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等了 美联储加息周期实际上已经结束!

 安然如狮 2016-06-06


新闻配图

虽然等到了“猴年马月”,却可能等不到美联储加息。

美国知名金融博客ZeroHedge最近刊文称,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可能还没启动就面临结束。市场最合适的做法,应该是遵循那句古老的格言——“不要听他(美联储)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

下面是加息面临的重重障碍:

1) 制造业就业周期

制造业就业增长往往代表经济和商业扩张。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制造业就业的周期峰值往往发生在加息周期中(蓝色箭头),且随后不久就会出现利率峰值(黑色箭头)。

但这次却不一样,从最右边的蓝色箭头来看,它似乎不同意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

美国制造业三年移动平均变动VS美联储利率

放大来看,从1980年至今,每次利率低谷后不久就会出现制造业就业高峰(黄色虚线箭头)。这个情况以往都发生在加息周期中,而这次却不是。

这似乎在说明,美联储很可能去年12月加息一次后,反而开启降息(负利率)周期。

2) QE影子利率

为什么是降息而不是加息?亚特兰大联储官网为我们展示了QE其实是和负利率等效的。在2014年初,虽然美联储实施零利率,但在QE的作用下,实际利率达到-2.9%的低谷。随着美联储开始缩减QE,实际上加息周期那时就已经开始,而不去年12月的加息25个基点。相反,去年的加息,反而可能意味着加息周期的结束。

 

3) 劳动人口增速放缓,核心就业下滑

在2000年时,美国24-54岁年龄段人口1.2亿,占到就业人口的75%。但这一关键的就业群体自21世纪以来增速几乎完全停滞,和十六年前相比反而下滑了60万(下图黑色线)。然而,红线代表的抵押债务却在同一时期坐上了火箭。

随着次贷泡沫破灭,2008年以来抵押债务的突然下滑让两个矛盾暴露于世人眼前:1)零利率政策实施意味着一生中最低的抵押贷款利率;2)25-54岁人口的就业在迎来峰值后开始下滑。

为什么从次贷危机之后,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并未像过去那样促进信贷增长?因为曾经的就业主力已经面临退休,只想为退休收入寻找“安全港”。

 

4) 人口总量增速和全职工作增速

在历次利率周期中,美国总人口增长和新增全职就业人数总是相辅相成的。但这次只是将经济低迷时的岗位填补了,并没有创造出任何新的就业机会。也就是说,现在并不是通过加息为经济降温的好时机。

 

5) 无业人员

零利率和QE导致的最大结果,并不是经济增长,而是造就了“非劳动力”人口的爆炸。这些人既不受雇,也不算失业。这个类别的人口增速已经超出了之前所有利率周期。

 

6) 经济衰退指数

在5月非农数据发布后,摩根大通的经济衰退指数飙升至36%,创这一经济周期内的新高。

摩根大通称,5月失业率为4.7%,低于预期的4.9%和前值的5%,因而在其短期模型中经济衰退可能性则走低,但从中期来看经济过热也预示着有衰退的风险。

7) 企业利润下滑

德意志银行表示,美国企业利润率已在2014年三季度触顶。企业利润下滑伴随着就业增长放缓,是经济所面临的最坏的循环,预计美国经济最快可能今年下半年就陷入衰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