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故事若烹小鲜(上)

 独胜寒私人书房 2016-06-10

 关于成功电影故事的两大分类和四种写法,可能比较主观,但却是很难找出反驳的例子。

120分钟,是电影院观众可以保持兴趣的最佳时间段。短于80分钟,可能会有故事变化不足的问题出现;长于120分钟,除非你的故事有金刚钻,否则轻易不要尝试超时。

两大分类是,一种故事是故事人物和外部对抗力进行对抗的故事,主人公的性格基本是恒定的,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路抗争抵达最终的结局。外部对抗力,或者说故事的阻力,既包括社会层面的,也包括自然力(所谓不可抗力)层面。第一类故事的主人公,必须十分强大,十分强悍。

第二类故事是表现人物内心对抗的故事,人物在故事开始,和在故事结尾,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和成长的过程,而阻碍人物变化和成长的对抗力量,不是来自社会或自然力,而是来自人物内心的弱小和迷茫。这类故事的主人公身边,常会有一个“导师”角色伴随,给主人公启发和力量,帮助他完成改变和成长。

应该说,绝大部分的故事,都不外乎这两大类。

反情节主义的故事,通常情况下,不会有太强市场属性。除非创作者在故事讲述中,让无序的故事更加具有借鉴前两类故事的冲突形态构筑场景的特征,让无序的结构具有某种便于观众理解的因果关系,比如《一代宗师》。

更重要的一点是,在两大类故事之间,是没有围墙的,是可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最突出的例子,我举一个斯皮尔伯格,举一个冯小刚。

斯皮尔伯格《辛德勒名单》,故事具有典型的外部对抗特征,辛德勒面临的是强大的法西斯主义种族政策;但同时,主人公在故事开始和故事结束,性格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从一个自私的商人,转变为一个伟大的救赎者。

冯小刚的《天下无贼》也是如此。主人公面临的,是和一伙“坏贼”真刀真枪的战争,但人物从开始到结尾,也是发生了180度转变,且身边一直有一个对这个转变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存在。

关于优秀电影故事的四种讲法,简单说分别是:主人公主动选择法、思想主脊椎法、事件推动、风暴搅动法和材质原味法。

明天有时间,仔细聊。

治大国若烹小鲜;写故事也是一样。不懂八大菜系,自我创新就很成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