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修道”一定要出家吗?非也! 今天我就以一位居士的角度,以一位凡夫俗子的立场,讲一讲普通人如何做到修道、修心、敬神。 初入道门,就听闻这样一句话“下士烧香,中士修道,上士弘道”,原来我从小所受的烧香拜神仙思想只是一个下士的作为,在烧香之时,我不懂何为道,在跪拜之时,我不知何为神,浑浑噩噩中、迷迷糊糊中完成一个看似虔诚的礼仪,所求之事,皆为己之私欲,转身出门,便忘却了,似乎一切心愿托付了神灵,自己便解脱了,便释然了,便可以坐享其成了。殊不知,凡心不净者,为不敬,凡欺心者,为欺神。 众所周知,入道者,以修道为本,出而行道,净心乐善视为修心。即是修道,便以修心为己任,即是修心,便以欺神为恶行。 我本是一俗人,不论鬼神,不叹来世,却也被这道法所迷,苦苦不得要领,却也心向往之。 我本是一愤青,乐善好施,仗义而为,却也被这世风所惑,豪气无处抒发,只等平凡落寞。 我本是一信徒,敬畏神灵,虔诚之至,却也迷茫于红尘中,不知所以来,不知何以去。 道,虽然存在于生活中和做人处世的方方面面,却仍然处在一个无私奉献者的位置,悄然来,悠然去,留下不可抹掉的痕迹,却不让历史记录它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家说,何为道?我真的无法参的透,但是我却愿意去参透,这就是我与那些只会烧香拜神仙之人不同之处。帝君曰:人生在世,贵尽忠孝节义等事,方于人道无愧,可立身于天地之间。若不尽忠孝节义等事,身虽在世,其心已死,是谓偷生。何等人谓偷生?在我看来,现在那些认为信道心诚就行,无需了解过多道教礼节,无需修道、修心、敬神,一味的索取不知付出之人,此等人,皆为偷生!他们以为有信仰,实则信己而非神。他们以为自己虔诚,实则私欲心极强。此等伪信众,且不知何为道,又如何弘道? 正因为“道”处无形之中,立有形之地,传不言之教,故不易习之,需要潜心修行,悟道而成。人为何深处道中而不知,如鱼生水中而不觉察,人呼空气而不珍惜。故而想得道者,需先修道。 可是,何为修道?修道是人在入定中见性直至打成一片的过程。修道,只是借名为修道。因为不是人身自己做主而修道,而是人身无为而道自为之。修道,有人视为虚无的作为,理不清、道不名、故而抨之,言不尽、表不明、故而笑之,看不见、抓不着、故而疑之,殊不知,风虽看不见而可触之、感之,爱虽看不见亦可传之、体之,道亦如此,不需刻意寻之,只因道法自然,万物皆在其中,体会了道法的玄妙,便能修得清净之心灵。故,即是修道,亦是修心。 帝君曰:“凡人心即神,神即心,无愧心,无愧神;若是欺心,便是欺神”,看似浅显易懂的道理,却被多少人视若无睹。帝君的忠、孝、节、义乃年轻血液中的激进动脉,充血上扬,意气风发,多少人以此为正义之符号,以此为评判道德之标尺,行之、颂之,却忽视于灵魂道德的角落。关公,岳飞忠义之榜样,屈原、文天祥爱国之楷模,从小耳濡目染的应试教育,却让我们学成了“自古忠孝两难全”,用此等理论为自己道德上的偏失找诸多借口。 殊不知,没有了忠、孝、节、义为道德的标杆,人心偏失,错路重生,罪恶诸多,怨念心重,若不以修道转而向善,折而走正,则会丧失伦理道德,跌入无底深渊。而心正,则神护之,无愧于心,神灵降福于身,无愧于神,心净万事顺而成,若有愧于心,则神避之,若有愧于神,则心暗诸事不顺而败。故,即是修心,亦是敬神。 行善福报,作恶祸临。心不净之人,作恶行之人,皆为不得真道者。心不净而出妄语者,是为自欺欺人,以为心诚则灵,无需躬而行之,实则欺心欺神,掩耳盗铃,为自己不正之心寻出处,此等人不足为众人善待之,当唾之。看似欺心之举,实则欺神为实。此等欺心、欺神之人,所求之事能成?所愿之事能灵?空谈!这就是为何世人多烧香拜神仙,却不能灵验之因。不种善树,何结善果? 我身边有诸多信神烧香之人,多有妄心,口出诳语,修小人得志之容,却要享福寿富贵之命,此等伪善信,可知羞耻二字何写乎? 故帝君言语训诫世人曰:修道即是修心,欺心即是欺神,吾本无私,惟佑善人。故善乃万恶之克星,行善乃修道之准则,修心即为积善,伪善即为欺神。 我不是一个道士,并不主张人人都放下欲望皈依道门,我只是觉得道法玄妙,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有柔弱的一面,亦有刚强的一面,正如我们人类有喜怒忧思悲恐惊、刚柔并济、阴阳相生,故而“道”的精神应该弘扬和推广,而道士们也不能因循守旧、梗顽不化、墨守成规,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创新的眼光看待“弘道”精神,用符合时宜的态度看待“入世”观念。《文始经》中云“圣人不以一己治天下,而以天下治天下”,而现今我们要做到“道人不以一度治信众,而以信众度信众”,道法的自然无为思想,要靠每一位信徒的努力弘道,要靠每一个懂得道法玄妙之人的努力讲解和分享,知识只有传授出去的才能叫知识,否则留在脑子里面烂掉的,就是浆糊。 道教的教理教义提倡的思想皆为爱国,爱家、爱民,以及如何治国、理家、利民,故而把道教作为本土宗教发展和弘扬更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富强,人们生活的富足、安康,更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层次,而道教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知识,更能让人们在信仰道教的同时迸发出传承中国文化的想法,不让外来文化占据中国市场,而丢失掉中国本土的文化信仰,遏制外国人对中国讥讽、嘲笑。 我本俗人一个,也许修不得真道,但是修心、行善乃本性故而尊为恪守法则,不求他日得道高升,但求现世修心养性,足以。 我一愿世人都能成为一个进庙烧香,在家修道,出门弘道之人,二愿世人都能做到行不言之教,修无形之道,三愿世人都能感悟帝君之言,悟得大道,修得正心,积累善行,广布道法,福生无量。 (文章出自道山不老,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亲情链接:微信公共平台“大孤山玄都宫” 第一时间了解道教新闻咨询、相关道教活动、道教知识、加入我们从这一刻开始,期待您的订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