求达成一个板块一点突破。

一、凸显语境,“辨析”整合。

“客观题和语言表达”的问题表征是内容博杂,反复记忆效果不明显;语言运用又变化多端,让人理不清抓不住。但纵观全局,我们会发现语境意识的缺失是问题之“肯綮”,解决好这一点,也就辐射解决了关联着的诸多问题。在作知识归类整合时,我们可通过凸显语境,强化辨析,训练学生把已掌握的知识融合成一种能力。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在语境中辨析记忆

如关于“词语(成语)的形义”。

前景暗淡  色彩黯淡 ∕战争爆发  山洪暴发 ∕ 立案侦查  军事侦察 ∕  大坝合

龙 双手合拢 ∕  群山曼延  火势蔓延∕远大抱负  蓄意报复……

②安土重迁,不肯迁移∕不忍卒读,悲惨动人∕惨淡经营,苦心规划∕瓜田李下,

易起嫌疑∕目无全牛,得心应手∕首当其冲,受攻受难……

这样在整合时凸显语境,既有利于学生辨析记忆,也提升了学生在各种陌生化情境中迁移运用的能力。

(二)在语境中推断确认

无论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还是语句的衔接,如果不具备在语境中推断确认的能力,目前所通行的归类整合复习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006年浙江卷:

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许多同学脱离语境,凭感觉判断第一句中的“于”表被动,出错率很高。我们来看原文:

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

前文有“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是指“人吃物”。据此可推断确认,此句说的是“物吃人”,“于”起到“引出对象”的作用,而不是表“被动”。

由此可见,学生虽整合了“于”的常见用法,但只有同时具备语境中推断确认的能力,才能保证解题的准确性。

(三)在语境中转化生成

很多语用题涉及学生根据语境转化生成的能力,如:

2012广东卷)将一家公司发布的招聘信息改写成正式的招聘启事(以“本公司”开头)。

此题需辨析“语境”——招聘启事。招聘启事一般包括公司自我介绍、招聘员工要求、招聘流程等,多为书面语体,可根据语境中分析出来的这些隐性要求提取相关信息转化生成。

复习中,要强化根据提供的素材辨析语境转化生成的能力训练,这是提升学生语用题应对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回到基点,“透视”整合

“文学类文本”考查,近几年多以小说或记人叙事类散文为主。由于材料内容和题目的不确定性,学生在这一板块复习时始终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即使教师整合了各类题型,并且归纳了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但由于缺少深刻的文本感悟基础和阅读思维的建构整合,一遇到具体的文本材料,仍感到“手足无措”。对此,我们的应对策略是回到基点,“透视”整合。

什么是阅读的基点?就是“理清思路”。可以说,每一类题目的解答都需要以“理清思路”为保障,我们不妨从层次脉络的梳理出发,来“透视”一下各类题型。

(一)直接要求梳理思路的

这一类题型如:

例1(2012重庆卷《太阳梦》)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例2(2011年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例3(2013年浙江高考样卷《西湖的风》)作者是从哪些时间、空间的角度描述“西子风光”的?

2、考查层次之间关系的

这一类题型如:

例4(2008年江苏卷《侯银匠》)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小说第二段”表现的内容是“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精细能干”。要弄清此段与下文的关系,还需先理清下文层次: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女儿改装花轿、出嫁后出租花轿、逐渐成为陆家的当家媳妇、最后父亲在女儿出嫁后很孤独等。然后再找到材料之间的关系:①写父女相依为命地生活,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做铺垫。② 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做铺垫。

关涉材料之间联系的题目,包括标题与全文,开头、中间、结尾的材料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等,都可通过理清思路,概括各层次的要点,来分析出彼此之间的关系。

(三)考查深层感悟鉴赏的

这一类题型如:

①赏析所写的人、事、物、景象等。

②联系全文,谈谈对关键词句的理解。

③文章带给你哪些思考?联系现实谈谈感悟。

解答这些题目似乎和层次脉络的梳理没有关系,但通过“透视”却可以发现,要答得准确到位,还需先“理清思路”。学生答题不会分点或表述不到位,主要原因就是理不清层次。我们可结合几个实例作深入分析。

例5( 2009年浙江卷《魔盒》)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

【分析】文章通常是在具体情节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所以赏析贝格斯太太的形象可根据相关的情节层次分别概括提炼。情节一,贝格斯太太请“我”喝茶谈心——淳朴善良,热情爽直;观察敏锐,善解人意。情节二,与我分享她的宝贝盒子——热爱故土,珍视亲情。

例6 (2010年全国卷《灯火》)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分析】文意是在作者文思拓展中不断得到丰富的,多层面挖掘“灯火”的意义,还需要理清作者思想发展的脉络。层次一,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层次二,灯火下夜读——陪伴着我们的成长;层次三,灯火下祖孙相牵——贫穷的童年生活变得温馨而富有诗意。

例7(2011年浙江卷《第9车厢》)第9 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分析】似乎是开放性的题目,但其实是要求紧扣文本思想,作出“对应性”评价。而作品的多重意义是蕴涵在情节内容中的,所以要根据情节层次去挖掘感悟或评价的点。情节一,“我”的乘车经历和基辅读者的遭遇——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情节二,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迟迟未能得到纠正——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

回到“理清思路”这一基点,“透视”整合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突破了答题技巧灌输的局限,使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得到了真正提升。可以说层次脉络的梳理训练,是扭转“文学类文本”复习尴尬局面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三、循序渐进,“衍生”整合

“古诗鉴赏”的主要障碍是“读不懂”,其次是技巧类术语多,概念易混淆,即使学生能明晰概念也常缺少“慧眼”,赏析不出其中的妙处。得分率低,复习有效性差,是众所周知的事。如何突破?站在学生的起点,重视其畏难情绪,尊重其已有经验,由较简单的开始,慢慢置换成较复杂的,循序渐进,“衍生”整合,使学生逐步攀登上综合鉴赏的高峰。

具体的做法是兼顾诗歌按题材分类鉴赏的传统,调整其复习顺序,形成能力点上的衍生,图示如下:

①咏物类、山水田园等写景类   →  ②送别、边塞、咏史、羁旅行役    →     ③咏怀类诗歌

          ↓                        ↓                               ↓

①景物描写手法,景物与情志的关系。②表情的其他手法,常见的结构章法。③丰富多样的手法,复杂变化的情感。

   首先,从情意较简单、描写手法较丰富的“咏物类”、“写景类”诗歌开始,定点训练学生鉴赏景物描写手法的能力,了解借景物表达情志的常见手法。

   例8(2008年辽宁卷)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问:你能看出这首元曲主要的表现手法吗?

这首元曲“多种写景手法集中”,主要有比喻、对偶、比拟、远近高低、动静明暗、声光色态、一句一景等。

通过此类写景诗的鉴赏,可使学生熟知并整合多种景物描写手法,常见的有:正面或侧面;白描或修辞(借代、比喻、比拟、映衬、对比、夸张、叠词等);化虚为实、虚实结合、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欲扬先抑、视听觉结合、一句一景等。

例9(2010年全国卷) 咏素蝶诗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咏物类诗歌除了关注描写对象和描写手法外,还需重点赏析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这首诗用白描手法写素蝶的活动,描写对象与想表达的情志呈“对应”关系:“素”,洁白,象征品质高尚与纯洁;“绕、隐、起、出没、飞”,象征仕途数起数伏。

除象征、托物言志外,常见的表示景与情关系的手法还有: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触景生情、渲染烘托、哀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化抽象为具体等,需要结合具体材料深入感悟。

其次,在景与情的关系上,进一步“衍生”整合送别、边塞、咏史、羁旅行役等诗歌其他典型的表达情感的手法,“衍生”整合景与情不同的结合所形成的行文结构。如:

102008年山东卷)“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112010年江苏卷)“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这是思乡怀人时常用的“代为之思,其情更远”的手法,常形成由实入虚的行文结构。

122011年湖北卷)刘敞的《登城》和苏轼《望湖楼晚景》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形成了不同的行文结构。

最后,可“衍生”赏析综合运用多样手法表达复杂变化情感的“咏怀类”诗歌,提升综合鉴赏的能力。如:

13(2008年浙江卷)  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漂泊的旅思;谪官的愁思;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年华易逝的伤感;宦海浮沉的厌倦。

142010年重庆卷)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从“愁”到“笑”表现了主观感受的变化。                           

    这样,由此及彼,由简单到复杂,鉴赏能力和答题能力循序渐进逐步提升,有效化解了学生的畏难情绪,鉴赏与答题能力循序渐进逐步得到了提升。

    以上是笔者立足“学生”原点,基于运用情境所作的、关于高考语文有效复习策略的探索,是来源于实践的经验总结,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