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辨证与寒温统一(三)

 真心人8 2016-06-11





六经辨证的重新定位问题


作者/曲夷

审定/曲夷 ⊙ 编辑/李文英


随着伤寒学说研究的深入,对《伤寒论》及六经辨证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全国统编《伤寒论》教材(五版)就对《伤寒论》定位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对比四版教材多了“杂病”二字,这无疑在认识上是一种进步。但是,我们还应看到,虽然伤寒学崛起与研究近两千年,明清伤寒注家且不说,即使在当代仍然有不少医家,或惑于“伤寒”之名,或囿于寒温之争,在思维上难以跳出“外感”的藩篱,还把《伤寒论》视为外感病专书,把六经辨证视为外感病的辨证纲领。这就从根本上淡化了《伤寒论》的理论价值,淡化了六经辨证的实践意义。

尽管《伤寒论》的太阳病是中医论外感病之原始,麻黄汤、桂枝汤是中医治外感风寒病之祖方,然而,就《伤寒论》的整体内容而言,就六经辨证的普遍性指导意义而言,就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伤寒论》对中医学发展的巨大贡献而言,就当前中西医碰撞、新学科迭出、中医何去何从的形势而言,就中医基础理论、临床理论亟待进一步挖掘、继承、发扬的历史责任而言,我们确实需要对诸如六经辨证、寒温统一等重大理论问题,对类似《伤寒论》这样的经典医著,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提出更为现实、科学的观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思维上突破旧的传统观念,首先对于六经辨证要突破“外感”的框框,重新定位。

我们从宏观上作个比较,或许会有些新的启发。先就几部经典医著进行比较。仲师撰写《伤寒论》在自序中就明言“撰用《素问》《九卷》”,前面也讲到六经辨证源于《素问·热论》。但是,《内经》是纯理论性医著,而《伤寒论》则理法方药俱全。也就是说,《伤寒论》不但讲理论,而且还讲病、讲证、讲脉、讲舌、讲治、讲方、讲药,甚至具体讲到药物的煎法服法、禁忌及药后反应、药后处理、瘥后预防复发等。更有特点的是,把医理、病理、脉理、治理、方理、药理等理论融于具体的“病脉证治”之中。所以,《伤寒论》不但是一部理论医著,而且还是一部临床医著。

由此看来,论外感辨证,《伤寒论》不如温病学;论内伤杂病,《伤寒论》不如《中医内科学》(指高校统编教材)。那么《伤寒论》与六经辨证的价值何在呢?在当代中医学术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多少现实意义呢?

我们再做个比较,《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与《中医内科学》的脏腑辨证,虽然《中医内科学》论病较全,辨证规范,但就“辨证”而言,特别是辨证思维而言,《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极有特点与优势。

其一,《中医内科学》的辨证形式基本是“块状”的(一病分几型),《伤寒论》的辨证形式,除了“块状”以外,还有“条状”(经与经相传)与“辐射状”(由表分传六经)。

其二,《中医内科学》分型谈病,过于规范,统的较死,阐常者多,述变者少。《伤寒论》以病为纲,也分证型,但谈兼证、类证、合病、并病、转属、传变,尤其是大谈变证(仲师以正病对言之称“坏病”)。在“变证”的辨证论治中,充分阐发了“达变”的变法辨证思维,成为《伤寒论》最为鲜明、极为活泼的辨证特色。

其三,《中医内科学》谈病论证虽然也按诸如呼吸、消化分类系统,但每个病基本是独立的,不但病,即使证与证之间的联系亦较少。《伤寒论》则整个六经病既是独立的,又是一个整体,在病与病之间,证与证之间,互为联系,彼此引发,相互影响,极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观”。

其四,《中医内科学》由于辨证形式是“块状”,分型谈病过于规范,论病基本是独立的,除了极个别病以外,在辨证思维上缺乏“动态”。而《伤寒论》由于是以风寒外邪为病因、以外邪袭表为契机而“辨病脉证治”的,所以,表病是动态变化的,表病传里更是动态变化的;每一经病是动态变化的,病与病之间的传变转属也是动态变化的。如条文中的“一二日”、“二三日”……是表明动态变化的时间;“发汗吐下”后,是表明动态变化的前因,等等。可以说整个六经辨证是动态的,充分显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恒动观。

其五,《中医内科学》(包括外、妇、儿诸科及大部分临床医著)的辨证论治过程大都截止到药物加减,可以说,这样的辨证论治过程不系统,环节有缺陷,是一个“半截子”的辨证。《伤寒论》不但病脉证治、理法方药具备,而且每一证、每一方的“方后注”中还阐述了辨证论治的最后几个环节,即药物的煎法、药物的服法、药物的禁忌、服药后的反应和处理方法等。这与前面的理、法、方、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辨证论治。可以说,《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才真正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性。

综上所述,《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具有整体观、常变观、恒动观,及涵盖性、联系性、系统性、相对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就是《伤寒论》的“活力”所在。六经辨证的主要价值不在于它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那是它的历史价值,而在于它的现实意义,即通过398条、112方的病脉证治,科学、形象、真实、理论联系实际地揭示了中医辨证论治过程中最为精髓、最为宝贵的思维特征,即“动”的、“活”的,亦即“变”的辨证思维大法与规律。可以说,就中医辨证论治的“达变”思维而言,自古至今浩如烟海的医学著述,很少有能达到《伤寒论》的水平。

近年在“中医现代化”口号下,大力提倡辨病论证的“规范化”。所谓的“规范化”,就是讲辨证论治的常规常法,就是讲疾病演变的规律性、有序性,就是讲名词术语的统一性,这些都是必要的。但就中医的理论体系特征而言,就中医的辨证思维特点而言,重点应在“达变”上,即着重研究疾病演变的无序性,研究辨证论治的灵活性,研究临床个体化的治疗特色。实质上,最能体现中医学的精华和特色的,往往不在其“常”而在其“变”。陈亦人教授曾指出《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疑难病的辨证纲领,有人曾建议把《伤寒论》作为培养高层次中医人材的教科书。俞根初更是明确指出“六经钤百病”,这些说法的主要依据就是,《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最接近中医学的本质,而本质性的东西又是“动”的、“活”的、“变”的辨证论治思维。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姜建国·伤寒一得》,由“齐鲁伤寒名家姜建国工作室”微信平台编辑分享,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注明作者与出处,禁止其他网站及个人匿名转载。

【下期分享】

【病证思辨】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一)

我们常讲,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但是仔细推究就会发现西医也是“辨证论治”的,这样一来,所谓的“特色”还能存在吗?关键为题是,虽然强调辨证论治,但中西医在辨证论治的层次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可知,我们对于中医辨证论治的内涵尚缺乏更是深层次地了解……


更多关注,请添加  齐鲁伤寒名家姜建国工作室   齐鲁伤寒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参与分享,才有价值。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