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华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吴刚平教授讲座笔记(附讲座提纲)

 都市枫叶 2016-06-05

学习方式变革的知识观基础是什么?

袁慧

        一位大学教授讲授《教学方式的变革与教学设计》的内容,原以为会枯燥无味,但他没有!原以为会生涩难懂,但他没有!他讲的内容声情并报、深入浅出,使得那么高、大、上的东西神话一般变得清晰易懂、深入骨髓。我想这是一种高于常人的能力吧,讲座完毕他就默不作声的离开啦,甚至没有多说一句话,但是他讲的内容却深深的走进我心,引我反思,督促我不得不更深入的思考:学习方式变革的知识观基础是什么?

        观点一:知识点与知识观的思考。知识点与知识观是大与小的关系,比知识点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类型,讲授每一个知识点必须思考属于什么知识类型,必须把知识点放在类型中去学习,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指导学生从知识类型的角度归纳自己的经验。由此给我们的启发,召开教研会议只是讨论一节课、一个单元是没有意义的,先进的教研活动应该包涵三层意思:愿景、哲学、方略(此处三个词需要以后好好思考!)。

        观点二: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的讲授可以演化出记中学、做中学和悟中学的关系。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上有着太多这样的现象:教师把方法变成关于方法的结论,把有探究乐趣的方法性知识退变成事实性知识;把有情感特征的价值性知识变成结论式的事实性知识去死记硬背,整个的学习过程就是记结论;原本由“学会-会学-乐学”组成的学习过程交响乐完全变成事实性知识的记忆,缺少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的体验过程,可爱、活泼的学生变成“不学-不会学-不要学”,学生甚至不知道“我为什么而学?我的学习乐趣在哪里?我活着只是为了背!背!背!吗?”这样的学校、课堂、学生怎么不会负担重呢?怎么不会教师苦呢?因此我们有必要好好思考一下啦,不但有“记中学”,更要有“做中学和悟中学”,尤其不能为了所谓的急功近利、节约时间、完成任务,毫不负责任的把“做中学和悟中学”堂而皇之的演变成“记中学”。

        观点三:关于“做中学和悟中学”。与学科方法、学习方法密切关联的方法性知识就要“做中学”,请我们记住以下词语并在今后的课堂上真正的实施之:阅读、思考、尝试、交流、讨论、问对、争辩、分析、综合、归纳、总结、提炼、概括、解释、推理、运用、拓展等等,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们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关于“做中学”的词语出现,也许这样的词语出现的越多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越到位,我们的课堂就会成为学生的乐土。与学科意义、学习意义密切关联的价值性知识就要“悟中学”,请我们记住以下词语并在今后的课堂上真正的实施之:体验、反思、取舍、定向、创造、信仰等等。做中学时,学生自己领悟并指导自己的行为变化、言语变化、情绪变化,真正实现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的学习,而不是如前面提到的统统变成“记中学”的事实性知识,失去所有的探究、争辩、推理、交流的乐趣,相信在这样思想指导下,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教与学,一定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当然,这里又有一个广大教师困惑的问题:教学时间不足怎么办?这就让我们想到了朱伟强教授所举的例子:下极大的功夫、用很多的时间学生自主学习“直线与圆的关系”,以此类推学习同类型的知识就会节约时间;当然可能还有课程整合的问题需要研究。这都是后话,需要我们另写文章探讨,今天就此搁笔。


冀莹莹:听吴刚平教授关于《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的问题》有感


        吴刚平教授在报告中谈到,教育资源是生活,是经验,是人生。他认为哪怕是穷山恶水,只要是生活,是经验,是亲身的感受,那么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就变得亲切起来,就变得真实起来,就变得内心世界更加丰富。他说知识可分为三类: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我们平日的教学多用的是事实性知识,硬把知识塞给学生,学生仅是记中学,容易遗忘;方法性知识是学科方法,学习方法,学生是在做中学;而价值性知识,则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学生是在悟中学,是最有价值的学习,是为学生服务的。他指出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需求、兴趣、爱好以及目前的学习基础,教学设计力争瞄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学习情境,同时更要特别关注“学困生”,利用其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去激发其,遍其智慧,满足其需求,教给其学法,力求使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吴教授特别强调,获取真理的方法比真理本身更有价值,他为了阐明这一点,举了一个事例阐述了教学起点与教学终点的区别,“让学生学做人就要像萤火虫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人间”这是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但是当我们把这个教学过程展开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是不合理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让学生学做人是终极目标,你不能在教学起点上就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而且在这里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思想认识得不到认可,老师硬是挖个坑,引导学生往里跳。可见这个教学过程是老师设定的,也是封闭性的,它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我们的学生在学会越来越侈东西的同时越来越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的一番话,使我茅塞顿开,在教学中,要灵活应变,尊重一的思考,谋求学生的发展,把获取真理的方法教给学生,让课堂因生成而变得更美丽。


吴刚平教授讲座提纲:教学方式与知识观


        教学创新的方向:转变学习方式 优化知识结构

        教师的教学观念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行为的背后,知识观是重要的基础,看问题的角度很重要。

        第一,重构知识概念,为教学转型奠定知识观基础。从性质上划分,知识包括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其中,事实性知识以记忆为主要获取方式,方法性知识以“做中学”为主要获取方式,而价值性知识以“自我实现”的体验和感悟为主要获取方式。显然,当前的教学系统仍然过于重视事实性知识。

        第二,提高课程意识,为教学转型奠定课程观基础。在教学目标方面,不仅要重视实现教学目标,更要重视以合理的方式实现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效果上,不能一味追求近期的外显结果,更要注重长期的内在基础。

  第三,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为教学转型奠定学生观基础。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互动型教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设法让学生的问题、困惑、思考、见解、兴趣、经验、感受、智慧等要素真实地进入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对话的主体力量。

  第四,丰富“互动型教学”课堂模式,为教学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当前尤其要改变对于学生的“三不一没有”待遇,即“不放心、不放手、不放权”和“没有自主学习”,但这绝不是要放任自流,而是要结合具体教学实际,将“预习—交流—反馈”的课堂模式操作化和现场化,从而将“互动型教学”从理念转化为实施形态。

        教师之苦学生之累不仅在于现有的体制问题,还在于教学问题中知识观的根源。三种不同的知识形态(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三类)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事实性知识基于“理解、记忆、再现、判断……”,可以“记中学”,从而达到“学会”的目标;方法性知识是让学生经历“阅读、思考、尝试、交流、讨论、问对、争辩、分析、综合、归纳、总结、提炼、概括、运用、解释、推理、操作、拓展……”的过程,必须“做中学”,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从而达到“会学”的目的;价值性知识应让学生经历“体验、反思、取舍、定向、创造、信仰……”的过程,通过“悟中学”,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价值型知识是人存在的理由,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支柱;是在知识的运用与学习体验中产生的,是因人而异的,必须自身习得,同时价值性知识也是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现实中,教师之苦在于让学生学习事实性知识,就是背诵、记忆知识。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累,因为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教师累,因为一直讲解的问题学生一直不会,考试总考不好。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知识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我们想让学生知道如何阅读,我们不能只教他们方法,而要指导他们,让他们自己去摸索;比如国外学校讲地质年代,教师指导学生,让他们自己查阅大量的资料,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要让学生自主学、做中学、悟中学,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知识结构合理,教学才是有效的,课改才是可持续的。

        树立正确的知识观,我们就会明确教学的方向。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得多。教什么,就一堂具体的课来说,重点关注两个关联:第一,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的关联。第二,教了什么与学生实际学了什么的关联。现实中,语文教师在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之间,普遍地存在着阻隔、矛盾乃至对立、冲突。比如教师主观上想教学生“如何感受和鉴赏抒情散文”,但实际在教的东西却是罗列出某篇散文写了什么景,渗透作者情感的“景”被当成似乎人人能见着的客观之物。 一堂好的语文课,在我们看来,主要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堂组织散漫一点,教学中出现一些弯路插曲,都是常态,无伤大雅,语文教学的课堂形态应该走向相对地宽松乃至有节制的随意。过于精巧的、讲究一分钟一分钟“流程”的、教师一口美辞假声抒情的、一举一腔分明比表演还像表演的语文课,也许应该被看成变了态的语文课。因为这两个关联如果用功用错了地方,刻苦刻错了地方,这非但无益,而且往往有害。 

        三种接受知识的方式:

        事实性知识,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最多的传授学生知识的方法,这也是全中国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新知识,通过理解新内容,记忆接收需要的信息。为了能把新知识记住,老师将会把新知识用作业、测试等形式加以再现,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这是通过记忆来获得的知识。

        方法性知识,则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析,在吸收新知识的整个过程中,用探究的方式对新知识、新事物进行分析、归纳、探究的结果,然后对结果进行运用,解释整个过程,重复呈现新知识,对事物的结果进行推理,加以拓展,使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探究而获得新知识,也就达到了“做中学”的目的。

        价值性知识,主要是通过体验习得知识,或者利用已有经验,反思前面吸收信息的得与失,看是否有改进、有补充的地方,把好的经验留下,放弃在体验中不足的部分,在已有的知识或者别人的经验上悟出的、得到的知识。

        在三种接受知识的方式中,现在我们正常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用事实性知识解决,而很多本来可以用方法论知识吸取的新知识,往往是通过其他方法转到事实性知识方法上来解决问题。所以操作、探究的课堂教学运用比较少,这样的授课模式就忽略了知识来源的整个过程,而直接要的是结果,然后把结果记住了也就完成任务了。教师、学生负担重,是因为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师把所有的知识都变成了事实性知识,学生天天死记硬背,这样,学生需要记的东西越来越多,不断地遗忘,再不断地记,当然会负担越来越重。因此,教师一定要通盘设计自己的教学。 

        教学方式变革的五个关键词:

        目标: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依据充分,表述准确,引导方向。

        依据主要指政策依据(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教材教参、考纲考试说明、近年高考原题)、学情基础和教学实践。要想清楚,说明白,写准确,做实在。

        学情调查三要素:生源背景信息、关联知识基础、知识难度预估。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注意:实现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表述要清楚、准确;尽量有外显动词,可以检查;要有行为的条件,即用什么方式、在什么条件下完成目标;要有表现程度、内容的难度、实现的难度。 

        资源:素材性(内容性)资源:该学什么、能学什么

        条件性资源:物质条件、时空条件

        三条原则:典型性——政策

                            针对性——学情

                            适应性——管用、顶用、好用

        如果资源准备不好,学生预习就没有效果。 

        方法:做中学、悟中学

        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保护学生选择学习任务的兴趣

        分类:分类和分层不同,知识分类不是从知识的客观性去分的,而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分的,即学生如何学的角度。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决定了学生学到什么类型的知识。知识观的核心是知识分类。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木匠在干活的时候,手一甩,把手腕上的表给掉了。他到处找,但是遍地都是刨花木屑,一时找不到。徒弟们也来帮着找,人多眼杂,四处翻查,可是房间太乱,地上杂物太多,怎么都没找到。这时候天黑了,大家说,等明天天亮再找吧。

        木匠的小儿子一个人在木工房里玩。晚上,他回去对爸爸说:“爸爸,我把你的表找回来了。”

        木匠大吃一惊,问:“天都黑了,你怎么找到的呢?”

        小孩子说:“你们大家都走了,我一个人坐在那儿,就听见那个秒针嘀嗒嘀嗒的声音。我顺着声音过去,翻开刨花木屑,我就把表拿着了。”

        这是生活里发生的一件小事,但却说明一个大道理:当我们生处世间的喧嚣嘈杂,纷纷扰扰地追求,忙忙乱乱地追求,往往一无所得。

        一颗孩子的心,安静天真地倾听,就能听到最细微发的声音。

        庄子认为,只要保持内心的恬淡清净,以淡漠自然的态度去面对,你就可以保持一颗健康的,恒久的心。

        我们缺少的就是以一种静观之心去尊重真正的物性。


        吴刚平简介: 主要研究领域:  课程与教学理论、教师教育等。  研究方向:  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教师发展及校本研究等。

        社会关系与职务:

        1、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2、华东师范大学课程资源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3、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与课程资源研究项目负责人

        4、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