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锡帮菜烹制技艺——无锡市省级非遗项目

 阿丁480 2016-06-05


▽它曾经在《舌尖上的中国》惊鸿一现

▽它也曾经被许多人评论为“太甜”吃不下去

▽但它是你记忆中的味道、舌尖上的乡愁

▽它就是——锡帮菜
如果你认为无锡菜就是甜甜甜,
无锡菜只有太湖三白和小笼包?
那么你对无锡菜一点也不了解,
无锡菜的甜,是鲜甜的甜。

作为一个地道的无锡吃货,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味蕾记忆:只身一人在外求学打拼,身边的美食林林总总,却总是想念那一口甜甜黏黏的糖醋排骨。



轻轻用嘴一抿,鲜甜的汁水就会浸润满口的家乡小笼包。

春有马兰鲜笋、夏有酒香糟钵、秋吃三白醉蟹,一碗肉酿面筋,吃撑一整个冬天。

无锡人对于锡帮菜的感情真挚而热烈。

时光倒流,曾几何时,中国饭店、迎宾楼、江南酒家、状元楼、聚丰园、二泉酒家、醉月楼、拱北楼、东林大酒店、鸿运酒楼……这些至今叫得出名来的饭店,哪一家不是老无锡们的“心头好”,没有一两道让老饕们流连忘返、时不时惦记的锡帮名菜。

(无锡迎宾楼旧貌)

食客的舌尖搅动餐饮的江湖。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外来美食纷纷抢滩无锡城,当浓油赤酱的软香甜糯不敌一顿川味火锅来得满足,当家门口的店铺被拉面、烧烤、海鲜大排档占据,在90、00后们的味觉记忆中,很多无锡菜真的只是个传说……


你知道话梅白虾干吗?

吃过鱼皮馄饨吗?

知道素火腿、素牛排、素蟹粉、素银鱼都是什么做的吗?

……

恋旧的无锡人、好吃的背包客,兼容并蓄的饮食文化,让锡帮菜又渐渐开始变得炙手可热。

街巷里弄的鸡子大饼,
古镇食肆的响油鳝糊,
星级酒店的无锡红烧肉,
一拨又一拨食客,
吃的是清淡鲜甜,
品的是无锡味道。

无锡大饭店专注于本帮菜的传承与创新,它的前身无锡饭店也是锡帮菜的正宗

锡帮菜以它对甜的偏爱,令人爱不释“口”。

要说到锡帮美食的传承和创新,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大师——周国良。

周国良
中国国家级烹饪大师,无锡大饭店行政总厨。钻研锡菜38年,他曾获全市“高技能人才成就奖”,这一荣誉在无锡餐饮界只此一位。作为锡帮菜名厨刘俊英的嫡传后人,周大师继承和吸收了无锡本帮菜的烹饪技艺精华——蒸菜(炖、焖、煨、焐)与红烧菜(无锡的红烧菜技艺当属江南地区层次最高)的技法。
无锡大饭店专门为周大师开设工作室

周大师的工作室,听说厨师们就是在这里钻研新菜的哦

最近,周大师又有大作出品,就是它!

这本《无锡大饭店佳肴菜单》汇集了119道锡帮名菜,冷菜、热菜、素食、点心,各式菜肴琳琅满目,展示了锡帮菜的独特魅力和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编辑发布:缪冬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