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校老师独家点评2016高考作文

 小绵羊佩蕾书社 2016-06-09

随着2016年语文考试的结束,全国高考作文题目陆续问世,学而思网校教研中心在此对其进行详细的评析,包括作文题目的命题目的,如何找准角度进行立意,以及未来作文命题的整体趋势,希望对备考的孩子们能够有所帮助。 


全国卷Ⅰ:图画作文 旧题新考

(适用地区:河南 河北 山西 江西 湖南 湖北 广东 安徽 福建)


在近些年新材料作文大肆流行的情况下,全国1卷的图画作文像是一阵清风给考生带来了些许新意,但从具体内容上而言,图画所展示的仍旧是我们讨论过的“老题”。


画面中有两个学生分别展示自己的考试成绩,图画左边的学生甲第一次成绩是100分,得到一个吻(奖励),第二次成绩是98分,得到一个巴掌(惩罚);右边的的学生乙第一次成绩是55分,得到了一个巴掌(惩罚);第二次的成绩是61分,得到了一个吻(奖励)。


图画中施行奖励或者惩罚的评判者可以是家长、老师、学校,甚至是社会,仔细思考,我们会发现:评判一个孩子的标准以及教育的成败,依靠的是分数的多少和进步还是退步这两个维度,不免有些极端和过于片面,那从大的层面上讲,我们在看待一件事对待一个人的时候,应该多角度多层面的去认识和分析,理性全面的评判事物才是我们正确的价值观,这才是命题人希望考生提炼出的深层含意。高考作为一个选拔性的考试,希望学生能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体现你个人的价值观和思想深度,要求学生能够透过现象去挖掘本质,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又是如何选择评判的。比如2015年全国1卷的材料作文——“女儿举报父亲”,体现的就是,当中国“亲亲相隐”的这种伦理传统与现实生活中依法治国的政策相互碰撞时,学生如何选择?如何评价?如何处理这种实践中的法与情?通过观察学生在文章中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深度,来确定学生是否符合大学这种高等学府的招生需求,这是高考的选拔性所在。


和去年作文的任务驱动型命题方式相比,虽然外在形式是图画作文,但其内在还是结合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并且不论是讨论教育还是评判事物的标准,在立意上还是有一定的限制性,和近两年高考作文规避套作、防止使用模板的命题理念是相符的;同样,立意的多角度也具有其开放性,总体而言,不算是大的变化,学生也不用因为命题形式的改变而惊慌失措,按照我们之前讲解写作的方法去练习,不难写出一类文的立意。


总体而言,虽然漫画的命题形式和教育主题选材是作文中的“老题”,但今年全国1卷的图画作文所展示给我们的立意角度还是很新颖的,能将旧的话题考出新的立意,也是其作文命题的成功之处。


全国卷Ⅱ:贴近生活,凸显改革

(适用地区:青海 西藏 甘肃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黑龙江 新疆 海南 辽宁 陕西 重庆)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题目延续去年的任务驱动型命题形式——“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同时其封闭性的命题(语文学习的讨论)也规避了套作。


通过材料我们不难看出,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多面性需要学生们展开讨论,除了知识的汲取和吸收,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文化自信”所告诉我们的就是,通过阅读去学习如何将古人的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如何正确的理解并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提升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是考验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恰当的对待这三种方式,能够摒弃之前死记硬背、无聊枯燥的学习形式,鼓励学生解放天性,发挥个性。2015年北京地区教学体制改革提出,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学习、体会,所以小朱老师的很多学生都去参加了学校安排的各种游学活动,学生的反馈都很好,也很认可这种学习方式;关于阅读,早在前几年,高校就鼓励大学生们阅读经典原著,如今下放到高中来说,更是鼓励孩子们多阅读,甚至北京高考明确要求学生必读一些经典书目。


可见,高考命题贴近生活,凸显改革,明确地起到了标杆作用。


全国卷Ⅲ:建立规范,良性竞争

(适用地区:广西 四川 云南 贵州)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总体上延续去年的命题思路,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生活,属于材料作文。提取文中的关键词:推陈出新(创新能力),假冒伪劣(被模仿),规范(解决方法),我们不难发现,命题人老师的思路是,国家政策鼓励创新,创新成功有所收益的时候,面对被模仿,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公开等形式将其规范化,用法律的渠道保护自身利益,而非降低自身标准去恶性竞争。通过小羽个人的例子引出我们对自身乃至整个社会的思考:讲诚信(个人);通过自身努力建立规范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也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努力创新的工艺流程公之于众,“放手”也体现了其分享和舍得的品质,这也是学生可以立意的角度。


全国Ⅲ卷虽然没有使用任务驱动型的命题方式,但材料作文的选材贴近生活,立意角度也自由简单,算是几个省市向全国卷的平稳过渡,同样,命题简单并不意味着不能写出有深度的文章,这也是全国卷的用心之处。


北京卷:文化与想象,论证与描写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肺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了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今年北京作文题目延续去年的命题形式,作文双选,其中一篇和阅读相关联,谈及文化层面的理解和论证,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来有所感悟,从而运用文字表达观点态度,体现了语文学习读、思、写、达四个能力在实际运用中的完美融合;而且,北京今年作文①明确要求使用议论的文体,就是希望学生通过阅读来讨论民俗表演的意义,其精神已经超越了艺术形象本身,表现了高原农民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学生也可以从实际生活层面讨论雅与俗的认识和审美。在此北京的学生要明确注意的是,北京对文体使用的强制要求体现了对学生文体意识的强调,写人就要通过事件来展开(记叙文体),表达观点态度就要对其分析论证(议论文),通过写景来抒情(例如写景散文),学生的写作目的不同就要使用不同的文体,这才是学生对文体意识的具体体现。


作文②要求学生使用记叙的文体,围绕读书的主题来写一篇与书签对话的想象文,所以细节描写在文中必不可少,这一能力往往也是一步入高中就放弃记叙文写作的学生的弱项,所以,文体意识的加强要求我们在学习上要不偏不倚,全面学习,不放弃任何一项能力的培养。说到想象文,在2015年中考作文中也是与阅读相关联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故事,可见今年北京高考也相应地受到中考的影响,比如中考要求学生必读《红岩》,高考必读书目便也增加了这一本,所以中考和高考在一些考查方式和改革政策上,还是相辅相成的。


总体来说,北京作文命题较去年除了文体的进一步加强在难度上并没有什么增加,试卷总体也变化不大,难度偏小,高分的学生不在少数。


上海卷:“接地气”的思辨性命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上海作文的命题一直简单直接任性,近几年也是以“论”为主,有的学生对“评论”不感兴趣的话,难免有些吃亏,不如北京卷作文双选灵活。回到作文材料当中,“评论他人的生活”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评论”,一个是“他人”,前者告诉生活在当下的人们通过朋友圈等渠道彼此评论来沟通感情,而评论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度”的把握,因为这就涉及到了刚才说的后者——他人,如何评论算是沟通感情?如何评论不会干涉别人的隐私?如何评论又不会影响别人的生活、改变别人的决定…… 这些是要把握的“度”,海派历来比较世俗化,所以话题设置很“接地气”,但话题的琐碎不代表题目的不深刻,如何处理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两个空间的关系,不失为一个深刻的话题。


其实看到上海今年的作文题目,我首先想到的是2012年由高圆圆主演的电影《搜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讲述的就是一个白领因舆论的影响发生在她周围的一些事儿,和上海命题稍有相似。其实,所有的评价都是基于价值观的体现,还是前文提到的,高考这类选拔性考试是要看到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和思想的深刻与否的,所以说今年上海作文的命题还是很具有思辨性的。 


天津卷:在科技中关注自我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天津命题虽然一直是结合实际生活,但选材上还是缺乏一些趣味性和挑战性,“我的青春阅读”一定是和成长有关的,所以学生要注意讨论的一定是你个人青春成长时期阅读给你的收获和乐趣,而这类话题又比较老,所以学生写作时可能会感觉缺乏趣味性;另一方面,阅读形式的多元化不会影响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吸收,所以可以从外在形式和内涵进行对比讨论;而在多元化的阅读空间里学生如何选择,如何利用其各自优势来帮助自己汲取知识,又如何规避其弊端,比如网络文学如何区分其好坏(可以讨论科技的双面性),是学生们需要讨论的,总体来说,题目并不难写,命题还是有些缺乏挑战性的。


江苏卷:彰显个性还是墨守成规?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有人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无话的时候也要说出自己的见解。在这个时代,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以此为题材,写800字作文。


江苏今年的题目是一篇材料作文。俗语所给的是我们惯有的思维,而后一句讲的是“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这是强调不去模仿别人,不去跟风,鼓励我们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也许有话可说”是个体创新意识和灵感的体现,而最先前的俗语,所代表的是墨守成规,得到了这些角度,就是我们立意的关键,再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正反两方面或者自身比较进行讨论,便可以得出论点。在此要说明的是,如何使现象成为可以讨论的观点,解决方式就是提问题进行比较,比如就创新而言,其自身利弊的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创新不能怪异,独辟蹊径不能标新立异太过造作”,也就是彰显个性的同时还要有度的把握;那创新和墨守成规来比较,又可以得出其他立意,总体来说,对现象类材料作文的解决方式就是提问题作比较,得出观点进行论证。


江苏卷的命题,材料虽偏一些,但好在材料中给出了角度,所以整体而言审题立意不难,难的是学生文章深度的体现。 


浙江卷:如何与科技保持最“温暖”的距离?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浙江卷今年命题对文体进行了明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可见,浙江卷和北京卷共同体现了对文体意识的强调,所以还是上文提及的,学生写作目不同就要使用不同的文体来表达(详见北京作文解析)。就选材而言,讨论的是科技与现实生活二者如何协调的问题,因为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拥抱科技接受科技所带来的便利,同时,也要与科技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能被科技所左右,有自己的思考和立场,情感的交流是不可以完全依赖科技来解决。还是那句,把握好度,批判性的去接受新事物,毕竟,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浙江卷本次命题角度是孩子们不太熟悉的科技议论文,但从以上角度来写也不是很难,和2014年天津卷作文主题有些类似,下文为相关材料,学生们可以对比一下。


“也许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比如说,你在心里默念一声“物理”,人类有史以来有关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纷纷浮现出来,比老师讲的还多,比书本印的还全。你逛秦淮河时,脱口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旁边卖雪糕的老大娘就接茬说“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慈祥地告诉你,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女孩抢着说,诗名《乌衣巷》,出自《全唐诗》365卷4117……这将是怎样的情形啊!”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2014年天津卷作文


山东卷:成功需要未雨绸缪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行囊已准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山东卷今年的作文命题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中的描写都有一定的隐喻,需要学生自己去推敲内在的含意。旅程可能是自己的人生道路,也可能是一段时间的规划计划,行囊是自己前期的准备和内在的储蓄,而在准备的过程中会面对一些选择,“暂时用不上”就需要我们适当的减负,学会舍弃;“想用未曾准备”告诉我们学会未雨绸缪,抓住身边的学习机会,培养提升自身的能力;而不论是否准备好,是否拥有是否得到,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山东卷的作文命题体现出当地人民的一些特点,朴实无华的讨论人生的话题,这类话题同学们平时练习的也比较多,并不难写。2018年山东高考语文会使用全国卷,但今年在命题上并没有体现全国卷的命题特点,可能明年会有所强调和改革,备考的山东学生建议练习一下全国卷的写作,未雨绸缪嘛,尽早准备还是好的。


以上是朱老师对2016年全国9套卷作文题目的解析和评价,具体写作建议在每套卷子上也有详细的说明,希望对备考的学生有所帮助。


作者:学而思网校教学研究中心   朱啸婷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