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时期具有傲骨著名书画家、诗人扬无咎十三幅经典书画作品赏析

 百了无恨 2016-06-07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是中国古代上承北宋下启元朝的朝代,由赵构创立,定都临安,与北宋统称为宋朝,共传5世9帝,享国152年。

南宋初期不断与金交战,绍兴和议(公元1141年)后,南宋放弃淮河以北地区,双方形成对峙局面。在宋孝宗时期有过数次北伐,都无功而返。后期蒙古崛起对南宋进攻,南宋抵抗多年后最终于1279年被灭。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其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漠北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南宋退至杭州以后,宗室子弟也随之退至杭州,宗室子弟多具艺术兴趣、禀赋、修养。南宋虽偏安江南,但在绘画上却依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宫廷绘画仍是当时绘画发展的主流,江南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使南宋绘画别具自己的特色。山水画从北宋全景式的大山大水及松石,变成了用笔简括、章法谨严、高度剪裁的边角特写。人物画着重挖掘人物的精神状貌及动人的情节,注重塑造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花鸟画努力进行形象提炼,有着高度的写实能力。而千姿百态的西湖画更显示了南宋画的特色。此时的文人士夫画在主观的表达和笔墨效果的探索上亦有较大的贡献。夏圭、马远、李唐和刘松年并称南宋四大画家。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完了,这里介绍我们再分享南宋扬无咎、林椿、李嵩和梁楷等四位大画家绘画赏析。

南宋扬无咎、林椿等两位大画家绘画作品有:《四梅花图卷》《雪梅图卷》《香雪魂图》《右柳梢青·梅花十首》等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南宋著名画家扬无咎绘画作品

扬无咎(1097~1171) 南宋词人。北宋灭亡时他只有30岁,真正发达时,还是在南宋。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汉扬雄之裔,自称为草玄(扬雄)后裔,故其书姓从“扌”不从“木”。汉族,清江(今属江西)人。北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生于清江(今江西樟树),后寄居豫章(今南昌)。他诗、书、画兼长,墨梅艺术在画史上影响尤其深远,在当时也已经声名远播,有“得补之一幅梅,价不下百千匹”之说。

扬无咎清高自守,生性耿介,不慕荣利,不俯仰时好。他并不是个专攻花鸟的画家,据宋人邓椿《画继》记载,他的主要成就在于水墨人物画,师法北宋大画家李公麟,下过一番功夫,梅竹松石不过是他的文人游戏笔墨,但墨梅却成了他绘画艺术的标志性题材,大约正是因为梅花“傲骨凌霜”的品格,激发了艺术家人格上的共鸣吧。

南宋著名画家、诗人扬无咎《四梅花图卷》赏析

南宋扬无咎《四梅花图卷》卷,宋,扬无咎作,纸本,水墨,纵37.2 厘米,横358.8 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扬无咎的墨梅,祖述北宋华光和尚(释仲仁)。据吴元素《松斋梅谱》记载:“墨梅自华光始”,他长期居住湖南衡州花光寺,“植梅数本,每发花时,辄床于其树下终日,人莫能知其意。值月夜见疏影横窗,疏淡可爱,遂以笔戏摹其状,视之殊有月夜之思,由是得其三昧,名播于世。”扬无咎得华光画法而自有变法和发展,改墨晕花瓣为墨笔圈线,“变黑为白”,更能表现梅花淡色疏香、清气逼人的特性。

作品是为友人范端伯创作的。根据画中作者所题《柳梢青》词后的款识:“干道元年七夕前一日癸丑,丁丑人扬无咎补之书于豫章武宁僧舍。”的记载,作品应创作于公元1165年前后,扬无咎时年69岁。

此卷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描绘了梅花含苞、欲放、盛开、残败的四时形态。

第一幅表现含苞:柔嫩的树枝在微风中摇曳,仿佛春睡初起的少女,慵懒地伸着双臂。星星点点的花蕾遍布枝头,预示着一个花季的到来。

第二幅表现欲放:似开未放的梅花象是一位即将步入新房的少妇,低垂着粉颈,微绽的花蕾露出羞涩的笑颜。

第三幅表现盛开:繁花缀满枝头,冷香袭人,沁人心脾。虽然是一枝独放,在观者的眼中却春深如海。面对此情此景,如同与高人对坐,灵性间再无一丝尘俗之念。

最后一幅表现残败:此时的梅花已饱经世事,阅尽繁华与沧桑之后,平静地注视着这个世界,任枝上的残萼败蕊纷纷落地,已不再为其所动,那冷峻的仪态仿佛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地。一望之下,这组《四梅图卷》给人一种孤傲与清高的感受。

卷后有自书《柳梢青》咏梅词四首,书法笔势劲利,得欧阳询真髓,词风婉约清丽,将梅花自开至谢的过程比作美人从少女到迟暮的一生,暗寓一种隐情,引发观者无限的情思和感怀。

此卷曾经《铁网珊瑚》、《清河书画舫》、《珊瑚网书画跋》、《过云楼书画记》、《式古堂书画汇考》、《大观录》等著录。嘉庆初年为陆谨庭所得,专门筑“四梅花阁”以庋藏之。后流落于外邦,被程桢义用“番钱三百枚”购回,当时传为艺林盛事。又有元吴镇,明沈周、文征明、项元汴等人收藏印记,前后多达三百余方,是扬无咎一件流传有绪的名迹。

扬无咎笔下的梅花既没有“院体”绘画的富丽,也没有“逸笔”画风的草草不拘,它是以自然之梅为粉本,借以抒发自己的心意。如果没有扎实的写生功底和对梅花细致入微的观察,这样的作品是根本不会创作出来的。他画梅师法北宋华光和尚(释仲仁),他把华光的淡墨点晕花瓣改为墨线圈勾,令梅花别有一番情趣。

扬无咎画梅的构图并不繁杂,虽然有时在画面中只是数枝横斜,但是不仅不显得单薄,反而更能显现出一种疏朗空灵的气息。在用笔上,扬无咎的功力足以使后辈望而兴叹。纤纤的枝条如同百炼精钢,既洒脱自然又富有弹性,线条无论长短,无不劲力充盈,充满活力。

南宋著名画家、诗人扬无咎《雪梅图卷》赏析

南宋扬无咎《雪梅图卷》绢本水墨笔 纵27.1厘米 横144.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以简练的笔法,画一枝偃仰姿纵的“野梅”和翠竹。作者用笔疾速,枝干着墨比较粗放,有些地方留有“飞白”,即不经意地在绢上造成的空白效果,非常巧妙地表现出树皮斑驳的质感;花朵用笔圆润细巧,花蕊娇嫩;竹叶下垂,只在叶子的下部用浓墨勾出一半轮廓。为了更好地衬托积雪的效果,画家用淡淡的墨色将绢地满涂,仅仅只留出积雪的部位,阴霾逼人的寒气便得到了很充分的渲染。

此图为长卷,描绘雪天绽廾的梅花:墨笔画一枝凌空偃仰恣纵的野梅,图巾仪截取梅花树的一部分,重写枝十,淡点梅花-枝干有取有舍,疏密得官,苍劲挺拔,穿插有致-夹杂着儿簇竹口十,雪竹从画幅的左上角向右下方斜伸、疏竹枝叶及梅枝花办』:半爪残雪,借天色烘出一片清光傲寒之气洋溢画外。本幅钤“草玄之裔”、“补之”“逃禅”朱文印三方。本幅南宋曾觌题诗:笔端造化出天巧,写出江南雪压枝。谁道春归无觅处.横斜全似越溪时。

题记“扬补之得墨梅三昧,山谷道人叹日:'如嫩寒清晓行孤山篱落间,但欠香耳。’则笔端春色之妙,此言尽矣。海野老农”。钤“子子孙孙其永宝用”朱文。

鉴藏印有:“崇信军节度使之印”朱文。吴廷二方,高士奇五方,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藏印十方。

引首有清乾隆御书“孤山香雪”行书4字,又在前隔水题诗一首。后隔水有清高士奇跋、印。

纸尾有元止止道人、顾德璋、唐幼明、李升,明吴勤、李澄之、吴宽跋,清高士奇十跋。诸家印鉴及吴延鉴藏印共三十九方。

南宋著名画家、诗人扬无咎《香雪魂图》赏析

南宋扬无咎《香雪魂图》纵29厘米横45厘米。绘寒梅杆两枝,主枝上又分布很多细劲枝桠,在枝桠上梅花朵朵,或灿烂怒放,或含苞待放,香气四溢,一片热闹。

南宋著名书画家、诗人扬无咎行楷书《右柳梢青·梅花十首》之一赏析

南宋著名书画家杨无咎书法《右柳梢青·梅花十首》,辽宁省博物馆藏。

释文:傲雪凌霜爱它梅蕋才借春光步绕西湖兴馀东阁可奈诗肠娟娟月转回廊悄无处安排暗香一夜相思几枝踈影落在寒窓。

南宋著名书画家、诗人扬无咎行楷书《右柳梢青·梅花十首》之二赏析

释文:雪艳烟痕又要春色来到芳尊忆昨年时月移清影人立黄昏一畨幽思谁论但永夜空迷梦魂绕遍江南缭墙深院水郭山村。

南宋著名书画家、诗人扬无咎行楷书《右柳梢青·梅花十首》之三赏析

释文:茅舎疎篱,半飘残雪,斜卧低枝。可更相宜,烟藏修竹,月在寒溪。宁宁竚立移时。判痩损、无妨为伊。谁赋才情,写成幽思,画入新诗。

全词语言淡雅,画面精致,作者表达的是一己相思,却欲擒故纵,以美景反衬人的形单影只,达到了浅语长情的艺术效果。

南宋著名书画家、诗人扬无咎行楷书《右柳梢青·梅花十首》之四赏析

释文:月堕霜飞隔窓疎瘦微见横枝不道寒香解随羗管吹到屏帷个中风味谁知睡乍起乌云任欹嚼蕋挼英浅频低笑酒半醒时。

南宋著名书画家、诗人扬无咎行楷书《右柳梢青·梅花十首》之五赏析

释文:月转墙东几枝寒影一点香风清不成眠醉凭诗兴起绕珍丛平生只个情锺渐老矣无愁可供最是难忘倚楼人在横笛声中。

南宋著名书画家、诗人扬无咎行楷书《右柳梢青·梅花十首》之六赏析

释文:玉骨氷肌为谁偏好特地相宜一段风流广平休赋和靖无诗绮忩睡起春迟困无力菱花笑窥嚼蕊吹香眉心点处鬓伴簮时。

南宋著名书画家、诗人扬无咎行楷书《右柳梢青·梅花十首》之七赏析

释文:为爱冰姿画看不足吟看不足已恨春催可堪雪里飞英相逐祇应标格孤髙似羞对妖红媚緑蔵白収香放他桃李漫山粗俗。

南宋著名书画家、诗人扬无咎行楷书《右柳梢青·梅花十首》之八赏析

释文:水曲山傍寒梢冷蕊隠暎修篁细细吹香疎疎沉影恼断廻肠为驻马横塘漫立尽烟村夕阳空袅吟鞭几多诗句不入思量。

南宋著名书画家、诗人扬无咎行楷书《右柳梢青·梅花十首》之九赏析

释文:天赋风流相时宜称着处清幽雪月光中烟溪影里松竹梢头生憎人在高楼羗笛怨惊催鬓秋不道明朝半随风逺半逐波流。

南宋著名书画家、诗人扬无咎行楷书《右柳梢青·梅花十首》之十赏析

释文:屋角墙隅占寛闲处种两三株淡月微云嫩寒清晓香彻庭除羣芳欲比何如癯儒岂膏粱共途因事顺心为花修史须纪中书。

南宋著名书画家、诗人扬无咎行楷书《右柳梢青·梅花十首》之十赏析

释文:右柳梢青十首平生与梅有缘既画之又赋之自乐如此不观者以为如何也然老境对花时一歌之欲投它人耳目非知音不可以示也无咎。

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到宋代,可谓登峰造极,宫廷画、文人画、民间画百花齐放,扬无咎极简的画风,画出的梅花可谓在当时独树一帜,他用简练的笔墨传达出了丰富的情感和内容,从而把写意画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时人耳目一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