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争是一种人生艺术

 李涣 2016-06-06

关注

在孔子的故乡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早晨,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打扫院子。这时,来了一位客人,他问子贡一年有几季。子贡回答四季。来人说一年只有三季。两人争论了很长时间,谁也没有说服谁。最后两人打赌说,如果孔子说是三季,那么子贡就要向来人磕三个头,如果孔子说是四季,来人就要向子贡磕四个头。

孔子早就听到了他们的争执,便从院内出来,子贡上前讲明原委,请孔子评理。

孔子先是不答,观察一阵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这位先生说的对,他的一年只有三季!你跪下磕头吧!”

子贡呆在那里,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孔子喝道:“子贡,还不跪下!”子贡虽然不知道师傅葫芦里买的什么药,但还是忍着满腹委屈,向着那位客人磕了三个响头!

来人见此,大笑而去。

待来人走后,子贡忙问老师:“师傅,这是怎么回事啊,一年分明是四季!您却要向他磕头”。

孔子望着远去的那人对子贡说:“徒弟啊,你怎么就不明白呢,刚才那人一身绿衣。分明是田间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也,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他哪里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争不清的东西就不要争”!

不争是一种智慧,和那些根本就不是一条道上的人争论各自领域的问题,那只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最后弄得自己心身疲惫。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就是这个道理。老子

把没办法沟通的人看成是三季人虽然有些偏激,但不与之争却是一种风度和洒脱。因为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模式从先天形成到后天影响都是不同的,所以导致各自的性格特征、言行举止都会不同,有些问题永远也争不明白。

不争是一种人生态度。不与领导争,无论对与错,领导做出的决定,部署的工作,总有他的考量,有他的依据。你所处的位置,看到的现象,承受的压力,都没有办法和领导比,该表达的意思表达了,你科尽了义务的责任。不与女人争,特别是自己的妻子,长期以来女人以一种柔弱的形象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如果与女人争,即使你理由十足,别人也会认为你是以强欺弱,你也会因此输掉道义,丧失大丈夫气概,丢失主动权。不与命运争,奋斗了,努力了,尽心了,该得到自然是你的,不该得到的,争也争不来,如果不服气一定要去争,得到的只能是挫败和沮丧

不争是一种人生体验。也可以这么说,我们生活中在所难免会遇到三季人,唯有不争,才会相安无事,彼此和谐。无休止的争论,无休止的指责,会带来无休止的烦恼。争来争去,信任没有了,感情生疏了,关系紧张了,也就谈不上快乐和幸福。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商品化极浓的社会,看淡一些,洒脱一点,糊涂一下,是最睿智的表现,也是最精彩的活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