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王君老师聊课(之七):关于《荷叶 母亲》

 江山携手 2016-06-09

继续聊课。

还是先做个自我表白:聊课而已,主要是自娱自乐。这些年来,已经养成了记录反思自己的课堂和生活的习惯。我写,是因为我有;我写,是因为我爱。就算是没有一个读者,我想我也会记录。于我而言,这是忠诚于自己的生命的表现。如果有朋友愿意来看一看,甚至对大家伙儿还有些许启示,那当然是善莫大焉。聊课而已,不是指导,更非要求。上课是最个性化的事儿。各人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深刻地受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和个性的影响甚至支配,再加上地情校情班情的迥异,更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无限的丰富性,所以,根本不可能人人都想的完全一样。真都完全一样了,语文就完蛋了。

所以,我的唠叨,朋友们都不必太当回事儿。我自己呢,学历低,起点低。加上是女人,女人嘛,性别所限,天天围绕着锅台和洗衣机转,所以,头发长见识短是免不了的。你觉得说得有道理,就看看。觉得幼稚,欢迎批评批判。反正,网络应该是个圆桌聚会,大家都有说话的地儿。只是,彼此都注意尊重人,聚会便多些快乐不是?

特别要强调的是,评课简单。人人都是棉花匠,个个能弹。我也能谈个一二三,但真要让我来上,可能我也会傻眼儿,未必有被我们“评”的老师上得好。反正在课堂教学上,我几乎算常败将军,天天都要去见成功他妈妈的。

 

 

教书教到了一定岁月,面对课文,常常有不敢教的感觉:有些课文是好得不敢教。比如近期在备课的《孔乙己》、《范进中举》、《变色龙》等等,哎呀,那种感觉,虽然教了好多次了,但每次都还是觉得是初恋。这些文本,文字真叫好啊。好得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教坏了,生生玷污了好文章。那根本就是犯罪啊。

有些课文呢,是烂得不敢教。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根本不算一个苛刻较真的人。但文字这个东西,没有办法啊。你騙不了自己啊。穿衣服不合身邋遢一点儿就过去了。食物不合胃口拉出来也就完了。但课文这东西,你得拿到台上去宣讲,底下坐着几十个孩子呢。打个不太文雅的比方,这就像谈恋爱,你不喜欢这个男人,你还得跟他这个那个的,那感觉,就是不舒服啊,别扭啊。我也知道编教材的专家们不容易,怎么编,都得挨骂。但是,这怎么说呢,经历了,或者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经典总还是够多的,怎么就凑不够一本书呢?

 

回到冰心的《荷叶   母亲》上来。

在上篇文章中已经谈过一些。从宏观上看,我不看好这篇文章。我说的是老实话。如果你不同意,也请饶了我。我说:

 

 

而《荷叶  母亲》呢?恕我直言。我现在还没有正式教过这篇课文。但是,从我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开始,就不觉得它是篇好文章。虽然我对冰心奶奶是很尊重的。因为我觉得傻子也会问这个问题:那保护了红莲的荷叶是主动行为呢还是偶然“行为”。我觉得大凡应用了象征手法的文章一定要小心:其自然属性和人物精神情怀之间的关系是水乳相融的,绝不是生搬硬套胡乱拉扯在一起的。比如,你可以从母猫保护小猫联想到母爱的伟大,但是你从荷叶可以保护荷花联想到母爱的伟大就很难说服我。母猫的表现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你看只要有人靠近她的小猫,她就会凶神恶煞地拱起背喵喵地叫着随时准备战斗。但荷叶显然不是这样的。它盖住了荷花显然是风雨的一种偶然行为,它不是主动“荫庇”,而是被动“荫庇”的。既然这样,你非要说她象征着母爱,我就觉得别扭了。冰心的文字是很好的,但这一类文章显然和杨朔的抒情散文一样有点儿让人倒胃口。他们是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写得矫情,写得造作。说实话,现在学生写此类矫情文章是很上手的。我早就头疼得很。你让我还认认真真地去教《荷叶 母亲》,我是不干的。

 

 

关于冰心的作品,散文啊,诗啊,确实有独特的韵味。比如《再寄小读者》,我是百读不厌的。但是,她的有些东西,我从小就不觉得怎么样。学她的《纸船》的时候,我做过一个专题教学,整合了汪国真、冰心、泰戈尔、席慕容等等几个写短诗很有名的作家的作品。最开始没有告诉孩子们作者,只让他们自己去赏析评价。最后,你猜结果如何?孩子们最不喜欢汪国真,因为他老喊口号。其次是冰心,觉得她矫情。孩子们普遍喜欢席慕容和泰戈尔。这个案例的部分实录,我收在《华山论诗》中了。一群小屁孩儿,跟我的审美是一样的。这说明,文字这东西,你就是骗不了人。它自己不够好,就算皇帝非要说它好,他也好不了。

 

但《荷叶  母亲》还得上不是。怎么办?我对自己是这样要求的:你站起来上。

什么叫“站起来”上呢?就是彻底地和文章拉开距离,你去评价它,去整合它,去使用它。而没有必要钻进它的文字中去咬文嚼字。因为它太脆弱了,一咬一嚼它就死翘翘了。它没有那个质地,它经不起嚼的。如果硬要嚼,最后你自己得先吐。

 

如果你敢不厚道,如我,直接把作者名字隐去,让学生读了,问他们,你觉得这文章好吗?值得我们学习吗?我敢打包票,聪明点儿的孩子,还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会提出跟我一样的疑问。批判型文本──我的文本特质研究中就有对这种文本的研究,专门针对课文中的假冒伪劣产品。

希望冰心奶奶她老人家不要生气。现在是21世纪了,不是可以随随便便就伪圣化和伪神化的年代了。我们需得把我们的孩子教得更独立更民主更有批判精神。所以,难免得罪老前辈了。这是站起来之一。

 

我请教过余映潮老师,看了他的课件。我觉得他比较高明。他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从整体上评价《荷叶  母亲》的写作手法。第二,课文重组。要求学生从原文中抽出写“红莲”的句子和最后一段构成一首散文诗,然后诵读。第三,重点赏析了课文最后一个句子。

我觉得余老师很聪明。他是特别喜欢做咬文嚼字的工作的。但显然这篇文字,他避开了。他教的是《荷叶  母亲》的精华。他甚至通过第二个环节带领学生主动把那些牵强附会的内容清除掉。这个“课文重组训练”简直是给《荷叶  母亲》洗了一个澡,理了一回发,让这篇文章变得眉清目秀了起来。

余老师比较厚道。他未必会去批评课文。但从他的处理中,我感觉得到他的价值判断。这是站起来之二。

 

还有一个教法,这篇文字,只浅浅读一读,然后找出冰心写母爱的其他散文和诗,做一个整合拓展阅读或者诵读。这就是把该文本处理为拓展型文本了。我看这样学生收获会比较实在。这是站起来之三。

 

 

 

但是我们难免有时候得“跪着教”。所以再说说细节。

通州的这位老师很有激情。她设计了一个仿写训练。就是仿写最后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让学生不能再说“红莲”,而说其他。

本来这个设计挺好的。即是情感渲染,又是语言和思维训练。做得好,这堂课的高潮就到来了。

可惜的是,在这个训练之前,她没有任何铺垫。只是讲课文,让学生填了一个表。表的内容是《四看红莲》,要学生填写当时的环境、红莲,还有作者的心境。这是她这堂课最核心的内容。

我的建议是:

首先,这个环节占用时间太多。而且几乎不具有思维挑战性。四五百字的短文章,这样来大卸八块式地梳理,有点儿浪费时间。大凡在课堂上要做课文“信息提取类”的事情,一般来说这个“信息”的铺展度应该比较大才有意义。比如《故乡》、《范进中举》这样的文本,就需要去梳理,才能够把骨架理出来,让学生看到变化。又如《变色龙》,我就不想要求学生用太多时间去寻找主人公怎么叫狗的呀这些信息,因为文本从情节层面来讲,非常简单,一目了然。

其次,不能够一梳理完课文内容,马上就让孩子们仿写。这太陡了。他们感情都还没有上来呢,怎么写呀?课堂上的语段仿写应该是课文学习的一部分,血肉相连的,甚至要为课文学习服务的。不能搞成了阅读课中相对独立的微型写作课。

那么,怎么操作呢?写之前,要蓄势,要酝情,要把功夫下足了,让学生觉得不写不可,不写不快再写。比如,先回到文本中去,让学生想象这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身边”,母亲为什么要唤我,母亲怎么样在唤我,我过去之后,母亲会对我说什么。母亲在担忧什么呢?这个点不弄清楚,我担心孩子们根本读不懂这篇文字呢。然后,适当引入冰心和母亲的亲密、深刻关系的故事细节甚至经典诗文来对这若隐若现的一笔进行补充。这时的穿插很重要。课堂上没有这一笔,学生怎么都不可能理解冰心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劲儿从这么小的生活场景想到母爱。其实红莲只是一个触发点罢了,当时冰心一定是关于母亲的前尘往事都涌上了心头了。接着,组织学生动情诵读最后一段,反复读,反复背,适当赏析。接着,让学生讲自己和母亲的故事,看学生有触动没有。根据我的经验,这个环节就可能让孩子们动情了。一旦动情了,你让他仿写,一切便都水到渠成。孩子仿写完了,最后,顺势读他们写的句子,就可以形成一首课堂散文诗,好美好感人不是。

你看,这就是课堂设计。你可以做一个步骤,我也可能做出五、六个步骤。长课文也好,短课文也好,四十分钟要处理都是不容易的。所以,需要对一些关键的细节做重点敲打。这些细节弄实了,你的课就实了。

 

还需要注意的是,环节和环节之间是应该相扣的,相呼应的,相支撑的。如果环节之间割裂了,课堂之间的板块搞成了地球上几大洲之间那么深的鸿沟,这课,怎么上便都是散的。

要有板块,因为板块意味着思路和逻辑。但这个板块最好无痕。板块内在的勾连牵引就是老师的功夫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