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初級課程 (46-51)

 鸿墨轩3dec 2016-06-07

书法∶初級課程 (46-51)

第46 课笔记:拨灯法-

 

王羲之的笔法,经智永传至张旭,终于形成相当完善的技法系统,
这是中国书法史上唯一完整的体系。我一级课程讲笔法,就是阐明这
一系统。现在基本上讲完了。
 
在历史上,其他人也论述过各种技法,但不是零零碎碎,就是不
着要领,今天我简单介绍一下其他派别,以作对比。
 
如《翰林密论》说:“凡攻书之门,有十二种隐笔法,即是迟笔、
疾笔、逆笔、顺笔、涩笔、倒笔、转笔、涡笔、提笔、啄笔、罨笔、
【走歴】笔。并用笔生死之法,在于幽隐。”这里提出了十二种笔法,
但没有具体说明。有些跟“九用”相同,有些就猜不出来,如“涡笔”。
至于什么叫“用笔生死之法,在于幽隐”,老实说我不大懂。你懂不
懂?你搞懂了你教我。
 
张旭是真懂书法的人,有理论有实践。无论是真书还是草书,有
口皆碑。更况他还有一个完整的技法系统,一个教学体系。王羲之虽
然水平极高,但他没有教授过外姓弟子,在中国书法史上,找不到第
二个人可以和张旭相比。张旭的缺点就是技术保密,这在哪个行业都
有。所以他的体系没有普遍传开来,只限于几个弟子。据崔邈说,外
人只知道五执笔和“永”字八法,至于关键的“九用”,连名字都没
有听说过。人家来向张旭请教笔法,张旭只说:“多练练永字,永字
写好就可以了”。其实他心中知道,我们现在也知道,不懂“九用”,
这个“永”字永远也写不好的。
 
这世界上没有谁是傻瓜,人家回去把“永”字写来写去,就是不
见效,当然就怀疑起来了。所以历朝历代都有人批评“永”字八法,
有人说他不完善,有人说要改造,要补充。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这些
人没有一个懂得“九用”的。
 
1.林蕴的故事
 
唐代有一篇《拨灯序》,作者是林蕴。这篇文章很有代表性。那
些没有得到张旭真传的人,他们怎样学习书法呢?他们自己摸索一条
路,找到一个拨灯法。拨灯法是不同于张旭的一个流派。
 
林蕴是唐朝元和间人,他说曾拜一个叫安期的人为老师,因为安
期的学问来之于卢肇,这是江西第一个状元,当时颇有文名。而卢肇
说他书法曾经得到过“韩吏部”的指点,“韩史部”通常所指就是大
名鼎鼎的韩愈。因为韩愈做过吏部侍郎。
 
我来排一张时间表,看看他们之间的关系,张旭卒于乾元二年,
即公元759 年,张旭死后九年,即768 年韩愈出生,所以韩愈没有机
会向张旭学书法。韩愈卒于824 年,这一年卢肇才七岁,所以说他向
韩愈学书法也有点疑问。可能只是听闻,或者有另一个“韩吏部”。
 

林蕴拜安期为师,是公元874 年的事情,所以从这张表上可以看到,
韩愈、卢肇、安期和林蕴,都和张旭没有直接的联系,甚至和张旭的
弟子也没有关系。
 
林蕴说:“蕴咸通末为州刑掾,时庐陵卢肇罢南浦太守,归宜春。
公之文翰,故海内知名。蕴窃慕小学,因师于卢公子弟安期。”林蕴
当时做州刑掾,一个小官,因为卢肇是江西第一个状元,文名很盛,
林蕴拜卢肇的子弟安期为老师,恰巧在外面做官的卢肇也回来了。
 
那么,卢肇有什么好办法教林蕴呢?卢肇讲了几个要点:“岁余,
卢公忽相谓曰:”就是过了一年左右,卢肇忽然对我说:“子学吾书,
但求其力尔,殊不知用笔之力,不在于力;用于力,笔死矣。”他说
学书法不要用死力,用死力,笔都死了。这一点我很赞成。
 
卢肇的第二点是:“虚掌实指,指不入掌,东西上下,何所阂焉?”
这一条听起来是执笔法,“阂”是阻碍,东西上下,就是左右前后,
只要掌心虚,运笔就没有阻碍。
 
接下来卢肇告诫林蕴:“常人云,永字八法,乃点画尔,拘于一
字,何异守株?”这句话可见,一是当时“永”字八法已经很流通,
常人都在写“永”字八法。二是卢肇已经发现“永”字八法没有用。
这是聪明人,如果不知道“九用”,乱写“永”字,确实没有用。
 
那怎么学书法呢?卢肇告诉林蕴一个秘诀:吾昔受教于韩吏部,
其法曰“拨灯”,今将授子,子勿妄传。”他说我从韩愈那儿得到一个
秘诀,就是叫“拨灯”,我今天传授给你,你不要讲出去呀。这个秘
诀就是:“推、拖、撚、拽是也。诀尽于此,子其旨而味乎!”这就是
拨灯法的最早记录。
 
在卢肇看来,拨灯法是好过“永”字八法的。子其旨而味乎!就
是你好好体味它的意思。没有任何解释,结果搞到林蕴一头雾水。
 
简言之:卢肇不知道张旭的“九用”,卢肇反对“永”字八法,
卢肇从韩愈处得到的秘诀是拨灯法。
 
只有四个字,究竟说什么,要你自己去体味。
 
2.拨灯的内容
 
拨灯法卢肇没有解释,所以后代大家都猜,有人说是执笔法,有
人说是运笔法,莫衷一是。我也来猜一猜,这秘诀究竟是什么意思。
 
既然称之为“拨灯”,那就应该先理解什么是“拨灯”。你看这张
画,作者是月冈芳年,他是日本明治前期的浮世绘画家。画中这位
女性在做什么?她正在拨灯。
 
中国的油灯通常有一个高脚,上面油盏放油和灯心草,点燃就可以
燃烧取明。但当灯心草燃烧到油盏边沿的时候,就会熄灭。所以要
不断地把灯草拨长一点,这就是拨灯。
 

拨灯的工具是一根签子,有铜的,有铁的,这是家家户户、男女老少
人人都很熟悉的事情。

 古人席地而坐,一手执笔,一手执纸,看起来是斜执笔,其实毛
笔还是垂直于纸面的,这个动作,远看过去跟拨灯非常相似。
 
拨灯的动作先是搅动灯心草,让它吸足灯油以后,然后拉出灯盏
边缘一点。就算你没有亲自拨过灯心草,你想象一下就可以知道,这
个动作无非一是直线运动,二是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是转圈,那就必
定有内旋和外拓。
 
回过头来看卢肇的原话,所谓拨灯就是:推、拖、捻、拽是也。
 
推拖很容易理解,这是直线来回运动,推拖是相对的动作,一推
一拖就是一来一回,手腕一左一右。要注意,一拖写完以后,如果一
推向后,这就等于写了挫笔,如果一推向前,这就等于写了揭笔。
 
撚,或写作捻,音niǎn,意思是用手指揉搓,如捻须、捻线。又
有弯曲的意义。我们讲过韩方明《授笔要说》五执笔第四:“第四握
管,谓捻拳握管于掌中”。“捻拳”就是弯曲手掌,握成拳头。白居易
名作《琵琶行》中有“轻拢慢捻抺复挑”,描写弹琵琶的动作,“拢”
和“捻”相对,“拢”是收拢,拉过来,如“拢一拢头发”,“捻”与
之相对,是转拨出去的动作。所以“捻”虽有多种意义,总是一种曲
线运动。“拽”yè,口语发音zhuài,本来意义为牵引,拉过来,但这
种拉是有扭过来的意思。如“一把拽住那人”,就有一把扭住他的意
思。《宋史·列传第十六》“拽之下马”,也是扭下马来。
 
一捻一拽是曲线来回,形成一上一下。捻是写外拓,拽是写内旋。
其实卢肇已经透露消息,他说:“东西上下,何所阂焉”。古代地图方
位和现在相反,东西就是左右,“东西上下”就是“左右上下”。拨灯
法四个动作就是配合四个方位的。
 


 
如果把四个动作加起来,正好形成一个十字势。这是以横笔起,方
向顺时针转,因为一推也可以向前,所以有两种情况。而第三节白
色这一段外拓,其实就是踆锋。
 


 
如果以竖笔起,方向逆时针转,那就是一个反十字势,也有两种
情况,第二笔可以向前推。第三笔踆锋,最后向右转出。
 
简言之:拨灯法包括四个用笔动作,两两相对;推拖是直线来回,
捻拽是弧线来回;其中有挫笔、揭笔、踆锋、衄锋等动作。

3.拨灯的用法
 
拨灯照我的理解,就是顺逆两个十字走法。这在书法中用得非常
普遍,至少有三个用处。
 
3.1 用作折线的明节点
 
第一个是用作折线的明节点。你看王羲之《二谢贴》草书“拜”
字,左边是一折,这个折的节点是怎样写出来的呢?就是用了逆
时针的反十字势。
 


 
又如王羲之《兰亭序》这个“宇”字,箭头所指的地方,可用顺时针十
字写出来。
 


 
3.2 用作收锋小圈
 
第二,可以用作收锋小圈。大家注意到没有,毛笔用过之后,笔
锋成为扁平状,笔心也会弯曲。所谓收笔,就是要把笔锋还原到正锋
状态。这就有两个工作:一是把笔心收直,那只要一右一左就可以。
二是把扁平的尖锋聚拢,只要转上再转下就达到目的了。
 

如王羲之《兰亭序》这个“不”字,中间一竖的收笔,就是用了画十字的方
法,与普通的钩大不相同。
 

再举个例子,王羲之《丧乱贴》这个“顿首”怎样收尾的?其实也是上
下左右画十字收锋。
 
拨灯法的创始者,对于这种细节,还是看得很清楚的。
 


 
我在43 课中讲到两圈双节点,如智永这个“文”字一横。收笔用了两个
圆节点,都是画十字就可以写出来。
 
3.3 用作大圈十字势
 

第三,用作大圈十字势。十字势在书法大圈中用途极广,王羲之《丧乱
贴》这个“毒”字,一开始十字势的走法,就是右左上下。
 
简言之:拨灯法相传出之韩愈,和张旭系统不同;拨灯法只有四个动作,
不成体系。所有用拨灯的地方,“九用”都可以解决。
 
很讽刺的是,跟“永”字八法一样,后人也去补充拨灯法。宋代
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四十八云:古之善书者鲜有得笔法者,希声得
之。凡五字:擫、押、钩、格、抵,用笔双钩,则点画遒劲而尽妙矣,
谓之拨灯法。到这里变成五个字了。而且这五个字和卢肇所传还不一
样。
 
到了五代南唐李煜,又加了两个字,他在《书述》中说:书有七
字法,谓之“拨灯”。……所谓法者,擫、压、钩、揭、抵、导、送
是也。这个拨灯法,连几个字都确定不下来,内容也是含含糊糊,和
张旭系统相比,实在相差很远。但画十字在书法中还是有它的价值。
这一点还是要肯定。
 
为什么收锋用两个动作比较好呢?你看,当我写一笔的时候,往
往就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笔心这个时候是弯曲的,第二个尖锋是
扁平的。那怎么办?当你向右写一笔的时候,你第一次做向左的动作,
把笔心扭直,然后向上再向下,转过来就可以把尖锋聚拢。两个动作,
解决两个问题。这就是画十字的好处。
 
本节要点:
 
卢肇向林蕴传授韩愈的拨灯法。
拨灯法=推拖撚拽,推测是划十字。
拨灯法远不如张旭的“九用”。
 
要点解读:
 
思考题:
卢肇说“诀尽于此,子其旨而味乎!”,从这句话看,拨灯法应该
是几个字?
取一小碟油,加一根线,模仿古人拨灯,看看会有哪些动作?-

 

 
第47 课笔记:什么是使转
 
1.孙过庭系统
 
书法在唐代非常重要,关系到一个人的仁途,不但科举中有《明
书》一科,铨选“楷法遒美”也是标准之一。所以唐代书法教学也非
常普遍,有官方的,有私人的。但究竟怎样教学,大多数都没有留下
记录。有一个人写下了他的教学法,这就是孙过庭。
 
孙过庭对他的教学法很自信,他说:“尝有好事,就吾求习,吾
乃粗举纲要,随而授之。无不心悟手从,言忘意得。”这段话的意思
就是,有爱好书法的人来我这里学习,孙过庭给他们讲授书法纲要,
效果很好。他们马上就了然于胸,心手相应。
 
那这个纲要是什么呢?孙过庭说他不保密:今撰执、使、转、用
之由,以袪未悟。原来就是四个字:执、使、转、用。“袪”即去除,
知道这四个字就可以去除你不懂的疑问。
 
2.四个字的解释
 
这四个字孙过庭是有解释的。
 
第一个字“执”,他这样解释:执,谓深浅长短之类是也。“执”
就是执笔,“深浅长短”我在14 课中已经解释过。这里就不重复了。
 
第二个字是“使”: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掣”以前音chì,
“牵掣”就是牵连、牵拉。“纵横”就是竖笔和横笔。“纵横牵掣”就
是竖笔和横笔牵连。举例来说,如果两次重复,从横笔开始,就是“横
竖横竖”,如果竖笔开始,就是“竖横竖横”。重复几次没有关系,都
称之为“使”。
 
至于“使”的意思,《说文解字》说:“使,令也。”段玉裁注:
“令者,发号也。”《释诂》“使,从也”,其引申之义也。发命令是主
动使人,接受命令为被动跟从出使。

 
如《诗经·小雅·雨无正》: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这句诗
的意思是:如果我说“不跟从”,就会得罪于天子。所以孙过庭说“使,
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这意思很明白。就是一笔跟从一笔,后面跟
着前面。
 
使转在草书中最为明显,拿王羲之《都下贴》为例,你看这个“三”
字,就是“横竖横竖横”,从头到尾,我们称之为一个使。
 

如果是真书的“三”字,它也是一个“使”。两笔之间有筋脉相
连,那是大圈中的虚笔。行草书经常把两笔之间的牵连写出来,那就
是带笔或者牵丝。所以行草的表达包括实笔和虚笔。而真书通常只写
实笔,隐藏虚笔。
 
所以真书看起来点画好像是分散独立的。其实不是,真书只是把使转
的关系隐藏了。
 

再来看《都下贴》中这个草书“侯”字。这个草字是从篆字“矦”演变而
来的。一个字怎样变成草字,将来草书课程会解释。这“矦”字就是两
个“使”,先写“竖横竖”,再写“横竖横竖横”,就可以了。
 

又如这个“吾”字,组织结构也非常简单。两个使就写出来了。学草书
必须懂得使转。不懂使转去描字,是学不好的。
 
孙过庭第三个字是“转”,这比较容易理解:“转,谓钩环盘纡之类是也。”
 

钩,就是半个圈,一个弧形。环就是整个圆,如手环。“使”是讲直线,
“转”是讲曲线。“盘纡”就是打圈,萦绕、连续的转。孙过庭说“转,谓
钩环盘纡之类是也”。指的就是弧线和弧线的连续。这种转,还分顺时
针和逆时针两种情况。
 



 
 
你看孙过庭这个草书“家”字,就是不断地顺时针转。我把它拆
开,你可以看到它的组成:有些是两圈,有些是一圈。最后还有半圈
的,那就是钩。
 
前几堂讲到《古诗四贴》草书“老”字,这就是连续用逆时针转,最后
钩是半个圈。


 第四个字是“用”,孙过庭说:用,谓点画向背之类是也。点画
向背,就是点画的姿态。我以前跟大家讲过这个例子。《阴符经》
中“沉”字,三点水起笔两个点,它们的形状,是相反的。一个向下,
一个向上,这就是笔势不同。孙过庭所谓“点画向背”,就是指点画
的笔势。
 
简言之:使是直线,转是弧线,都可以连续使用。使转概念来之
于草书,后成为组字的规则。真行草三体,都用使转来组字。通常人
写字,是照偏旁部首,一点一画加上去的,而书法真行草三体,是照
使转来组字的。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是真书作品,我举个简单例子,“于”字,上面
两横是一个使,下面一个弧形的钩是一个转。所以这个字就是一使一
转,这就是书法家的思维。至于“于”字属于什么部首,那是文字学的
思维。书法只看它是一使一转。
 
历史上孙过庭第一次提示了真书和草书的联系和区别,他说:真
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草书的形由使转组成,要写得好看,自然要讲究用笔,这就是点
画。所以,草书的情性,恰恰是在点画功夫上表达出来的。而真书的
形,大家都知道由点画组成,但如果没有使转就很死板,一有使转这
个字就活了。草书本来是动的,有点画则动中有静。真书原本是静的,
有使转则静中有动。
 
和张旭的系统相比,孙过庭的教学系统相对比较简单,他只讲了
执笔,没有讲用笔,这是一个缺陷。但孙过庭提出了使转概念,这是
非常重要的。他把真草看成是互为表里的两种书体,草书要讲究点画
用笔,真书要有使转联系。孙过庭从理论上阐明了这一道理,贡献巨
大。
 
3.使的注意点
 
这样一来,我们写组合线条也就有了重点,关键是把使转这两种
线条写好。那么,写“使”的线条,要注意什么呢?
 
“使”,横竖牵连是复合线条,一望而知,它有很多角位,所以
需要注意的是右上角和左下角。右上角我讲过多次,今天提醒一下左
下角写法问题。


3.1 顿笔+踆锋

 左下角可以用两种圈转向,这在 43 课中讲过。王羲之这个《兰亭序》
“至”字左下角,就是这样写的。所谓两圈转向,其实就是顿笔和踆锋的
结合。
 
3.2 逆时针两圈=顺时针一圈
 


第二,运用规则“逆时针两圈,等于顺时针一圈”。褚遂良《阴符经》“之”
字很多。这一个“之”字左下角,就是用顺时针一圈写的。
 
但是要注意,顺时针一圈的左下角,会向左方突出,形状和逆时针两
圈不同。转的时候,来回要用前后两个侧面。否则笔毛会绞起来。
 
3.3 顺时针分层两圈
 


 
顺时针分层两圈,也就是顺时针加多一圈。这也是《阴符经》中的
“之”字,这个左下角是顺时针两圈,这两圈往往不是重迭的,而是分
为上下两层,其实本质上就是扭动笔心,就是笔心换方向。一次不行
就再来一次,两次扭笔心的效果当然比较好。
 

这种方法,更早见于王羲之的作品中,你看《远宦贴》这个“多”
字,中间的大节点就有上下两层,用了两个顺时针小圈。第一圈上面
一笔“断”,收了笔,下面又另起一笔。
 
仔细看看王羲之《兰亭序》这个“引”字,这里有两个左下角,上面这
一个是顺时针一圈,下面这一个是顺时针两圈,临贴的时候,要小心
体会这种用笔的变化。
 


 
3.4 左下角用折
 
以上讲的都用转,左下角用折也可以。一横起笔两面换,不就是
一个左下角吗?不过这是一个点画的起笔,不是两个笔画的组合。而
且这是一个钝角,如果是锐角就换不过来。除非你用尖锋写,那就没
问题。用侧锋大幅度折是有困难的,通常要改用三面换。
 


 
竖横两笔在左下角结合,有时可以用牵丝连接,这是比较轻巧的方法。
你来比较一下,左边“在”字是米芾写的,这个左下角是一个三面换。
而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写法,用了牵丝来表示这个折,看起来轻灵
飘逸。

 
3.5 衄锋揉搓
 
写左下角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揉搓。以前我讲到起笔的四面换,
笔锋一左一右,重复再做,这种动作很小,本质上是调整笔心,这
就是揉搓。
 

各位还记得“九用”之六衄锋吗?我在20 课中讲解过。《玉堂禁
经》说,衄锋就是“住锋暗挼ruó 是也”。“挼”就是揉搓。或者说,揉
搓这个动作,是衄锋的一种表现。衄锋就是换笔心,你可以做一次,
也可以做多次。
 


 
《兰亭序》这个“怀”字这一笔,王羲之怎样来组合这一竖和一趯的
呢?就是用了揉搓。
 

又如王羲之《丧乱贴》,箭头所指这个左下角,也是用揉搓写成的。
 

顺便说说,揉搓是换笔心的常用动作,任何转弯处都可以用,你看王羲
之《兰亭序》这个事字,这个右上角也是用揉搓的。
 

甚至收笔处都可以用揉搓。这个“暂”字,竖笔收尾以及最后
横捺收笔,收了两次,都是揉搓的结果。
 
4.转的注意点
 


至于转有什么要注意的技巧呢?
 
“转”主要就是内旋和外拓的替换。“盘纡”打圈的时候,要注意半圈规则。
具体怎样过绞锋点,可以看44 课。
 
简言之:孙过庭指出真草都用点画和使转来表现。真书点画为表
现形式,使转为情性的表达。使转越活跃,情性越波动。使转到一定
程度就是行书了。草书使转为表现形式,点画为情性的表达。点画越
精致,书风越平和。
 
二级课程我要讲笔势,笔势是点画的姿态和组合。而使转是根本
原则。
 
本节要点:
 
孙过庭系统:四字教学法。
执、使、转、用四个字的解释。
左下角的种种写法。
 
要点解读:
 
思考题:
草圣张芝说“匆匆不及草书”,为什么匆忙之中反而不写草书?
使转是否等于大圈?还是等于裹束(大圈加小圈)?-

 

 
 第48 课笔记:用笔总结
 
一级课程讲用笔,今天作一个回顾和总结。所谓用笔,顾名思义,
就是怎样用毛笔。要过“用笔”这一关,我想有三样东西你心中要有
数:这就是认识笔墨、认识人手和认识线条。
 
1.认识笔墨
 
先讲讲认识笔墨。任何事情,凡是要用到工具的,当然首先就是
研究工具怎样用。用笔技法,毛笔最重要,但用笔是由墨来表现的,
所以称之为笔墨功夫。
 
1.1 结构:一技毛笔两个锋
 
毛笔的设计思想是这样的:如果要尖锐一点,就要把笔形做得瘦
瘦的,自然就尖利了,而且选用有弹性的硬毫做,就容易回复挺拔。
如果毛笔要写粗线条,笔形当然是肥厚为佳。毫毛要选用软一点的,
容易卧倒铺开。但是软毛铺开以后,要回复原状就不大容易了。假如
这两种好处我都要,怎么办?那也很简单,把这两枝笔结合起来,瘦
硬的为笔心,肥软的为被,竖立时用尖锋,侧过来用副毫,这就两种
好处都有了。
 
简言之,书法用笔,由笔心和被内外两层所组成;笔心要小而硬,
这样保证有尖锋;被用软毫,厚实而整齐,侧锋用于粗线条。
 
1.2 制作:韦诞笔和散卓笔
 
历史上制笔有两大系统,晋唐多用韦诞笔,韦诞笔最大的特点就
是笔心小,接近于中轴,而外面加了三层,这就是护心、笔柱和被。
笔心通常是兔毫,其他几层以青羊毛为主。所以韦诞笔又称为“三副
二毫笔”。很显然,这种笔做工精细,设计合理,但笔形不大,从晋
朝到初唐,只是写尺牍、寸楷。
 
晚唐开始有散卓笔,到宋代就很流行。散卓笔把所有内核的层次
合并为一个大笔心。制作工艺上可说是韦诞笔的简化,写大字也没有
问题,洗笔干了以后它是散开的,你看不到一个固定的笔心。笔头是
一个圆锥形,我们运笔就是挥运中轴。韦诞笔的笔心可以看作近似中
轴。而散卓笔的中轴,要靠你自己心中想象了。所以说散卓笔的中轴
是虚的。正因为毛笔这种结构,决定了我们后面要讲用笔方法。
 
简言之,当你买来一枝毛笔,你了解它的结构吗?它的出锋长度、
硬度和厚薄是你需要的吗?毛笔有病,你知道病源在哪里吗?这种经
验是要慢慢摸索和积累的。我们都有买错笔的惨痛教训,这是花钱又
花精力的事情。但是,也是无奈的,要化时间去研究。
 
1.3 墨的成份和制法
 
接下来,是讲墨,先介绍墨的成份和制作,这是第11 课,墨有
松烟、有油烟、烧制炭黑后加入胶,这两样是墨的主要成分。
 
1.4 控制墨汁的浓淡
 
然后12 课讲怎样调节墨汁的浓淡。我讲了两个方法:
一是买来的墨汁太薄怎样办,那关键是把墨汁中的水分拿掉一部
分,譬如在碗里晾几天,或者磨一下。如果墨汁太浓粘笔头,那可以
加点新墨汁,而不要加水。
 
二是下笔之前,先要在调墨纸上试过。在影片中我示范毛笔先湿
水,然后点墨。然后再要试墨,这三个步骤不可少。有些人一点墨立
即上纸写,你怎么知道你点的墨刚刚正好呢?我看有些同学的作业,
一望而知没有调墨。初生牛犊不怕虎,胆子太大。希望各位重新看看
12 课。
 
1.3 墨法
 
最后13 课,讲书法中的墨法。墨法不是准备墨汁,而是在纸上
使用墨,要注意墨法是表现笔法的,为笔法服务的。这个关系不能颠
倒。在书法中,笔法是第一位的,墨色恰好表现出你的用笔,这就是
好墨法。反之,就是坏墨法。一般说来,书法用润墨、干墨。见到沙
笔就要重新点墨。这是因为我们不希望尖锋开叉。燥锋和枯笔都是尖
锋开叉情况下的墨色。这是你要做收笔动作就很困难,往往只好重新
点墨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对笔墨了解越深,使用起来越
得心应手。经常使用、比较,慢慢就会培养出手感。一下纸就知道对
不对。毛笔讲了三课,第8 课至第10 课。墨也讲了三课,第11 课到
第13 课。各位可以复习一下。
 
2.认识人手
 
毛笔只是一个工具,是要人手来操作的,想要学好书法,了解人
手的功能至为重要,而怎样操作,手怎样动,这也要心中很明确:这
就是手指主执、手腕主运。
 
2.1 执笔:手指
 
执笔是手指的工作,方法很多。我所推荐的是张旭所言、韩方明
记录的方法。当时称之为“执管”法。它实际上分为两组,食指和拇
指为内外一组。中指和无名指为第二组,小指贴在无名指后。所以是
“五指共执法”。
 
执管法依照韩方明所记:第一执管,夫书之妙在于执管,既以双
指苞管,亦当五指共执,“双指苞管”就是双钩,笔管外面有两个手
指包住笔管。下面这一句当时我没有解释,其要“实指虚掌,鉤擫讦
送(亦曰抵送)”,以备口传手授之说也。这句话14 课中我说将来解
释,现在略为讲解一下:“讦”这里等于“揭”,“鉤擫讦送”这些字
在后来的拨灯法中都有出现。张旭笔法来之于舅父陆彥远,陆家后代
陆希声传拨灯法。所以我猜想这句话和拨灯法有某种联系。这句话的
意思,可能是“实指虚掌,便于做拨灯那样的动作”。
 
2.2 运笔:三手腕
 
刚才前面讲过,笔管竖直用尖锋,笔管倾斜用侧锋,这是从毛笔
本身的设计思想发展出来的。那怎么可以使笔管一会儿倾斜,一会儿
又垂直呢?很简单,只要手腕摇动就可以了。所以,摇腕是用笔基本
动作。很明显的一点是:你用转手指是不可能让笔管起倒的。所以手
指和手腕产生了分工:手指只要抓住笔管,手腕负责起倒。这不是很
合理吗?
 
手腕动作它就是左中右三个位置,中就是垂直,左右就是倾斜。
同时,要强调指出:手腕的中是正锋,也就是我常说的五号位,正锋
位置是八面锋的中心,任何时候只要回到五号位,就取得向八面出锋
的好处。而笔管一倾斜,手腕或左或右,就只有一面锋了。
 
这样一来,书法线条也就分出了尖锋线和侧锋线。尖锋线手腕在
中,侧锋线手腕或在左、或在右,尖锋线是圆点所组成,比较细;侧
锋线是烫斗形点所组成。根据侧的角度和粗细不同,从一分笔到三分
笔。那么,后来的“九用”,九种用锋动作,就是根据这一基本认识
发展出来的。
 
如趯锋就是用尖锋,挫笔就是用侧锋。明白了这两条基本线,我
们就可以讲“九用”了。
 
简言之:用锋动作,是根据毛笔的设计,和人手的生理结构发展
起来的技法。这就是用锋的科学根据,所以,违反这两点的方法都是
错的。用锋动作,是在手腕左右摇动中实现的,而正锋是中心位置。
你说书法技巧难不难?讲到底,只有一个动作,摇腕。但要摇得好,
摇得恰到好处,也真不大容易。
 
2.3 用锋
 
我讲用锋,就是张旭的“九用”。我在31 课“九用”小结中,论
述了“九用”的全面性,简单点说,如果你掌握了“九用”,就可以
了。
 

《玉堂禁经》讲“九用”,有一个固定格式,先是提出名称,然后
定义,然后举例。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不是随口说说的,而是再
三推敲、精心组织的一个系统。在中国书法史上,讲笔法的不乏
其人,但没有一个有这样精简而深入的。
 
张旭教学系统有四个内容,这就是五执笔、九用、“永”
字八法和五势。他不仅讲用笔,还配备了练习。这就是“永”
字八法。
 
“永”字八法名气很大,但它是配合“九用”的,如果
你不懂“九用”,这“永”字是写不好的。譬如中间的竖笔,
那下脚就是顿笔。然后写下一笔趯,那就必须踆锋。而左右
一撇一捺,收尾要用按锋和揭笔。这都是和“九用”有密切
的关系。
 
所以第二部分,我从手指执管开始,讲到三手腕用法,
分出尖锋线和侧锋线。然后讲九用,最后写出完整的“永”
字。实际上这就是摇腕的结果。
 
3.认识线条
 
运笔的结果是得到一根线条,线条用于文字就是点画,
艺术线条变化很多,文字点画本来没有几种,但用艺术线条
来表现文字点画,点画马上就丰富多彩了,或者说,书法中
文字点画是靠艺术线条来表现的。
 
3.1 四根线条:四大点画
 

书法使用多少种线条呢? 看起来千变万化,多到无法计数。
但将它们归类,其实只有两类:一是直线,就点画而言,就
是横笔和竖笔。二是弧线,都是内旋的,分为顺时针和逆时
针两种。就点画的角度看,顺时针内旋其实就是撇,逆时针
内旋就是捺。这就是书法的四根主要线条,也是汉字的四大
点画。
 
在篆书中,本来撇是逆时针内旋,捺是顺时针内旋,到
隶书才换过来,后来真行草书都相同。即撇是顺时针内旋,
捺是逆时针内旋。很显然,这是为了使转方便。将来我们在
专题课中再详细讨论。
 

这四根线条,可以组成这个图案,看起来好像驾驶盘。请
你记住这个图,后面我们要讲点画的笔势,这张图就非
常有用。
 
3.2 筋节
 
线条不管肥瘦、长短、曲直,都有筋节。筋就是笔锋的
路线,节就是调锋的地方。譬如一个烈火势,笔锋走过的路
线是这样的,这就是筋,其中有些地方要调锋,那就是一个
节。要注意,有时候笔锋走过的路,包括虚笔。如“三”字,
其中就包括两次飞。我们是按照笔势为一个单位来分段的。
 

有了筋,就知道笔锋应该走哪条路,但具体写的时候,你用
尖锋写就是骨线,用侧锋写就是肉线。你看禇遂良和颜真卿各自
写的“三”字,一个骨多点,一个肉多点。这是用锋不同引起的。

 


 
简言之:笔锋的运动轨迹就是筋;笔锋的调节产生节;
筋用尖锋表现就是骨,用侧锋表现就是肉。
 
筋节骨肉我安排了四堂课,其中三堂课是专讲节点的。
因为历史上讲到节点都是几句话带过,没有专门的论述。
 
有些人用毛笔写字好像用钢笔,钢笔是无需调锋的,所
以没有节点问题,长期用钢笔甚至没有调锋的概念,但毛笔
不调锋就没法继续。所以我非常重视节点,特意安排了三堂
课来讲解。希望大家也重视。
 
3.4 复合点画
 
上面讲的是单一点画,接下来讲复合点画。复合点画我
从简单的讲起,那就是转折。然后讲复杂一点的拨灯,最
后讲连续的使转。
 


 
其中“转”是一个难点,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虞世南讲的
内旋和外拓,我称之为半圈规则。不知道这个规则转圈时就
必然会遇到绞锋,通常内旋是实写,外拓是虚写。但行草书
中外拓也会写出来,所以怎样过绞锋点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具体怎么写,用什么方法,可以看44 课。
 
你懂得转折,就能写十字势,十字势在书法中有广泛的
用处,无论大圈小圈都会用到它。我从林蕴《拨灯序》一文,
推论这就是拨灯法。具体请看46 课。
 
复合点画最高层次就是使转,“使转”将成为大圈的基
础,是书法大圈常见的表现形式。在二级课程笔势,七级课
程草书和八级课程行书中,你会看到使转惊人的效果。
 
第三个认识,是认识线条,从单一点画开始,讲到复合
点画,一共化了八堂课,两个月,还是相当紧张的。
 
4.口诀
 
最后,我把用笔的要点,编了一个口诀,希望帮助你记
忆,一共只有四句话:
 
一笔心,两笔锋,三个手腕左右中;筋节骨肉组点画,
学会使转书法通。
 
谢谢各位!

本节要点:
 
认识笔墨:制笔、制墨、调墨……
认识人手:手执笔,手腕运。
认识线条:筋节骨肉,拨灯使转。
 
要点解读:
 
思考题:
杜甫说:书贵瘦硬方通神,怎样用笔才可以瘦硬?这句话对不对
呢?
米芾说“作圆笔,头如蒸饼(馒头),大可鄙笑”,这用笔错在哪
里?-

 

 
 第49 课笔记:选贴
 
了解了用笔之后,就可以临贴了。现在你走进书店,字贴铺天盖
地,买哪一本贴好呢?哪一本贴是你需要的呢?
 
1.墨迹本
 
先说说墨迹本。所谓墨迹,就是普通所说的“白纸黑字”,只要
字迹是用墨来表现的,统称就是墨迹本。
 
1.1 真迹
 
墨迹本中,最可贵的当然是真迹。真迹指书法家本人写的可靠作
品。可以清楚地看到墨色浓淡,笔锋来回,种种用笔特征都一览无遗。
米芾《海岳名言》这样说:“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已
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米芾的意见就是石刻虽然是你自
己写的字,但是是由别人加工的,这就多了一个因素,那刻出来的字,
就不算是你本来的字了。讲到原汁原味,那当然是看真迹最真实。
 
1.2 摹本(搨本,脱本)
 
比真迹次一等的是摹本。所谓摹,就是影写,先把纸涂上一层薄
薄的黄蜡,然后用熨斗烫过,再砑光。加工后的纸张就会变成半透明、
非常光滑,叫硬黄纸。把真迹放在桌上,放上一张硬黄纸,就可以照
着真迹影写。因为硬黄纸含有蜡,所以不会渗墨弄脏真迹。也有对着
窗子影写的,取其光线好,看得清楚。这种方法叫“响搨”。
 
宋代黄伯思说:“摹谓以薄纸覆古贴上,随其细大而搨之,若摹
画之摹,故谓之摹。”“又有以厚纸覆贴上,就明牗影而摹之,又谓之
响拓焉。”“明牗”就是明亮的窗。为什么叫“响搨”呢?《说文解字》
说:响,声也。徐锴注:实而精者曰声,朴而浮者曰响,响之附声,
如影之着形。所以,响就是附和主体,如口语常说的“响应”。“响搨”
就是跟着原迹摹写一个影的意思。
 
摹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像描红那样一笔过照着原贴写,第二种
是用细线钩出点画的轮廓,称为双钩法。然后在点画的轮廓中间填上
墨色,称为“廊填”。填色要照顾到原来笔迹的深浅浓淡,日本专家
研究,唐代填色原来是一丝一丝加上去的。功夫非常细致。这种摹本
就是“双钩廊填硬黄本”。摹写好以后,就多了一个副本,这就是摹
本。因为摹本好像从真迹上脱下来似的,犹如秋蝉遗蜕,所以又称为
“脱本”,唐代称为搨本。
 
很多著名的传世墨迹本,其实是钩摹本。以王羲之来说,他的真
迹一张也没有了。传世的都是钩摹本,最出名的就是《兰亭序》。唐
代的钩摹本往往用硬黄,宫中所搨质量非常好,初看几乎接近于真迹,
所以称之为“下真迹一等”。
 
1.3 临本
 
三是临本,就是把字帖放在前面,看着字帖写。现在大多数人都
用这一方法。
 
黄伯思《东观余论》这样说:世人多不晓临、摹之别。临谓以纸
在古帖旁,观其形势而学之,若临渊之临,故谓之临。他讲得很清楚,
“临”是“观其形势”。得其大概,不会一模一样的。


 举例来说,这是托名禇遂良的《兰亭序》临本,有人说是摹本,
其实是临本,少数为勾描。拿其中一个“丝”字为例,你比较一下,就
可以知道不是摹的,因为相差实在太大,简直没有一笔是相同的。看
一眼写一笔,当然难以和原作相似。
 
2.拓本
 
这也是很普遍使用的字帖,黑底白字,拓本是从碑贴上用墨拓下
来的。
 
2.1 什么是碑
 
碑就是一块加工过的方形石头,上面有孔。据古籍记载,早期用
途大致有三种:一是放在宫中,那是观日影用的。二是放在祠庙中庭,
用来系牲口。三是用于墓地,这是下棺的。在古代,棺木是怎样放入
挖好的墓穴中呢?一个方法是,在墓地四周竖碑,中孔穿绳,另一头
绑住棺木,慢慢引入墓地。早期的碑,不管哪一种用途,碑上面是没
有文字的,后来大约为了方便记忆和标志,在碑上刻了字。
 
正式的碑是有形制的。通常有三部分组成:碑首、碑身和跌座。
碑首的中间有碑额,这是写标题的地方。旁边的花纹叫“晕”。汉代
碑身中间还保持一个洞,以示古风。这个洞叫“穿”。跌座就是底座,
跌是脚背的意思,有些跌座看起来好像一个大乌龟,称为龟跌。其实
不是龟,而是龙的儿子,古人认为龙有九子,样子各异,其中一个儿
子叫赑屃,喜欢负重,所以请它来做石碑的底座。碑文是刻在碑身正
面的,正面叫碑阳,背后当然是碑阴了。如果文字多,两侧也会利用
刻字,这是碑侧。
 
现在你大概可以看懂一些碑版的说明了。如这个孔子家乡的东汉
《孔谦墓碑》,“碑圆首”,碑首是圆形的,有穿,穿上有晕,中间有
一个洞,洞的上面有花纹。无额字,没有碑额,也就是没有标题。正
文八行,满行十字,隶书。是用隶书写的。
 
再来看看乾陵武则天的无字碑,碑首左右各雕有四条螭龙,饰以
天云龙纹,虽然留下了碑额位置,但没有题写,碑座刻有骏马、雄狮、
云纹等。碑阳及阴俱无字,她不想别人评论自己,碑侧镌龙凤形,两
侧有雕刻。这就是一块完整的碑的大致形状。
 
碑首也有尖的,称为圭形。如西安碑林的仓颉庙碑,就是圭首。
这是西安碑林的石台孝经,碑首比较特别,碑文是唐玄宗李隆基
以隶书抄写的《孝经》,碑额是唐肃宗李亨所书,因为《孝经》文章
很长,碑身四面都有刻字。下方有方形的碑座。
 
碑上的字,先用朱砂为颜料写好,然后刻的,所以叫书丹,丹就
是红颜色。现在还发现一些古人书丹后未刻的实例。如北京故宫所藏
的这种墓志。
 
书丹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尤其是大碑,爬上蹲下,不是一时三
刻就可以完成的。拿曲阜《乙瑛碑》为例,上部的字普遍粗壮过下部,
因为下面的字是蹲在那里写的,你临贴时要想到这一点,不要特意写
细了。
 
这是清代钱大昕起草,翁方纲书写的一个碑稿,这可是真迹,比
碑上拓下来的好多了。学书法,如果有这种碑稿,那真是胜过碑贴拓
本十倍了。
 
碑是为了纪功、述事而立的,目的很明确。而贴只是为了学书法
之用,以书法优劣为标准,入选的大多是古代书法家的一封信,或者
一篇文章,把它刻在一尺左右的横石条上,这就是贴。
 
贴不是直接书丹上石的,怎样把它移刻到石上呢?譬如王羲之
《远宦贴》,这是一封信,先用一张纸把它双钩下来,方法跟摹本一
样,钩好后,把这张纸翻转过来,再用朱墨(或者朱砂、银朱都可以),
就着刚才纸张正面的点画轮廓再勾勒一次,这样纸的背面有红色的轮
廓线了。把贴石的面,用墨涂黑,然后把钩好红色的这一面向下,贴
在石面上,再用光滑的卵石去磨,红色就会粘在石面上,黑底红线,
看起来很鲜明。把纸拿掉,只要照着红线刻,一个作品就移到石碑上
了,这就是刻贴的大致过程。古代没有照相技术,只能用这种方法。
但你也可以想到,正反勾勒两次,然后上石镌刻,能不能做到不走样
呢?当然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尽量差不多。
 
刻好的碑贴,这块石板当然可以观赏。但它也等于是一块印刷版。
在碑贴上刷点水,水中加入白芨就有点粘性,然后贴上一张纸,用木
槌隔个毛毡敲打,那刻有点画的地方,就像一条小小的沟,因为是空
的,纸张就会被打到凹下去。然后用细洁的布,包住一点棉花做成拓
包,蘸墨在纸面上扑打,这样黑底白字就显示出来了。所以这种方法
称之为“椎打”或者“椎拓”。等干了之后,就可以揭下来。这样就
得到一个副本。这个副本,其实就是一种印刷品。可以大量生产,对
古代文化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里要讲一下“拓”的读音。本来用椎打的方法取得副本,称为
打本。后来写作拓本,我推想是音近“脱本”的缘故。但宋以后“拓
本”,也读为拓本。和“搨本”同音,结果就很混淆。要小心,严格
地说,“搨本”是指摹本,而“拓本”是指椎打本。
 
2.4 拓本的缺点
 

拓本经常有很多问题,拿王羲之《远宦贴》为例,你看左边是摹
本,右边是拓本,这拓本很有名,原在故宫给皇帝用的,我们来比较
一下,摹本最后一行有五个字,但拓本上只有两个字,这是怎么回事?
仔细一看,刻贴的时候为求整齐,从第四行开始,逐渐向前移动了,
第三行本来是疏的,现在变成密了。第一行最后三个字本来是粗壮的,
所以写到了纸的边,现在为整齐,把这三个字变细了。这样就和其他
四行一样长短。但是这样做,有心要吗?
 

再来看看单字。王羲之写的这个“虑”字草书,线条极其优美,
使人赞叹不已,但拓本上怎样呢?你看看,变成了这个样子。王羲
之那个很难写,这一个有把握写出来了。
 




 
再如第三行的“多”字,摹本上最后的撇捺两笔没有打圈,但拓本
上居然打了一个圈。

 拓本的问题很多,米芾《海岳名言》感叹说:石刻不可学……如颜真
卿,每使家僮刻字,故会主人意,修改波撇,致大失真。

 米芾说当时他所看到的颜真卿的碑刻,只有庐山题名保持原貌,其他
都走样了。
 
简言之:真迹是最佳选择,精摹本其次。临本只可以参考,和原
贴总有差异。使用拓本当字帖要小心了。

3.用贴推荐
 
推荐几本用贴。现在故宫珍藏的重要墨迹本,都用现代印刷技术
精印出来了,绝对不走样,而且价钱便宜,可以说是书法爱好者的福
气。
 
学书法,真书是基础,真书字帖,墨迹本我推荐禇遂良大字《阴
符经》。这本贴是否出自禇遂良本人,学术界有争议,有些学者认为
是宋代有人临禇遂良,但对于这本贴的书法水平,是没有争议的。张
旭所传的王羲之笔法在这本贴中有充分的表现。
 
比《阴符经》小一点的,是智永《真草千字文》。这本贴是一行
真书,一行草书,墨迹本在日本,国内市面上有多种印刷本。中国西
安碑林也有一种,那是刻碑后的拓本,黑底白字,可以参考。智永写
过很多《千字文》,这两本不是同一次写的。学书法还是以墨迹本为
好。
 
比《阴符经》大一点的牓书,如写对联那样大的字,我推荐上海
博物馆收藏的张即之《杜甫诗》,这个作品真正的作者不知道,不大
为人注意,只是传为南宋张即之所书。用笔比《阴符经》简单,但很
符合规矩。因为字大,所以看得很清楚。
 
苏州博物馆所藏文征明《游虎丘诗》,也是大字墨迹本,非常漂
亮。文征明一生多次写过这首诗,而这一本最好。这本贴是行草,用
笔不复杂,很讲究墨法,足以参考。
 
王羲之《兰亭序》当然是最佳的字帖,这是一个摹本,北京故宫
收藏。但原作字形较小,行书、用笔极为复杂,我建议你晚一点再学,
八级课程中我还会详细解释。

本节要点:
 
真迹、摹本和临本
碑和贴,以及拓本。
推荐字帖。
 
要点解读:
 
思考题:
拿传为《兰亭序》虞世南摹本,和故宫神龙本
对照,能不能看出不同处?
在日本看见这个,它是不是一个碑?


第50 课笔记:读贴
 
1.读贴注意
 
古人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本书多读、精读,作者的意
思也就懂了,学书法买来一本字帖,也要用这方法,翻来覆去,多看,
多研究,慢慢就懂得怎样写了。这就是读贴。
 
读贴读点什么呢?书法要素是用笔、识势和裹束,读贴就是读这
些要素。笔锋的走势是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圈。当笔锋行走大圈
的时候,重点要看清楚大圈上面的节。也就是所谓小圈,这是调锋的
地方,书法要素“裹束”,主要就是筋和节的结合。通俗地说就是大
圈加小圈。
 
1.1 先看筋节
 
读贴要先看筋节,譬如最简单的“一”字,筋的走势是9—6—9,
然后看节,怎样下笔,怎样转弯,怎样收笔,有人把两头视为两
个大节点,这也可以。起笔一个大节点,包括两个动作,收笔一
个大节点,可能有两个或更多的动作。筋决定走势,节调正方向。
相比之下,筋比较直观,节比较复杂。写这个“一”字,大家9—6
—9 全部一样,但为什么看起来不同?他们的节点怎样表现。那
就是八仙过海,各施其法了。
 

清代汪澐《书法管见》说:作字处处有圈,如画家写石,小圈外又
套大圈,大圈内又生小圈,而笔力与皴法一样,气机紧不可懈。“皴法”
是国画的笔法,用来表现山石的纹理。小圈大圈,在技法上是两样东
西,在表现时却又是互相配合的,这就是裹束。

 
一级课程讲用笔,你用尖锋也好,侧锋也好,行笔总要遵循一条
路线,这就是筋。例如这一根弧线,顺时针转过了半圈多,那就必然
有绞锋点,过绞锋点当然要加节点,但不要忘记弧线本身还有暗节点。
这两个节点附在大圈筋上,绝对不能少。如果你一看就知道节点的位
置和处理方法,这就读贴有成绩了。

 
临贴时,要注意贴上怎样处理节点的。你看王羲之《远宦贴》的
手法,像刚才这样的大圈,绞锋点往往是加了明节点,几乎成了习惯。
当然还有其他的处理手法,我介绍过好几种。一加明节点,理论上就
等于另起一笔了。这就是“笔笔断而后起”。临贴不要求快,不慌不忙,
求的是稳,不绞锋。这个明节点往往被人忽略,呼啦一下就拉过去了。
我们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又如十字拨灯法,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你看这个“清”字竖笔收尾,因为
一笔下来写粗了,收笔就用了横竖两个方向的动作,务求收出尖锋。
 

写行书会不会很快呢?当然不是,有些动作你不能不做。你行笔快,
调锋就会慢下来。这些细微的地方,静心读贴才能体会。用拨灯法收
笔,就是画十字,在王羲之《兰亭序》和其他摹本中,是经常出现的。
而且在转弯抹角的地方也会用。这种方法,既有古籍记录,也有实物
证据。符合王国维先生提倡的二重取证法。可惜现在几乎失传。
 

运用现代科技,我们可以把一个字放得很大。这样就可以发现很多
前人没有看到的东西。你看王羲之《远宦贴》“具”字,上手第一竖,
就是用十字来转换的,这种方法在这本贴中非常频繁地运用。
 
史书说陆柬之的后裔陆希声传拨灯法。《唐诗纪事》卷四十八“陆
希声”条说:“希声自言昔二王皆传此法”,应该是真实的。用横竖两
个方向来收锋或者转向,效果极好,用途很广。各位读贴时可以留心
这种小技法。
 
简言之:读贴先看筋节,决定点画的基本状况。筋,就是确定笔
锋走势。节:注意节点的位置、明暗、调锋的方式等。
 
1.2 依照笔势来看筋
 
这里要补充一句,你现在读贴看笔锋走势,只要一个一个点画分
开看就可以了,也就是照着文字点画来看,不用看复合点画。将来讲
完了二级课程“识势”,那就不是分点画来看。而是按照笔势来看笔
锋的走势了。书法大圈是根据使转组织的。读贴时不能只见点画,不
见使转。这是书法和写字的区别。
 
举例来说,王羲之《兰亭序》中一个“崇”字,从文字角度来看,
上面是“山”,下面是“宗”,山有三笔,宗有八笔,一共十一笔,但
问题在于,王羲之不是这样写“山”字的。从书法角度来看,这个“崇”
字用了四个笔势,第一个叫做竖笔势,第二个宀头势。第三个奋笔势,
第四个顾盼势。竖笔势和奋笔势,就是张旭“五势”的内容。这些二
级课程会介绍,学会笔势一望就知。
 

其中第一势,就是竖和横的连续。我在47 课使转中介绍过孙过
庭的定义。“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王羲之写“山”字,就是用了
一个使。具体名称叫做竖笔势,虽然中间有一次是虚笔,但笔势是笔
锋运动的轨迹,我讲过,大圈是包括实笔和虚笔的。所以这个“山”
字,王羲之写为三竖一横。笔顺和写字不同,那是按照笔势来写
的。但最后一横比较低,比较细小,就容易忽略。在唐代怀仁和尚
集王羲之的《圣教序》中,还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小小的一横,唐代
的定武兰亭本虽然有点走样,也保持这一横。我们来看看其他的摹
本和临本,传为虞世南摹本有一横,托名禇遂良摹本,就没有最后
的一横了。元代赵孟頫和俞和,不知道是看着什么贴临摹的,总之
和原贴相差很大,个人的东西太多。现在沈尹默先生临本,也漏了
这一横,写法和原贴不同,推想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字太小,古代
没有眼镜、放大镜,没有数码放大技术。但传为虞世南的摹本虽然
有一横,它的粗细和位置都不大准。而另一地方,摹本上可以看到,
第四势和第三势是重迭的,也就是顾盼势中间一竖穿过了奋笔势的
横笔。但虞摹本却是不重迭也不穿越的。这些可说是结字的问题,
不是运用笔势的问题。结字将在三级课程“裹束”中解释。这种事情
往往缘于作者平时写字的习惯。平时不穿出头,就下意识地流露出
来了。
 
简言之:真行草书,是按照使转组织笔势的;一级课程讲用笔,
主要解决小圈;读贴可从单一点画的筋节开始。
 
1.3 读贴和书空
 
读贴和读书还有一点不同,读贴最好辅以书空。书空是用手指在
空中写字。一面看着字帖,一面书空,对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在火车
上、飞机上,无论何处,处处都可以书空。
 
《世说新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书
空作字。殷中军就是殷浩,东晋中军将军,他是王羲之的朋友,北伐
失败,被废后移居信安,就是现在的浙江衢州,整天不说话,用手在
空中写字。这就是书空的来历。当然殷浩不是学书法,而是发牢骚。
 
唐代有个很著名的传奇故事,李公佐的《谢小娥传》。谢小娥的
父亲和丈夫被强盗所杀,托梦留下十二字的迷语:凶手就是“车中猴,
门东草,禾中走,一日夫”,李公佐“乃凭槛书空,凝思默虑,坐客
未倦,了悟其文”。他根据这十二个字,书空默思,破解了迷底。
 
清代黄遵宪《续怀人》有两句诗:只恨书空作唐字,独无练石补
天词。给朋友送行,没有笔砚,只好书空。


上一堂课我介绍大家五种墨迹本,看起来很清楚,但有些字要理
解也是不容易的。如禇遂良《阴符经》中的陆字,右旁怎么写呢?
如果没有准备,你一下笔就会遇到困难。还有出入的出字。这个
“出”字,我在第六课中提出过。各位有没有看懂呢?书空试一试。
 


 
王羲之《频有哀祸贴》这个“胜”字, 右旁笔锋究竟怎样走,也是一
大难点。
 
智永《真草千字文》的草书“丽”字,中间部分也是不容易理解的。
所以,读贴是省不得的基本功。而书空是帮助读贴的好方法。
 
2.读贴举例
 
好,现在我来出一个题目,一起来读贴。研究“口”字左下角的
写法。
 

“口”字的左下角,常见有两种写法:第一种是折笔下来向上飞
出,这时手腕向左,然后起笔写最后一横。写完后可以看到,
飞的动作在最后一横的上面。第二种是折笔下来,从下面回头,
这时手腕向右侧,写最后一横。看起来两笔交叉, 出现了一个
小圈。注意这小小的圈往往是虚笔,未必写在纸面上的。写完
后可以看到,尖锋是在最后一横的下面走的。

具体拿本字帖来读,如《阴符经》中的“倍”字。这个“口”很
清晰,折笔下来手腕右侧,然后六号位行笔,就可以顺利写出
露锋一面起的横画。写完后你看一看,这尖锋的轨迹,是在最
后一横下面过的。这一招《阴符经》用得很多。可以说是这位
作者的一种习惯。
 


 
 
再来看看智永《真草千字文》的“善”字,你看,下面有个“口”,这是
哪一种情况?尖锋是在上面走还是下面走?这里折笔下来有一个小小
的牵丝,这就容易看了。他是在上面飞的,先飞再两面换起笔写一横。
 


 
《真草千字文》中还有一个“谷”字,谷字下面的口,左下角怎么写呢?
虽然没有牵丝指示,但从形状来看,也是在上面飞的。智永处理左下角,
大多数是和“谷”字的“口”相同。


 
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即使有时候写出不同的样子,但习惯动作往
往表现得最多。


 把智永《真草千字文》和褚遂良《阴符经》放在一起,做一个比
较,就可以知道两个人的用腕方法是不同的。
 
那么,王羲之又有什么特点呢?他怎样处理左下角?答案我不直
接讲了,请你读贴、书空。有了把握再写,看看是否和王羲之相同。
 
本节要点:
 
读贴的方法:筋和节。
小圈要读调锋的方法。
大圈要根据使转读笔势。
 
要点解读:
 
思考题:
本课讲到几个难读的字,如“陆”“出”“丽”“胜”,试试找出笔
锋的线路。
王羲之写“口”字,左下角怎样处理的?有没有规律?-

 

 
 第51 课笔记:用笔测试
 
1.测试内容
 
一级课程,用笔学会了,字帖会看了,临贴也有一段时间了,那
怎样测试你是否过关了呢?学习书法,照我的经验,有两件事情很重
要:一是理论,二是手势。
 
1.1 理论
 
我这个课程的理论基础,就是两篇文章:韩方明《授笔要说》和
张怀瓘《玉堂禁经》。基本概念都在这两篇文章中。这两篇到现在都
没有完全讲,只讲了和用笔有关的部分。韩方明《授笔要说》的重点,
一个是崔邈所述张旭的书法教学体系,另一个是张旭所授的五执笔。
张怀瓘《玉堂禁经》重要理论有:一是书法三要素,二是九用,三是
永字八法,这些都是张旭授课的内容。
 
那么有哪些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呢?
 
《玉堂禁经》提出书法三要素:用笔、识势和裹束。
 
《授笔要说》有五执笔,其中最重要的是执管。执管有什么具体
要求,要搞清楚。讲执笔还补充了“大字运上腕,小字运下腕”。
 
讲到用锋当然是九用,尖锋直下为驭锋,侧锋下纸要蹲锋。行笔
有趯锋和挫笔,转弯有衄锋和踆锋。收圆尾用顿笔,收尖尾用揭笔,
可以辅以按锋。
 
永字八法:侧、勒、努、趯、策、掠、啄、磔。《玉堂禁经》对
每一个点画都有具体的规定写法。其中还有一些术语,如战行、疾罨。
不懂他的意思就写不出来。
 
最后我补充了当时其他著作中的一些术语:如骨肉筋节的意思,
还有通常所说的大圈和小圈指什么。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书法。
 
虞世南提出的内旋和外拓,这是写圈的重要概念。明白他的意思,
就知道绞锋点和舒结点在哪里。
 

林蕴记录了拨灯法,孙过庭提出使转。这些也是重要的技法。
 
1.2 手势


二是手势要熟练,尤其是摇腕这个根本动作,如果左右不对,角
度不对,效果就出不来。举例来说,你看这两个“一”字的起笔。颜
真卿起笔比较斜,9—6,上面的尖锋角很锐利,而柳公权近乎8—6,
成为方笔。下面的侧锋角相当明显,这是比较难写的。颜真卿起笔
摇腕幅度比较大,柳公权这个“一”字,摇腕幅度就相对比较小。后
来元朝赵孟頫《三门记》中也有类似的写法。而禇遂良《倪宽赞》
起笔就缓和多了。
 


 
又如王羲之《远宦贴》“省”字,起笔一竖,向下走的时候手腕
在左,而“为”字,下行时手腕在右面。竖笔本来是从左下行的,现
在改为右下。那必然横画写完后有一个竖直笔心的动作。这些都要小
心体会,手腕的动作就会越来越好。
 
2.理论测试举例
 
好,现在就理论测试,举几个例子。
 
其实我在每一堂课的最后,提出两个思考题。就课程内容请大家
思考,加深理解。理论方面的测试,主要是看你概念清不清楚。
 
譬如说有这样一个问题:两个节点可以组成一个点画吗?(A)
可以,(B)不可以。这个题目要这样想,什么是一个点画?文字点
画就是一根线条,通常包括起笔、行笔和收笔三部分。我给大家讲过,
如果是一个很小的点画,一起笔立即一收,它没有行笔。那么,这个
点画就可能是起笔一个节点,收笔一个节点。尤其是在草书中,这样
的点画还是可能出现的。行笔可长可短,甚至不行笔。所以古人说读
贴主要注意点画的两头,就是这个意思。
 
47 课思考题“使转是否等于大圈”?使是直线的连续,转是曲
线的连续,根据孙过庭的这个定义,使转本质上就是两种复合线条。
这两种复合线条,有时候恰好等于一个笔势的大圈。如“三”字,它
是一个使,也正好等于“三”字的大圈,但大圈未必全部等于使转,
如勾努势就不是使也不是转。
 
再如这个题目:无论做什么用锋动作,应该注意什么呢?
 
A 尖锋状况 B 侧锋状况 C 笔心状况
 
你看很多人写字,他眼睛在看什么呢?往往是看尖锋的多,其实
正确的答案是笔心,笔心为帅。尖锋和侧锋的状况,本质上都是因为
笔心的变化而引起的。所以,笔心处于什么状况,这是最重要的。
又如这一题:哪一个是用笔的基本要求?
 
A 姿态丰富 B 笔毛顺 C 以锥画石,刚劲有力。
 
这里“姿态丰富”和“以锥画石,刚劲有力”,听起来很吸引,
但是,它们都是要靠笔毛顺这基础的。笔毛不顺,什么都做不到。用
笔之所以要调锋,产生小圈,就是为了笔毛顺。
 
相对来说,笔法重要还是墨法重要?
 
A 笔法B 墨法C 有时笔法,有时墨法
 
书法讲究笔墨功夫,但二者并不是并列的。笔法是主导的,墨法
是表现笔法的。所以学习书法应该在笔法上下功夫。
 
有些题目比较简单,我课堂上讲过。可惜不是人人都记住,像这
一个:
 
笔头分为笔锋、笔腰和笔根三部分,点墨时应该怎样?
 
A 把笔锋伸入墨汁中,笔腰和笔根不能有墨。
 
B 把笔锋伸入墨汁中,等墨渗上笔腰就结束。
 
C 笔锋四面掭墨,不要让墨汁渗入笔心。
 
笔腰是储墨之地,古代称之为墨池。如果你只是笔锋有墨,往往
一写就干了。但不要把笔腰都浸入墨汁中,那样就会太多。王羲之说
“不得深浸,毛弱无力”。所以只要把笔锋伸入墨汁中,等墨渗上笔
腰就可以了。
 
理论问题很多,也很有趣,我这里只是举几个例子,希望大家重
视。基本概念是一定要搞得很清楚的。
 
3.书写测试举例
 
至于书写水平测试,你可以自己来衡量。以前我讲授书法的时候,
考试题目事先对学生公开,用笔会写两个字就达到标准了:一个是《阴
符经》的“八”字,另一个当然是“永”字。
 
3.1 八字
 
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阴符经》有四百六十一个字,为什么要
选这个“八”字?这个“八”字看起来十分简单,只有撇捺两笔,但
就用笔角度看,非常重要。阴符经的八字,非常独特,可以说千
年来就此一例。你跟智永《真草千字文》的“八”字比一下就知道,
形状大不相同。
 

它的一撇是尖锋转两圈,节点看起来很大,跟永字八法第七笔啄差不
多写法。它的一捺用侧锋两面换起笔,到尾部再次换面以揭笔收。我
们知道,书法节点只有两种:一种是转圈,另一种是换面。这两个方
法在“八”字里边都有了。
 

我又讲过,书法线条的角,有尖锋角和侧锋角,这个八字,左边一撇,
有两个尖锋角,右面这一捺也有两个,一共四个尖锋角。但捺笔还有
两个侧锋角,上面那个是外侧锋角,要注意,写的时候会被你自己的
手挡住视线,下面这个是内侧锋角,因为原帖纸张破损,看起来不整
齐,不锐利。我希望你把这个内侧锋角写得锐利点。最后,它的揭笔
可能来回多了一次,等下示范再讲。
 
我们现在讲用笔,讲小圈,用笔的要点就是两个锋,小圈的要点
就是换笔心,有两种形式,这个“八”字,把这些要点都包括了。所
以我说《阴符经》中这个“八”字最要紧。当时一级课程书写考试题,
就拿这个“八”字做为考题之一,在学校里请学生当场写这个“八”
字,来看他对于尖锋和侧锋的掌握程度。现在你可以自己在家里测试。
看看是否能够顺利地写出这个字。
 
好,八字,先是转的,右—左—右—左,飞过来,换面,右—左
—右—左,这最后的右—左,就是揭笔。贴上好像还来多了两下,右
—左—右—左。做多两下,可以帮助收锋。好,来加粗点。,右—左
—右—左,按住,好,出锋。它下面这条线相当平,差不多就是四号
位的样子。好,翻手过来,不要太高,因为它翻手过来总会高一点,
但是不要太高,右—左,好,右—左—右—左,如果你能一次出锋,
那也不要 …硬要做多两次了。
 
有些人不喜欢《阴符经》“八”字的大节点,那么你回头过来看
智永的“八”字,其实只是一撇的节点缩小了,一捺不写出侧锋角。
基本用笔方法和《阴符经》还是一样的。褚遂良《阴符经》有些
字的节点写得特别大,如这个“国”字,下面的逆时针反趯很显眼,
我有时候怀疑《阴符经》是专门写给学生用的。他把小圈怎样走,
清清楚楚地表达出来。对学书法的人来说,实在非常有用。
 

我把智永的八也来写一下,你看,起笔还是两圈起笔,然后换面,
一捺换面,按,然后向右,揭笔收。这就是缩小了节点,那就是智永
的“八”字了。

那么,还可以把节点缩得更小,我们再来试一下,把节点写得
很小,然后撇捺,一捺下来以后,你看我现在用第二种方法,按了以
后,先回到五号位,然后再出锋。转过来看看,你看这就是智永的“八”
字。一般人都比较喜欢这种。
 
3.2 九用:永字的八法
 
第二个书写测试,那就是写永字。张旭把九种用笔法巧妙地安排
到永字中,所以写“永”字,就是看你九用掌握到什么程度。要注意,
这个永字,不是普通的永字,你自己随便写一个没有用,这是规定动
作的永字。每一笔,都有特定的名称,有规定的用锋动作。而且这八
笔在裹束的时候,是先组成四个笔势。然后再次组成整个永字,这就
是书法两步成字。
 
好,先写永字的中线。“点为侧”,点为侧那个收尾是挫笔还是顿
笔呢?两种都有,王羲之都写过,普通是圆尾巴,一来一回,就有圆
尾巴。趯锋,收,向上,然后向下,努,先向左,再向右,好,再顿
笔尾巴,转过来踆锋,然后趯,这飞过来以后,直下纸,垂直下纸。
换面,收,向上再向下,掠,飞过来横入纸,收,再来一次,罨,飞
过来,横入纸,好慢慢的,一点点铺,到这儿,手向左就是按,向右
就是揭。这就是中线,用锋动作。好,现在加粗点。“点为侧”,一来
一回,飞过来,竖起毛笔,趯锋,收直笔心,向上,按一下,然后向
下,先向左再向右,这是努,好,顿笔收尾,踆锋,准备趯,飞过来,
直落纸,换面,拖,收。先向上,再向下,掠,飞过来,横落纸,收,
再来一次,罨,横入纸,一点一点振动,铺开笔锋,按,向右,好,
一点点出去,揭。这就写完了。
 
换个角度,再写一次。
 

本节要点:
 
用笔测试:基础理论、手势。
理论:《授笔要说》、《玉堂禁经》。
书写:八字,永字。
 
要点解读:
 

思考题:
王羲之这个省字,有几个节点用了十字拨
灯?
手腕一左一右为一次来回,写这个字左边
的口,手腕总共来回几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