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二级课程 (11-15)

 鸿墨轩3dec 2016-06-04

书法:二级课程 (11-15)

二级课程11 

 1 袞筆勢
袞筆勢中的袞字等于加上三點水的“滾”。意思是左右滾動,如果你要寫成“滾
筆勢”也可以。便古籍中沒有出現過“滾筆勢”。

唐.張懷瓘《玉堂禁經》
三曰袞筆勢。
須按鋒,上下衄[nǜ]之。
“今、令”字下點用之。

宋《翰林密諭二十四條用筆法》所舉筆勢形狀不現。近“之”字。
宋《翰林傳授隱術》中也有相關記錄。三種版本對比。

1筆勢形狀:                            


 2筆勢名稱:


3筆法





“按鋒”我們講過了,就是“囊鋒虛闊”,收攏筆鋒。按和揭是相對的,形成一左
一右。所以“須按鋒,上下蹙衄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寫袞筆勢,從上到下手腕
左右來回。行筆速度要快一些。這就是“蹙衄之”。

4用法舉例
《密論》中的說法是錯的,寫法應該下點部份,而不是全字。



圖中令的下部寫法,都是這樣一個“之”字形。



那知“今”字呢?
《太堂禁經》所說的“今”字,是指草書的“今”。如王羲之《轉佳帖》
中今字,整個字也近于一個之字,和令字下部完全一樣。


圖中今字雖稍有不同,但總的走向還是一個之字。



簡言之:
“使轉”產生於草書,後來用於真書和行書。
正是使轉產生了牽連,形成筆勢。
看真書或行書的筆勢,要查一下草書寫法。
(宋元以后講筆勢的書,都只講真書的筆勢。不霽原來草書中的形狀,
這是不對的。草書是父親,行書是兒子,真書是孫子。這是祖孫三代,
有緊密的血緣關系。孫過庭、張旭都是赫赫有名的草書大家。他們講
筆勢、講使轉,都基于草書的基礎。
 
王羲之草書《月半帖》,其中“念之”兩個字連寫。“念”字草書通常的寫法是撇
捺一個“人”。或都一折,如智永《真草千字文》,下面就是一個“之”。這樣一
來“念之”兩個字就有兩個“之”。手腕左右來回就要六次,中間牽絲又多一次。
就是來回七次。




有些同學可能會想,這樣左右來回不就是屋漏痕或者戰行嗎?不是,你看這兩條路,
一條直,一條彎,這是大圈不同。屋漏痕或者戰行是筆法動作,屬于小圈。就算汽
車在直路上開,還是要左右調節方向盤。而袞筆勢講的是筆勢,屬于大圈。這等于
汽車開彎道,不是講筆法動作。

簡言之:
之(字例類似于一個行草“之”字。)
三曰袞筆勢。
須按鋒,上下蹙衄之。
“今、令”字下點是也。

2“之”字的本質
袞筆勢的這樣一個草書“之”字形。張旭為什么要以這個形象為“五勢”之一呢?
鉤努勢有一個“努”,獅口有一個“裹”。這不是簡單的兩個豎筆。“努”本質上
是逆時針內向圈。“裹”本質上是順時針內向圈。

至于鉤裹勢,那不是半個圈,而是一圈半,是連續的轉動。其中有些是順時直
內向圈,另有一部分是外向圈。外向圈不寫出來,只是用空中飛度的形式完成。






長弧線的運動,除了轉動,還有滾動。袞筆勢這個“之”字形,手腕左右交替搖腕。
就是交替寫裹和努。這就是滾動。是順時針內向圈和逆時針內向圈的一種結合方式。

所以前面所講的四個筆勢,鉤努勢中用到逆時針內向圈。獅口中包括一個順時針內
向圈。就是“裹”。鉤裹勢表現轉動。袞筆勢表現滾動。書法中弧線的基本形狀以
及運動方式,都講到了。

《書譜》唐.孫過庭:使,謂縱橫牽掣之類是也。轉,謂鉤環盤紆之類是也。
(鉤,就是半個圈,環,就是整個圓。弧線這兩種情況,在“五勢”中都有了。
而且“五勢”還包括了轉動和滾動兩種形式。這實在可以說設計非常精妙。下
一堂廛我就會講解“使”,也是令人佩服至極。

3袞筆勢使用舉例
除了“令”字、草書“今”字要用到袞筆勢。還有哪些字會用到這個筆勢呢?

3.1用於“之”字
1、袞筆勢本身是“之”字形,那凡是“之”字,不管真行草哪一種書體的“之”,
當然就是袞筆勢了。只是行草滾動多用暗節點,而真書多用明節點。這樣一來,往
往將“轉”變成了“折”。看起來好像一個“三”字,轉換成一個“使”了。

右圖“之”字,王羲之寫的,就是暗節點比較多,所以看起來圓轉。
褚遂良寫的,轉彎處都是明節點,所以看起來就是方折。

歷史上很多人說,王羲之《蘭亭序》有二十個“之”字。每個都不一樣,其實
有些還是相當近似的。但無論如何,這些“之”都是袞筆勢。差別只是明暗節
點的運用而憶。
 

 
3.2包括“之”字形的字  “琴”
2、還有一些字,里面包括了“今”或者“令”。可能就會用到袞筆勢。
尤其是在行草中。如“琴”字,下面是今。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寫
法就是這樣的。左-右-左,這也是滾動。手腕來回了幾下,這個袞筆
勢很像一個“个”字。

王羲之《十七帖》中的《譙周帖》也有“今”字。因為寫得快,從上面直接
下來。和《轉佳帖》中的“今”字略有不同,但都是“个”字形。

這個“个”字形很有用處。《陰符經》中有兩個“所”字。這個字的右下部,明
顯用了“个”字形來寫。大圈手腕动作就是右-左-右-左。一个袞筆勢。

褚遂良《雁塔對教序》中“所”字的寫法,和《陰符經》是一樣的。但這種
“個”字形其他書法家寫起來,會略有變化。如虞世南《孔子廟堂碑》“琴”
字下部。智永《真草千字文》“琴”字下部,形狀就有點不同。我把它們的
中線都畫出來,可以看到。其實就是來回的次數有點不同,有些是利用了
節點。但這些形狀都是袞筆勢。王羲之《蘭亭序》和《圣教序》中的“今”
字,好像更加清晰一點智永、虞世南和褚遂良是師生三代,都是學王羲
之的。袞筆勢證明當時必然是搖腕的,轉手指寫不出。 
 

 
還有王羲之《蘭亭序》中的“竹”字。左右兩邊都是“个”字形,而且是滾動的
寫法。右邊的動作來回比左邊的多,非常生動、漂亮。趙孟頫臨《蘭亭序》變
成這個樣子,只好嘆口氣。

3.3多次滾動
剛才舉例者是兩次滾動,甚至兩次還不到。如果超過兩次,那就是多次滾動。
這還是袞筆勢,本質沒有改變。

什么時候會有多次滾動呢?
褚遂良《陰符經》中這個“道”字的“走之旁”。有些地方稱之為“走之底”,上
海一帶叫做“千走之”。得港稱為“撐艇”,好像劃小船。走之旁也有“之”,不過
左右來回動作很多。一口氣很長,你可以自己數數來回了幾次。這當然也是滾動,
一個袞筆勢。

走之旁在行書中就可以簡化。如王羲之《喪亂帖》這個“追”字。走之旁來回
就少得多,只有兩次半。這個看起來就等于一個“之”字。

但走之旁也可能出現兩點或是三點的。那是受隸書影響。智永《真草千字文》
“逍遙”兩字,就是例子。但我們不管它幾個點,總之這個走之旁就是一個袞
筆勢。

本節要點:
袞筆勢內容考證。
袞筆勢線條的本質分析。
袞筆勢使用舉例。

幽答:庭內多一點仍是袞筆勢。可以相差這一點。

 
這些字必然取袞筆勢。
 
二级课程12
 12豎筆勢和奮筆勢
“五勢”前面三個都講過了,它們都是“轉”。今天我們廛剩下的兩個,豎筆勢
和奮筆勢。這兩個是“使”。

《書譜》唐.孫過庭:
使,謂給牽掣之類是也。(意思就是橫豎牽連著書寫。)

在一級課和四十七課中我講解過,“縱橫牽掣”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橫筆開始,橫豎橫豎;
另一種是以豎筆開媽,寫起來就是豎橫豎橫。如果各位都記得這些,今天堂課就
容易了。

1豎筆勢
唐.張懷瓘《玉堂禁經》:
    (豎筆)
四曰儓(tai2)筆勢。
(儓,是罵人的話,古代最低層的奴仆稱之為“儓”。《廣雅》:儓,醜也。《方
言》:農夫之醜稱也。南楚凡罵庸賤謂之田儓。這一平“儓筆勢”就不好解釋了。




這三本書中的名字,出現了這樣三個字。第一個“儓”是古代罵人的話,當然不
對并沒有。第二個,單人邊一個“壹”字,字典嚬以有這個字。所以我取第三個
“豎”字,古時候跟這個字相通這。這個字就是豎立的意思。讀間等于
“樹”。我想《玉堂禁經》最早就是寫了這個“豎”(下面通用字)。
因為形狀跟前面兩個字很相似,結果出現了誤寫。

唐.張懷瓘《玉堂禁經》:
    (豎筆)
四曰豎筆勢。(非儓(tai2)筆勢。)
須擡筆豎策之。
(注意這個“擡”是提手旁的,跟剛才那個不同。現在通常寫作“抬”。這句話
《玉堂禁經》各種版本都不一樣。我現在取宋《翰林傳授隱術》為準。“豎策之”
就是以豎筆開始以策繼之。在“永”字八法中,“策”就是用側鋒寫的橫。那么
“抬”筆是什么意思呢?我等下講。
鐘法“上”字用之。
(豎筆勢就是鐘繇寫“上”字用。趕豎找一下,鐘繇怎樣寫“上”字?)

鐘繇《賀捷表》中“上”字第一筆,明顯是一豎筆。第二筆好像
是一啄,最后是一橫。把筆鋒走過的大圈寫出來,應該是這樣的。

為什么《玉堂禁經》不以王羲之的“上”字為便呢?王羲之寫“上”
字,走勢往往和鐘繇不同。他先寫上面那一橫,然后寫豎。最后寫下
面這長的一橫,次序和鐘繇不一樣。
現在流傳據說是張旭寫的《古詩四帖》。“上”字的寫法就和王羲之相同。

回過頭來看《玉堂禁經》所說:須
抬筆豎策之。就容易理解這個“抬筆”的意思了。“抬”就是提高的意思,現在
還說“抬舉”。

你看,這是豎筆開始的一個使。只要把第二筆抬高,就會寫出一個“上”字。手
腕支作左右完全一樣,這就是“使”的變形。
 
那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你看這兩個圖,所不同的只是黃色這一橫的位
置。右面黃色一橫位置升高的原因,只是因為搖腕的幅度比較大。

再簡單地說:當我寫完第一筆豎。搖腕改變方向寫每二筆橫的時候。
搖腕幅度的大小,決定第二筆橫橫的位置是高還是低。

如果把這個道理用到以橫筆開始的“使”上,也是一樣的。當我寫完
第一筆橫,搖腕改變方向寫第二筆豎的時候。搖腕的幅度的大小,決
定第二筆豎的位置是左還是右。

寫奮筆勢和豎筆勢。它最后的結果,和你搖腕的幅度相當有關。譬如說
奮筆勢,以橫筆開始。是右-左。這時候一豎是在這個一橫的尾巴上。
但當你搖腕的時候向左的幅度比較大。那么一豎就搬過來了。如果你
搖腕的幅度理大,甚至可以把這一豎搬到這一邊來。它都是取決于你
搖腕的幅度的。豎筆勢也是這樣,它本來是豎-橫,左-右。當你豎寫
完以后,向右搖腕的幅度比較大。一橫就提高了。如果你搖腕的由度
還要大,甚至可以把這一橫搬到頂上。比如說鐘繇的“上”字。它本來是
一個兩次的豎筆勢。當你要寫成一個“上”字的時候,左-右。就變成了
一個“上”字。你可以里邊有些(筆畫)不寫出來,當虛筆寫。譬如說,
左-右。好,下面我虛筆飛過去,然后再寫右。你也可以這一筆寫了以
后,第二筆是虛的。第三筆是實的寫出來,那么這個就是鐘繇的“上”字。

簡言之:
一個“使”,無論豎筆開始還是橫筆開始,
第二筆的位置,愛搖腕幅度的影響。
這可以說是“使”的變形,或者說是活用。

2奮筆勢
奮筆勢是張旭“五勢”中的第五個筆勢,橫筆起。

唐.張懷瓘《玉堂禁經》:
一 (橫筆)
五曰奮筆勢。
(為什么想出這個名字呢?這話講起來就長了,西晉時候,有一個河東衛氏,這是
書法家族,祖孫三代衛覬、衛瓘、衛恒都是著名的書法家。衛恒有個堂妹生鑠。她
就是王羲之的書法老師衛夫人。衛恒寫了一篇《四體書勢》,這是書法史上重要著
作。所謂“四體”就是古文、篆、隸和草這四體。整篇文章介紹這四種書體的歷史,
然后每一體后面都有贊記。但要注意,他所講的隸書主要指用王次仲楷法改造過的
隸體。包括行書和八分,八分后來發展為真書。
 
《四體書勢.隸勢》晉.衛恒:修短相副,異體同勢,奮筆輕舉,離而不絕。
(奮筆勢的名字就取之于這句話。“修短相副,”就是長短點畫配合。“異體同
勢”是說體式不同,但筆勢卻是相同的。只要用楷法寫,真書、行書取勢都一樣。
請大家特別注意“離而不絕”這一句話。一筆寫完,看起來點畫似乎是分離的,
而實際上筆勢沒有斷,氣朖綿綿不絕。)

《四體書勢.隸勢》晉.衛恒:...離而不絕。...嶄巖嵯峨,高下屬連,似崇臺重
宇,層雲冠山。
(正國為氣脈不斷,所以好像層層巖石、重重屋頂。“高下屬連”,互相聯系。
奮筆勢取名于此,就是這個意思。)

唐.張懷瓘《玉堂禁經》:
一 (橫筆)
五曰奮筆勢。須險策之。
草書“一、二、三”字用之。
(你看“一、二、三”定,不就是一層一層加上去嗎?這里明言草書,不說隸書、
行書或者真書。為什么呢?這是因為草書的牽連最為明顯。其他如隸書沒有牽連。
真書的牽連是暗藏的。孫過許《書譜》說:真以點畫為形質,草以使轉為形質。
要研究使轉,當然最好看草書。奮筆勢以:草書“一、二、三”為例子。就是要
你看草書的“使”,也就是連續不斷的大圈。)

所以你看,上一行就是豎筆勢。下一行,就是奮筆勢。

除了“五勢”。《玉堂禁經》后面還有其他幾十個筆勢例子。一畫的
變化稱之為“勒法異勢”。二畫的變化稱之為“策變異勢”,三畫叫“三畫異勢”。

一橫:勒法異勢,包括幾個筆勢,其中有草勢。“此名草勢,法以險策捷挫,鋒露
飛動而已。”這里講的“以險策捷挫”,也就是用側鋒的意思。大約就是孫過庭寫
的這樣。如果帶有牽絲,也是勒法“草勢”。注意箭頭所指的地方是紙張不平,不
是故意的。

王羲之草書寫帶筆,比其他人都要仔細。這是王羲之草書《十七帖》中的“一”字。
 唐.張懷瓘《玉堂禁經.策變異勢》廛到“二”字的草法:此名章草、草書之勢,法
以險勁飛動。鐘、張、二王章草、草書。常用此法也。這里要注意,草收為避免有
些字相同。如果單獨寫一個婁字“二”。經常是分筆寫的,看起來和真書差不多。
如果兩橫連寫,往往是指重復符號。表示上一個字重復,如“匆匆”。第二個
“匆”字就可以不寫。用點兩點,或寫兩小橫來表示。

如果在一個字的里邊出現“二”字的形狀如索靖的“月”,王羲之的“目”。中間兩橫
連寫,就不會引起誤會了。

《玉堂禁經.三畫異勢》說:此中峭峻勢,亦草書之法,險利為勝。這是賀知章的
《孝經》中的草書“三”字。很有“險利”的味道。

草書“三”字單獨寫。和“二”字一樣。往往是點畫分開的,主要是為了避免和“與”
字相混。左邊分寫的是“三”字,右邊連寫的是“與”字。草書是很嚴謹的,不能
隨意發揮。有時候可以連寫,有時候不要連寫。就是為了避免跟其他字重復。

一個字內部的“三”字形,那就問題不大了。如王羲之草書《遠宦帖》的“恒”。
右面就是三橫,奮筆勢。
 
我把“勒法異勢、策變異勢和三畫異勢”中,三句講草書的話放在一起,給大家
比較一下。從一橫、二橫到三橫,他都用了“險”字。后面“險勁、險利”都是
形容詞。關鍵是第一個“險策捷挫”,這才是真正的筆法。“策”是用側鋒,所
以是挫。挫筆我們是看不到筆鋒的。這里說:鋒露飛動。就是挫筆之后理要繼續。
這不是衛恒“奮筆輕舉,離而不絕”的意思。

唐.張懷瓘《玉堂禁經》:
一 (橫筆)
五曰奮筆勢。
須險策之。
草書“一、二、三”字用之。
(回過頭來看《玉堂禁經》對奮筆勢的敘述。“須險策之”這句話中“險”字
的意思,就比較明白了。

3奮筆勢和豎筆勢的運用
下節課講解。

本節要點:
使,有橫筆起和豎筆起兩種。
什么是豎筆勢。
什么是奮筆勢。


幽答:沒有規定來回幾次,多到十次也是可以的。少到一次也是可以的,只是當少
到一次時,接近單一筆勢中的勒或策基本筆勢。

 
二级课程13
 3 奮筆勢和豎筆勢的運用
這兩個筆勢運用廣泛,可以寫出許多東西。在草書中用得多,這里有一個來回兩次
豎筆勢。再來兩次的奮筆執。兩個筆勢 加在一起,就裹束出來一個草字。草字怎樣
產生,這要到七級課程才詳細廛。現在只要會看其中的筆勢就可以了。

再講一個字,這次先來一個奮筆勢,然后寫一個豎筆勢,裹束在一起,這是草書的
“居”字。你看皇象、王羲之、孫過庭。都是這樣寫的。

筆勢產生于使轉,草書就是使轉為形質。

再多看一個例子,先寫一個豎筆勢,再寫一個奮筆勢。裹束在一起,這次結果是草
書“欲”字。以上三個例子都是用豎筆勢和奮筆勢寫的。

草書用筆勢寫真是很容易,難點反而是怎樣認識草字。認識草字就是懂方法也不難
的。一個懂草法的人,寫草書只需要簡單地使使轉轉,豎豎橫橫。無須查草書字典,
真是太幸福了。行書就復雜一些,它的形體受隸字規限。所以筆劃多一些。譬如我
們寫一個繁體字“無”。首先寫一個三次來回的豎筆勢,然后再來一個三次來回的
豎筆豎,前面二次來回的小一點,最后這一次大一點。好,裹束起來,就是行書的
“無”字。這個字用了兩個筆勢。都是豎筆執。


筆畫多,也不一定是壞事。因為可以多用幾個筆勢來表現,變化就多。這是五
羲之《蘭亭序》中的行書“無”字。這個字有了三個筆勢。每一勢是三次來回
的豎筆勢;第二勢是四次來回的豎筆執。下面三點還有一個筆勢,叫做連波省點
勢。我們就快要講到這個筆勢了。

那真書的“無”字怎樣寫呢?無須擔心,無非就是規矩一點,所以分成筆勢就多
一點。你看智與的夫書“無”字。上面多分出來一個瞑[míng]人勢,下面奮筆勢、
豎筆勢、連波省點勢不變。也就是總共用了四個筆勢就寫出來了。褚遂良寫真書
“無”字,下面用四點。這是另一個筆勢,我在后面會介紹這個筆勢。

簡言之:
真行草書的大圈,都是由筆勢組成的。草書用筆勢簡單,真書相對比較繁復。
寫字依照筆順和偏旁部首,跟書法不同。
 
好,則才講了六個字,前面三個是草書,一個行書。它們都是只用兩個筆勢就寫
出來了,或都說只要兩筆。《蘭亭序》中是用三個筆勢,真書用了四個筆勢。也
就是四筆。所以說,要想定得快。大體古人的方法就是用筆勢。這就是漢字的手
寫體規則。

“五勢”中弧線的運動,有轉動和滾動。豎筆勢和奮筆勢是直線的運動。奮筆勢寫
一、二、三。可以層層疊加。豎筆勢如寫“上”字那樣,可抬筆移動位置。我們運
用這兩個筆勢,就多了兩種手段。

3.1疊加
上節課我布置了兩道思考題,思考題我通常不提供答案,讓各位想一想有好處。
第一題:豎筆勢和奮筆勢有沒有規定來回幾次?多到十次可以嗎?少到一次可
以嗎?(這就是讓你思考:疊加的功能怎么用。)
 
如果只有一豎,那是單一筆勢。譬如一個“弩”。如果加了一橫,這就是一個復
合筆勢,變成豎筆勢了。一次來回是豎筆勢的基本單位。同樣道理,這是一橫,
單一筆勢。如果有拖筆,就是復合筆勢奮筆勢。
 
所謂“使”者是折,豎筆勢和奮筆勢的基本單位就是一折。第九課講過曲尺勢和
犁梁勢。其實就是奮筆勢的一折,或都說寫了一個來回。如果是6-7,一橫加
上一啄或者一趯。這個名字叫折釘勢,好像鐵釘折了頭。其本質還是奮筆勢,
一個來回,一個折。曲尺勢、犁梁勢和折釘勢,都是后人起的名字。唐代《玉
堂禁經》中沒有這個筆勢。越到后來,筆勢分類就越細。
 
一次來回,一個折,那意思就是不疊加。你看王羲之個這“此”字的第一筆。就
是一次來回的豎筆勢。
 
《玉堂禁經》:中講明
一  (橫)
五曰奮筆勢。
須險策之。
草書“一、二、三”字用之。
(“一”是基本單位,“二、三”就是“一”的疊加。奮筆勢可以少到一次,豎筆勢當然也一樣。)

當你一層加一層,其實就是一折加一折。“一”加多一折就是“二”,再加多一折就是“三”。
上一課我講過,草書“與”字就是這樣三層的。

這是王羲之《蘭亭序》中的“引”字。左連是就三次來回的奮筆勢。

豎筆勢也一樣,從一折開始,層層疊加。通常就是三次心以下,四次還可以見到。如
剛才“無”字的中間就是四次。

你看智永和孫過庭寫的這個草書“似”字。你可以分為左右兩個筆勢。也可以認為
是豎筆勢四次連續來回。中間有一個小小的停頓,表現出強烈的音樂節秦。

四次以上,往往是草書中兩三個字相連才會出現。

 如王羲之《得示帖》“知足下”三個字,來回八 次。不過這是三個字連在一起。在王羲
之的作品 中是非常少見的,只能說是偶然。   
 
 再如傳為張旭的狂草作品《古詩四帖》中,疊加就比較多。不過要提醒大家,一口氣
不停來回,只是表現“狂”。很可能引起用筆流滑的弊病。未必是好事。

奮筆勢和豎筆勢的疊加,怎樣表述呢?
你看,一本書打開,稱之為一開。書法常用的冊頁也是這樣稱呼。豎筆勢或奮筆勢的
一折,就是一開。疊加一次就是兩開。如果是這樣的(加一豎)就是兩開半。今后我
說寫一個三開半的豎筆勢,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豎筆勢和奮筆勢也有倒筆書。你看孫過庭的“將”字,左邊就是豎筆勢倒寫。本來是從
左寫到右,現在是從右寫到左。《淳化閣帖》王羲之“悲”字的草書和行書兩個寫法,
也是這樣。起筆寫一豎,然后倒過來寫左邊的豎。

還有橫筆從下往上寫。如草書“此”字,你可以看到王羲之的倒筆書寫法。這也是一種
疊加,只是由下往上加。

簡言之:
弧線是轉,直線結合就是一個折。
折的疊加,產生豎筆勢和奮筆勢。
折有明節點,如轉為暗節點就是滾動。

你看這兩條線,滾動用暗節點,是弧線的延續。如果改用明節點,這就是折線的
延續。從書寫速度講,當然是用暗節點比較快。明節點你要收筆、把筆尖移到前
面來才能繼續寫。

接下來研討一下抬筆移位的方法。
上節課第二題:試用增加搖腕幅度的擡筆方法,把這個“豎筆勢”變成一個“口”字。
(讓你思考移位功能怎樣用。)
豎筆勢和奮筆勢的疊加,通常就是順序疊加,但如果其中一筆要高一些,這就是
移位。移位就是增加搖腕幅度。又稱抬筆。這個功能一開發,大增加了折的多樣性。

最典型就是《玉堂禁經》中的舉例“上”字,這是抬高豎筆勢的第二筆。就得到
一個“上”字。如果把第三筆縮短一點,那就是“口”字。只要運用抬筆技巧,
豎筆勢就變化無窮。

這是王羲之《蘭亭序》中的“同”字,中間有个“口”。你看这个“口”字的大圈是怎样
写的?那就是竖横竖横,手腕是左右左右。这就是竖笔势,只是角度有点变化。


再来看看文征明《洲虎丘诗》中的“知”字。右面这个“口”,也是竖横竖横,左右左
右。也是一竖笔势。

文征明这个“花”字,草字并没有。这草字头用两竖一横和“上”字的写法完一样。
它也是竖笔势。

再誉一个移位的例子。“广”字,这个字属于“广”(yan3)部。现在简体字就用这
个部首替代繁体“廣”字我们来看“广”字草书写法,就是一个奋笔势。真书中写
“廣”,最后一笔就是抬笔移位。搬到左边去了。這是奮筆勢的變形。草書中手
腕是右左右左,真書中還是右左右左。只是第地個向左的動作比較大。

這個“辰”字,起手兩筆表面上好像是無關的。是獨立的兩筆,但你跟草書比,
就可以知道手勢是完全一樣的,只是抬筆移位。
 
移位可以很遠,但對于一個字來說。距離并不大,一搖腕就過去了。王
羲之《蘭亭序》中的“臨”字,這個字左右兩分。右邊是一個三開豎
筆媯。這個很清楚。左邊其實也是豎筆勢,只是寫了第一豎后抬筆移
位,一共四開。我把第一豎稍微寫得短一點,你就容易明白。提醒大
家注意,這左面四開豎筆勢很有用。

你看褚遂良《陰符經》第一個字“陰”,右邊中間就是一個四開
豎筆勢,第一開二筆抬筆移位。
 
不僅如此,抬筆還有一個功能。就是抬高某一筆,使其成為飛度
的虛筆。而留下實筆所組成的字,就會出現不同的形態。上次講過,
鐘繇的“上”字是第二笔成为虚笔。而智永的“上”字,是第三
笔成为虚笔。这样,两个“上”字,形态就不一样。

文征明这个“祠”字,右面是“司”字。先写一个曲尺势,然后写里面的一横
和口。这个横和口连写的,只用了一个奋笔势。这在真行草书中也是常
见的。

你看智永这个“合”字,“合”字上面是交争势,下面就是一个奋笔势。

王羲之《蘭亭序》中的“合”字。和智永取勢一樣。只是來回多了
一點。那是在小圈位置上轉換方向。關于這一點,我在后面“裹
束”部分講解。 
 
由此也可以知道,王羲之這個“同”字,中間一橫也可以和“口”當作一個奮筆
勢。只是第二筆那個帶筆,虛筆化了。草書的使轉比較明顯,真行書的使轉往
往有隱藏。

本節要點:
豎筆勢和奮筆勢都是折。
疊加功能(包括倒筆疊加)。
抬筆移位功能。


幽答:烈火勢(竹頭)、奮筆勢、豎筆勢、奮筆勢。(當口的左點歸上筆豎筆勢
時。否則最后一勢為豎筆勢。)



幽答:奮筆勢、豎筆勢(當口的左點歸上筆奮筆勢時。否則最后一勢為奮筆勢。)

二级课程14
 14“五勢”小結

又要請大家看看這個系統表了,紅色的都講了,現在“五勢”也講完了。

但復合筆勢還沒有講完。因為“五勢”之外還有其他後人補充的復合筆勢。

“五勢”是講什麼的?
     
今天對“五勢”做一個回顧,一個小結。第一個問題:“五勢”是講什麼的。但从
名字就可以知道,“永”字八法的重點在“法”,這個“法”就是用筆法。所以
《玉堂禁經》有“側不得平其筆,勒不得我其筆”等等。如果你只會用筆,那就
是點畫寫得漂亮一點。“五勢”的名字有個“勢”。重點是組織筆勢,這就不是
講用筆了。它講點畫的組合,這就產生了復合筆勢。


如果不是寫字,拿毛筆畫出來的就是線條。這個歷史非常久遠,新石器時代的
彩陶上我們就看見了線條。有直線,也有弧線。長弧線應該是幾筆接起來的,
不是一筆過就可以成功的。


書法也是使用線條,直線、弧線都會用到。但單純的線條用來寫字並不好看。
為什麼?因為粗細一致,沒有變化,看起來好像用鉛筆或圓珠筆寫出來的。


線條一用到文字之中,就變成了點畫。我們說要寫好點畫,包括兩層意思:一
是質量好,線條沉著有力,用鋒恰到好處。



二是形態好,點畫在文字中是有位置的。在特定的位置上,有特定的姿態。這就
說到筆勢了。點畫本身的姿態就是單一筆勢。如果你只會用筆寫出來單一筆勢。
那寫字還是一點一畫逐筆加上去,最後得到整個字。一堆零碎的點畫,氣脈必然
不相通。这样写字当然很生硬。“五勢”的意義就是先把這些點畫組織起來。成
為幾個筆勢,最後由這幾個筆勢裹束出整個字。這就是我反復講的兩步成字。


我打一個比喻,點畫好像建築材料,好房子當然需要好的建築材料。但你可以
把材料先做成房子的某一部分。門、窗,甚至屋頂、墻壁都可以預先做好。運到
工地只要搭配起來。寫字和這道理是一樣的。                                
 
先是有線條,線條用於文字就是點畫。点画组合产生复合笔势,复合笔势裹束
就得到一个字。寫好點畫歸於“永”字八法,。組織點畫歸“五勢”。
                                         
現在我們可以回答第一個問題了。“五勢”是講什麼的?
               
“五勢”夠用嗎?

第二個問題。“五勢”夠用嗎?

这个问题好像很简单,我一开始就说,“五勢”之外,後代還補充了很多復合
筆勢。這不就說明“五勢”是不夠用的。那張旭為什麼只提出五個復合筆勢呢?
這世界的基本線條只有兩種,直線和弧線。直線因為方向不同,因此有了橫豎。
弧線因為旋轉的方向有順時針和逆時針之分,因此也有兩條。
                                  
        
當我們把線條加以組合,那就有三種情況:
        

2·1弧線和弧線

先說說弧線和弧線的組合。這分為兩種情況:“轉動”和“滾動”。“轉
動”是同方向弧線的連續。譬如線條A是順時針旋轉的弧線,線條B也是順
時針。方向相同,這就“轉”起來了。如果你需要,可以再加上線條C,那就
是繼續轉。反過來,順時針改為逆時針ABC都是逆時針,這也“轉”起來了。
      
 “滾動”和“轉動”不同,它是把相反的弧線連續組合。如弧線A是逆時針轉動
的,組合順時針弧線B以求連續。這就是“滾動”。如果需要,還可以繼續往下
連續,繼續“滾”動。“滾動”當然也可以以順時針弧線開始,形狀和剛才這一
根對稱。“滾”字的意思,照《集韻》的解釋是“大水流貌”。大水波浪一上一
下,稱之為翻滾。其實就是兩個方向的弧線連續,這和轉動不一樣。




我排一張表,可能看起來比較清楚點。弧線的組合包括兩種運動方式:一個是轉
動,另一個是滾動。“轉動”指同方向弧線的連續。“滾動”那是兩根反方向的
弧線連續。我們平時說“使轉”,使轉的“轉”是一個大概念。應該包括了“轉
動”和“滾動”。這樣就完整了。
    
       “五勢”中的鈎裹勢,就是轉動的例子。“五勢”中的袞筆勢,是滾動的
例子。  
      
 
 
2.2直線和直線的組合



第二種情況:直線和直線的組合。唐朝初年,孫過庭已經把這種組合稱之為“使”。
“使”在“五勢”中也是兩個筆勢:豎筆勢和奮筆勢。豎筆勢是豎筆起,奮筆勢
是橫筆起。這兩個筆勢其實是差不多。奮筆勢拿掉第一橫,那就是豎筆勢。同樣,
豎筆勢拿掉第一豎,就變成了奮筆勢。所以疊加功能,抬筆移位功能對這個筆勢
來說是通用的。之所以分為兩個筆勢,是因為它們運動的方向不同。和刚才讲的
“转”一样,奮筆勢是順時針方向,手腕是右左右左。如果把它明節點改成暗节
点,那就是滾動。豎筆勢是逆時針方向,手腕左右左右。滾動的時針方向比較明
顯,但從手腕的運動來看,豎筆勢和奮筆勢和滾動用腕是一樣的,它也是有方向
性的。
                      
《玉堂禁經》說“須險策之,草書'一’、'二’、'三’字用之”。
這句話我認為最要緊是講明了基本單位是一開,或者說一折。後面就是折
的疊加,兩開、三開。。。甚至更多。不管你加到多少開,基本單位就是一
開,或者說一折。
                        
抬筆功能是這一句:“須抬筆豎策之。鐘法'上’字用之”。這也是“使”,
抬筆移位的“使”。這一下“使”的功能大大括展,結果豐富多彩。這是
折的變形,或者說節點的移動。从根本上来说是巧用手腕。所有一橫一豎
的連續,或者一豎一橫的連續。都可以歸之於抬筆移位。
              
     你看这三个“左”字。王羲之《十七帖》中的“左”字,下面的
“工”是奮筆勢。一次過寫成,頭尾相連,沒有抬筆。智永《真草千
字文》中的“左”字。下面的“工”,寫完一開以後抬筆筆向左了。《蘭
亭序》中的“左”字,下面的“工”是兩次抬筆移位,從本質上說,這
三個“工”字都是奮筆勢。區別只是抬筆移位的使用,所以形態不一。
            
又如“功”字。現在左邊是個“工”字。孫過庭草書“工”,奮筆勢一
開半,連續寫成。集王羲之《金剛經》,奮筆勢寫了一開后移位,再
寫那半開。皇象《急就章》,第一開豎筆已經移位,然後繼續寫成。
智永《真草千字文》左邊“工”字,奮筆勢兩次移位。               
我們再來排一張表,直線組合包括兩種運動方式:一个是“疊加”,
另一个是“移位”。“疊加”是頭尾相接,第二筆的頭連接第一筆的
尾。“移位”是第二筆的頭不連接第一筆的尾,頭尾不相接。第二筆
的頭位置移動了,可能在前一點,或者在高一點的地方。這兩種都屬
於“使轉”的“使”,是折的運用。
                  
2.3直線和弧線組合

第三種組合,是直線和弧線的組合。剛才講到的鈎裹勢和袞筆勢,是弧
線和弧線組合。豎筆勢和奮筆勢是直線和直線組合。那還剩下一個鈎
努勢,它又是什麼呢?鈎努勢就是“永”字中間那三筆。這是直線一
勒,加上曲線一努,再加一趯。
                    
成為直線和弧線的組合。應該有兩種情況。一是逆向的組合,一橫寫
完了,寫逆時針的弧線,好像努。鈎努勢就是这一种。逆向組合其實
就是折,只可以用明節點。另一種是順向的組合,一橫寫完了,寫順
時針弧線,如裹、獅口、鈎裹勢都屬於這一種。順向的組合可以歸入
轉動,把它放入一次轉動就寫出來了。
                       
你看這三個“司”字,其中的鈎努勢,都是歸之於折的。
                      
而這三個字,下面都有一個獅口。獅口是一橫、一裹和一趯,它們是
可以用一次轉寫出來的。當然也有些書法家喜歡用明節點,會把這個
弧線變成折,那是小圈手法不同。
                    
“五勢”正好包括了这三种情况,你說,這是巧合呢,還是有意的安排?

3.有關“五勢”的結論

第三,有關“五勢”的結論。我研究《玉堂禁經》,花了很多年時間。
首先當然是理解它的內容,但深入以後,發現這個系統很不簡單。在
 一級課程第31課“九用”小結中,我給大家看過這張圖。

“九用”只有九種用筆法,究竟夠不夠用呢?排出這張表就發現,“九用”正
好考慮到了從起筆到收筆的用筆要求。“九用”是夠用的,不多也不少。
            
在講完“永”字八法之後,我給大家看過這一張圖。“永”字只有八個點畫,
其中七個分佈在三號位到七號位上。而其餘一、二、四號位的三個位置,本來
就是只用于趯。這樣一來,八個方向全部都有了。真可以說是極其精巧的天才
設計。
                  
    說到“五勢”,又是這樣。弧線和直線的組合一共只有三種情況:鈎裹勢
和袞筆勢是弧線的組合。一個是轉動,一個是滾動。豎筆勢和奮筆勢是直線的
組合。它介紹了疊加之外,還可以移位。最後一種直線和弧線的組合,就是鈎努
勢。這樣恰巧是五個筆勢,難道是偶然的嗎?
           
使轉是孫過庭提出來的,但他沒有詳細講解。在孫過庭那裡,使轉只是確定了
定義。而來到張旭,把使轉的運動方式做了介紹。這是超越、或者說發展了使
轉的內容。對於書法藝術的貢獻,实在影響深遠。 
   
其他人,無論是張旭之前還是之後。都沒有留下完整的系統,沒有他們的著作。
                    
綜合韓方明的記錄和《玉堂禁經》。我們了解了五執筆、九用、永字八法和五
勢。小圈大圈都齊備了。張旭的書法教學系統,也就是王羲之書法的精華。在
歷史迷霧中塵封了一千多年以後,終於露出了真容。你該怎麼做,學習書法應
該怎麼學。這條路應該怎麼走,我想你現在是明白了。

本節要點:
“五勢”是講復合筆勢。
組合弧線和直線有三種情況。
“五勢”的意義。 
    
複習思考(一):
問題一:研究復合筆勢,有人以點畫為本,有人以線條為本,哪
一種較好?孫過庭提出使轉,是以點畫為本呢,還是線條為本?

問題二:
《玉堂禁经》说“又先达八法之外,更相五势,以备制度”,“永”字八法加了
“五势”,制度就完备了。你怎样理解这“制度”

二级课程15
 為什么要補充“五勢

今天要講的第一個問題是,為什么要補充“五勢
這是因為“五勢
是從線條角度講筆勢的。你看,這
是一根線條,一根七號位的斜線。如果放在一個
字中,這就是一個點畫,一個撇。如果你學過“

 
字八法,你就知道這是一個掠。如果你對用筆有
研究,還可以看出這兩撇的不同。王羲之這一撇
分兩段,上細下粗,智永就比較平均。為什么會
變粗?這是因為手腕向右側的結果,智永可能也
側了,但動作比王羲之小得多,所以兩個人寫出
來不一樣。我為什么要舉這個例子呢?當我們看
筆勢時,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是看線條,另
一種是看點畫。線條是本質,反映筆鋒運行的路
線,也就是大圈。點畫通過用筆的加工美化,成
為線條的外形。
 

張旭講“五勢,他是著眼于線條,不管你怎樣用筆,
怎樣加工,他把這些美
化手段都去掉了,返璞歸真,
抓住本質,把書法線條歸之為五種運動方式。我們
把這五個筆勢的大圈,這條線(也就是筋)畫出來,
馬上就可以發現,使轉的基本形式都有了。但從線
條的角度講筆勢,也有缺點。
 

你看王羲之《蘭亭序》中的“字,起手連續兩撇,
這個筆勢稱之為“向背勢
。王羲之《蘭亭序》中的
 “字,右旁連續三撇,這是貫魚勢
。看向背勢
的大圈,可以清楚地看到這是轉動一圈半,而貫魚
勢的大圈,是轉動兩圈半。
 

在張旭看來,這和鉤裹勢的轉動沒什么兩樣。從本
質上說,這兩個筆勢確實可以歸入“使轉

但從點畫外形來說,這三個筆勢到底是不大一樣的。
給它們各起一個名字,區分就比較方便,否則簡單
地說一個“轉動
,難以區分形狀。這就是張旭留給
后人補充的空間。
 
 

簡言之

u張旭是以大圈使轉來說明復合筆勢。

u大圈使轉經過用筆加工,成為點畫。

u后代補充的復合筆勢是點畫形狀來區分的。

 
 在張旭系統中,點畫就是“
字八法,所以如果從
 
點畫角度來補充復合筆勢,可以先畫這樣一個表。
 
豎向八個欄,寫上八個點畫。橫向八個列,也寫
  “
字八個點畫。這個表的用法,譬如勒加勒,
 就是奮筆勢。努加努就是豎筆
勢。余此類推。有
 
些格可能是沒有這一種復合筆勢的,如趯加趯,
 不可能組合。


剛才那個表是兩個單一筆勢組合,有些復合筆勢
由三四個單一筆勢組成,所以我們需要另外一張
表,如第一列是獅口,啄加獅口就是鉤裹勢。這
些表格可以幫助我們整理筆勢,記憶起來就比較
容易,各位可以試試。

2.什么是合點

今天開始我介紹歷史上補充的復合筆勢,首先從
點講起,點是橫豎撇捺的縮短,所以點的復合筆
勢最多。

今天先講第一種:合點。什么叫合點呢?就是兩
個單一筆勢合成的點。一個單一筆勢加上另一個,
就等于一個復合的點。


譬如《陰符經》這個“
字,箭頭所指的這個點,
這是一個右側點,單一筆勢。


這個“
字也是《陰符經》的,它有三個點,右面
這一個是側點,中間這一
個是兩向點。如果你眼力
好,可以看到它是三面換起筆,收筆紙張壞了一點,
所以尾巴缺了一塊。問題是左面這一點,這是什么
點呢?這個點就不是剛才那個右側點了,我把它分
解一下,可以看到,它實際上是兩個單一筆勢的疊
加,一個是左側點,另一個是趯。這樣看起來可能
更清楚,寫這個點,實際上是寫了一左側點,然后
加上一趯。所以我稱這種疊加而成的點為合點,意
思是合二而一。是通過疊加而產生一個新的復合筆
勢。

簡言之:

u 合點通常是點上加趯。

3.合點的寫法

合點既然是點加趯,趯我們可是會寫的,《玉堂禁
經》說:“夫有趯者,必先踆之,原文是

 字旁加一個“字,我們已經知道,可以寫為

踆鋒是“九用之一,現在用得上了。在字八法中,
一豎“
下來,和一趯之間,就是由踆鋒來連接的。
這我們已經很熟悉了,可以看到,這一是“
加一
 “,是順時針轉動。



拿剛才的合點來說,第一個左側點的中線是這樣的,
如果詳細點
說,就是頓筆收尾,所以是一個圓尾巴。
一趯的中線是這樣的,有點像一個策。疊加的時候,
兩者用一個踆鋒動作連續起來,這個《陰符經》的
合點就寫出來了。這跟“字八法一加一

什么兩樣,僅僅是旋轉方向相反,這次是逆時針轉
動。
 

我在一級課程46課中介紹過撥鐙法,這種踆鋒寫法,
簡單點說就是撥鐙畫十字。希望各位重溫一下那一
堂課。撥鐙也有順時針畫十字的,你看王羲之這個
 “
字,左面是兩個點,這兩個點都有趯,上面一
點寫起來就是順時針轉動,下面是逆時針轉動,兩
個十字都是斜放的,但方法是一樣的。總結一下寫
合點的要領,大約有三步:第一步,把原來的點拆
開,分出兩個筆勢的形狀。這個形狀往往有兩個尖
頭,兩個圓尾。第二步找出入紙點和出紙點。第三
步,決定順時針轉還是逆時針轉。


我們來看幾個字,這是《陰符經》的“
字。這一
點紙張有點破碎,但還是可以看到。這是一點加一
趯,逆時針轉動的。

又如這個“字,三點水的第三點有點奇怪。看起
來形狀好像一個梨子,只有一個尖頭,兩個圓尾。
其實第一點比較小,所以尖頭被第二筆蓋住了。


4、合點的特征

 也就是怎樣判斷一個點是不是合點。我們在講解
 字八法時,講過鈎和趯的不同。左邊一豎下來是“

因為有踆鋒動作。而右邊一豎下來是“
,因為沒有
做過踆鋒動作。做了踆鋒動作,它是兩筆的連接。沒
做踆鋒動作,它是一筆,是一條弧線。这就是判定的
标准。
 

你看,這是一個兩向點,用一個來回就可以寫成。手
腕左右一次,中間沒有踆鋒動作。

如果是這個點,一次來回是寫不出來的。这是一个合
点,手腕要两次来回才能完成。

再來看,這是一个曲抱勢,手腕右左,一次來回。

這個點就不同了,它是一個趯。先寫右側點,寫完了
加趯,所以是復合筆勢。曲抱勢中間沒有踆鋒動作,
而合點必須有踆鋒。

王羲之這個“字,起筆第一點,這是曲抱勢,單一
筆勢。

這個“字,第一點也是曲抱勢。行書中曲抱勢寫起
來比較快。

但這個“字的第一點就不同了,一個來回寫不出來。
先寫一個點,然後加趯,這沒法快速。

這個“字的第一點,這也是合點。先是一挫,探后
寫趯。這一挫是弧線下來的,逆時針內向圈,然后改
为顺时针转动写趯。這里的踆鋒動作,把一挫時鋪開
的筆鋒收緊了。


唐人講法,法度嚴謹。你看顏真卿“
字三點水;柳公
權的“
字,里面的点都是合点。下筆寫好主要的一筆,
然後收筆、踆鋒、加趯。一絲不苟,這就是嚴守法度的
表現。

簡言之:

·合點至少需要兩個來回。

·合點包括一個踆鋒,合點的趯,不是鉤。

5.合點的命名

 

五,合點的命名。我這裡所說的合點,在古代叫什
麼名字呢?


剛才講過,合點兩部分,各有一個尖頭,各有一個
尾。疊加起來以後,變成兩個尖角,兩個圓尾。所
以有些人稱它為四角點,這只是一個通俗的叫法,
如果合點兩部分相疊的時候,稍微移動一點。那看
起來只有三個角了,所以四焦點這個名稱不大好。


再說,我以前講點的筆勢時,講過單點四角勢。這
是換面寫出來的,可以揭筆收,也可以頓筆收。頓
筆收就是一個圓尾,唐代柳公權的寶蓋頭第一點,
就經常寫頓筆收的四角勢。這只是單點,不是合點。
如果合點有一個四角點,單點有一個四角势,很容
易混淆。

清代戈守智《漢溪書法通解》說:“四角勢,亦名栗
子點。”
這戈守智是浙江平湖人,不知道為什麼他看
見的栗子是方的。

清代王澍說:“點雖微細,然有偃仰向背等勢。或豎
如蓮瓣,或眠如瓜子,或圓如栗子,或尖如鼠牙,
各適其宜。”
王澍是江蘇金壇人,他認為像栗子的點
應該是圓的。我一个朋友,他想出来,他說栗子勢
的栗子,應該是開口的哪一種。一個栗子開口分兩
瓣。那不就是合點的樣子嗎?
這些當然只是瞎猜,
不足為憑。其實清人所提到的點的名字,來之於一
篇托名於王羲之的《筆勢論十二章》,文章說:“

著點皆磊磊似大石之當衢,或如蹲鸱、或如蝌蚪

 如瓜瓣或如栗子。存若鹗口,尖如鼠屎。如斯之類

 各禀其儀,
但獲少多,學者開悟。這裡講到七種點的
樣子。蹲鸱就是貓頭鷹。文章作者說,點都是像某
一樣東西,你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點應該怎麼寫
了。值得注意的是“存若鹗口
這一句。鶚是魚鷹,
 “存若鶚口
就是好像是魚鷹的嘴巴。這個形象我認
為和合點比較相近。可惜歷史上從來沒有人詳細解
釋過鶚口的意思,不敢亂用。我們還是暫時合用這
個名稱吧。
 

本節要點:

u 為什麼要補充五勢

u 什麼是合點。

u 合點的寫法、辨別和命名的問題。

 

思考題:

·《陰符經》這個字的左點,能否以B為入口,A為出口,以便更容易和C連接?


·《陰符經》這個字的左點,是怎麼寫出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