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梯田美食】故乡记忆·皂角叶

 秀美红河 2016-06-09
走近哈尼梯田 珍爱世界遗产


朋友从元阳带来一袋皂角叶,绿绿的、嫩嫩的,带着春天山野的清香,让人心底泛起满满的幸福和爽朗的微笑。

一下班我就下厨房忙开了,把水煮开,把洗好的皂角叶用清水轻轻煮一下就捞起,再做一碗妈妈传给的佐料齐全的大蒜豆豉蘸水,热气腾腾的冒着皂角叶特有的清香,胃口再不好的人,一口气可以爽下两碗米饭。

在人的一生中,有些食物,带着特殊的记忆伴随着你,看似遗忘了,却又从没忘记过,就象这皂角叶,看见它,就象看见了家门口曾经的皂角树和曾经的童年,还有童年记忆里的故乡——村头竹林茂密、桃花盛开,村里鸡犬相闻,袅袅炊烟夹杂着孩童的喜闹和牛、鸭牧归的和谐音律……

人到中年,人生的许多记忆在流年中走失或泛黄,唯有童年的故乡,牢牢地印在岁月的绿洲里,没有在流年似水中走失和泛黄,或许是因为童年的故乡是此生最纯净的净土。

记得那时家门口有一大片茂盛的竹林,竹林边有一棵高大的皂角树,一到春天就冒出嫩绿的新叶,很是养眼。

皂角熟透后,村里人摘来洗衣、洗头。女人们用皂角洗头发,头发乌黑发亮,那时村里到处是辫子又粗又长的水灵灵的村姑,村姑们那个美,不亚于村头盛开的桃花。


有一年春天,在县里工作的爸爸到省城学习,由于路途遥远再加上爸爸在省城比在县里开销大,寄给家里的钱比以往少而且慢。那年合作社分的主粮又特别少,妈妈带着六个孩子把餐桌上的主粮省了又省,好吃或不好吃的各种山茅野菜添了又添。

那年月,春天是农家人采摘野菜以弥补主粮不足的好季节。一天旁晚,家门口的皂角树上有许多男孩子在摘皂角叶,妈妈望望他们,叹气道:皂角叶很好吃的,但树太高了,爬不上去啊!

那时我还没上学,大概六岁多不到七岁,而妈妈背上背着六弟、手里牵着五弟,她那沉重的叹息声,让年少的我心里酸酸的,有种想哭的感觉,再望望两个温柔如水的姐姐和胆小的妹妹,我不知哪来的胆量,在妈妈和邻居打招呼的瞬间,我如机灵的小?子一下爬到树顶和男孩子们争摘皂角叶,把妈妈吓得在树下大呼小叫,生怕我有什么闪失。

从那以后,我在村里出名了,都知道竹林边的那户人家的三丫头爬树比男娃还厉害。

第二天家里的餐桌上多了一大碗热腾腾的皂角叶,妈妈给皂角叶配了一碗佐料齐全的大蒜豆豉蘸水,吃得几个孩子额头直冒汗,小脸白里透红,把餐桌上的木薯饭全消灭了。

妈妈说油水不足时,吃皂角叶等野菜关键在于配蘸水,既不伤胃又调理胃。那年月,面对六张只会等着吃的小嘴,妈妈真的不容易啊!

后来包产到户后日子好过了,妈妈还常常提起那段日子,说那年过得特别难。好在妈妈很能干,靠山吃山,想尽了各种办法,最终没让六个孩子饿着。

以后每年春天,当家门口的皂角树冒新叶时,我就负责爬树摘叶,两个姐姐在树下提着篓子拾皂角叶,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我去外地读初中。

那是一段苦中作乐的美好时光,野丫头小脸蛋白里透红,哼着不成调的山歌,一点皂角叶就那么开心、那么容易知足。


后来我在外地读书、工作,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回到故乡,发现竹林和皂角树不见了,那地方盖起了许多漂亮的房子。

虽然很怀念童年的竹林和皂角树,但看到变化中的故乡暖暖的炊烟中,那些不再被贫困所困扰的父老乡亲把皂角叶等野菜作为商品,乐滋滋地忙于做小本生意、过小日子,心里平添了许多慰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