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苓半夏汤合外台茯苓饮化裁治疗高脂血症案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16-06-07

 编者按:因为整理赵老师四圣心源临证医案的工作,很久没有和大家互动了。现在整理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大家的福利来了!我将选择其中的几篇,发到此公众号上,各位可一睹为快。多谢大家对公众号的支持,谢谢。


 

姜苓半夏汤合外台茯苓饮化裁治疗高脂血症案

姜某,男,56岁。体型肥胖,有30年酗酒吸烟史,发现高血脂、高血压近7年,动脉硬化、冠心病、脂肪肝5年病史。为控制病情坚持长期服用他汀类药,阿斯匹林肠溶剂,以及改善心肌供血类药等。由于长期服用他汀类药,肝功时而出现异常,无耐只好停服。过去,患者认为这些现代时尚代谢疾病,只能借助现代医药控制,传统医药恐无能为力。在病情控制不理想,肝功能异常情况下,只好寻求中医药治疗,经朋友介绍向余询诊。现病史:患者身高1.68m,体重95kg,身肢困重,倦怠疲劳,劳力时胸闷、气短、心慌悸,头昏,耳鸣,欲寐,易饥,多食,食后脘腹胀痞。咽喉不利,时有痰浊咳吐,体型如同激素效应,满月脸,水牛背,苹果肚。面色有油脂分泌,皮肤腻黯,舌体胖大,两畔齿痕,舌下络脉瘀紫,舌苔白厚腻,脉象左寸关弦缓,右寸关浮滑,双尺脉沉弦而细。血压:165/115mmhg,总胆固醇7.4mmol/L,甘油三醋4.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4.8 mmol/L。中医辨证,四诊合参,痰湿困脾,脾失转输,脂膏浊瘀凝滞。治法宜健脾利湿,消痰排浊,方用姜苓半夏汤合外台茯苓饮加味治之。患者听到中医辩证治、理法方药的阐释,心有所领,神有所会,才明白传统中医对这些现代难治疾病早已有较深刻认识并有优势,开始相信并接受中医药治疗。处方如下:茯苓18克、泽泻18克、半夏12克、陈皮15克、浙白术15克、茅苍术15克、枳实12克、党参15克、绞股蓝15克、红粬米15克、五谷虫12克(炒微黄研粉冲服)、焦山楂15克、生姜12克、甘草9克、白芥子9克、炙黄精15克、薏米30克、荷叶9克,,10剂。水煎,日1剂,分3服。药渣装纱布袋,热敷神阙穴,待凉后药渣放入脚盆加开水并加盖,待水温适宜时泡足。制定整体远期治疗方案,一是坚持药物治疗;二是积极坚持体育运动,每天不少于60分钟;三是戒烟限酒;四是科学均衡饮食。

坚持服用以上方药,有时根据病情变化作些小部分药物调整随证治之,其基本治疗原则理法方药不变,需服用半年以上。降血压西药建议服用美托洛尔,每日30mg,分3次服,每次10mg,可根据血压24h两次高峰两次低谷时间节点,选择早6时,午13时,晚17时服药。每月监测一次血脂,如有感冒发热药可暂停服。由于患者主动积极配合坚持服药6个月,各项代谢指标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请见下表:

时间

总胆固醇mmo⊥mmol/L

甘油三酯mmo mmol/L

低密度蛋白mmol/L

血压

mmhg

体重kg

第1月

7.35

4.3

4.82

160/110

92

第2月

7.2

4.0

4.68

155/110

90

第3月

6.4

3.58

4.52

148/105

85

第4月

5.9

2.9

4.3

145/130

79

第5月

5.5

2.0

4.2

140/100

72

第6月

5.3

1.9

4.1

135/98

65

为巩固得来不易的治疗效果,建议原整体治疗方案不变,在原方基础上加菌陈30克,共粉成细面,煉蜜和丸,每丸重9克,早晚各服1丸,再坚持6个月。

按:肥胖由于脂质代谢或转化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等关系十分密切,尤其在心脑血管病变中的发病有重要地位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统称为代谢综合征。

中医对肥胖病的认识早已有记载,《灵枢·逆顺肥胖》篇描述肥胖人的体型特点是“广肩、广腋、广项、多脂、厚皮。”并且将肥胖分为“膏人、脂人、肉人”三型,至今仍为指导治疗肥胖病的理论基础。《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中形象地描述了肥胖人的外形,其中指出“土型之人,其为人黄色,圆面(满月脸),大头,美肩背(水牛背),大腹(苹果肚),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匀称”,类似全身性肥胖。而“水型之人,大头,小肩,大腹”,多见于腹型肥胖者。何以产生如此不同肥胖体型,除先天禀赋因素外,脾胃功能强弱亦有重要关系。

本例病人平时易饥多食,嗜食肥甘,长期酗酒,湿生痰,痰化浊,浊化瘀,损伤脾胃运化枢机,中焦壅滞。大凡过于肥胖之人多少动好静,《吕氏春秋》曰:“形不到则精不流,精不流而气郁”。肥甘厚味壅塞中宫,致使气机升降受阻,水谷精微不归正化,反聚湿生痰,膏浊痰瘀堆积充溢,留滞于肌肤、肉理、脏腑、经络,无所不在而生肥胖。由于肥胖引发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肥胖乃诸多相关疾病之根源所在。

百病之生,悉由土湿,脾胃乃痰湿之本。盖肺主藏气,肺气清降则化水,肾主藏水,肾水温升则化气。阳衰土湿,肺气壅滞,不能化水,肾水凝瘀,不能化气,出现气水循环不能正常运行。气不化水,则郁蒸于上而为痰,水不化气,则停积于下而为湿。凡阳虚土败,金水堙郁,气水失其转化,无不有宿痰皆饮之疾。盖痰饮伏蓄,腐败壅阻,碍气血环周之路,格精神交济之关,诸疾皆起,变化无恒,随其本气所亏而发,而总由脾阳之衰。缘太阴脾以湿土主令,手太阴肺从湿土化气,湿旺脾亏,水谷消迟,气滞津凝,脾肺之气,郁而不宣,淫生痰涎。治法悉宜燥土泻湿,健脾化痰,利气排瘀,绝其淫失化之源,去其壅塞郁滞之物。姜苓半夏汤以二陈汤加泽泻、生姜,以燥湿化痰,利水袪浊为主,合外台茯苓饮,人参、白术直趋黄庭,健脾胃益中气而运枢轴,以启动升降出入轮机。枳实理气开郁,泻痞消瘀,除停痰留饮,化宿谷坚癥,荡涤宿陈,功效迅利,一切腐败壅阻之物,非此不消。主方外所增10味药,据现代药理研究皆具有降血脂、降血粘、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软化血管之功效。五谷虫,红粬米、山楂三药相伍,五谷虫咸寒入脾胃经,清热解毒,消滞除疳,红粬米甘温入脾胃经,健脾消食,活血化瘀;山楂味酸,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消积破结,行血开瘀。消克麿化,一切宿肉停食,血癥气块块皆除。三药相互药理作用对消除膏、脂、痰、浊、瘀所致的高脂血症、脂肪肝以及动脉硬化效果显著。苍术、荷叶、薏故仁相伍,苍术芳烈气正,荷叶清芬升浮,而薏苡米甘淡渗利,三药芳烈清芬,升浮清阳之中有甘淡渗利,具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升降相因,共奏健运中州,激浊扬清,除旧布新之功效。黄精味甘,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滋润醇浓,补脾胃之精,润心肺之燥。菌陈味苦,微寒,入足太阴脾,足少阳胆,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经。利水道而泻湿淫,通达经络而清瘀热,现代药理研究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白芥子味辛,气温,入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辛温利气,破壅豁痰,开胸膈支满,驱秽辟恶。绞股蓝又名七叶胆,养心健脾,益气和血,除痰化瘀。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外对其进行大量药理研究,分离得到60种皂甙,其中有三种皂甙与人参皂甙具有相同骨架。对高脂血症、脂肪肝、动脉硬化以及心脾气虚与痰阻血瘀证等皆有药理作用。绞股蓝总甙能预防脂质在血管壁沉积,可降低血清脂质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

白芥子这辛烈走窜;黄精之甘润醇浓;菌陈之苦凉通达;绞股蓝之苦甘补益,四药配伍辛烈中蕴甘醇,苦泄中有补益,药效既相互制约,又相得益彰。

由于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兴趣嗜好,以及先天禀赋等诸多因素,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日益趋高,初期不引起足够重视,早防治以防微杜渐耐趋利避害。直至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才予以诊治,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惟有早期以养中之味而加和中之品,调其滞气,使之枢轴运转,左右回旋,则升降复职,清浊得位。于补中扶土之中,升其肝脾,降其肺胃,己土健则清升而浊降,戊土健则浊降而清亦升。升脾降胃,交金木而济水火,道家媒合婴儿姹女,首重黄婆。戊己转运,水火交济,环铅聚汞,无有忧矣。

本例病人之所以取得较为满意治疗效果,贵在病人积极配合、守望治疗,期许健康归来,除药物治疗外,必须坚持整体治疗方案,四项缺一不可,矢志不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