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县域要“飞” “强势”助推

 Tieyeye 2016-06-03
   
  据相关媒体报道,从体奥动力(北京)体育传播有限公司以80亿元的“天价”拿下中超联赛5年媒体版权,到大连万达集团与国际足联(FIFA)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体育产业在过去一两年正式走入风口。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体育分论坛上,部分参会的资深体育界人士认为,未来资金将会以更强劲的势头涌入这个新兴产业,中国体育产业正在切实拥抱属于它的黄金年代。
  当体育产业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又一个风口时,福建晋江因第十八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体育产业)博览会而再次受到瞩目——吸引了12.32万客商到会,达成意向成交额163.87亿元。
  晋江的此次体博会,展示了当地强大的体育产业能量。这个县级市,居然拥有世界第三大体育用品企业——安踏、361度、特步等国内知名体育品牌,2015年,晋江体育产业总产值超1100亿元,拥有国家级体育用品品牌42枚;体育用品上市公司21家,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体育产业矩阵。
  对于市县经济发展而言,如何准确抓住产业发展机遇,打造“强势产业”,形成迅速崛起的内生动力,意义非凡。晋江也非特例。高举我国经济强县排行榜首位的江苏省江阴市,早已形成特色冶金、高档纺织、精密机械、造纸及彩印包装、精细化工五大支柱产业;排名第二的江苏昆山市,则以电子信息、精密模具、装备制造产业为龙头,形成了自身的区域竞争力。
  而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来说,凭借来自顶层设计的政策“大东风”,以及地方政府立足于本土发展未来所推出的政策“小东风”,来打造“强势产业”,必然会对整个地区的经济结构、资源配置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以晋江为例,一方面,经过多年来的精心培育,汇聚了不少国内外知名体育品牌,涵盖体育产业链上下游。另一方面,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通过“体博会”打造汇集体育用品、体育营销资源、体育文化与科技的综合性体育产业盛会,构筑体育产业发展高端平台,推动晋江体育产业逐步走向中高端化。
  据权威机构预测,我国体育产业潜力巨大,未来10年产业总规模将达5万-7万亿元。如此巨大的市场,必然会形成体育产业的区域化竞争乃至国际化竞争。在激烈的产业竞争和区域竞争中,如何继续领跑,对于这些“强势产业”市县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不仅要充分发挥自身在优势产业上的多年深耕优势,继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而且要形成更开放、多元的区域和国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如此次晋江体博会邀请了韩国、德国、意大利、法国、奥地利、古巴、韩国、越南、菲律宾、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协会、企业参赛,就是要凸显“国际元素”。
  随着中国80后、90后迅速成长,上亿白领阶层的崛起,消费升级已然成为2016年中国经济转型的热点,到底“互联网+”,还是“+互联网”,争辩不休。但无论是采取哪一种模式,企业都必须接受互联网时代的市场之变、用户之变,以及随之而来的自身组织架构之变、产品思维之变、营销与服务之变。尤其是作为体育用品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企业必须去迎接更加个性化的用户需求,赋予品牌更为人格化的外在形象,从传统规模经济讲求效率、产量转向“千人千面”的定制服务。
  这也是其它经济强县面临的共同命题。如何升级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需要地方决策者和企业管理者一起努力,如何加大产品的拟人化属性,从而对接年轻一代更侧重于精神属性的需求满足,才能让自家的实体经济迎着政策和用户的双重风口,飞得更高。
毕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