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盘点:历史上那些大器晚成的大人物

 宛平2008 2016-06-03

 盘点一下历史上那些大器晚成的大人物。

  姜尚

 

姜子牙

 

传说姜尚活到了100岁,这个我们无从考证,毕竟年代太久远,也没有可靠地史料证明。

 

  但姜太公大器晚成这和说法是肯定没问题的。他年轻时生活贫困,但胸怀大志,刻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他先后辅佐了周文王、周武王。

  中国有句老话“太公八十遇文王”,形容的就是大器晚成。

  吴承恩

 

转自米尔军情网 http://www.miercn.com

 

  吴承恩生于一个商人之家,家境清贫。他自幼聪明过人,“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遗憾的是他科考不利,直到中年才考上“岁贡生”。张版西游记剧照张版西游记剧照

  30岁时,他才有了创作的想法。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几十回。直到晚年,他才正式投入到《西游记》的创作中。一生穷困的吴承恩,82岁时才完成《西游记》的创作。完成后,他带着悲喜交加的心情离开了人世。

  黄忠

 

黄忠

 

黄忠在三国里,成名也比较晚。他年轻时一直为刘表效力。公元211年,已经64岁的黄忠跟随刘表入川,表现突出;公元前219年,72岁的黄忠依然在沙场驰骋,进击汉中定军山时,他斩杀了魏国的夏侯渊,从此声名大振。                     鸿门宴CG插画 项庄舞剑米尔军事论坛 bbs.miercn.com

  刘邦

汉高祖刘邦像

 

刘邦应该是最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人物。除了运气好,他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古代战争

  公元前209年,已经47岁的刘邦参加了起义,他想干出一番事业。功夫不负有心人,它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公元前206年,秦灭亡。刘邦和相遇开始了长达四年之久的竞争,最后以刘邦的胜出为告终。

  55岁的刘邦称帝。从一个小小的亭长到一国之主皇帝,刘邦只用了8年。米尔网 www.miercn.com

  屈原

 

 

屈原的大器晚成只得不是在功名官位上,是在文学成就上。他之所以在文学成就上能够达到如此高的高度,与他坎坷的经历有关。

  屈原一生在官场被小人排挤,不得志,无路可走的他只能将一身的才华写出来。他写作《离骚》的时候已经度过了他的大半生。他爱自己的国家,可是他无能为力,又不忍心看着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楚襄王二十一年,他自沉汨罗江,怀恨而死。

  苏洵

 

 

据说苏洵年轻时不好好读书,整天糊里糊涂地混日子,直到二十七岁才突然觉悟,开始发奋读书。他谢绝宾客,手不释卷,夜以继日地读书,过了五六年,他文笔大进,下笔如有神助。

  嘉佑五年,52岁的苏洵被认为秘书省校书郎。转自米尔军情网 http://www.miercn.com

  齐白石

 

 

这位负有盛名的大画家也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他从小家境贫困,起步晚。小的时候在家里务农,没读过什么书,27岁时才开始学画画,那个时候恐怕他自己都想不到,他会成为一代大师。

  他年轻时名气已经很大,56岁时突然改变画风,从此声名大振。米尔军事论坛 bbs.miercn.com

  齐白石一生获得了无数的奖项,还当过人大代表,1957年9月16日离开了人世。参合陂之战慕容垂

慕容垂

  慕容垂从小就勇冠三军,深受父亲慕容的喜爱。后来却被太傅慕容评逼走,在在付坚下忍辱负重几十载,直到须发皆白才重新收拾了燕家天下,也可以算是大器晚成。

  慕容垂为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第五子,慕容之叔。甚得慕容宠爱,后来得到慕容恪赏识,曾为前锋都督,前燕吴王。369年晋将桓温率军攻前燕,在头撤退,慕容垂以三万骑追到襄邑(今河南睢县),大败晋军。后被太傅慕容评逼走,携妻子投降前秦。水之战中进攻被委派进攻襄阳,暗中保存实力,在前秦败后叛变,慕容垂纠合鲜卑、乌桓,建立后燕,率军二十万攻邺励志故事,一年后夺据邺城。

 

  386(60岁)年称帝,定都中山(河北定州市)。393(67岁)年消灭慕容泓的西燕政权。因扣留北魏王拓跋圭弟弟,与本是藩属的北魏关系恶化。395(69岁)年太子慕容宝征北魏,于参合陂之役大败,隔年慕容垂反击,但病死于亲征途中。苏洵


苏洵

  据说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常和一帮“狐朋狗友”赛马、游山玩水,直到二十七岁方有觉悟,于是发愤学习。学了一年多,自以为差不多了,就去考进士,结果没有考中。这才使他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要得到成果非下苦功夫不可。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如此发愤攻读了五、六年,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顷刻数千言。

  仁宗嘉佑元年,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佑五年(52岁),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老子

 重耳

  为了避难,43岁的晋文公开始过着流亡的生活,可以说是颠簸流离,尝尽了苦难。这位在外辗转19年才得以回国,随即称霸中原的春秋霸主,他的人生充满了励志传奇故事。

  前656年,重耳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蒲城,他父亲晋献公派勃谋杀重耳,勃割断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墙侥幸逃走,开始了流亡生活。前636年(62岁)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重耳即位,称晋文公,即位后他在诸侯中威信很高。在外漂泊19年的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先后投奔了齐、曹、楚、秦等国,有的国君对他礼遇有嘉,有的却是冷言冷语。在曹国的时候,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连成一片,很好奇,所以乘重耳洗澡的时候,偷看了他的果体,(一个国君也居然喜欢看希奇。)前633年,宋国都城商丘被楚军包围。前632(65岁)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为报答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楚国的款待,下令军队退避三舍(九十里),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大败楚军。晋文公主持践土之盟,成为霸主。前628年(69岁)冬天,晋文公逝世。

大器晚成的崔林

  东汉末年,崔琰在河北袁绍处当门客。

  “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崔琰被曹操所俘获。曹操看他是位人才,便把他留在自己身边任职。

  曹军几次狠狠地打击前来侵犯的匈奴人,最后匈奴派使臣向曹操求和,并送来大量贡礼。匈奴使臣回国前,要求曹操接见他,并说:“久仰魏王武功赫赫、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想来形貌一定威严,愿意一睹风采。”

  曹操听了手下的报告,觉得匈奴使臣的要求合理,不好拒绝,便让有关人员安排会见的的时间。

  会见前,曹操觉得自己的个头太小,不够威武,很难令外国使臣敬畏,便让相貌俊雅的崔琰假扮自己接见匈奴使臣,自己则扮作贴身卫士,手扶配刀,站在一旁。

  会见结束后,曹操派人向匈奴使臣询问对曹操的印象,匈奴使臣说:

  “魏王长相风流文雅,气度宽宏,可他身边手扶佩刀的卫士却很威严,令人望而生畏,有帝王之相。”

  曹操听了匈奴使臣的评价,觉得此人很有眼力。

  实际上,崔琰不仅长得相貌堂堂、举止不俗,分析事物合情合理,而且知人善任,爱惜人才。

  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崔林平时说话不多,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很少在亲友之间走动,特别是成年以后淡泊功名,一时之间没有什么大成就。

  为此,亲友们谈起崔林,都会显出一副鄙夷不屑的样子,评价崔林说:“崔林这个人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与崔琰比可是差远了。”

  崔琰却有自己的主见,他每次遇到亲友,都对他们说:“我与诸位的看法不同。我以为人的发达有迟有早,我不过早作了几年官罢了,哪里比得上崔林呢?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以他的见识和才干,将来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崔琰的眼光果然没有错。崔林的才能的确很出众,他从小虽然默默无闻,但一直刻苦学习,注意天下大事的变化,暗中积累了很多的知识,他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成为利国利民的有用之才。不久,崔林的才能被曹操发现了,曹操先是任命崔林为主簿,后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到文帝时,崔林竟官至司空,封为安阳侯,成为魏国的股肱之臣。

  心得·启迪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很早就已经声名远扬了,而有的人却要等到年龄很大了才会有所成就。生活中面对别人的成功要耐得住寂寞,需知人才是需经过长期的磨炼方能有所成就的,只要你有着足够的毅力就一定会走上成功之路。


秦岭深出的群雕

  勾践

 

 

  勾践23岁就继承了王位,但即位后不久,一场灭顶之灾降临到了这位年轻的君王身上:吴国攻打越国,越国战败。

  勾践成了夫差的奴隶。自那时起他对吴王百依百顺,做奴隶该做的事。

  他忍了常人不能忍的事,就能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经过十年的卧薪尝胆,勾践二十四年,勾践联合其他同盟,大败吴国。

  “有志者,事竞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米尔中国一百帝王图29汉高祖刘邦

大器晚成的外国名人: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524/10/425492_29213853.shtml 

盘点:大器晚成的十大亿万富翁 http://news.pedaily.cn/chuangye/201008/20100814264187.s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