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教≠管“叫”,不做咆哮妈妈,你可以的!

 Jamie欣 2016-06-03


到底该怎样在暴怒时管理自己的情绪?!
到底该怎样让孩子更愿意听你的?!
到底该怎样疏导孩子的怀情绪?!
OMG!谁能告诉我!?!
——来自一个咆哮的妈妈

大家好,今天要带大家观测一种自然现象——妈妈火山的爆发过程:

“宝宝,别玩了,来吃饭。”
2分钟过去了……
“叫你别玩了,该吃饭了!”
5分钟过去了……
“叫你吃饭你听不见吗?快来吃饭!!!”
“再不来就把你的饭丢掉了!!!”
“为什么吃个饭这么费劲!你故意的是不是!?!!”

      ……       
如何?这样的场景,是不是有点眼熟?
 
自从有了娃以来,“吼叫”成了很多妈妈每日挥之不去的习惯,作为家有两个掀翻屋顶的熊孩子的妈妈,小编对此深表理解,尤其是当他们对自己的话置之不理时,就只能靠体内的洪荒之力,提高音量,爆发愤怒的火山来解决问题。

当然,每次发怒之后,我们经常发现没有解决什么问题,面对恐惧的孩子,自己也会自责不已,但是下一次,可能依然是失控……

如何才能改变这个自己不喜欢的自己?从现在开始,一起学做“零吼叫”妈妈吧!
 
 “对孩子大吼大叫可能有哪些危害?”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父母的养育风格,会影响宝贝脾气和性格养成,如果家长在养育过程中容易发火咆哮,宝贝也容易脾气暴躁,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大喊大叫或乱扔物品等,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情绪的形成。

胆小的孩子可能由于经常袭来的恐惧感而变得不自信,甚至自卑;
胆大的孩子可能会发现吼叫本身并不会对他造成伤害,随着年龄增长愈发难以管教。
除了对孩子可能造成的伤害,吼叫可能也会让妈妈觉得心力交瘁,造成心理上的恶性循环,离平和越来越远……
 
 “我的吼叫真的有这么恐怖吗?”
如果你无法理解孩子的恐惧,那么不妨看看JuttaBauer的绘本——《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能够帮你瞬间get到孩子被吼时的内心。这本书常被幼儿园、小学做为亲子互动主题,或被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拿来举例。
 
这是一只可爱的企鹅宝宝讲述的它和妈妈之间的非凡经历。
(萌萌哒企鹅宝宝,是不是和你的孩子一样可爱?)
  
今天早上,我妈妈发脾气,冲我生气地大叫。
  

结果,吓得我全身都散开飞跑了……
(OMG!被妈妈的吼叫吓得魂飞魄散!)
 

 我的脑袋飞到了宇宙里。
(脑袋瞬间被吓空,灵魂都逃到宇宙里去啦!估计完全听不见妈妈在吼什么吧?) 


  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

 
我的翅膀掉到了热带丛林中。
 
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我的尾巴呢? 它在街上就像是个谜。

我就剩下了一双脚,跑啊跑……

  我想叫,但没有嘴。我想找,但没有眼睛。我想飞,但没有翅膀。

  (孩子心里面吓得想要逃走,可他能逃到哪里去呢?他手足无措,茫然又不知该如何应对。)

 
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这时一个大影子罩住了我。

(妈妈永远是孩子第一个想找到的避风港。)


是我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开着大船来了。她已经把那些丢掉的部分给找了回来,并把他们重新缝好连上。
 
最后找到了我的脚,这下全缝好了。

 (表面上修复了,但缝起来的,仍旧会疼呀;伤口愈合了,但仍旧会留下疤痕呀;原本平整的白纸,还是起了褶皱呀……)


'对不起!'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对我说。然后我们就开船回家了。

(一句“对不起”,孩子就原谅了我们,面对他们无条件的爱,我们是否也能无条件地回馈?)

(部分绘本内容解读整理自网络)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和小编一样,心里隐隐作痛,下决心再也不当大吼大叫的“恶妈妈”了?
 
 
如何才能做到“零吼叫”?
(以下内容参考劳拉·马卡姆所著《父母平和,孩子快乐》,育乎团队消化理解后重新编辑创作。)

管理自己的情绪。
定规矩时也要跟孩子保持情感上的亲密,这样孩子更愿意配合你。
不要试图去控制、管控孩子,要引导孩子。
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要帮助他梳理。

这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平和式教养法”的创始人劳拉·马卡姆博士的建议。同时,她也告诉了我们做到以上四点的方法,我们将这些方法整理成更便于大家理解的内容,如下:
 
如何在暴怒时管理自我情绪?
1 立刻停止和孩子针锋相对,暂时先把这件事放一边,深呼吸;
2 告诉自己,这不是什么要紧事儿;
3 不要只以你自己的观点看问题,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

4 期待事态往好处发展,通过深呼吸,消除掉不良情绪,找到事情进展的契机;
5 每次当你发现自己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立刻深呼吸并进行调整;
6 不要让怒气积累。
 
如何让孩子更愿意配合你?
既给孩子定规矩,也要跟他保持情感上的亲密——触及规则时,妈妈要温柔、坚定地遵守规则,而在不触及规则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和孩子保持情感的亲密,孩子对父母天生的爱会让他本能地跟随你。

1 学会理解孩子的情绪
比如你看到他有些心不在焉,就可以告诉他:“哦,我看你有点心神不宁,你现在好像很想上床睡觉。”

2 放下教导,只谈“爱”
在不需要功课指导的时候,和孩子度过一些“没有教育意义”的时光。你只需要尽情爱他,让他感受到你的赏识,这非常重要。

3 和孩子打闹嬉戏
让孩子尽情玩闹欢笑吧,因为人一笑,荷尔蒙会发生变化,压力荷尔蒙会下降,情感轻松的荷尔蒙会上升。所以当你们一起欢乐、闹腾的时候,你们会变得关系紧密。当你们关系紧密的时候,你要得到孩子的配合就更容易了。

如何引导孩子,而非控制?
如果一个人想要强势地控制你,你是什么感受呢?因此,对孩子也不要“使蛮力”。

1 对孩子有一定的期望值,制定合理的规矩和目标;
2 慈爱引导,做到“温而厉,恭而安”,遵守规矩同时保持亲密;
3 支持孩子找到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对孩子说“按我说的做”、“你要做得更好”、“你做的还不够好”之类无意义的激励;
 

如何疏导孩子的怀情绪?(可不要针锋相对哦!)
1 学会感受到孩子的情绪
孩子有情绪压力时,可能会有一些“反常”举动,比如总是故意干坏事,或者总是哼哼唧唧,也可能老是和你较劲对抗……这些都是孩子情绪化的表现。感受到这些,你就可以开始“行动”了。
 
2让自己先平静下来,尽可能创造轻松的氛围场景
不要以气治气,让孩子感觉你是安全的,如果你能创造出轻松、欢乐的场景,孩子会感觉和你更加亲密。这时,他才能够放心地在你这里释放自己的坏情绪,比如哭。
 
 3 允许孩子哭。
即便是大人,有时候也需要大哭一场才能够缓释自己的情绪,孩子也一样。让孩子哭并不意味着我们纵容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是要有规矩的,但是孩子有情绪,这是可以的。这时你需要做的可能就是把孩子抱一抱,直到他安静下来,这时孩子的情绪得到了梳理,再让他说出事情的原委。
 

4 表达同理心
不要说类似“这么点儿小事也值得你哭?”这样的话。首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事件,理解他的心情,当你能够表达你的同理心时,才是解决这件造成孩子坏情绪的事情的开始。
 
方法讲了一箩筐,关键还是要去做。

就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
以三天零吼叫为起点,试着做一个不再咆哮的妈妈。

你可以的!

本文由育乎原创,欢迎小伙伴们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自育乎(微信号:yuhujiaoyu),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