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通心络组方看胸痹新思路

 tiheye 2016-06-07


唯一荣获三项国家大奖的特色科技中药。
“通心络治疗冠心病研究”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药虫类药超微粉技术及其应用”获2007年国家发明二等奖
上市近20年,年应用人数过千万,单品种年销售额过10亿。
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中成药。
具有血液保护、血管保护、心脑保护三重保护作用。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管性痴呆、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等。

通用名称:通心络胶囊

  【成 份】人参、水蛭、全蝎、赤芍、蝉蜕、土鳖虫、蜈蚣、檀香、降香、乳香(制)、酸枣仁(炒)、冰片

  【性 状】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灰棕色至灰褐色颗粒和粉末;气香、微腥,味微咸、苦。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证,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亦用于气虚血瘀络阻型中风病,症见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胃部不适。

  【禁 忌】出血性疾患,孕妇及妇女经期及阴虚火旺型中风禁用。

  【注意事项】服药后胃部不适者宜改为饭后服用。


  一.络病学说的形成及特点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经脉是主干,络脉为分支,络脉有十五别络、孙络、浮络之分。络病即是以络脉阻滞为特点的一类病证。络病学说即“久病入络”的学术体系,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至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得到发展,于清代叶天士的《临症指南医案》提出“久病入络”说与“久痛入络”说,及其理、法、方、药,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跌仆金伤,饥饱劳倦等均可致络病。“经主气,络主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因而络病的特点是久病,其病机络脉空虚,气不足血行迟滞而留邪致虚实夹杂之证;毒邪蕴积,暴病之后,邪毒郁伏于体内致顽疾难愈;络脉损伤,外伤或内结均可致络脉损伤,血溢络外而瘀滞,以上均最终致络病,络病的共同表现为络脉结滞,气机不通。

    现代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从微观的角度探讨络病的特点,发现所谓经脉空虚是正气不足的表现,与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益气法可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毒邪蕴积,有外来之毒如细菌、病毒等感染,内生之毒是机体自身所产生的毒,如氧自由基、钙离子超载、炎性反应及炎症介质等。络脉损伤见于各种外伤及内伤如胃出血、脑出血等各种证候,其共同的病理表现均为微循环障碍。

    由此可见,络病是多种疾病发展的共同病理表现,因此有其共同的临床特点与治法治则,也是多种疾病入络之后异病同治的理论基础。

    二.络病的共同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络病的共同临床特点为久、瘀、痛、难、怪,具体表现为久病。《内经》言“久发频发之恙,必伤及络”,故络病均为顽疾久证。瘀证:血瘀可见局部肿大成结,疼痛,青紫,失血;痰瘀可见各种怪证,偏瘫失语;水瘀可见少尿、水肿等证。疼痛:虚症使络脉失养及实证使络脉阻滞均可致疼痛,其特点为痛处固定,可表现为临床各种疼痛类型,如隐痛、胀痛、闷痛、刺痛、刀割样痛,可呈阵发性,也可呈持续性。难治怪异且损及脏腑:因络病病位较深,结构复杂庞大,故络病常涉及多个脏腑,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临床表现怪异多变。

    络病的治疗均以“通络”为本,叶氏通络法可分广义通络法与狭义通络法。广义通络法即指对一切络脉均具有宣通作用的治疗方法,用药以辛味为主。又包括祛邪通络和扶正通络;狭义通络法即虫蚁搜剔通络法,始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至叶氏得到全面发展,“攻坚垒,佐以辛香”,“盖散之解,邪非在表;攻之不驱,邪非着里;补正却邪,正邪并树无益。”常用药有水蛭、鳖甲、全蝎、蜣螂虫、穿山甲、蜂房等,佐以辛香如麝香、牛黄、琥珀、生牡蛎、羚羊角、犀角、鹿角等。此法用于久病入络一般通络法无明显疗效或新病入络见神志障碍、抽搐与全身弥漫性出血者。

    三、通心络胶囊在临床中的应用

    河北以岭医药集团生产的中药复方制剂通心络胶囊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为治疗原则,用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冰片等益气及虫类药为主要组成部分,首次将络病理论用于冠心病、脑血栓的治疗,是络病理论的深入应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
冠心病、脑血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等疾病都有气血不足、络脉阻滞,符合中医的络病理论。因而,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取得良好疗效。为把握西医不同疾病的共同中医病机,为异病同治、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思路。

 针对心脑血管病以气虚为本,络脉瘀阻与络脉绌急的病理机制,创立以益气活血,搜风通络为原则组方的通心络,成为近年应用最广泛的治疗血管类疾病的中成药,该药以通畅脉络为作用特点,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X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微血管损伤,抑制心室重构,也用于心肌病、肺心病等;广泛应用于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管神经性头痛、急性脑梗死再灌注微血管完整性及脑组织保护、血管性痴呆等;广泛应用于周围血管病变如多发性大动脉炎、闭塞性动脉硬化、雷诺综合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血栓形成等;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由于该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这一血管病变始动因素的独特作用并可有效阻断血管病变的不同病理环节,因此也可用于血管病变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体现了通络中药标本兼治、防治结合的作用特点。

    "脉络"与西医学中小血管、微血管包括微循环具有高度相关性,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血管病变的结合点。《脉络论》提出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揭示了营气与血管内膜、卫气与血管外膜相关性,阐明了"脉络-血管系统病"发病、病机、辨证、治疗的内在规律。总结出"搜剔疏通"的用药规律,形成代表性药物通心络胶囊的组方特色。

应用脉络学说探讨心律失常中医病机及治疗,总结出"温清补通"组方特色,研制出国家新药参松养心胶囊,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评价证实该药具有快慢兼治、整合调节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特色,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提供了有效治疗药物。应用脉络学说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及治疗,制定出多角度、多靶点干预心衰的治法及芪苈强心胶囊新药组方,对上述药物进行的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佐证了脉络学说在血管病变治疗中的理论指导和临床应用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