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岁:自主性与羞耻心

 好好努力1984 2016-06-03

我们今天讲第2~3年的发育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很有趣的一个阶段,他们开始站起来、开始走路、开始说话、开始幻想。你们在读Freud的早期心理发展的著作时,你们一定要问自己Freud写的东西是不是真的,你们要怀疑他写的东西。孩子们是不是对自己的小便、大便这么感兴趣,你们要问自己这个问题。

Freud将这一阶段命名为“肛欲期”是有些片面了,这个阶段对孩子发生的最大的变化是他开始有了一些能力,他可以走路了,除了身体上的强大以外,精神上也开始强大了,他可以和父母对抗了,他可以控制自己了,譬如控制放屁、控制排便,这是一种能力的象征。举个例子来说,他可能因为自己放屁把别人熏到别的屋子里面去,会觉得自己很强大。实际上在这个阶段,他的能力增强了,这是最重要的变化。



我们再看看其他心理学家的描述,Erikson将这一阶段定义为发展自主性的过程,主要讲羞耻和怀疑的矛盾的斗争,这一阶段开始可以有能力和家长抗争,逐渐产生意识,可以决定自己的意愿。Erikson认为自己的意愿和家长意愿的斗争是持续一生的,只是2~3岁开始呈现。两个斗争,自主性的斗争和羞耻、怀疑的斗争。自主性的斗争是有了自己的意愿,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强大是有关系的,他可以站起来了,有自己的能力。譬如说,父母想让他坐在马桶上大便,但他不愿意,还有就是说,父母亲要喂他吃的,但是他不愿意,这就是一个自主性,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意志。另一个方面,感到羞愧或怀疑。因为即使他能够站起来,但他可能随时会跌倒,或者譬如他想做一些事情,但父母亲会说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会因父母的责难而羞耻。

这个时期也是超我的形成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会有允许做和禁止做的观念的形成,会去看父母的脸色。如果在这个阶段出现问题,可能会出现强迫症,被大量的观念所占据,可能会形成病理状态。

这个时候还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举个例子,就像大便的事情,可能他会和父母说,我可以大便了,我不用尿布,要在马桶上大便;但是可能会控制得不好,可能会把大便解在自己身上。这个时期是处于不确定的时期,如果只是把这个时期叫做“肛欲期”,是不足够的。与肛门相关的是这个时期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这个时候,孩子的想象能力也在发展,他可能会想象一些很开心的事情,但往往一些恐怖焦虑的情景也会出现,例如会做一些可怕的梦。这个时期,孩子对自己身体的了解还不完全,有时他会用自己的观点去看待。例如我的长女,二岁的时候,想大便,她觉得会是自己肚子里面活的东西想出来,然后她想把它控制住,不让它出来。然后等她出来以后,她觉得像是一个活的小矮人,然后她就创造出一个小矮人出来。她感觉自己就像妈妈一样,能够生个小矮人出来,很开心。但是她后来发现这个东西不能动,不是活的,然后她就不开心。事情的两方面就出来了。

在这个时期出现一个问题,超我在形成。他开始意识到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他对这些概念有一些接触,超我开始形成。而且在这个时期,他开始区别,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幻想。她想象肚子里有一个有生命的小矮人的存在,但生下来却不是,在幻想和现实之间有了一个认识。这个时候,他可以有这样的体验,他可以感觉到真实存在的东西,如桌子椅子,你碰它,它会有阻力,你会感觉到。还有另一方面的真实,那就是内心世界的真实,梦里面会梦见魔鬼等,虽然不存在于现实中,但是这是精神世界的真实。



如果这样的东西继续发展,我们的精神世界或认知世界会变得更加丰富。但是,在这个初始阶段又会有自己的特点,他的特点就是说在一种极端的不稳定的状态。要么就是强大的、夸大的、无所不能的形象,要么是另一个极端,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是,很惭愧。自我的形成处在脆弱期,极端状态,非好即坏的。在这个时候,超我极端不稳定,要么极端好极端坏,好的时候无所不能,坏的时候一无是处。父母所能够做的,是帮助孩子调整和解决,即使是一个坏孩子,父母亲仍然会接受和爱你。父母亲可以帮助孩子调整极端的情绪状态,譬如,如果孩子把家里的东西打碎了,父母可能会指责孩子,这时父母亲成为坏的父母亲。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过了一会儿,父母还是会去爱他,继续保护他。孩子会有这样的感受,时间上的调整和来来回回,父母亲具体要做的就是这样。比如说,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孩子会因为自己摔倒而觉得自己没用。但此时,父母亲能做的,是把他扶起来,陪着他继续走,这样的过程,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的根源所在。在这个时候,另外一个不恰当的方式是,父母会责备孩子没有用,这不是正确的方式。因为这对孩子没好处,因为他只是小孩子,没 有人告诉他该怎么做,他不知道怎么做是正确的,父母亲这样做就不对了。



在这个阶段非常重要解决的问题是处理攻击。没有一个人愿意成为坏孩子,但问题是,如果说父母亲在孩子的这个阶段,不去帮助孩子处理攻击、好坏的问题,可能会形成这样的问题。父母没有给孩子足够鼓励让他建立自信,孩子会认为自己没有用、被人指责,她可能一生都会出现抑郁状态,觉得自己没有用;还有一种可能是会因为自己是个坏孩子而去攻击别人,攻击家里面的小弟弟小妹妹,甚至会去虐待动物。所以这个阶段,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去处理攻击、处理阴暗面,处理这些坏的东西,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

所以说在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与攻击者认同”,用攻击者对待他的方式去对待他人。当别人攻击他的时候,他会把攻击直接指向别人。这种攻击是被移情的,从他的身上直接移到其他人的身上了,这种攻击在他的身上没有被修通。因为他没有处理负性方面的机制。

还有一个问题是个体独立性和分离的过程,孩子开始具有独立的能力,但是这个阶段的能力很弱,需要父母伴随他逐渐长大。所以你们可以看到,叫“肛欲期”是有道理的,但是它只是这个时期的一方面而已。


备注:本文整理自中德班理论课录音稿。

(整理:王晓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