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为何总对游戏厂商因爱生恨?丨壹读精选

 汉青的马甲 2016-06-06



文丨张彰


我记得第一次在《家用游戏机技术》上看到吐槽日本游戏业衰落的专题报道时,我初中还没毕业,如今硕士已经毕业了,日本游戏业还在,主机更新了两代,厂商还是那些。说产业没落呢,远没触底;说产业充满希望呢,又的确存在很多问题,让人又爱又恨。




任天堂

任天堂是一家强硬到近乎不近情理的企业。说好听点叫坚持,说不好听那就是无耻了。从进军游戏业第一天开始任天堂就发明了给游戏机锁区的办法,美版、日版、欧版的游戏和游戏机不能通用。对此任天堂的官方解释是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对硬件、语言、其他功能的需要。


听上去特别合情合理,充满关怀,其实是为了价格控制。是的,答案就是这么简单。任天堂是锁区的先行者,在任天堂第一代主机FC(Family Computer)时就开始这么做了。当时日本玩家玩到的FC就是中国玩家也很熟悉的“红白机”,而欧美玩家玩到的是NES(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黑色,体积也更大。


任天堂在日本和欧美分别发行的FC和NES


以当时的技术还不可能对游戏卡带进行“软锁区”,任天堂想出了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卡带下方的扣座宽度不一致,美版比日版要窄。这种做法从FC、SFC沿用至N64。玩家想出的应对办法更简单,把卡带的外壳拆了。


第四代任天堂主机NGC改用光盘作为存储介质,光盘制式不能像卡带那样“锁区”,任天堂就在游戏机记忆卡上下功夫。如果你不幸在你的日版主机上运行了欧版游戏,那么在进入游戏保存界面时悲剧就会不期而至,存档全丢,机器锁死。问题是这件事存在概率,有时候运行了不同版本的同一游戏都会中招,而美版和日版混着用也可能什么事都没有,硬生生把很多玩家逼成了破解专业户。



玩家反对任天堂锁区的漫画


锁区的另一大问题就在于真的会出现有些游戏其他地区玩家就是玩不到的情况。《马里奥兄弟2》就是这样,宫本茂制作的官方第二代难度极高,导致美方发行商拒绝在北美发行这款游戏,结果是宫本茂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日本游戏重制了美版。


去年5月任天堂开展了一次“Humble Bundle”活动,数款独立游戏登陆3DS以及Wii U。这本来是件好事,因为在此之前“Humble Bundle”只针对PC玩家。但任天堂的评论区很快就被对“锁区”这一差别待遇的控诉屠版了。是的,这次活动只针对北美玩家。



任天堂在Humble Bundle上的活动所包含的游戏只针对北美玩家,这一差别待遇的行为再次遭到了玩家的吐槽


锁区其实并不鲜见,有时主机的第三方游戏制作商也会自己要求锁区,而另两家主机供应商索尼和微软也干过这事。但这两家很快就放弃了,PS3放宽了锁区限制,并且允许玩家通过在同一台设备上使用两个国家的账号来实现跨区内容访问,Xbox One也不锁区了(国行一度是锁的,微软还干过暗示自己是被相关部门要求的事情,而实际上并没有外资电子进中国必须以硬件方式对媒体内容进行限制的规定,后来PS4国行版不锁区,微软又坐不住了)。


而任天堂孜孜不倦地把这一招用在了目前的所有主机和掌机上,关于下一代主机NX会不会锁区,去年5月的任天堂财报说明会上岩田聪表示还在讨论中。锁区行为被证明带来的麻烦永远比收益要多,毕竟如今已经不是关起门来玩游戏的时代。而关于锁区的吐槽已经持续了不知道多少年,如今这个问题仍然存在只说明一个问题:任天堂实在太固执和守旧了。



与索尼的PS和微软的XBOX相比,任天堂平台上的销量榜单几乎被自家游戏占据,鲜见第三方游戏,因此任天堂被不少玩家称为“三坟”平台


任天堂守旧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极其强调“family friendly”,导致诸如R星这样的厂商直接略过任家主机,其结果是任家平台上的第三方游戏数量远低于索尼和微软,江湖人送外号“三坟”(第三方游戏坟墓)。



调侃任天堂账户和掌机绑定所带来麻烦事的漫画


二、坚持一些非常奇怪的设计就是不改,比如现在拥有云账户通过网络来保存自己的交易信息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但玩3DS系列的玩家会发现自己的NNID是和机器绑定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用自己的掌机买了数字版游戏而之后你的掌机坏了,那么这游戏就算是丢了,想玩?再买一遍。



Wii U作为家用主机平台却配备了定位奇葩的GamePad控制器


三,技术力似乎总是落后时代一个频次。比如3DS上的《口袋妖怪XY》,大部分场景居然是没有3D效果的,而有3D效果的场景打开3D的结果就是帧数骤降,网络配信经常抽风玩家们都已经很淡定了。而实际上有没有3D效果都能忍,毕竟那满屏的颗粒玩家都忍下来了。再比如Wii U的GamePad,这款Pad让很多游戏制作商伤透脑筋,最后干脆让它黑屏,有趣的是,主机开Pad开,不开玩不了。导致很多玩家打开Pad插上电后用别的手柄玩游戏后把Pad给忘了,回过头再看,发现Pad变砖了。


多少玩家忍无可忍无须再忍,从此走上了因爱生恨、精神分裂的道路。




卡普空

卡普空在游戏年龄稍长的玩家眼里就是“硬派动作游戏”的代名词,后来看了好几年三上真司和卡普空的狗血剧后,就不这么觉得了。先是世嘉DC独占的《生化危机-代号:维罗妮卡》登陆了PS2,然后《生化危机0》先说会在PS2上出现,2001年又改口说PS2显存不足,将这个系列打造为任天堂NGC独占,后来PC玩家发来贺电。


这都没什么,谁家还没有点狗血的事情,但不停炒毫无诚意的冷饭那就有问题了。这段历史还是要说到《生化危机》系列。自从《维罗妮卡》登陆PS2反卖出比NGC独占版还多的销量时,卡普空就领悟了一个道理:独占版什么的,移植时名字上做点花样不就好了吗?


三上真司对主家这种黑化的走向颇为担忧,不惜以死相逼:“生化4要是移植PS2,就把我脑袋砍下来”。后来的事情告诉我们Flag不要乱立,实现了还则罢了,没实现得多尴尬呀。更何况《生化危机4》何止登陆了PS2,Wii、PC玩家不都玩到了嘛,后来iOS平台还有一个阉割版,总之结果就是《生化危机4》出了前后十几个版本,三上君还是活得好好的。





三上真司曾经声称“生化4要是移植PS2,就把我脑袋砍下来”,结果《生化危机4》不仅移植到了PS2,更是移植到了Wii和PC平台上


还有《怪物猎人》系列。这个系列的走红其军功章有索尼的一半,要不是PSP平台上的《怪物猎人3》大热,一周出货超过百万,也不会有后来这些事情了。索尼党人们从此日盼夜盼要在PSP和PSV上重操旧业,砸一两千个小时狩猎巨龙,就在此时,卡普空移步任家了。于是任家党人就盼着玩新作吧,毕竟这种硬派动作游戏任家确实少,结果果不其然,等来的第一部是加强版。


是的,平台之间流窜就算了,一定要先砸冷饭试试水,何其傲娇。加强版也就算了,还要出高清版,出了高清版就结束了吗?还可能有终极高清版,重置版,复刻版,特典版,豪华版,合集版……而且这件事卡普空做起来毫无压力、轻松自在。去年财报说明会上也明确表示了因为PS4和Xbox One装机量已经足够大,“推出更多高清重制的老游戏”,于是就有了《鬼泣4特别版》。



卡普空被称为“冷饭婊”的原因从《街霸II》的众多版本可见一斑


如果熟悉卡普空,就知道他家还有不错的格斗游戏。《街霸II》出过冠军版、加速版、极速版、终极版、高清重制版,《街霸IV》出过超级版、3D版、街机版……其余解谜、卡牌类衍生就更多了,试水手游也是冷饭先行。这还不提几乎成为任何平台标配的《洛克人》。


当冷饭炒得差不多的时候,就推出“炒冷饭·改”,比如推出必玩游戏套装(Essentials Pack),游戏打包出售外再送点小礼品,还别说销量也不错。


当然了,炒冷饭并非卡普空一家专利,世嘉的索尼克,光荣的加强版、威力加强版,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家无穷无尽的《最终幻想》复刻也是醉了。如果哪天新掌机上不再看到《最终幻想1-6》的复刻,那日本游戏业可能真的要完蛋了。

游戏业界被集体吐槽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好像一夜之间所有的人都开始玩游戏,玩手游的和玩掌机的互相看不顺眼,玩主机的和玩PC的互相骂骂咧咧,新作党和情怀党恨不能野湖茬架,更别提永恒的正版党、破解党之争。于是就诞生了各种“婊”:育碧缩水婊,科普空冷饭婊,EA坑钱婊,R星跳票婊……这场标签战几乎让所有玩家膝盖都中了一箭,这背后的原因颇值得探究。


这让我想到《奇葩说》一道经典辩题,朋友的恋人出轨要不要告诉她。总有人忍不住要跳出来告诉别人:“呃……你知不知道这家游戏厂商超级婊?”跟他说道理实在太长,说游戏史实在太费劲,千言万语只能汇成一个字:“滚。”


乱的哪里是游戏业,是玩家的心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