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竟然诞生在盘山

 昵称34146212 2016-06-10

《红楼梦》与盘山

再说到“《红楼梦》与盘山”前不能不说说土默热教授。

土默热教授首创并独力完成的关于《红楼梦》的研究的新学说。按照学术界对新学说以首创者名字命名的惯例,故称土默热红学。

土默热红学完全不同于传统红学及当今主流红学,既不属于索引派,也不属于考据派,更不属于评点、探佚派。土默热红学立足于历史分析和文学分析,对《红楼梦》小说解读提出了全新见解。土默热红学是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对《红楼梦》创作缘起、作者真相、时间地点、故事本事、人物原型,以及评点题名、抄录问世、版本源流等,做出了全面而独到的解释。


土默热红学的核心是“洪升著书说”。康熙二十九年春,洪升在国丧期间“聚演《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遭遇了“斥革下狱”之难后,满腔悲愤,万念俱灰,骑着一头毛驴来到京东一百四十里的盘山,去投奔自己的老朋友——盘山青沟禅院的智朴和尚,倾诉委屈,并通过“逃禅”去寻求心理解脱。《红楼梦》的创作冲动,就是在这里产生的。


(盘山-摇动石)

《红楼梦》书中的“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原型是北京东郊(今隶属天津蓟县)的盘山。盘山的智朴和尚著有《盘山志》,根据这本志书的记载,这里就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这里在清初是天下四大名山之一,盘山有“盘古寺”(被乾隆皇帝误写为“盘谷寺”)相传是盘古开天辟地的“大荒山”;盘山还有“女娲庙”,相传是“娲皇”炼五色石“补天”的地方,山中著名的“摇动石”,传说就是“娲皇”炼后未用的一块。洪昇在盘山“逃禅”期间,坐在摇动石下抚今追昔,哀叹悲己,以“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那块“娲皇”炼而未用于“补天”的“五彩石”自况,也正是洪升被“革去功名”后必然产生的心理反应。


(智朴所著《盘山志》原本,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

《红楼梦》书中的“空空道人”,原型就是盘山“青沟峰”(盘古寺)的智朴和尚,法名拙庵,人称拙和尚。因为他有僧道双重身份,所以又称拙道人。洪升与智朴和尚是老朋友,《红楼梦》书中“石兄”与“空空道人”的对话,应是洪升酝酿创作《红楼梦》时,二人在盘山对话的真实记录。《红楼梦》成书后,又是这个智朴和尚于康熙四十二年去江南扫塔,“访道求仙”,从洪升那里首先抄回来的。由“空空道人抄录问世”并改名《情僧录》的本子,是今天“立松轩”系统《石头记》版本的总源头。


(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康熙四十三年,洪升应曹寅(曹雪芹祖父)之约,到南京江宁织造府“畅演三日长生殿”。朱彝尊诗和曹寅诗曾经记载,洪升是带着《洪上舍传奇》(洪升所著《红楼梦》最初本)手稿去南京的,意图是请曹寅帮助出版。洪升在归途中不幸失足落水淹死了,书稿从此流落曹家。六十年后,曹雪芹翻出了这些手稿,感到与自己家事迹类似,引发心理共鸣,于是开始“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红楼梦》从此正式开始流传。曹雪芹传播的本子,是今天《红楼梦》白文系统版本的总源头。


本文节选自《土默热红学-<红楼梦>创作真相与作品真谛新探》,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赏读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