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连载】道德经 深度解析《老子不读》之无心第四十九

 鹿文康金 2016-06-08
道德经 深度解析《老子不读》
编辑:中华道教
之无心
第四十九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歙歙(xi)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孩之。


投稿、交流请加道长微信号:lz131919


今译
圣人恒常不变地秉持整体全息之“无”的大道之心,他以百姓之普遍心意趋向为自己之心意主张。百姓之心意要求是合于道而完善的,予以完善对待;不和于道而不完善的,也予以完善对待,这是秉承大道的大德之完善。百姓之心意行为与道相契合的,予以信任;与道不契合的,也予以信任,这是秉承大道的大德之信。圣人在世时,天下如呼吸般自然,圣人将自己的心融汇于天下。百姓们皆耳听目视地关注圣人的指导,圣人像对待孩子般呵护引导他们。


解析

 这一章的主旨是“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从“为道”修行角度看,是“无心”;从“行德”治世角度看,是“以百姓之心为心”。心,是人之主观意识的集中体现,是感同外物振动并与之相应的意识振动的综合存在。《大学》中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本不存在,只是受后天外界环境影响所产生的妄念,是人对所处世界之“有”象所产生的虚幻映照。这个虚妄之心反过来又影响人对世界的客观认识和理解,一旦有主观意识干扰,对待大道自然本质的观察就会发生扭曲,类似平整光滑镜面会因外物蒙蔽影响对外物映照,所映照的外物会变得扭曲或晦暗。为了恢复对大道自然本质的认识,人们就为了去除“心”上之蒙尘而努力,更甚至去掉“心”本身而直接融入宇宙大道十方世界中与道同化。为此,孜孜以求的修道者创立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就是修行法门,如佛家所谓的“八万四千法门”,皆为能达到无心境界。



“无心”即整体全息之心,自体光明不存在任何阴影之心。儒家所谓“心不在焉”,佛家之“空心”,即是修行方式也是修行目的。前面在解析“有-无”时,阐述过“无”之义乃宇宙之道整体全息存在状态,“有”之义乃部分存在状态。因而“无心”是指整体全息的不着“有”之心,类似于佛家之究竟之心。可借佛家《心经》之论述来帮助理解这里的“恒无心”,《心经》即是以佛学著作惯常之穷尽法来阐述“无心”之理则的。


《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意思是在“行德”时,是秉承空观之“道”的,行德之深来源于空观之道厚,其结果就是“度一切苦厄”。也就是不存“我执”,有究竟之道才能有究竟之德。在道家,就是通过修炼获得能够彻底映照宇宙整体全息之“无”,一体同观,不持主观臆断干预,在行“有”之时才能做到与宇宙本质和谐共振之“和”,做事才能完善。


“圣人恒无心”与“百姓之心”的“有心”对应。“圣人恒无心”是指圣人秉承整体全息之心来看待民众之诉求。并非说圣人没有主见,而是说圣人不存成见,一切都是遵道而行的。用“可-非”这组概念看,善者、信者是“可”,不善者、不信者是“非”。对“可非”两方面都不偏废,以“不”调节使之趋“中”平衡振动。“恒无心”是不持成见,做到与道“不”同频振动的表现,是“德善”和“德信”。


“以百姓之心为心”就较难以理解了,人们会认为百姓之心都是“有”心,都不具备整体全息性,按佛家所说就是世俗百姓之心“不究竟”。既然百姓心不究竟,又怎么能够“以百姓之心为心”呢?这样的想法正是一般专制独裁者的思维方式和对自己专制独裁统治的维护开托之辞。


百姓每个个体的“心”都是“有心”,都不是整体全息之“无心”,都局限于非常狭窄时空中,因而作为个体人的心是不完善的,是距离宇宙振动本质甚远的。但是,这里所谓“百姓”不是指民众个体,而是指民众之全体。如此,全体“百姓”各种各样的“心”之集合就具备了很大程度的整体全息性,因此“百姓之心”就较为接近于“无心”。这个“无心”就接近甚至等同于“圣人无心”了。这就像德国哲学家所认为的“经验主义者所有关于事实的看法都是不合理的,而且是必然全部的不合理。只有把事实当成全体的一个样本,并在改变它外在的形式特征之后,才能看出它是否是合理的”。 


正因圣人秉承整体全息之“无心”,那么“无”之“有”中就既包含了完善的部分,也包含不完善的部分。也就是“可、非”皆备,振动才能产生,“中”才能得以喻示,“不”才能发挥平衡调节作用。所以应“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


前面阐述过“善”是“完善”之义,非情感层面之道德判断的“善良”之义。人格神教和世俗社会对“善”全都取“善良”之人为主观情感道德判断之义,全都落在“有”层面上的实象上。既然落于“有”,那就只能“以有对有”。在这点上人格神教与俗人的行为并没有本质区别,对待“善者”和“不善者”的态度是“以善对待善,以不善对待不善”。《圣经》中说“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血还血”;人格神佛教的“以德报怨”因有其上的佛学之空观约束,只能是尤有不甘的“忍”上的行为,是利刃加心下的痛苦行为,而非出自本心。


道学之整体全息观下,不做人为情感道德之“善良”判断,道家之“善”只有“完善”本义。因而在道家看来,在整体全息的“无”下之“有”层面,全都是以“可-非”判断界定,善与不善,只不过是“可”与“非”的具体呈现罢了。在“太平有象”认知模型中,“可-非”是由“不”围绕“中”振动的,“可-非”是可以互相转化和整体进化的。因而作为“善”与“不善”也不是绝对的,也是可以转化和跃升的。所以,道家对待“善人”和“不善人”的态度是“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都予以完善对待,为其转化跃升提供条件,以促其达成进化。同理,对待“信者”与“不信者”亦如此。这就是圣人“为天下浑其心”的原因所在,而绝不是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的圆滑世故所谓处世哲学。


作者:李怀乾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华道教 微信平台首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