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技法」攻破中锋运行的难点,笔锋运动转向时保证中锋的秘诀

 圭步斋 2019-06-17

行笔保证中锋,这已被视为二王笔法秘诀的不传法门。从来点评作品时,线条质量不高就会被批评成没有中锋用笔。而中锋用笔似乎成为一种信仰,学书法的人基本不知道该怎么保证中锋用笔,直来直去的横和竖,或许相对于转向的笔锋运动,在实践起来时中锋的问题容易解决些,一旦涉及到转向的问题时,笔锋大多会发生偏侧或者软弱无力,此时,有没有一种办法来解决呢?今天,我们试着归纳出历代笔锋转向时保证中锋的法门。

行笔要求中锋,其实在汉代蔡邕的《九势》中就明确提出来了“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也有人这样论述,写出来的点画在月光下映照,会出现中间一条墨线。在堂主自身的实践中,也经常出现边写边出现笔画中间有条墨线的情况。这些都是中锋用笔的结果。

中锋用笔最大的困难是转折时的偏侧。包世臣在书论中提到:盖行草之笔多环转,若信笔为之,则转卸结成偏锋。故须暗中取势,换转笔心也。

包世臣的意思就是说,笔锋运动到笔画转折换向时,如果直接写下去,势必会出现偏锋,因此,非得转换笔心,调锋后再写。古人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归纳起来,有四点:

一、接搭法。

接搭法出自汉隶,又可以称为搭接法,即转折的地方不连写,化成一横一竖两个笔画的接搭。

曹全碑'君”的两个横折都明显的是接搭法的使用,横与竖分开书写

曹全碑“胄”下面的“月子”字的横折更明显,两者之间都没有靠在一起

礼器碑“思”字“心”的卧钩也是分为两笔(点和捺)写成

礼器碑“孔”的右边部分也是分为竖和捺钩书写

在后来的六朝的碑版楷书中大多如此,唐楷也偶尔使用。

魏碑《张猛龙碑》的“魏”字右上部分的横折的接搭

魏碑《张猛龙碑》下部“口”字横折的接搭

欧阳询《九成宫》的“泉”字,上半部分的白,转折时就是用的此法。

颜真卿《勤礼碑》“颜”字

颜真卿《勤礼碑》“唱”字

此种方法在颜真卿的书法中比比皆是,使得后人学颜真卿书法时,将接搭法奉为保证中锋用笔的不二法门。

华世奎楷书“同”

华世奎楷书“闲”

清钱沣楷书“晋史”二字

接搭法实践的要点在于“笔笔断,断而后起”七个字。我们再来看看在碑体行书中的使用。

于右任行书对联选字

于右任行书对联选字

于右任行书对联选字

从最后这张选自于右任行书对联的“明月”二字,不仅是横折运用了接搭法,甚至连钩的写法上都运用了此法。

二、提按法。

提按法是运用笔锋运动的形式,在书写过程中靠笔锋本身的弹性,运用立锋的方法将笔锋恢复到垂直的状态,然后再运用八面出锋的方式,使得笔锋转向,下按,继续写下面部分的笔画,这就是前人所谓的“笔提的起,自然中”的道理。此时最重点的用笔方式是立锋(立锋的实践请参看堂主专栏《书法笔法全解析系列课程》)。锋立起来了,笔毫恢复到垂直状态,自然就能保证中锋,这也是八面出锋的要点。

实质上说,提按法就是接搭法的快写状态,也是“断而后起”的,只不过实际书写时有两个情况,一是笔锋没有完全离开纸面,于是会出现纤细的笔锋运动现象,二是两笔分写的状态不明显,没有显著的重新起笔的情况。

提按法在南北朝和隋唐的墓志中随处可见。

隋《董美人墓志》的“誌”,左下部“口”的横折

隋《苏慈墓志》的“使”

北魏《司马绍墓志》选字

唐代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的转折有时也用此法:

传为颜真卿的《自书告身帖》中也有此法使用的痕迹。

米芾行书里也使用提按法来书写。

使用提按法比接搭法较为轻快,提笔、转向、下按即可,因此在行书中用的更多,更为普遍,尤其是唐以前的行书。

晋王羲之《平安帖》选字

这个王羲之《平安帖》中的“安”字就是提按法在行书中使用的典型例子。

三、顿挫法。

顿挫之法我们用于起笔之时,一顿一挫,便能将锋颖打开,铺毫下行。蒋和在书论中提到:顿挫与提顿相连,欲挫仍须顿,既挫又须顿也。挫者,顿后以笔略提,使笔锋转动,离于顿处,有横有直有转,看字之体势,随即用收笔,或又用顿运行。盖点画用挫,则笔无不周到;勾趯用挫,则法无不到;趯笔用挫,须用衄锋。衄者,则米老“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意。

这话的意思就是指在转向的时候,按笔作顿、打开锋颖,回顶作挫,锋顶直了后,再下行。用横折来说,就是先把横完整的写完,在连续书写下面的笔画,两者之间衔接用的就是顿挫之法。

再啰嗦几句,顿就是按,也就是起笔的发力动作,以便蓄势,保存笔锋的弹性以便连续书写接下来的笔画(参见堂主《书法技法之顶锋入纸》视频);挫就是下按后将笔锋回顶,顶的时候笔锋就打开了,也就是铺好了笔毫,顺势下行就好了。

顿挫之法,在唐以后的楷书中常见,柳公权常用此法。

柳公权《玄秘塔碑》选字

柳公权《玄秘塔碑》选字

这种方法在行书中也常用。

王铎虽然不以楷书出名,但他的楷书也代表了后人写楷书的方法。

王铎楷书

黄道周的小楷中也常用此法。

顿挫法使用后的效果显而易见,斩钉截铁,气势雄强,能增加作品的阳刚之气。

四、环转法。

环转法出自更古的篆书。

李斯书法

明代赵宧光在书论中说道:篆法圆转相续处,若指不转,锋何粘续。他主张通过转指和转腕来进行环转运笔,将笔锋调整到中锋状态。

清朝王澍提出:一笔中往往有半笔正半笔偏者,如“因”字,“国”字之方,“风”字,“九”字之圆,不解提笔,则上半中锋而下半偏矣。换笔,谓将大指(拇指)微粘笔,则锋自中也。他的说法和当代孙晓云提出的捻管一样的道理,主张为了保证转向的圆润流畅,转指的同时还要微微的捻转笔杆。

王澍篆书,强调环转兼带捻管

这个问题困惑了无数的学书者,也引起了无数学书者的讨论,甚至奉为运笔的圭臬。其实,在堂主看来,这就和孔乙己会写四个“茴”字一样的道理,不仅是堂主反对,也历来就遭到众多书法家的反对。

我们在实际书写时,环转之法是寓方于圆,转指也好,转腕也罢,都是为了笔锋环转时中锋运行的手部动作。我们在转指转腕的同时略加提按顿挫就行了。这样书写出来的线条,既能保证了笔心随着笔画的延续而转换,又能使线条出现节奏和造型变化。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道:篆尚婉而通。

刘熙载在书论中提到:余谓此须婉而愈劲,通而愈节乃可。不然恐涉于描字也。

我们的做法就找到古人的书论依据了,所谓的劲、节就是略加提按顿挫。

邓石如篆书

邓石如篆书,转中带折

吴昌硕篆书,同样在转指转腕同时加入提按顿挫。

草书大多用此法。

怀素《自叙帖》选字,可以看到环转之处,有微微的提按顿挫。

怀素《自叙帖》选字

黄庭坚草书选字

王铎草书

在行书中,我们也能见到环转法的使用。

王羲之书法选字

米芾行书选字

米芾行书选字

中锋运笔是历代书家的共识,但在实际书写中,我们是不可能出现笔笔中锋的,沈尹默也说,笔笔中锋是一种理想状态。笔锋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各个方向,各个角度的转动,也不可能始终走在线条的中间,只要不偏出笔画的边线的运笔应该都是可以的。于是就出现了走在笔画中间的中锋和偏离笔画中间又没有偏出笔画边线的侧锋。只要不出现偏锋就行。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堂主还将本文中提到的四种方法一一做视频讲解。欢迎大家观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