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抱怨

 智軒的小屋 2016-06-07

有这样一句名言:“抱怨是成功的天敌,抱怨是快乐的克星,抱怨是弱者的标签,抱怨是人生的毒药。如果你想收获幸福充实的人生,就必须走出抱怨的泥潭。”大家都知道抱怨的负面作用,然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却发现抱怨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行为。我们稍微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会习惯性的抱怨,要么在言语间透露着不满,要么就在内心进行消极抵抗。

 

为什么我们会有如此多的抱怨,因为抱怨从表面上来看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好处,诸如赢得他人的同情和安慰,证明自己的无辜,宣泄和舒缓一下情绪等。然而长时间的发牢骚终会变成一个习惯,导致抱怨就像流行病一般,你的抱怨会唤起他人的共鸣,让抱怨成为一种传染的心灵疾病,不但不能帮助我们找到解决的方法,只会滋生我们的无力感,还可能让你因为抱怨的快感而升级抱怨的程度,最终又可能导致事情一发不可收拾。

 

前不久自己接到一个亲戚的电话,听她诉说了生活中遭遇的一些不如意之事,我也就随口安慰了几句,谁知有些话却又传到了另外一个亲戚的耳中,于是就引发了彼此的误会。事后对自己做了一个深刻的检讨,慎言慎行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自己内心深处确实存在着连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抱怨,当听到别人在发牢骚的时候,也引发了自己的共鸣,也跟着人云亦云的说了几句怨言,原本以为无伤大雅,却没成想给自己惹来了麻烦。虽然自己的好意安慰并没能换来好的结果,但也怨不得他人,还是自己招来的“祸”,是自己愿意与那些不良信息打交道,归根到底,是自己修养不够,还得继续努力的修行,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心行、言行和身行以及提高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

 

抱怨是表达自己对人、对事的哀伤、痛苦或不满。它是在讲自己不想要、不喜欢的东西,它会限制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的视野变得非常短视,并把自己局限在抱怨本身上,只是过着嘴瘾,而不是努力的去调整和改变自己以适应变化和解决问题。往往抱怨也伴随着放任和纵容,事后那种自己不能当家作主的无力感会困扰着自己,命运之舵无法掌控在自己手里,会让自己丧失信心,感到力不从心、无可奈何,变得不能独立自主和有担当,长此以往,最终会让自己变得麻木,只能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当我们在抱怨的时候,内心深处常常是带着对他人或事的不满,这样的一种负面情绪也是一种信息,这样的信息不断发射到空间中,也会吸引相应的负面事件来到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更加的烦恼和困惑。同时还会吸引一些不利于人体的物质进入到体内,给自己的身体、精神思想、心灵造成无尽的伤害。所以我们的生活中要远离抱怨,做到对过去不悔,对现在不烦,对未来不忧,使自己拥有一个“不抱怨的世界”。

 

荀子曰:“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一个心态积极、乐观的人是有行动力的,而喜欢抱怨的人容易过多地被语言所困扰,他将会失去行动力。这个世界上一切的美好和幸福都是要靠自己积极行动,努力争取而来。善良是一种行动,慈悲是一种行动,爱也是一种行动,让我们放下抱怨,积极的行动起来吧!

 

正如【生命细胞科学】告诉我们:认识自己、认识生命、认识人生,心暖花开,财富满园。

我是一切的根源,

要想改变一切,

首先要改变自己,

学习是改变自己的根本!

让你烦恼的人,是来帮你的人;

让你痛苦的人,是来渡你的人;

让你怨恨的人,是你生命的贵人;

让你讨厌的人,是你人生的佛菩萨。

你爱的是你自己,

你喜欢的亦是你自己,

你爱的、你恨的,都是你自己。

你变了,一切就变了,

你的世界,是由你创造出来的,

你的一切,都是你创造出来的。

你是阳光,你的世界充满阳光;

你是爱,你就生活在爱的氛围里;

你是快乐,你就是在笑声里。

同样的,

你每天抱怨、挑剔、指责、怨恨,你就生活在地狱里。

一念到天堂,一念下地狱,

你心在哪,成就就在哪,

我,是一切的根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