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药辨证治肝炎

 天青青水蓝蓝我 2016-06-07


5月19日是“世界肝炎日”,肝炎在我国以病毒性多见,西医将其分为甲、乙、丙、丁、戊等型,中医则根据临床症状可分成肝肾阴虚、湿热、脾虚湿困、肝郁脾虚、肝郁热等型,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就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治疗简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肝肾阴虚]


临床表现  两胁隐痛,劳累后加重,头晕眼花,失眠健忘,腰膝酸软,口燥咽干,舌红,苔少,脉弦细。


治疗原则  滋补肝肾
方药  1、北沙参、麦冬、当归、玄参各15克,川楝子12克。水煎服,每日1剂。2、炙龟板(先煎)30克,黄精15克,鸡内金12克。水煎服,每日1剂。3、中成药鸡骨草丸,每次10克,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

[湿热型]

临床表现  皮肤巩膜黄染,脘腹满闷,纳差呃逆,尿黄,舌质红,苔腻。热重于湿者,伴口干、舌苔黄、大便干结;湿重于热者,伴头身困重,口不干,便溏,舌黄苔白。
治疗原则  热重者以清热为主,辅以祛湿;湿重者以祛湿为主,辅以清热。
方药  1、热重于湿:茵陈、板蓝根、茯苓各30克,车前子、炒栀子各15克,黄连(后下)6克。水煎服,每日1剂。2、湿重于热:茵陈、茯苓各30克,泽泻12克,白术10克,大青叶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脾虚湿困]

临床表现  皮肤巩膜黄染,腹胀满,头身困重,纳差腹胀,大便稀,舌黄,苔白腻,质淡嫩有齿痕,脉缓无力。
治疗原则  健脾祛湿利胆。

方药  1、党参、山药各15克,炒白术10克,茵陈20克。水煎服,每日1剂。2、干姜、白术各10克,茯苓15克,茵陈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肝郁脾虚]


临床表现  两胁胀痛或隐痛,劳累后加剧,食欲差,腹胀满,易疲劳,舌质淡红(或暗红),苔白,脉弦细(或弦而无力)。
治疗原则  健脾疏肝。
方药  1、丹参、白芍、白术、醋柴胡各15克,茯苓、鸡内金各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2、中成药逍遥丸,每次10克,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

 [肝郁热]

临床表现  两胁隐隐胀痛,口苦心烦,浑身无力,大便秘结,小便发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原则  疏肝清热。
方药  1、龙胆草、醋柴胡各15克,青黛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2、中成药柴胡疏肝散,每天1-2次,每次1包,温开水冲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