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的端午节

 LaoLiaojian 2016-06-09




  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的端是端正,人是天地之心、五行之端,所以,端为始。午是正中,“一纵一横为午”,纵横交错才正中,交错为阴阳争。由此,阴阳交错立正,是端午节的原意。

  端午节是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从艾叶、粽子到香包、百索,端午节的意象是丰满而诗意的;而从伍子胥到屈原,端午节更承载了中国人尤其知识分子刚正不阿、洁身自好、忧国忧民的情怀与理想。

  这个端午节,阅读公社与中国屈原学会联合推出“端午节专题”,并以中国屈原学会会长方铭先生的特约稿件作为开篇,同各位微友们开启一趟端午文化之旅,希望能为您的端午节假,增添一点悠长风味。

  良辰美景在佳节,赏心乐事是读书,让我们出发吧——


  2016年6月9日,是农历乙未年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本应该称为端五节


  端午节的起源,其历史可能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一般称为“五月五日”,专称“端午”,则可能较晚。有人认为“端五节”之所以叫“端午节”,是因为原来的端五节选择在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也有人认为因周历建寅,即以正月为寅月,五月为午月,所以“端五”又称“端午”。这两种说法,可能都缺乏说服力。 


  鹜角黍,粽子。粽子是中国人端午节里非常重要的传统美食。

  生活在三国时期至西晋的周处曾著有《风土记》一书,记载各地习俗,其书已轶亡,晚唐人李匡乂《资暇录》(又名《资暇集》),其中载有《风土记》关于“端午”应该为“端五”的说法:“端五者,案:周处《风土记》:‘仲夏端五,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今人多书‘午’字,其义无取焉。余家元和中端五诏书并无作‘午’字处。而近见醴泉县尉厅壁有故光福王相题郑泉记处云:‘端五日。’岂三十年端五之义别有见耶。”或许,“端五”变为“端午”,仅仅是传习之讹而已。 



  又南朝梁代人宗懍著有《荆楚岁时记》,记述荆楚农事、治病、祭祀、婚嫁等民俗及故事,其中说:“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荐席及忌盖屋,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蹋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是日竞渡,采杂药,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取鸲鹆教之语。”据信是隋人杜公瞻所作的《荆楚岁时记》注说:“按《异苑》云:‘新野庾寔尝以五月曝席,忽见一小儿死在席上,俄而失之,其后寔子遂亡。’或始於此。《风俗通》曰:‘五月上屋,令人头秃。’或问董勋曰:‘俗五月不上屋,云五月人或上屋,见影,魂便去。’勋答曰:‘盖秦始皇自为之禁,夏不得行,汉魏未改。案《月令》,仲夏可以居髙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郑玄以为顺阳在上也,今云不得上屋,正与礼反。敬叔云见小儿死而禁暴席,何以异此乎。俗人月讳,何代无之,但当矫之归于正耳。”《异苑》是南朝刘敬叔所撰,内容以记载奇闻异事为主,《风俗通》即《风俗通义》,东汉泰山太守应劭著,记录汉代民俗,其中有大量的异闻传说。董勋为晋议郎,有《答问礼俗》。 


  艾蒿。采艾浸酒,饮之才可“祛邪”,艾草即有苦香的艾蒿。端午以蒲龙艾虎悬门户禳毒气,蒲草扎成龙、艾蒿扎为虎。

  又杜公瞻注《荆楚岁时记》说:“按《大戴礼》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楚辞》曰:‘浴兰汤兮沐芳华。’今谓之浴兰节,又谓之端午。蹋百草即今人有斗百草之戏也。”这说明在隋代,端午节已经被称为“端午”了。 


  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荆楚岁时记》

  按《艺文类聚》四《岁时部》引《大戴礼记·夏小正》说:“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也。”又唐韩鄂《岁华纪丽》说五月是“浴兰之月”,宋吴自牧《梦粱录》说“五月重五节,又曰浴兰令节”。这说明五月端午节本来是沐浴之节,其习俗应该起源于避夏日病虫瘟疫之害,禳邪驱蚊,是与天气湿热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正因此,端午节和夏至节是联系在一起的。今日端午节习俗挂似剑之草菖蒲,悬白艾,系彩丝,佩香囊,戴虎形饰物艾虎,喝雄黄酒,其目的为驱蚊、杀菌、辟邪、止恶气,都应该体现的是端午节原始的意义。 


佩香囊也是端午节习俗之一

  西晋史学家司马彪《续汉书·礼仪志》认为五月五日节日来自于夏代以来的夏至节,节日来临时人们常用朱索、五色印门饰止恶气。 而五月作为“恶月”的说法,也与这个时间段开始的病害相关,所以,五月五日又被认为是“恶日”,是日若生孩子,将会危及家族,有被遗弃的危险。《风俗通义·彭城相袁元服》载,“今俗间多有禁忌,……五月生者,以为妨害父母。”《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宣王庶弟说田婴有子四十馀人,孟尝君田文是田婴贱妾所生,生日当五月五日。田婴令田文之母不养田文,其母偷偷养大田文。田文成人后见其父田婴,“田婴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顿首,因曰:‘君所以不举五月子者,何故?’婴曰:‘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文曰:‘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婴默然。文曰:‘必受命于天,君何忧焉。必受命于户,则可高其户耳,谁能至者!’婴曰:‘子休矣。’”孟尝君田文后来名满天下,广大田婴一门,可见恶日所生孩子不吉祥的说法并不可靠。 



端午节与伍子胥


  今天的端午节习俗,是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的,不过,由于端午节的历史远早于屈原,因此,在历史上,与端午节建立联系的人物和事件远不止屈原一人。 


伍子胥

  在吴越一代,端午节的活动,是与纪念伍子胥联系在一起的。伍子胥是春秋时楚国人,据《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伍子胥名员,父伍奢,为楚平王太子建太傅,费无忌为太子少傅。楚平王命费无忌为太子建向秦求婚,因秦女绝美,费无忌即建议楚平王自娶,给太子建重新娶亲。楚平王娶秦美女,并生子轸,费无忌也因此成为楚平王宠臣。但费无忌担心一旦楚平王死而太子建立,不利于自己,因此谗太子建。于是楚平王囚伍奢,派人杀太子建,太子建奔宋。费无忌因伍奢二子皆贤,认为不杀将对楚国不利,所以建议楚王以伍奢为人质,招其子伍尚、伍员同来就死。楚王派人对伍奢说:“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伍奢说:“尚为人仁,呼必来。员为人刚戾忍,能成大事,彼见来之并禽(擒),其势必不来。”楚王使人召二子说:“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伍员认为,楚王之所以不敢杀父亲,是因为忌惮兄弟二人,一旦两人前往,父子必然被杀,不如逃亡他国,以图报仇。伍尚说:“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于是对弟弟说:“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雠,我将归死。”伍尚建议伍员逃亡报仇,而自己则就执从父就死。楚王使者还欲捕伍员,因伍员“贯弓执矢向使者”,使者不敢进,伍员因此得以逃亡。伍奢听说儿子子胥逃亡,说:“楚国君臣且苦兵矣。”及伍尚至楚都城,楚王并杀伍奢与伍尚。后伍子胥流亡宋、郑诸国,最终逃亡吴国,助吴王阖闾自立,与孙武共伐楚,大败楚军,鞭楚平王尸,为父兄复仇。司马迁赞扬伍子胥说:“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於后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吴王阖闾死,其子吴王夫差即位,信用奸佞,不听伍子胥忠言,听闻伍子胥批评自己,遂赐剑令伍子胥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命门人说:“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伍子胥死后,吴王夫差听闻伍子胥之言大怒,乃取伍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於江上,因命曰胥山”。 

  伍子胥以一己之力,立志惩戒暴君,并忠心报吴,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忠义的情怀,因此受到历代中国人的尊敬。东汉赵晔所著《吴越春秋》载,吴王使人赐属镂之剑命子胥自杀,伍子胥受剑,徒跣褰裳,下堂中庭,把剑仰天叹曰:“自我死后,后世必以我为忠,上配夏殷之世,亦得与龙逄、比干为友。”吴王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於江中,言曰:“胥汝一死之后,何能有知?”即断其头,置高楼上,谓之曰:“日月炙汝肉,飘风飘汝眼,炎光烧汝骨,鱼鳖食汝肉。汝骨变形灰,有何所见?”乃弃其躯,投之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伍子胥被赐死,引起天怨人怒,“夫差既杀子胥,连年不熟,民多怨恨”。据说伍子胥死当五月五日,被杀后,尸首装入皮袋被投入钱塘江,逆流而上而不沉没,被称为波神,伍神。此后每年五月五日,当地人驾舟竞渡,期待伍子胥显灵。杜公瞻《荆楚岁时记》注引东汉人邯郸淳《曹娥碑》说:“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  

  南朝范晔《后汉书·烈女传》载:“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艺文类聚》引东晋虞预《会稽典录》也载有曹娥救父的事迹,后世也有以端午节为纪念曹娥的说法。不过,曹娥与端午节的故事,应该仍然在伍子胥故事的框架之内。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是汉人袁康、吴平所撰《越绝书》,说吴灭越后,越王勾践以身为奴,卧薪尝胆,侍奉吴王夫差,获得吴王夫差青睐,自吴返国后,五月五日以“竞渡之戏”练习水军,最终灭吴。这个记载如果可靠,则五月五日竞渡的历史可能早于伍子胥之死,或者端午竞渡早已经是习俗,也正因此,勾践才能以此为掩护操练水军,掩吴王之耳目。 

  晋文公流亡之际,乏食,随从介之推曾剔股食之。晋文公即位,介之推拒绝封赏,偕母逃亡,晋文公为逼介之推现身,不幸烧死了介之推及其母亲。介之推五月五日被烧死,所以,晋文公下令“五月五日不得发火”。《艺文类聚》引东汉蔡邕《琴操》说,“介子绥割其腓股,以啖重耳,重耳复国,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 介子绥即介子推。这是说端午节还有不举火的习俗。不过此习俗一般是指寒食节,时间大概是夏历冬至过后的105天,即今日清明节、上巳节前一两天。 

端午节与屈原


  自汉代以来,端午节的活动,更多的是与屈原联系在一起了。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伟大诗人,也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屈原的影响不仅仅在中国,屈原也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伟大诗人。1952年开始,总部设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世界和平理事会”每年推举四位世界文化名人,1952年推举了法国作家雨果、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俄国作家果戈里、阿拉伯哲学家阿维森纳等四位为世界文化名人。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在中国诗人中推举一位世界文化名人,当年的参与者在遴选诗人的时候,认为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虽然产生过无数杰出的诗人,如果从这众多诗人中推举一个最伟大的诗人的话,当然非屈原莫属。所以,中国诗人屈原与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作家拉伯雷,古巴作家何塞·马蒂就成为了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的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同年,苏联和中国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屈原、哥白尼、拉伯雷、何塞·马蒂诞生的纪念大会。2009年,以纪念屈原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端午节及其传说进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标志着屈原不仅仅是世界文化名人,同时,他的作品及精神价值,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张大千创作的国画——屈原造像

  屈原博闻强识,正道直行,一心希望楚国繁荣富强,人民有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楚王和楚国的权臣们不能容纳屈原,屈原在悲愤之中,创作了《离骚》等作品,并最终自沉汨罗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指出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但“睠顾楚国,系心怀王”,有“存君兴国”之义。1922年11月3日,梁启超先生在东南大学文哲学会上发表了《屈原研究》之讲演,梁启超认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必推屈原,中国历史上表现个性的作品,头一位就是屈原的作品。梁启超认为,屈原具有改革政治的热情,又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他以其自杀,表现出对社会、对祖国的同情和眷恋,而又不愿意向黑暗势力妥协的决心,因此,屈原的自杀使他的人格和作品更加光耀。梁启超把屈原的“清廉”、“忠信”,表述为热爱人民,热爱社会,对社会和祖国的同情和眷恋,以及不愿意向黑暗势力妥协的决心,这个概括是准确的。 

  屈原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是一个想有所作为的政治家。秦国的强势,以及楚国的羸弱,决定了战国时期的楚国处在一个不可能有大作为的时代。屈原是一个想在楚国有所作为的政治家,同时又是一个继承了孔子及原始儒家的坚守的政治家,希望在楚国实现尧、舜、禹、汤文武之“美政”。但是楚国不能给他提供大有作为的舞台。屈原不被楚王任用,怀才不遇,生不逢时,不能有所作为,这是屈原和楚国领导层发生矛盾的根源,也是他悲剧命运的根源。屈原高洁的人品和不愿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勇气,受到了历代中国人的崇敬,这也是端午节的主题逐渐演变为纪念屈原的内在原因。 


端午节,龙舟竞发


来源/“端午节专题”特约稿件,中国屈原学会&阅读公社联合出品
作者/方铭(中国屈原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原标题/屈原与端午节
主编、监制/振华
副主编/晓洁
责编/张燕
制作/兰宇、跃升
版权声明:【阅读公社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