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带答案)

 昵称33982413 2016-06-06


  1.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钠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紫色 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解析:选C。钠受热熔化,当温度达到着火点时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Na2O2固体。

  2.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进行反应,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

  ①金属钠投入FeCl2溶液中 ②过量的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反应 ③少量CaO投入到过量的NaHCO3溶液中 ④Na2O2投入到CuSO4溶液中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D。①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然后NaOH与FeCl2反应生成Fe(OH)2沉淀,最后转化为Fe(OH)3沉淀。②中NaOH过量,Al元素以AlO-2形式存在,因此既无沉淀产生,也无气体生成。③中CaO溶于水生成Ca(OH)2,Ca(OH)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aCO3沉淀,但无气体产生。④中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NaOH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沉淀。

  3.(2014·济南模拟)下列对一些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理论解释

  A Na+比Na原子稳定 Na+最外电子层有8个电子而Na只有1个

  B 熔化状态下NaCl能导电而NaCl晶体不能导电 熔化状态下的NaCl中存在离子而NaCl晶体中没有离子

  C 钾原子比钠原子更易失去电子 钾的核电荷数比钠的多

  D 纯碱溶液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纯碱能电离出OH-而使石蕊试纸变蓝色

  解析:选A。8电子结构为稳定结构,A对;NaCl晶体中也有离子,只是不能自由移动,B错;钾比钠更易失去电子的主要原因是钾的原子半径比钠的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较弱,C错;纯碱不能电离出O H-,D错。

  4.(2014·杭州质检)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滴有酚酞的NaHCO3溶液呈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是因为NaHCO3分解生成了Na2CO3

  B.钠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煤油不与钠发生反应,钠比煤油密度大,煤油可以使钠隔绝空气和水蒸气

  C.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说明CO2、H2O与Na2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Na2CO3,原因是钠与氧气生成的Na2O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解析:选A。对NaHCO3溶液微热,HCO-3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增强。

  5.Na3N和NaH都是离子化合物,与水反应都有气体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种物质的阴离子半径都比阳离子半径小

  B.与水反应时,水都作氧化剂

  C.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

  D.溶于水,所得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解析:选D。Na3N中氮离子的半径比钠离子大;Na3N与水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氯化铵两种盐;两种物质溶于水都能生成NaOH。

  6.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热稳定性:NaHCO3

  B.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HC O3

  C.相同温度时,在水中的溶解性:NaHCO3

  D.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NaHCO3

  解析:选B。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

  7.(2014·盐城模拟)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足量的Na2O2和Na2O分别加入酚酞试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

  B.用钠与空气反应制纯净的Na2O2,空气必须经过碱石灰处理后,才能与钠反应

  C.钠与钠离子都具有强还原性

  D.在Na2O2与CO2的反应中,氧化剂是Na2O2,还原剂是CO2

  解析:选B。Na2O2、Na2O分别加入酚酞试液中,均先与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而使试液变红色,但因Na2O2具有漂白性,最后又将变成红色的溶液漂白,故A不正确。用Na与空气反应制N a2O2,空气中的CO2和水可与生成的Na2O2反应,所以空气必须经碱石灰处理,故B正确。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钠离子,表现强还原性,而钠离子具有稳定的电子层结构,不具有还原性,只具有弱氧化性,故C不正确。D项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均为Na2O2,故D不正确。

  8.(2014·泉州质检)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 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浓度为0.50 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

  A.Na2O B.Na2O2

  C.Na2O和Na2O2 D.Na2O2和NaO2

  解析:选C。生成物与盐酸反应最终转化为NaCl,根据元素守恒,生成物中N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m(Na)1.5 g×100%=n(Cl-)×23 g/mol1.5 g×100%=0.08 L×0.50 mol/L×23 g/mol1.5 g×100%=61.33%,而Na2O、Na2O2、NaO2中Na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4.19%、58.97%、41.81%,故C项符合。

  9.(2014·北京模拟)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解析:选C。A选项采用差量法,减少的质量为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由此可求出碳酸氢钠的质量,进而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B选项中b克固体为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根据钠原子守恒和混合物总质量可列式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C选项中碱石灰增加的质量为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及溶液中挥发出来的水蒸气的质量,因此不能通过数据准确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D选项中沉淀的质量即为碳酸钡的质量,根据碳酸钡的质量和混合物总质量可以列式求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0.(2014·徐州质检)由Na2O2、Na2CO3、NaHCO3、Na2O、NaCl中的某几种组成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将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且固体质量增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2CO3、NaCl

  B.混合物中一定有Na2O2、NaHCO3、Na2O

  C.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NaHCO3

  D.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2O2、NaCl

  解析:选B。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盐酸产生气体,气体通入NaOH溶液后,体积减少,可知气体成分为CO2和O2 ,则混合物中一定有Na2O2至少有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且固体质量增加,则混合物中一定有NaHCO3。NaHCO3受热分解生成CO2和H2O与Na2O2反应的质量变化如下:

  2 mol NaHCO3――→△1 mol CO21 mol H2O――→Na2O21 mol O2

  固体质量减少,而题给信息是固体质量增加,故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O,而Na2CO3和NaCl无法确定。

  11.如图是某化学学习 小组用来探究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以集反应、收集、检验气体于一体。图中钠块是用大头针叉住的。请填空

  (1)钠块的位置靠近B管上的胶塞,为了尽可能收集到纯净的气体,应先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止水夹,然后慢慢提升A管,待B管中钠块与水接触时,应立即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止水夹,所以A管的作用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安全,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点燃前应该__________,而该方法中可以直接点燃这种气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燃该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操作方法是先用明火靠近导气管口,然后打开止水夹,可以观察到气体的燃烧,该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创新性地改进了与水反应的操作方法,题给装置通过橡胶软管的移动调节水面高度,从而控制水与钠块的接触,并且可以通过橡胶软管的移动排出B管中的空气,以达到收集纯净氢气的目的。对于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者进行加热操作之前必须验纯,以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但该题操作方法中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所以就没必要进行验纯了。

  答案:(1)打开 关闭 调节水面高度以控制钠块与水的接触

  (2)2Na+2H2O===2NaOH+H2↑

  (3)检验氢气的纯度 收集到的氢气是纯净的

  2H2+O2=====点燃2H2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