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税事杂谈】说说代开、虚开发票这个事

 刘刘4615 2016-06-10

Peter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还想代开发票赚钱,老老实实干点正事,别动这些歪脑筋了。本文只是警告一下大家,以下操作方式已经被税务局盯上了。
 
    真正的代开发票,并不违法——指的是应该开发票方合法委托他人代开,甲卖东西给乙,甲开不出发票,找税务局代开发票。而大家比较熟悉的代开却是违法的,所以名字叫代开发票实际上是虚开发票。
    虚开发票一般分两种:1、开的假票,2、开的真票,但是与实际交易不符。
 
    前者多以不需认证的发票为主,但是伪造成本高,很容易识别,毕竟发票都是有防伪手段的,再加上现在税局都开通了网上查询功能,这类发票的收票方还是容易防范的,基本上这种票连收票方的财务都过不去,一眼就能看出来了,所以这种方式的发票市场越来越少了。
 
    市场上比较主流的是后一种,即发票是真的、从税局领购的,但是开具的业务内容不真实。这也分好几种类型。
 
    一、注册虚假公司,大多是用假身份登记注册,多以商贸公司为主。注册后会休眠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多为在外招揽虚开业务,然后在某一个月从税局大量领购发票开具,开具后在月底全部在开票系统内作废,同时上报开票数据给税局,但是会将纸质发票卖给“客户”,“客户”拿到票后会到网上查询,发现发票是“真”的,如果是专用发票,“客户”会放心回家认证,认证也是能通过的,但是次月就会被税局发现,因为开票方报税数据会与认证数据比对,你把作废发票当正常发票认证,作死!接下来就是各种查你。当然有人问了,如果卖票的人不作废发票呢,因为这类人不会真的去纳税,所以往往选择跑路,反正公司是用假身份证注册的,所以后续税务局查了,还是收票方倒霉
 
    如果不是专用发票而是不需认证的普通发票呢?这点就很无解,特别是现在税局在用票企业发票验证上力不从心(发票太多),这种利用作废的普通发票虚开就较难防范,但是现在税务局都上风险导向稽查了,这类发票被查出来的风险也越来越高,查出来就是收票人罚款倒霉。
 
二、利用特殊行业进行代开。
    第一种,利用特殊商品做文章。即农产品收购发票虚开虚抵,首先犯罪分子会注册一些粮油商贸、农产品商贸、药材商贸企业等等(甲),甲虚开农产品抵扣发票(甲是收购方,国家考虑到农户开票不便,允许购买农产品的企业向农户开具收购发票作为交易凭证,收购方凭借自己开出的农产品发票进行增值税进行抵扣,即自开自抵),有了抵扣,就能堂而皇之的虚开销项发票(专用发票)。这类企业虚开行为有一定规律,税局也早已建立相关的防控机制 ,这种虚开也是作死。
 
    第二种,利用免税商品做文章。典型的就是苗木、花卉、药材等 经济作物商品,犯罪分子注册一些合作社、农场等等,到税务局以公司加农户的 名义申请免税,然后蛰伏一段时间,时间一到就拼命对外开发票,受票方多为房地产相关行业、药材加工行业等等,特别是房地产行业。
 
    第三种,票货分离的虚开行为,可以说所有的企业都曾有过这类虚开行为。大家知道做业务,不是所有的客户 都需要发票,特别是零售环节,作为消费者有几个人每次消费都能拿到发票、都想拿到发票?或者即使拿到票据也可能是收据、小票、卷式发票等非正式发票。这样一来就开了个大口子,零售环节不要对外开发票,反正已经按照销售额纳税了,那手上多余的发票就可以出售给其他需要发票的客户来谋取利润。
 
    发票虚开通过各种手段掩饰虚假交易,或利用各地税局信息的不对称、向“客户”提供各种能证实业务真实性的凭据来应付税局检查。但是虚开就是虚开,税局还是有大把的方法来应对,后面还有公安经侦,所以“代开”发票这种事,就是作死,在此告诫各位不要作死,不要以身试法。
 
Peter的三观还是正的,大家可千万别尝试上面的方式,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