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家桥,究竟是座什么样的桥?

 荷叶的图书收藏馆 2016-06-11


沿着中山公园大门前的长宁路慢慢向西行进,一路上最抢眼的景致莫过于马路两侧那鳞次栉比、形态与色彩各异的高层建筑,这一带是在沪上颇有名气的周家桥地区




这里紧临苏州河,毗邻虹桥开发区,加上中山公园商圈的辐射效应,是为沪西的“高尚地段”之一。沧海桑田,随着时代变迁和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周家桥早已旧貌换新颜。


周家桥,原来的确是一座桥


周家桥桥梁原是从李漎泾支流上一座小木桥,原址在长宁路1895弄和2039弄交接处,也就是现在的长宁路锦屏路口虹桥万博花园所在。1925年,由木桥改建为水泥桥。1958年,被拆除,填没筑路。


关于周家桥桥名的由来,其中一种说法是与周太仆祠有关。

1909年刊行于上海的《图画日报》,曾长期连载《上海名胜古迹》,其中就有关于周太仆祠的记录


据史料记载周中鋐是个爱民如子、两袖清风的好官。周中鋐奉命督办吴淞江疏浚工程。他多次亲自到现场督工。在一日监督坝体合拢的过程中,被湍急的河水卷入水中。落水丧命数日后,在众人的奋力之下,堤坝终于修成。为了纪念周中鋐,当地百姓在坝边筑起一小祠堂。


由于周太仆祠位于吴淞江(今苏州河)北岸,从上海县城到祠堂必须经过吴淞江支流西芦子浦。为方便过河,人们就在西芦子浦上修造木桥一座,即名“周家桥”


周家桥如何渐渐走向繁荣


清末民初,工部局越界新辟白利南路(今长宁路)、霍必兰路,延伸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以后,周家桥一带便捷的水陆交通吸引了许多实业界人士纷纷来此设厂。


1929年,著名的企业家吴蕴初来此开办天厨味精厂,打破了日本“味之素”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开创了中国调味品行业的先河。



后来,为打破生产味精的主要原料—盐酸却不得不依赖进口的局面,吴蕴初与合伙人张逸云等集股20万银元,以每年6000元的价格租下白利南路上的这片土地,创建了国内第一家氯碱工厂——天原电化厂股份有限公司。



除天原电化厂外,荣氏家族的申新一厂、申新八厂以及日商丰田纱厂、民生纱厂等10余家企业也开在周家桥地区。


原本宁静的村庄逐渐为拔地而起的厂房所取代,周家桥地区在隆隆的机器声中渐次繁荣起来。


关于苏州河上最后的船渡


周家桥的“老土地”们,都知道“强家角”。“强家角”,原是苏州河畔一个小村落的名字,其最出名的就是设于该地的船渡

上世纪90年代的强家角渡

强家角船渡后来通过招商,由永豫东路船渡的老板来承办。解放后,强家角船渡于1956年以资产入股方式并入市轮渡公司,后又对码头进行扩建改造,船只改用钢质电动渡船。


然而,伴随上海道路交通的大发展,苏州河上的摆渡口一个接一个地停航,强家角船渡成了苏州河上硕果仅存的一家。

1997年12月16日上午9点半,当沪航客107轮载着数十名乘客从光复西路驶抵强家角后,这座苏州河上最后的船渡完成了它的使命,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钢筋水泥的人行桥。


改造后的苏州河常举行龙舟赛事


旧貌换新颜:周家桥的巨大变化


从昔日的“下只角”到现今的高档住宅聚集地,周家桥经历了“新旧两重天”的巨大变化。


90年代初,周家桥地区市容面貌飞速更新,往日破旧的简屋全部被拆除,以长宁路为轴线,南北两侧新建高档住宅区和商务楼。



顾家弄
原址现为春天花园


2008年,再建古北大桥,取代已服役23年之久的古北路人行桥。此外,新开“娄山关路、锦屏路、云雾山路”等道路。古北路沿苏州河岸已经建成风景优美的虹桥河滨公园。


华丽变身的周家桥


夜色迷人的苏州河


来源丨上海档案信息网、中山公园周到、乐邻周桥

编辑丨长宁区新闻宣传中心  高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