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奘西行千里,却唯独眷恋新疆的这里

 黑扭 2016-06-08

苏巴什佛寺的一场辩经,

既让玄奘名震龟兹,

也更坚定了他西行求法的决心。

无奈天公不作美,

大雪漫天,山路阻隔,

玄奘只能困居于龟兹。

这一呆,就是两个月。


钱文忠:



(钱文忠)


人不留人天留人,一场大雪阻碍了他西行的步伐。在这两个月里边,玄奘在龟兹到处走走看看。所以他留下了很多关于龟兹非常珍贵的历史记载。


穿越千年的时光,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

从玄奘《大唐西域记》的字里行间,

寻找和发现着这个西域佛国的繁盛。

玄奘到达龟兹国那天,

恰逢盛大的“无遮大会”。

上自君主,下至庶民,

无不“奉持斋戒,受经听法”。




钱文忠:



龟兹有所谓“五年一大会”这个佛教风俗,这个也就是佛教当中非常重要的“无遮大会”。就是信仰佛教的国家和国王会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召集一个大会,高僧云集。



龟兹王盛邀玄奘同登城门,

坐在帐篷中观看“行像”。

当四轮车载着

高达十米的巨大佛像缓缓驶来时,

国王脱下王冠赤脚礼拜,

玄奘等众僧则合掌迎候。




钱文忠:


要把庙宇里的,或者你家里供奉着的佛像抬出来,游行一圈,叫“行像”。他记载龟兹的“行像”啊,是“秋分数十日间”,也在秋分前后,“龟兹必行”,要“行像”。



这时鼓乐响起,

百姓们都跳起了“五方狮子舞”,

仪态万方的的龟兹女子跳起了轻盈、

优美,旋转如风的胡旋舞。



钱文忠:



“管弦伎乐特善诸国”。龟兹这一带的音乐对汉族音乐的发展变化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功德无量!



讲经说法之余,

玄奘也游历于龟兹独特的民俗风情间,

他对西域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


钱文忠:



《大唐西域记》讲,龟兹当地有一种非常特殊的风俗,如果生下小孩子,他用木板把小孩子的头给扎起来,“欲其扁褫也”,以扁为美。



玄奘记述的“以扁为美”的民风,

在龟兹壁画中得到印证。

新疆龟兹研究院研究员王健林,

就在多幅壁画上发现这种“扁头”的形象,

而龟兹王无疑就是这里级别最高的扁头了。


王健林:



(王健林)


《大唐西域记》影响到世界,他把过去我们不知道的,所看到的东西都反映出来了。我们现在才知道历史上还有这么多的遗迹,它记载了龟兹的地理、气候、风土人情、物产、文化……



王健林感叹,

幸亏玄奘为后世留下《大唐西域记》

这样一部鸿篇巨著,

才让后人得以在文字的记述

还原龟兹、西域的记忆。


王健林:


他主要是把冬季要过去,因为冬季不能翻山的。他到了库木土拉,又到了克孜尔石窟,唐玄奘是从温宿翻山过去的,到了伊塞克湖,从那里他才转到印度去。



待到积雪消融、暖风拂面之时,

玄奘早已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

打点行装奔向天竺。

前途依旧坎坷崎岖,但他步履从容。

他把龟兹,

记录在《大唐西域记》中,

留在浩瀚的史海里。



丝路传奇,明天继续



本节目由王璇工作室出品

监制:赵刚

实习编辑:黑娃

审稿:李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