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赋的道德观念

 陋室书屋2 2016-06-08

天赋的道德观念---良知

良知,是人的一种天赋的道德观念,就是孟子所说的“不虑而知”,王阳明所说的“不假外求”,是生而知之,而且是“被圣灵充满”的优良之知。王阳明所谓“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也就是“天理”、“天则”、“道”。他说:“鄙夫自知的是非便是他本来天则”,“良知即是道”,“良知即是天理”。

       1. 儒家谓人类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
  《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民族主义,自大古原人之世,其根性固已潜在。远至今日,乃始发达,此生民之良知本能也。”
  2. 用以指知识。
  
周恩来 《接见美国青年代表团的谈话记录》:“你们会从直接的接触中,用你们自己的智慧和良知来加以判断。”
  3. 好友;知己。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南亭》诗:“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 唐 罗隐 《秋日寄狄补阙》诗:“不为良知在,驱车已出关。”

       人性良知包括三个方面

  ●如“人皆有之”、“非由外铄”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等等,人性良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知耻
  一曰“
知耻”。知耻,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知耻,在中国传统美德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早在春秋时期,管子就说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把耻列为维系社会、国家存亡的支柱之一。以后的长时期中,耻也都列为孝悌忠义廉耻八德之一。 知耻,是道德的自觉。有羞耻心,人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做了有违道德的事时就于心不安,自觉不做会招人瞧不起的事。知耻,才能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才能行之皆宜。相反,人若无耻,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不可救药。这就是俗话说的“人无廉耻,无法可治”。
       知愧
  二曰“知愧”。知愧,就是知道惭愧,知道内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知愧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西方古代格言说:“做坏事的人最受做坏事的苦。”所谓愧则有悔,愧则有疚,悔疚则伤及神明,内心的安宁从此遭到破坏,整日处于恐惧之中,这惩罚并不算轻。知愧而忏悔,知愧而努力,良心的安妥比任何物质利益都值得珍视。人生的最高境界,不是高官厚禄、锦衣玉食,也并非遥不可及、高不可攀,而是四个大字:问心无愧?
       知恩
  三曰“知恩”。知恩,就是常怀感恩之心。这是人生的一种姿态,是人性的一种证明,是一种社会行为的反省和成熟。日月生辉,雨雪滋润,大自然哺育了万物生灵;父母养护,师长教诲,亲朋们扶助着我们成长。人生在世,谁能够离开社会而生存,谁没有受过别人的恩惠?“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倘若连起码的感恩之心都没有,若非自大狂,便是愚陋不堪了。
  一个人,干了坏事知道羞耻,做了错事知道愧疚,受人恩惠知道报答,这就叫有良知。当然,关键是要知道什么是错,什么是对,什么叫恩,什么叫仇,这种分辩是非的能力的形成还是要靠后天的培养。所以良知是天赋的道德,道德靠后天的修养;道德的沦丧,是教育的失败,而良知的沦丧,就是人性的泯灭了。“文革”破四旧,破除了中华民族许多优秀的道德传统,一些人也因之丧失了良知。国画大师
齐白石有个弟子叫娄师白,从小在齐先生身边长大,后来批判白石老人,他就改了名字叫娄批白。一“师”一“批”,良知何存﹖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又改丢了不少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人的私欲刺激人的创劲和干劲的结果,使社会良知大面积坍塌。湖南娄底市中心医院,不愿参与医疗腐败、为患者节约每一分钱的医生胡卫民在医院被孤立得呆不下去,而被100多名职工举报的医院负责人却因为医院赚钱“业绩突出”,被当地政府委以重任。这是官场潜规则挑战社会良知的典型例证。
  良知也许与生俱来,但保持良知要靠自觉磨练。归来吧,良知!

        社会良知

        人类的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等)的维护者。他们一面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来批判社会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努力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他们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之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

    致良知
  中国明代王守仁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
  把握住良知这个根本,然后加以所向无敌的推导,便是他(
王阳明)教学生的简易直接的方法。如有人用“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这句圣训来怀疑知行合一的命题,阳明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还是看你心诚志坚否--人是可以成圣的,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很斗私心一闪念,时时刻刻致良知,用阳明的话说叫“随物而格”。”

 

何谓良知?为何要提良知呢?

        孟子曰:“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人有不学习就能做的是人的本能,有不经考虑就知道的,人的良知。

        明代王守仁文治武功,戎马倥惚,仍不忘讲学,讲的就是良知。有一次一个乡绅请他讲学,问他:“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的?”他用原话回答说: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的!”说的多好啊!良知乃个人行走于世间的道德基础,没有良知,人同物就没有什么差异了;良知乃社会发展的要义,没有良知的社会只有一条出路,即消失,良知乃民族的黏合剂,没有良知的民族必会走向灭亡。

        良知是个人行为的道德准绳,2009年5月7日晚25岁浙江大学毕业生谭卓在过斑马线的时候被快速行驶的跑车撞死,肇事的胡斌是杭州某高校的学生,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时并不讳言常和朋友飙车。时隔不久,在8月4日晚上,杭州莫干山路浙江广电集团门口,一辆保时捷夺走了17岁女孩芳芳的生命,相比胡斌案,肇事者魏志刚同样是开着名贵的汽车在闹市狂飙。

        纵观前后两个肇事者,无一例外都是“富二代”。拥有优越经济条件的他们是不是缺少了什么?是良知!试想,如果他们转载自百分网http://www.oh100.com,请保留此标记尚有良知,那么会为了寻求生理上的刺激而将他人的生命安全置于不顾吗?如果他们尚有良知,那么会“前赴后继”地“争当”马路杀手吗?祖辈父辈创造的经济条件给他们带来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可与此同时,精神上的教育和引导是不是就匮乏了许多呢?  殊不知,优越的生活环境究竟是保证他们前程锦绣,还是让他们连“良知”这样做人的根本都抛在了车轮之下。

        与个人相比,良知对于社会更是弥足珍贵。有一句“笑话”如是说道:“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中国人喝牛奶,结石!”而但凡心存良知的人看到这句话想必都笑不出来。近些年来,孔雀绿、苏丹红、落日黄等化工原料频频“走进”食品,而三鹿的“毒奶粉”更是让国人心寒。作为一名消费者,我不禁要问:企业的良知和社会责任哪儿去了?!

        再看看那些捡变质菜来卖的小商贩,那些说违心话的记者,那些不以正义而以利益为目的的律师;每个人立足于这个社会,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责任,而履行这种责任的动力往往就是良知的推动。由此,良知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文明与时俱进的社会,笔者不禁呼吁:归来吧,良知!
        

 再谈良知

         我酷爱使用“良知”一词。于是有朋友问我,何谓良知?我凭直觉告诉他们,良知是一种认识和接受美好事物的能力。初看起来这是对的,但细品起来,它还有更细致更丰富的内涵。

        “良知”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道德词汇,具涵多种道德的成分和因素。其中最主要的道德成分恐怕要算是诚实和智慧了。良知也可能具有一定的先天性或遗传性。这也就是许多人一生下来之后不久,尤其是幼儿阶段、青少年时期、甚至壮年直至终生,都可以看出,无论他们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能力上或接受自然科学知识的能力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存在着快与慢、早与迟、多与少方面的差异,甚至还存在接受与不接受、乐于接受与据绝接受方面的差异。这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有无良知的具体表现。

       这足可以说明良知在我们身上的重要性,足可以说明良知在我们身边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一个有良知的人,他总是显得容易或爱接受美好事物,爱学习、进步快、素质高、无恶习、集众多优秀品质于一身。反之,一个缺乏良知的人,他不是显得不爱学习、无礼粗暴、缺乏修养、或者就是显得自私、愚昧、残忍、嗜恶如蜜,甚至时时接近或踏在刑事犯罪的红线上。

       良知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和表现即在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的认识及态度上。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和表现。一个有良知的人,他是能迅速地、及时地、敏感地觉察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即使有时候不能迅速及时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一旦别人指出后,他就能坦诚相待,迅速及时地改正之,甚至还能做到闻过则喜,闻过则谢,决不文过饰非,加以掩饰或推托、推卸,甚至委嫁于人。这一点,并不是许多人都能做到或做好的,甚至连一些名人、伟人也未必能完全幸免、例外。这足应引起我们在修养上的高度重视。

       良知并不完全是天生的。它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获得、来补充。通过学习,一个缺乏甚至严重缺乏良知的人,是能够成为一个有良知的人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相反,一个有一定良知的人或优秀的人,如果不善于继续学习、努力学习,他也会逐步丧失良知,堕变为一个平庸的人,甚至由一个令人瞩目、受人敬仰的人变为受人白眼、遭人嫌弃的人。如果注意观察,这两种例子,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都是非常多的,既不乏其人,也不乏其例,非常值得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