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家精要|奇经八脉流注方向探源

 一元堂中医张 2016-06-07



奇经八脉流注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肖永俭


作者简介

肖永俭,主任医师,教授。曾任山东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国针灸学会第一届理事,山东针灸学会副理事长。山东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卫生厅科委委员及(山东医药》、《山东中医人》、《山东中医学院学报》编审等职,80年代受卫生部派遣赴尼日利亚兰波基金会针灸中心工作两年。

擅长用中药和针灸治疗胆管结石、心脑血管病、胃下垂、椎间盘突出、三叉神经痛等。长期从事临床经络和针灸研究。在国内最早报导某些循经感传显著者出现循经感觉减退带;在国内外首先发现在特定条件下,经循线上的损伤可导致循经疼痛,与同事最早发现电针内关产生心电的相对特异性,最早报告电针内关少数病人可产生心电负效应。近几年又首次报告针刺感传完全符合经脉流注方向的病例。著有〈62种骨关节病的针灸治疗》等书。


奇经八脉的内容散见于内经各篇,“奇经八脉”的名称首见于《难经》。《难经·廿七难说:“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谓也?然,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跷,有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奇经八脉对十二经脉有统帅联络作用,有调节渗灌作用。对后者,《难经·廿八难》说:“比如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滋,流入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之。”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说:“盖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把正经比做河流,把奇经比做湖泊来说明奇经八脉对于正经的调节作用是形象逼真的。湖泊并非死水一潭,在正常情况下,本身也有其更新的道路和流注的方向。对奇经八脉的流注方向,自《内经》以后历代注家意见纷纭。本文试图根据《易经》和《内经》的有关记载试予探讨,请同道指正。


易经的天地交感论


《易经》为我国群《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渊源。它是一部占筮书,但更是一部古代哲学书。它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组成。其开头即为乾、坤二卦,此二卦的每一交也与所有的六十四卦所有的爻变化相通。乾下乾上,由代表阳的符号一重叠而成乾三。乾是日出光气舒展的形态,乾卦由两个乾字符号重叠,以表示复杂的天道变化,最纯粹的阳,强调天的表象不变.乾是创造万物的天的功能。


坤下坤上,由代表阴的符号一重叠而成坤妥主。坤是地气舒展的形象,坤卦再由两个坤的符号重叠,·以表示纯粹的陈是最大的阴,象征地。坤顺从天,为形成万物的天的工具。《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为之道”,“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易·系辞下》说:“天地絪緼 ,万物化醇”,“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易·序卦》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易· 彖》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天地阴阳如何化生万物?《易· 彖》在“乾卦”中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意思是天的法则变化无弯,阳刚与阴柔交互作用,化生万物,保持阴阳和谐,才能正常生长。在“咸卦”中说:产咸,感也。一二气感应以相与。”在“归妹卦”中说:“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在其他卦中也提到天地交互作用。天地如何交互作用?《易· 彖》在“谦卦”中说:“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典型的交互方式可用“泰卦”来说明。“泰卦”卦画彗,乾下坤上,乾坤上下移往,即天交,万物不生长。象征闭塞、黑暗。


《易· 彖》说:“天地不相交,否。”宇宙万象,并非纯阴对纯阳,阴阳错杂,才能变化无穹。这种错综复杂的交感现象在《易经》的“既济卦”和“未济卦”中看得最清楚。“既济卦”水在上,火在下,由三阴三阳、阴上阳下交替组成,“济”是渡河,表示成功;未济卦”,卦画为霉,坎下离上,水下火上,阴下阳上,阴阳不相交,表示未完成。这就是《易经》的天地交感思想。


内经的阴升阳降论


《内经》根据《易经》“天人相应”的思想,将天地阴阳的理论应用于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治疗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化矣。”又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素问·金真言论》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此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应天之阴阳也。”


阴升阳降的理论在十二经脉的循行顺序上表现得最为具体。这在《灵枢·经脉》篇的安排上和《灵枢·营气》篇的叙述中皆非常明显。其顺序依次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胧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复回手太阴肺经。这种阴阳交替的排列与《易经》的阴阳交互合和思想一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对十二经脉的流注方向,《灵枢·逆顺肥瘦》篇总结为“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可以看出其上下循行方式完全符合经脉的阴阳属性和阴升阳降规律。如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腑为阳,脏为阴等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肢的经脉排列,似乎是阴降阳升。在这里手经诸脉所属脏腑的阴阳属性与上肢的上下方向发生矛盾,则服从脏腑的阴阳属性而定升降。可能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不能只考虑上肢的静态位置(解剖位置),还要考虑上肢的动态位置(功能位置),上肢的功能活动,多高于其肚腑,有时甚至高于头部。


《内经》阴阳理论来源于《易经》,《易经》的形式特点是象数学,故对上肢的这种象的变化不能不考虑。在躯干,手经仍是阴升阳降,故就总体说,手三阴三阳经仍符合阴升阳降的规律。故近人对十二经脉的走向总结为“举手直立,阴升阳降。”



奇经八脉方向探源
 


奇经八脉虽然多与五脏六腑无联系,无表里配合,但却分阴阳,既分阴阳,按《易经》天地交感、内经阴阳升降的规律,也应有自已正常的流注方向,否则它们对诸阴阳正经的调节就会发生紊乱。


1.督脉:《素问·骨空论》原文虽有“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一段,但只是说“侠脊”而不是“贯脊”或“循脊”似少后正中线的描写,疑“侠”为衍字,又因本段在文中孤立出现,与前后文意不连贯,或有缺文,亦未可考,故《难经》补入“并于脊里,上至风府”等字样,但却与上段文字循行方向相反,似非《内经》原旨。这从《灵枢·营气》篇所谈就可以得到证明。该篇对十二经循行的描写与《灵枢·经脉》篇完全相同,又说:“足厥阴…其支者,别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腰入能,是督脉也……此营气所行逆顺之常情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特别说明这是所行逆顺的正常情况。按王罗珍、李鼎校注《奇经八脉考》引《唱道真言》认为向上循行是根据气功内气运行的现象而来,是督脉循行的逆转。



2.任脉:任脉属阴脉,其流向《难经》与《内经》的记载一致。这里也进一步略予小赘。即在《灵枢·营气》篇同样有记载,该篇在上引文的“是督脉也”和`“逆顺之常”之间有“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人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字样,此段似为任脉之行,不似《骨空论》所说督脉的支脉,因《营气》篇只谈主干流方向,未提任何支脉,故顾氏校注说:“以上文例之,此下当云是任脉。” 不无道理。前引《唱道真言》所论任脉循行亦为其逆转。



3.冲脉:此脉《难经》与《灵枢·逆顺肥瘦》篇、《灵枢·动输》篇、《素问·骨空论》记载基本一致。由于该脉为“十二经之海”上“渗诸阳,灌诸精”,下“渗三阴”,“渗诸络而温肌肉”,所以它有上行和下行两支分流,这是由其功能决定的,而且的《灵枢,逆顺肥瘦》篇有特别交待,说“少阴之脉(指冲脉)独下行”由于这个“独”字,也可佐证其他阴脉应以上行为顺。


尽管冲脉有上下两支,但从功能上看,两支并非平分秋色。冲脉是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手之三阴三阳、以及足之三阴三阳之半皆在分流点气街以上,故它的主流是上升的,并未违青阴升阳降的总规律。


4.带脉:带脉绕身一周,如束带然。它的功能是“约束诸经”,包括足阴阳六经和其它奇经七脉。它出自督脉,行于腰腹部,虽有足少阴之正出属带脉之说,但它主要应该具有阳经的性质,虽环腰一周却只与足少阳胆经的带脉、五枢、维道三穴交会,说明它蓄积的更多是阳经的气血。由于其交会穴在其始发部门之下,故本脉也有前降之势,仍符合阳降的规律。


5.阴阳跷脉:阳跷脉的走向,《内经》没有明确记载,《灵枢·寒热病》篇只说:“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人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阴入阳出,阴阳交于目锐(应作内眦)。”这里的“阴入阳出”说明,阴阳跷脉的走向有相反之意,《难经·廿八难》说阴阳跷脉皆起于跟中,似无根据。《灵枢·脉度》篇说:“(阴)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躁之上”一入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上行”。这里明确译明阴跷自下而上,既然阴阳跷脉循行方向相反,阳跷自当由上而下,张隐庵在《灵枢·脉度》篇注说:“阴跷之脉从足上行,应地气之上升,故女子数其阴,阴跷属目内毗,合阳跷而上行,是阳跷受阴跷之气,气复从发际而下行至足,应天气之下降,故男子数其阳。” 另外阴阳跷脉的流向与卫气运行有关。卫气日行于阳经则阳跷盛,表现为清醒,夜行于阴经,则阴跷盛,表现为睡眠,所谓“阳盛则目,阴盛则眼目。”如此,阳跷必随阳经降,阴跷必伴阴经升,可见阴阳跷脉应有升有降。


6.阴阳维脉:阴阳维脉的起止《内经》没有明确的记载二《难经·廿八难》说:“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对于“诸阳会”和“诸阴交”历代有不同注解,大致有四种说法:其一,按“脉气所发”的第一穴解释,认为阳维起于足太阳膀胧经的金门穴,阴维起于足少阴经的筑宾穴,目前多数教科书从此说,如程辛农主编《中国针灸学》、邱茂良主编《针灸学》、南京中医学院编《难经校释》等书.金门与筑宾皆非交会穴,更谈不上“诸阳会”、“诸阴交”,故此说欠妥。其二,按“多经交会处”之意解,即“头为诸阳之会”、胸腹为诸阴之交”,如滑伯仁的《难经本义》、张飞畴的《伤寒兼证析义》及李鼎主编的《经络学》同此说。其三,杨上善《太素》注说:“阳维起于诸脉之会,则诸阳脉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则三阴交也。”其四,李志道氏认为“诸阳会”指悬中穴,“诸阴交”指三阴交穴。前者的根据是,《甲乙经》说悬中为“三阳络”作者不敢苟同,因“三阳络”与“三阳会”并非同义词,如三焦经就有“三阳络”穴,而并非手三阳经穴会穴。作者同意杨上善的解释,根据阴升阳降的原则,阳维应起于头部。


《灵枢·邪气脏腑病型》篇说:“诸阳之会,皆在于面。”故头部为诸阳之会;阴维起于三阴交,因为下肢阴经只有三阴交可称得上“诸阴交”。

总之,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的补充和完善,既然它本身有阴阳之分,那么《易经》天地交感论和《内经》经脉的阴升阳降规律,也应适用于它,当然,这里讨论的是奇经八脉流向的主流和生理状态,不是它流向的全部,更不是病理情况。见于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分支和教会错综复杂,蓄积调节作用本身即具有双向流动的可能性,但这也不应改变其流向的规律。

读而思

duersi

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本文摘编于《针灸学报》1992(3):13-16,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培训中心(微信公众号wfas-edu)整理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投稿邮箱:wfasedu@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