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析小学作文教学的错位与对策

 江山携手 2016-06-06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研究比较活跃,新思想、新观点、新作法、新经验层出不穷,已经形成了南北风格、东西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在这轰轰烈烈的改革大潮中,小学作文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了一些错位现象,我们有必要冷静地反思一下,使小学作文教学再次回归。
    现将小学作文教学的错位现象梳理如下:
    错位之一,作文要求文学化、成人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要求是:“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的词句;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新课标中的这段话表明小学作文是一种习作,是一种练笔活动,它不是以服务社会为目的,它既不同于作家的文艺创作,也不同于成年人完全为了实际需要而从事的写作活动。
    在现实作文教学中,对小学作文这种“启蒙训练”的性质认识不清的大有人在,常常用衡量公开出版的《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的标准来要求小学生,或者拿老师自己的书面表达水平要求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个要求过高过急,评分过严的问题。如低年级把看图说话教成看图作文,中年级把片断作文教成成篇作文,高年级把能写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的简单记叙文教成会写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内容生动,语言流畅的复杂记叙文。这是一种拔苗助长的主观主义,其结果必然使学生怕写作文,教师难教作文,欲速则不达。幼儿园孩子学画画,用一支红笔,画一个不很圆的圈,旁边打上几条直线,对老师说:“这是太阳。”老师高兴地拍着手说:“真象!真象!画得真好!”接着给画上个“大拇指”。其实,这幅画既不准确,又无透视,没有背景,没有色彩,送到美术馆去,准没人看。但是,为什么老师要打个“优”字呢?那就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能画出这样的画就是了不起,就要表扬,将来的画家就从这里开始。拿这个例子来看,我们对待小学生作文,不也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来衡量学生习作吗?小学生作文是从零开始的,小学阶段只是作文的启蒙训练阶段,其教学要求不可偏高,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个指导思想,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语言状况进行训练,逐步引导学生写出“理真、情切、意达”的小文章来。

    错位之二,作文内容虚假化、空洞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新课标中的这段话表明,小学生作文必须实事求是,做到一个“真”字,即以写我为主要题材,以写实为根本原则。写“我”就是记自己熟悉的人,叙自己经历过的事,写自己眼前的景,状自己身边的物。用我手写我语,用我语表我心。写“我”就是所记叙的事物要真实,所表达的情感要真挚。写一句话、一段话乃至一篇文章,要把自己想写的事情老老实实地写下来,不说假话、空话、大话、套话。
    然而,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目前很多小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说,就怕作文,只好假话连篇编作文,东拼西凑抄作文。什么“拣夹子,推车子、抱孩子、让座子、送瞎子”五子登科的作文内容比比皆是。笔者在教完《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后让学生仿写第二自然段,结果出现了这样的作文片段:
    我看见过一碧千里的青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有见过大海这样的水。大海的水真蓝啊,蓝得让你感觉像沉在梦境里一样;大海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海里的鱼虾;大海的水真急啊,急得把海里的渔船都翻了。
     很明显,这段话有三个毛病:一是假话连篇。经过查问,小作者根本没见过青海,也未到过西湖;二是生搬硬套。小作者所写的大海“蓝、清”,基本上是照搬文中的词句;三是前后矛盾。青海与大海概念不清。
    叶圣陶先生主张:“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我们说,这是作文教学的生命,如果写归写,做归做,言行不一,我们的作文教学将会走到邪路上去。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写老实文。
    小学生模仿的作文主要是各类小学生报刊上的优秀作文,细细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无材料可写,二是学生惰性所致,三是学生错误地认为抄袭、模仿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应遵循从内容入手的规律,重视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同时重视对学生阅读别人作文的指导。

    错位之三,作文形式单一化、简单化
    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文文字能力的途径非止一种。从表达形式看,既有书面作文,又有口头作文;从体裁样式看,既有记叙文,又有应用文;从表达内容看,人、事、景、物,样样可叙。也就是说既然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社会生活中有多少语言表达方式的需求,作文教学中也应当有同样多的表现形式。
    就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及考试来看,单一的书面命题作文较之以前有所减少,但仍有少数教者与命题者为了便于讲解或简单批阅,只好老调重弹,千教一律,忽视作文教学的多元化,也忽视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和较强作文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彻底地从狭窄的单一的书面命题作文的藩篱中解脱出来,使写作体裁多元化,表现体例多样化,训练方法多式化,使之与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相适应,与少年儿童的实际生活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错位之四,作文指导程式化、教条化
    所谓作文指导程式化,(一)是每次作文指导课都是ABCD,从审题到立意,从选材到表达,项目一样不落,程式固定不变。当然,作为写前指导:审题、立意、选材、表达这是作文的基本内容,要给学生讲,不能出题之后,袖手旁观,或扬长而去,但是,每次作文指导课都是规定程式,严如雷池,势必会束缚学生的手脚,僵化学生思维,影响学生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二)是咬定课堂不放松,粉笔伴嘴讲到终。其实,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可以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近大自然,去看、听、闻、摸、想,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全方面地接触世界;我们也可以让学生看图作文,还可以听录音作文等等。
    作文指导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写什么”、“为什么写”和“怎样写”三个问题,通过指导,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因和创作热情,开拓他们行文的思路,坚定他们写好作文的信心,使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为此,作文指导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从扶到放。不论是审题、立意的指导,还是选材、表达的指导,开始时尽量详细、具体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以后要逐渐放手,最后达到能够独立作文。
    2、突出重点。作文指导要少而精,不能面面俱到。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写作能力,根据每次作文的具体情况,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这样才能使学生“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矣。”(宋·谢枋得《文章轨范》)
    3、因材施教。对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作文指导应该是雪中送炭,在他们苦于没有材料,难于表达时,要帮助他们找米下锅。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作文指导应该是锦上添花,要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面加以引导,使他们的文章写得更好一些。总之,作文指导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
    4、开启思路。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不要束缚学生的思路;要给学生指引一条路子,不要给学生套上一个框子。指导过细过死,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必然千篇一律,没有新意。

    我们理解了小学作文的性质,明确了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懂得了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就能自觉地遵循小学作文教学规律,使小学作文教学返朴归真,循序渐进,沿着正确的轨迹运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