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来人语

 七毛大顺 2016-06-10

瞬间恐惧,人之常情,谁都在所难免。但是,若恐惧持续过长,就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成为病态,因此,一定要想办法克服。

 

所谓“恐高”,说到底就是害怕失败,它的心结就是怕考不上、考不好。我有一个好朋友,当年也得过恐高症,她说是她父母帮她结开的心结,二位老人告诉她,不喜欢读书,满18岁就当工人吧,踏踏实实过日子,没什么不好。从此,她高高兴兴地去上学,想着高三毕业就去当工人,不曾想,因为快乐因为无所顾忌,她在高考中竟超常发挥,考上了重点大学。我的另一位朋友,也曾怕得彻夜不眠,但她最终自解心结,她不断告诫自己,考不好我就复读,高考的结果不仅未让她复读,她也考入重点大学。她们的做法无疑是成功的,其中包含着道理——降低目标,减轻压力。降低目标是为了留有余地,避免心理压力带来的情绪障碍;减轻压力不等于放松要求,是为了更加充满信心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

 

“恐高”不仅源于“害怕考不上”,也来源于一次次大考小考的失败。连连受挫往往使人丧失自信,自信缺失,便生恐惧,以致恶性循环,愈挫愈怕,愈怕愈挫。记得孩子高三连连受挫致使一蹶不振之时,我曾对他说:“人的一生就是攀登的过程,大家都在用力向上爬,只要坚持不懈,早晚都能登到顶峰,不要因为有人先你而上就泄气,他只不过比你早点看风景罢了,你只要坚持登上顶峰,也能看到同样的风景,说不定赶上云开雾散,你所见的风景比先你所见的人看到的更美!”孩子听了我的劝,不再和旁的人比,一根筋向上爬即是。心里的包袱卸下,攀登的速度倒比从前快了许多。当旁人让你感到压力时,请记住,不要和别人比,丈量好自己的脚步,一步一步向前迈,你也能量到终点!

 

不再怕考不上,不再怕和人比,它只是顺利走过高三的前提。要想真的有所获,更需要排除一切杂念,集中注意力。千万不要小看“注意力”,它像一块吸铁石,能把知识、思考、记忆全吸上来,有了知识,有过思考,保存住记忆,何愁没有好成绩?集中注意力,就是把全部心思用到对一个知识点的探索,对一道题的探究,对一句话的理解,对一词一句的揣摩,这样的探索、探究、理解、揣摩每天会遇到许多,只要你肯做,只要你用心做,哪里还有时间再去胡思乱想其它,譬如考不上,譬如考不好,譬如不如人,等等,等等杂念!

 

别怕,孩子!高考只是人生路上的一座小山头,只要你坚持向上攀登,你会发现这个山顶会在不知不觉中到达,过后你会感叹,并不如想象的这么难,原来爬着爬着就能到顶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