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快速高效的进入新的知识领域

 胡沁鑫小屋 2016-06-07



接下来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大局观思维和元认知思维在学习新领域中的作用体现。就拿我们学英语来说,大多数人初中,高中,大学学了近十年的英语,但似乎总是觉得没学好,总感觉自己说或者写出来的英语感觉没味道。除了学习密度占很大的原因之外,更可能是我们一开始就是按照方式A来进入英语这个学习领域的,到现在依然是站在“庐山”中看不清楚它本来的面目。也许给我们上第一节英语课的老师一开始讲的不是英语的起源,以及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别导致人思维的差别从而导致语言表述的差别最终导致句子说出来和汉语表述不同的差别!以至于以后的每一节课我们都觉得英语跟我们的汉语差别好大,但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考试不考,老师不讲,我们也不关心。最后,我们站在山脚下看着这一座座的英语大山,感慨一句,英语好难啊!或许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个英文老师第一节课讲的是“I am a student——我是一个学生”。I表示“我”的意思,is表示的是“是”的意思(当然is做系动词的时候是“是”的意思,这里暗指这种只看一点不能纵观全面的学习和思考方式)a是“一个”的意思。看啊!英语就这样简单,他的26个字母就是我们汉子拼音下的蛋,同学们这不难吧!好好学习啊!”。于是我们就You are a pig.你是一只猪,There is a pig.这儿是一只猪,我们就这样“是”了很多年。四级考了几次过不了,写作文,说口语总觉得不对劲。最后得出结论英语一点儿也不好学,老师是个大骗纸!不是英语不好学,也不是老师骗人,关键是我们一开始就没有站在一个高度上去看待英语这门语言。老师讲什么,我们就是什么,从来不去问为什么!为什么英国人一见面就问“What is the weather like”而中国人一见面就说“吃饭了吗?”为什么英国人总是喜欢说重点说在前面,我们却喜欢把重点说在后面?(there is a pig in the libeary. 图书馆的桌子上有一只猪. 英文先说pig 再说图书馆,我们恰好相反。)如果英语课开始老师给我们讲的是1.大脑的语言思维2.英语文化的起源3.语言的哲学思维4.点,线,面语言和元语言和原思维5.东西方思维的同于不同……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从方式B来学英语,我想我们会学的更轻松更透彻。以至于我们就会很容易理解土地文化和海盗文化所导致的——英国人见面就说“What is the weather like”而中国人见面就问“吃饭了吗?”也会知道为什么——为什么英国人总是喜欢把重点说在前面,我们却喜欢把重点说在后面。拥有这样的元认知的思维方式,我们很容易学英语把英语说的像他们自己人。可惜的是,我们一开始就是按照方式A来学英语,首先单词,句子,语法,听力……学了好多年依然不能理解其精髓,或者学到一定程度就遇到了瓶颈不知如何进步。其实是我们一开始就选择了一种简单的线性的思维方式,导致了一个很不美好的结果。


2)第二个例子我想通过一本书来说明主题观点——《极简欧洲史》。顾名思义这是一本讲欧洲史的书,不同其他的编年体,纪传体,事件体史书一样,他的写作过程不是线性的时间事件叙述,而是总书分8个章节,前2个章节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讲述从古典时期——中世纪——近代这样的欧洲文明的发展史,后六章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历史为什么会这样发展。



两幅图就构建了整个欧洲文明的发展史


在佩服作者对整个欧洲史研究极高的造诣的同时,更让人欣赏的这本书整个大局观体系的构建。构建了整个欧洲史的体系框架再在里面添砖加瓦让读者理解和记忆的更深刻。大多数人虽然了解很多欧洲历史,只知道一些零碎的时间,人物事件等,却并不知道具体的的时间,事件和人物在大的时代背景中为什么会那样的发展。其次,我们学习历史知道有罗马和希腊,有君王和教皇,罗马遭到蛮族入侵灭亡了,但是教会却保留了下来,君权神授国王权利强大却一度没人想当皇帝……我们貌似了解很多,但却总是对这些东西理不清楚头绪,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想去弄清楚又不想面对动辄数千页充满细枝末节的史书。这时候大局观思维和原认知思维就起了重要的作用了,它们很容易让我们在一个混乱的知识体系里理清思路。


2.具体的“方法论”

有了“思维观”,我们还需要可操作性的“方法论”。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我们如何快速高效的了解这个领域呢?下面是一些可行的操作方法:


在学习陌生的知识之前,我们往往需要这个知识领域中的权威或者专家大师领路,从而避免多走弯路。专家是昂贵不易得的,但是专家的书是便宜的,专家推荐的人也许是便宜的,专家推荐的网站也可能是免费的,找到一个对的东西就等于找对了一大堆的资源。其它的就不说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资源获取的技巧和渠道。善于整理总结和思考,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好自己所掌握的一切资源。接下来和大家分析一个学习技巧和信息过剩时代的思考。


1)“啤酒厂”学习法


这个方法主要让你如何快速大体的了解一个新领域。简单可操作性强,但是需要长时间的专注力。情景模拟:给自己一个下午大概4—6个小时的时间专注一个主题例如“如何建造一家啤酒厂”同时利用互联网等各种资源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我想在西安建造一家啤酒厂,那么问题来了。如今,啤酒的制作方法已经全部在网上公开了,例如:1.在哪里选址,哪里的地理位置和低价是最优的。哪里的啤酒制造机械优良?啤酒花从哪里采购?价格是多少?哪里产的大麦质量好?哪个顾问公司对啤酒销售最有经验?——这些信息全部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取。然后你可以根据日本啤酒厂的分布图来寻找尚且没有啤酒厂的地区,并且在其中搜索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将这里作为创业的理想地点。然后你可以写出事业计划书,包括“市场状况如何”、“竞争状况如何”、“技术障碍在哪里”、“怎样解决这个技术障碍”等内容。5个小时一定能做完这些工作。


2)    对“互联网信息过剩”的反思


不可否认互联网在我们日常年生活信息资源的获取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是也面临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过度信息化的互联网和我们该怎么平衡。到了微博尤其是微信时代,信息成了纯被供给的状态,大家成了纯被喂养的人,连搜索这一步都给直接省了。我们整天抱着微信,加各种群,订阅各种公众号,追求所谓的干货,还心安理得的以为自己在学习和进步。每天看到的各种评论,各种预测,各种概念兴起和泡沫。乐此不疲,无比舒服的躺在学习的“舒适区”,实则浪费了很多时间。 这些时间具体应该干什么,该如何利用,相信每个人反思后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3. 专注力与学习强度


爱因斯坦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赋”;爱因斯坦也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矛盾吗?一点也不矛盾,前者说给小孩子听,小孩子需要励志,后者说给大孩子听,大孩子需要看清现实。我们来看看世界十大天才智商以及成就排名(自己百度去)就知道天赋太重要了。但毕竟天才是少数人,或许这也是鸡汤和成功学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那么如何在一个领域做的成功,甚至是成为专家大师呢?除了机遇,背景和其它等等一些天生的不可控因素外,更可能促使你优秀的是你投入的时间和专注力。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我们都不是数据控,但是这也说明了一个事实,有了“思维观”有了“方法论”我们当然需要努力去刻意练习!


接下来介绍刻意练习法:


1) 只在“学习区”练习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长期使用这种方法训练必然事半功倍。


2) 大量重复训练


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在“学习区”大量的重复练习,不管你是要学代码还是搞营销一样如此。


3) 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4) 精神高度集中也就是专注力


认真和专注,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以至于现在我们都不屑于这样的优秀品质。更为奇怪的是你在认真做一件事的时候还会被人嘲笑呆木,更有甚者:“一旦认真你就输了”这是什么狗屁道理。那些专注于一件事情的孩纸,比那些一会玩QQ一会刷微信的孩子酷多了(话是这么说,我在图书馆经常忍不住玩手机)。不管从任何方面来说,认真和专注都是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不可或缺的品质。


文/斑点狗

原文链接:http://www./archives/4900.html

粉丝投稿热线:contact@wanmen.or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