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1岁:依恋与安全感

 好好努力1984 2016-06-03

我们从依恋理论开始讨论。依恋是婴儿和母亲的关系。为什么依恋这么重要?有什么样的依恋类型,好的和坏的依恋是什么?

“依恋”的概念来自John Bowlby,一位英国的精神分析学家。来自于观察婴儿与母亲分离以后的行为所发展出来的理论,他是通过观察一些纪录片,有些母亲因为要到医院做手术而与孩子分开,孩子就由护士来照看,而这些孩子有不同的表现,有些孩子伤心绝望,有些不开心。他通过观察发现母亲与孩子的依恋关系有不同的类型,有些比较稳定,而母亲与婴儿的关系就是客体关系形成的开始。

如果婴儿与母亲有安全的关系,可以得到更多内心的安全体验。如果婴儿与母亲有稳定的依恋,婴儿有更多内心的安全感,当妈妈离开,他知道妈妈还会回来,我可以等待。当内心的安全感建立以后,婴儿内化了妈妈在心里,这样就建立了基本信任感。

再举个例子,母亲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然后母亲离开。如果母亲与孩子的关系良好,孩子有更多内在的安全感,他就会知道妈妈会按时来接他的,虽然妈妈不在,但保育员会照顾他。因为妈妈存在于孩子的内心,所以他能有安全感,能够和其他的孩子游戏。

前面一种孩子的类型,坚信妈妈不会离开他。但还有另一种孩子,当他被送到保育员那里,他会哭闹、抓住妈妈不放,这主要来自于他内心的不安,在他内心里面有和母亲不稳定的关系,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最关键的一点是,稳定的母子之间的关系使得孩子更具有独立性,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内心不稳定的孩子,往往总是处于不安的状态,总是觉得会失去妈妈,会很难独立。


什么样的因素会导致稳定或不稳定的依恋关系?很重要的是母亲的在场。孩子不能被单独地放在一边过长时间,一定要有人稳定地出现在他的面前去照顾他,可以是祖母、父亲等熟悉的人,但这些人不能变化太大,一定要稳定地出现在他的面前。母亲对婴儿要有好的共情能力,能够区别出孩子的哭声代表的不同含义,是尿湿了、不舒服了还是其他,要能够共情孩子。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母亲的内心也是安全的。母亲觉得被丈夫保护,而不是不停地争吵。

想象一下,一个16岁的少女与男友意外怀孕,少女的家人责备她,很难想象她会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所有这些都会塑造孩子内心发展的样本。想象一下一个抑郁症的母亲,很难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关系。还有一种情况,母亲缺乏自信,觉得自己当不好母亲,而她有这样的想法是来自于她没有从她自己的母亲那里得到很好的照顾,这样的话,她的孩子也会受到影响,也不能产生稳定的母婴关系。

另外有孩子本身的因素。有的孩子天生安静、相处容易,不需要花很多的心思照顾,也会让妈妈产生安全感,觉得自己是个好妈妈;而有的孩子很紧张、很难处理,容易哭闹,但并不是说这样的孩子就会产生不好的依恋,只是对母亲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母亲有更强的共情能力去建立稳定的关系。

在有些情况下,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如早产儿,必须呆在暖箱里面,与母亲分离。还有包括本来就不想要这个孩子的情况。关于母亲不想要的孩子不得不生下来,随访研究发现,他们的心理发育受到母亲不想要他们的影响,他们很抑郁,很孤独,不喜欢和同龄人在一起,往往有人际关系的困难。实际上,有很多的怀孕都不是计划内的,但是,当孩子降生后,妈妈被可爱的孩子感动,慢慢地喜欢孩子,觉得幸福,态度改变,这样的现象并不罕见,我们不要扩大化。但有一群孩子,他们从出生到长大都不被爱,这才是问题。


永远是两方面的问题,天生和后天的。天生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但同时有另一方面是环境的因素,影响孩子的发展,环境尤指人际环境。如果比较一下人类婴儿和动物婴儿,例如猴子的婴儿,天生有能力抱着妈妈,而人类的孩子不是。有些人类学家认为人类的婴儿诞生太早了,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事实上婴儿前几年的养育过程是怀孕的延续,只不过不是孕育在母亲的肚子里,而是在和母亲的关系中。这个是温尼科特的观点,他是儿科专家,他认为没有“婴儿”的概念,因为婴儿不能独立成长,他和母亲捆绑在一起,不存在单独婴儿的概念。

人的性格是终身形成的,一辈子都能形成。第一年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是性格成长的基础。艾里克森将其称之为“建立基本的信任关系”,在John Bowlby的观点是“依恋关系”,都是一回事,如果在这一阶段能够建立内心的安全感,更多的自信、自尊,接下来的发展就会更加顺利,会有比较少的焦虑程度。

有天生和后天,有些我们无法改变、不能改变,但更多需要关注可以改变的。比如,以前我们不知道的时候,孩子病了我们就把他单独放在医院,现在我们知道我们要到医院去陪伴他,让他有稳定的关系。再说些实际问题,是母乳喂养好还是人工喂养好,我们现在知道母乳喂养更好,因为对建立依恋关系更好。在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会考虑给母亲留相对长的时间和婴儿建立良好的关系然后再复工。在非洲的国家里面,母亲在工作时也把孩子背在身上,孩子和母亲紧密接触,而在早期的西方国家,母亲给孩子喂完奶以后就不管了,和孩子的接触很重要。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一个法国精神科医师的病人的孩子得了肠炎,腹泻,住院了,不停地腹泻,生命将尽。这个病人告诉她的治疗师,她很绝望,因为孩子快要死了。治疗师告诉她把她的睡衣放在孩子边上,孩子闻到母亲的味道,然后就慢慢地康复了。

婴儿和母亲的影响永远是双向的。举个例子,一个丑陋而紧张的婴儿需要母亲更大的努力,有的母亲因为孩子整天哭,母亲本身缺乏安全感,觉得孩子通过哭来指责她,母亲会很愤怒,甚至会因为这个而去虐待孩子。再想象一下,生下一个残疾儿童,对母亲来说要去爱他是很难的。


也会有另一种情况就是过度依恋,这和母亲的不安全和焦虑有关。例如,有一个母亲在家里不被重视,而生了一个孩子以后得到了荣耀,她会把孩子视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一部分,如果孩子笑了,她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好母亲;而哭了,她会觉得自己是个坏母亲。而孩子哭,可能并不是指责她,而是饿了,或者要换尿布了。所以,不论过度或者过少都不行。太多的爱或太多的拒绝都不好,共同点是太多的情感,有的时候,给孩子留点空间单独相处,还是需要的。和孩子呆得太久,会让母亲很焦虑紧张,也是一件不好的事情,需要给孩子留点空间。

另外有一些依恋不足的问题。我有一个病人,被父亲和母亲单独关在屋子里,父亲经常不在家,还好母亲上班的地方离家近,回来喂她奶然后再去上班,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人际交往上有很大的障碍。

对孩子的及时照顾有时候也是很困难,从人的精神发展的角度来看,饥饿对孩子必不可缺,母亲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应对饥饿。就像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有痛苦,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应对痛苦。母亲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建立自我,当自我强大了,可以去应对焦虑、痛苦、饥饿等感觉。依恋很重要,但并非唯一,焦虑、痛苦也是促使内心世界发展的一部分。还有一点就是,如果随时随地满足满足孩子的需要也不好,一点不让他等待和承受也不好,没有让他的自我发展起来。孩子必须要学会等待和忍受,才能发展出自我。如果总是即刻满足,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什么都依靠别人自己也不做,自我的发展是需要孩子在等待和承受的过程中呈现的,而首要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有一个良好的依恋才能够去发展自我。



如果一个人早年比较稳定,一生中的安全感会多些,即使希望渺茫都不会绝望,会让他受益终身。对于早年依恋关系不稳定的人,因为他们不被自己的母亲喜欢,他们在成年后去寻找稳定的关系,或者有宗教信仰,觉得上帝是一个稳定的关系,与这个也有关。如果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这样的案例,与母亲关系不好、父亲打他,而他有比较稳定的人格,那么,可能家中还有其他人,可能是他的祖母,可能是邻居,甚至可能是条狗,只要他出现狗就会跟随着他,给他稳定感。

现在我们意识到依恋关系是如此的重要,在Freud时期,孩子被视为一个个体,现在我们知道孩子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且那时把孩子所有的需要都聚集在口上,但我们现在知道并不仅仅只是口,还有关系,这个更重要。Freud看来,孩子所有的需要集中在口上,比如说要吸吮、要吃,都是通过口来完成的,因为这个“口”建立了孩子和母亲的关系。但Bowlby说不是,是孩子需要与母亲建立稳定的关系,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东西。这是他们两者的区别。


备注:本文仍然来自中德班理论课录音稿,讲者仍然是我的德方老师Hermann Schultz。

(整理:王晓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