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兴东︱为什么做“互联网口述历史”

 易良义 2016-06-05

转自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口述历史


通过中国和全球互联网全程的口述历史,为历史立言,为中国立志,为时代立心,一直是我个人的理想。而今,这一计划逐渐从梦想变成现实,初具轮廓。作为有幸全程见证、参与和研究中国互联网浪潮的书生意气的弄潮儿,不知不觉把整个青春献给了互联网。于是,我一直在琢磨,创业不是我的强项,商业不是我的兴趣,除了一路的摇旗呐喊、著述立作,总得做出一点独特的贡献,为更长远的未来留下点什么,否则太辜负于时代,太于心有愧了。于是,大约10年前,“互联网口述历史”开始萦绕在我心头。


互联网诞生于1969年,那一年我也一同来到这个世界。1987年,我开始上大学,那一年,互联网以电子邮件的方式进入中国。1994年,我来到北京,那一年互联网正式进入中国,我有幸第一时间亲密接触。随后,就是自己从一位高校诗社社长转型为互联网中人,全身心投入中国互联网的摇旗呐喊。20年的精彩纷呈尽收眼底。也就是上个世纪90年代起始,到今天以及下一个10年。这是所谓的互联网浪潮或者互联网革命的风暴中心,是最剧烈、最关键和最精彩的阶段。


但是,由于媒体的肤浅和浮躁,由于商业的功利与喧嚣,由于意识形态的片面与偏执,迄今,我们对改变中国以及整个人类的互联网革命并没有恰如其分的呈现和认识。因为,这场革命还是进程中间,我们现在需要的并不是仓促的盖棺论定,也不是简单的定论和预测。对于这段刚刚发生的历史的人与事、真实与细节,进行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记录和挖掘,可能是更具历史价值,更富有意义的工作。


“互联网口述历史”仅仅局限于中国,是不够的。不超越国内,没有全球视野,就无法理解互联网革命的真实面貌,就不符合人类共有的互联网精神。而且我坚信,人类整个互联网革命主要是美国和中国联诀引领和推动完成的。到2014年底,全球网民达到30亿,普及率达到40%。我们认为,互联网革命开始进入历史性的拐点:从以美国为中心的上半场(以高收入、高教育水平和高科技素养的中产阶级为主体的互联网全球化1.0),开始进入以中国为中心的下半场(以更底层的低收入、低教育水平和低科技素养的“贫下中农”为主体的互联网全球化2.0)。中美两国,承前启后,前赴后继,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将人类互联网新文明不断推向深入,惠及整个人类无论如何摩擦和争端,在人类互联网革命的道路上,中美两国将别无选择地构建成为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所以,“互联网口述历史”将以中美两国为核心,先后推进,分布实施,相互促进,互为参照。形成波澜壮阔的互联网浪潮的完整画卷。


无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还是时代英雄创造的,终究都是人创造的。无论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创造历史和改变历史进程的,往往是一部分脱颖而出的个人,在历史进程的重要关头,没有错过时代赋予的关键时刻,依靠自己个人的特质和独特的努力,成就了独特的贡献和不可能的奇迹。他们是历史进程的代表人物,他们是凝聚时代变革的典范,聚焦和深入透视他们,可以更好地还原历史的精彩,展现人类独特的创造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人,就是推动中国从半农业半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的策动者和引领者。是推动整个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更高级的信息文明的功臣和英雄。他们的个人成绩与时代意义,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将不断得到彰显和认可。


互联网口述历史”自2007年尝试,经过七八年的断断续续摸索,总算雏形初现。整个计划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记录中国互联网全程,总数达到500人的规模。其中大致是,创业与商业300人,技术创新和商业创新的主力军,是绝对的主体,是互联网浪潮真正的缔造者;政府、安全与法律等相关的100人,是推动制度创新的主力军,是互联网浪潮最重要的支撑和基础;社会、思想与文化等层面的100人,是推动社会各层面变革的出类拔萃者。下部分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互联网全记录,计划也是500人的规模。三类群体的分布也基本同上。总体目标是完成1000人的口述历史。


2015年开始,我两次来到美国,得到了美国互联网企业家、院校和智库诸多专家学者的大力认可和支持,开始同步启动全球互联网口述历史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我们对每一个人以4小时左右的口述为基础内容,未来我们希望能够不断的更新和多次的补充。使得这项工程能够日积月累。


到2015年年底,我们初步完成国内120多人的口述,形成500多万字的文字内容和400多小时的视频。这个规模大致相当于我们计划的十分之一。但是,所谓万事开头难,有了这十分之一,我的心里开始有了底气。2016年开始,从专题研究、图书出版到视频多媒体内容,将陆续形成作品推向社会。希望在未来5到10年内,能够让整个计划完成阶段性目标。


通过各层面核心亲历者的第一人称的口述,我们希望“互联网口述历史”工程能够成为中国和全球互联网浪潮最全面、最丰富、最鲜活的第一手材料。为更好记录互联网历史的全程提供多层次的素材,为后人更全面的研究提供不可替代的参考。


启动口述历史,才明白这个工程的艰辛和浩大,是需要无数人的支持和帮助,根本不是一个个人所能够不自量力而完成的。好在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各界几乎一致的支持和认可,他们的褒誉和赞赏,是我们最佳的动力和激励。这是一项集群体协作的集体工程,更是一项开放性的社会化工程。希望我们启动的这个项目,汇聚更多的社会力量,最终能够越来越凸显独特的价值与意义。能够成为中国对全球互联网做出的一点贡献。


2015年11月13日,写于美国回中国飞机上


(本文同时为《互联网口述历史》系列丛书总序。《互联网口述历史》系列丛书即将面世,欢迎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