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完结

 鹰训练营 2016-06-12



无为而应不执为


我们要注意“上德”的一个特点:德和道之间,一个是体,一个是用;一个隐,一个显;要掌握好这个辨证关系。德是道的显化,她的产生以及传输,在上德状态下是无为境,是一种自然的透发过程。但是由于她最接近于后天,其特点基本上就是八个字。到了上德状态,就应当是“无为而应,为而不执”。

怎么理解在平常生活中的“无为而应、为而不执”?实际上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道,当每天早起睁开眼的时候,在生活的周围,处处都可以无为而应。我们应当“不因善小而不为”,一切都很自然地去做,行这个“善”,行这个“德”,那就是“无为而应”。心里不要想“我这是在修德啊,我这是在做好事,期望别人回报我,社会应该给我一点奖励呀!……”没有这样的理念和意识,而是保持一种非常自然的心境、举止和行为,这才能称之为“无为而应”。“为而不执”,是说就是做了,也不挂在心头,再也不去想。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大一小两个和尚,在过河的时候,遇到一个带有一点残疾的女性,当师父的不避男女之嫌,将这位女性背起来淌水过河。过了河以后就放下了,告别了这位妇女就走了。回到山上庙中以后,弟子就问师父说:“男女授受不亲,做师父的怎么能够背女人呢?”师父说:“我过了河在河边就把她放下了,你怎么没放下呢?”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迪是比较深刻的。如果你执于礼法,这个德行也就丢失了;如果总在礼德和总德之间权衡利弊,反过来思过去的想啊,想破脑袋也难以处理好。因为五行是相互制约的,有相克,有相冲,有反侮,若是落于后天去行德的话,常常是行不通的。还不如把握住这八个字――“无为而应,为而不执”。

那位老和尚的行为就是上德,因为他没有执着于这种德性。希望大家通过这个故事,加深对“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的理解。因为圆满的德性处于一种与自然合道的状态,没有后天意识的参与,没有任何后天主观意识的思维和表现,也沒有进行德性培补的想法。

“下德”,是由于德性的欠缺与不周,所以很容易使人陷入有为的后天思维中,进行思虑和表现;而“有以为”就是要在后天有为状态中进行德性的作为、修养和培补。实际上有为和无为,在睁着眼的时候也好,闭着眼的时候也好,应世行德之事在身边无处不在,不要把它与修德割裂开来看,关键是心的状态。这颗心如果真正能够敞开,与德性相合,那么这种“无为而应”并不困难,也不遥远。

我们讨论德,就是要紧密结合实际,在改造自己的同时改造周围环境,用道德来改造自己,用道德来改造外环境,共同去造就一个道德的天下。所以我们在讨论《论德》章的时候,要详细掌握和了解德的特性。


无为有为质异同


第三段“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一段要注意一个特点,“上仁为之”与“上德无为”有不同,上德是“无为”,上仁是“为之”。后半段“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个“义”的“为之而有以为”和“仁”的“无以为”又有根本性的差别。义德和仁德本身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本质性的差异是什么呢?这要从原始的高度上进行分析。仁德属于元性的一种自然流露。元性是什么呢?就是一点灵光当中的道性,因为它是初始一点灵光的主体而构成的这个元性,包括我们心中的那个“善”,“人之初性本善”。善的强弱、仁德的强弱,实际上对一个人的一生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元性是一种体,元性可以说就是一种自在真常之道占主导位置的本性,仁德的表现比较强的人,常常是因为强化了自己元性的能量而表现出仁德的一些特性。

仁德的特征,我在贤人修文章里已经告诉大家了,在这里再强调一下。阳五行的特征,对于我们认识和掌握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是一个引向。仁德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仁慈、柔容。一般仁德强盛的人,他的世界观、人生观、道生观表现的特点是什么呢?由于仁德的慈柔,所以它就会表现在至善无恶、宽容忍辱、柔和畅达、举止端正、慈怀虚心、博爱万物、主意合德、能利万物,这就是仁德常见外显的一些表现。由于仁德是为元性所替代,最符合道性,所以老子才在这里说:“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就会出现一种“而有以为”的状态。我们分析一下“上义”,义属金,是庚金,是真金;真金就不怕火炼,它里面含的是元情,它的五德特性就是善待万物。可以说“上义”就是道情,它具有济安扶危、助人为乐、处善聚缘、助弱扶危、果断有力、利生舍己、排忧解难、扶生万物等的一些表现。这些表现都是明显地超出了内环境之外的具体实施和作为,而不单单只是一个思想和观念,可以说它就是行道的一种表现,是行德的一种表现。由于有这些特点和特性,老子才在这里说“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个“有以为”就是在实践过程中虽然具备了上乘的义德,但是这些义德的表现,还必须在后天的有为状态中去进行实践,产生的能量又反馈到无为之中。“为而不为,为而有为”,两者是一个有机的结合。先天占主导地位、后天占辅导地位的仁德以及义德,这两者之间相比较,就有一种自然的差异性,把握好了这个差异性对我们修养自己的道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义德的重要特点就是善待万物,我们都能善待万物了吗?义是否表现在我们的行为之中?如果没有这些表现,那么你的义德就是空的。所以透发于内的仁德,行之于外的义德,两者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要整体把握住,结合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结合自己内环境的点点滴滴,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看看你的五德只是意识上的缺德,还是实质上的缺德?如果只是意识上的提升,那就还需要行道、修德,通过行德来进行改变和再造。


 


礼德失时伸手臂


对第四段在这里先提示一下。“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乃之”。对“礼德”和“莫之应”该如何理解?“攘臂”就是举起手臂。“乃”,有引的意思,也就是举起手来引导、召唤。当你把这个意思理解清楚以后,再来解读这一段的内涵,也就比较容易掌握。当然如果把它当作扔垃圾的“乃”,也并无不可,也可以作这样的解释。但是作为我们来解析五德而言,那就要整体去考虑,社会的效应、实质的效应与内在的效应,还是有差异的。

在春秋时期出了两个伟大的人物:老子通于大道,精通于道德;孔子精于常道,以人伦礼仪为要。孔子主要任务是什么呢?就是宣传礼德,跑遍了列国。但他受到的待遇却是“莫之应,困于郊”。这种窘态在当时那种社会背景状态下,也是对提倡礼德的的正常反应。其实把手臂举起来问一声也好,招招手呼唤大家都来遵守礼德也好,如果不建立在德、仁的基础上,单纯去宣传礼德,必会有“莫之应”的状态。就像我们提倡“文明礼貌”四个大字一样,看看它的效果如何?真的讲文明礼貌了吗?就是所谓的“文明礼貌”所教导出来的一些人,当他走出国门的时候,随地吐痰、擤鼻子,给人的印象是完全没有礼德。为什么呢?原因在哪儿?我们可以进行分析。如果把德、仁、义、礼都弄清楚了,我们再来展开后面的“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对这几句的理解、解读、掌握就比较容易。

《道德经》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总结和对后世的一种预言,这是《道德经》所含的根本宗旨。她是用道、用德对我们每个人体内的道德环境,对整个社会的道德环境逐步远离变化,对道德的必然回归而进行的一个纲领性的总结和指导,其中也包含了方法论。所以我们在理解“上礼为之而莫之应”的时候,就应该注意“上礼”的特点和“莫之应”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结合我们自身的现象,可以结合家庭、社会的现状去分析这一段真实的双重意义,这样对于整体把握这一段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上礼”也就是真火,是阳火。它的特性主要是明理识法,我们对它的表现,道生观的表现、人生观的表现、世界观的表现,在这里先提一下,便于大家理解。 “礼德明亮,光明圆通,秉规持范,明白道理,不争不躁,不惑不迷,知时达物,能化万物,不为物拘”这是上乘礼德的一些内涵和外在表现,紧扣着它来理解“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在这里点的是“上礼”而不是“下礼”,一个完整的礼德、美好的礼德为什么会“莫之应”?我们在社会上专门提倡文明礼貌是不是会“莫之应”呢?我相信只要联想起来思悟,整体一观,也就豁然开朗,融会贯通了。

(二)

人而无信祸之首


前面我们讨论了四个自然段。对于“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乃之。”这一段要深入展开讨论,主要是围绕德的上礼、中礼、下礼,联系本身的实践,结合阳性的真五行、真五德来进行讨论。在理论上是否将上德中的礼德特性抓住明理识法?是否透现出光明圆通?围绕“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乃之”来展开讨论。要掌握三把钥匙:一把是道的钥匙,一把是德的钥匙,一把是仁的钥匙。德中的义、礼、信、智都是基础,其中礼德比真土、真金、真水来说又要重要一些。

要把握这个纲领来研究、复习《论德》章,并且展开与对应自己的内环境,去求得、修得上德、上仁、上义、上礼,全面了解先天五元对内环境心身健康的重要意义,在自己内天地里很好地展开。今天我们先把文字上的内容弄清楚,将五德与五元的结合性很好地提升一下,以后再逐步深入地展开讨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乃之。”这里谈的是礼德问题。这一段又与“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以及“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紧密相连。要把第四、第五、第六自然段联系起来看,才能看出其中的味道,而掌握老子在这个章节所强调的核心。强调的核心是什呢?就是一个心,就是要把上礼直接转换成为真心。对“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乃之”这两句如何理解呢?你可以理解为:一个心修得非常好的人,处在一个已经失道、失德、失仁、失义的环境中,很难得到大众响应的,他如果想表达自己的德性想法,就需要对民众进行振臂高呼,要进行教化,要通过道德的讲演进行教育。

第五段最后谈到了“失义而后礼”。因为前面这几个关键“道、德、仁、义”是进道的基础。如果“道、德、仁”都丢失了,“义”德也丢失了;连“义”德在社会都无法显现出来的时候,修心复“礼”德就上升到极为重要的位置。所以老子在这里用了四段文字的内容,包括后面的“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都是在强调修心的重要性。因为上乘礼德所表现的都在我们的心中。


修复上礼心光明


第六段“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这里没有用“上礼”,而只用了一般的礼字。这个一般之“礼”如果不规范到“上礼”的状态,那么“忠信”也就必然非常淡漠,也是内环境引起祸乱的开端。对社会而言,如果人们都不讲究修德,不注意修自己的心性,那肯定就是祸乱之端,是内乱之首,也是社会动荡的因素。所以老子在这一段特别强调了“上礼”,如果我们只是讲究一般礼义,只讲一般规矩去制约于心,而不是用 “上礼”来讨论和实践修心。如果不把修心放在第一位而空泛地谈礼德,最后必然导致“忠信之薄”,从而衍生出“乱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这个“前识者”,实际上也是谈的“夫礼者”,指的是只注意表面上的修心,口头上的修心,一般性的规范心性,而没有进入 “上礼”状态,这就是“道之华”。“华”就是表面,是浮光掠影。只抓住后天系统的转变,单纯地在智识上教化,就是“愚之始”;是不识大道、不识真经、不识根本的愚蠢作为。“大丈夫处其厚”,指的就是修心,修上礼,而不是“居其薄”。“薄”是道之华,是表面的东西,要求“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浓缩起来看,从开始用两段内容讨论上德、下德,强调这个德性之外,紧接着就用上仁、上义这一段内容将它们囊括其中;又用了四、五段文字内容来强调这个礼,而且将礼分为“上礼”和一般礼来讨论,从而教导我们如何重视修心。这才是《论德》章的根本所在。

心为身君,心中君要有礼德。所以不能用一般的、普通的礼德来解释这四段的文字内涵,而要上升到元性去领悟,在五元系统中去实践它的实质,整体地把握住体元、质元系统的升化。这样理解这一段就抓住了纲。

为什么很多同学在理解这几段的时候,觉得有点儿迷糊了,不太好理解呢?这是由于老子通于大道,而孔子精于常道。孔子精于常道,所以他对“夫礼者”花了毕生的时间和精力来阐释它,而成为二千五百年以后历代尊崇的一种儒家文化,所以才使我们后来者的大脑中,对老子所阐释的礼德概念和孔子所阐释的礼制概念有点混淆。在我们大脑皮层中所建立的礼性概念,大多是孔夫子所阐释的礼德、礼仪的内容,这些礼德的内容多是做人的常规,也具有教化人心的作用,其中也具有德性的能量。但是真正要跨越孔子所论的常规礼德层次,而达到老子所言的“上礼”状态,从常道迈向大道,首先在观念上要跨越历史的障碍和认识上的壕沟,真正去用大道、大德、上德、上仁、上义、上礼来理解老子在这一段中对修心的阐述。

我们自己内环境将心修开了,修到了真心,那么你的礼德对外界就能很快起到相应的作用。很多人都在感慨:一颗好心在浊流之中,在私欲、私心横流的社会环境中很难得到响应。我看到一则消息报道:一个汽车司机,在路上遇到了被汽车撞伤的伤者,而不敢下车去救助,为什么?因为在浙江就曾经有先例:一位司机在路上看到前面的车把一位妇女撞伤,扬长而去。他用一颗善心主动将这个妇女送到医院抢救,但是患者的亲属和朋友却反而将他的车砸得粉碎,将他打成重伤。这是不是 “莫之应”?是不是需要对每个人进行心灵的教化,要对人们振臂疾呼呢?!所以要从我们身边的点滴做起,从社会上的点滴做起,使世人都懂得修心的重要性。如果每个人都重视了修心,都能用“上礼”来规范自己的心性,那么这个礼也就不会丢失了。

当我们还强调这个礼德的时候,那内心里肯定充满了自私自利,充满了欲望,充满了自我败伤道德的阴性能量。因此才强调要抓住修心,用“上礼”之德恢复元性的阳性能量。所以在阅读这一段内容时,要细细地逐字研究。同时也要整体把握这一段对我们修道德的重要指导意义,跨越历史,跨越文字的障碍。

我们要联系历史,联系社会,联系我们自己的心来解读这一段。而不要被文言文字所障碍。上面我们提到“乃”字,这个“乃”和“扔”在文言文中是通用的,其意是振臂疾呼,进行教化,进行宣传。因为人类失道离德确实己经到了一个危险的状态,连上礼行于世、行之于人们的内环境身心,都已难以回应,所以需要更加强化、强调和宣传。要在心里建立起一种正觉、正念。神居于心、居于脑,这两大内环境都要同步地与德、仁、义相协调,主宰好内环境身心的整体性逆返。

正觉正念的建立过程,就是“攘臂而乃之”。我们建立起“道医天地”这个课堂,也是一个进行“攘臂”的过程。如果大家心都相应了,而不是处在“莫之应”状态,那么学习也就是道和德自然回归的过程,回归到以道德力量改造身心的过程。如果大家都学好了,把握住了修心,那么道德的复归过程就容易完成。在内环境身心里道德的影响力就能逐日上升,内部道德的力量强化了,你的道德影响力在家庭、在单位、在社会都会产生良好效应,作用力也就随之升华。所以在讨论这一段时,一定要联系实际,联系历史,联系社会,联系家庭,联系自己的心,联系自己的内环境进行学习和实践。


 


振臂疾呼扶道德


强调几点。第一点,对《论德》章,特别是“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可以结合其它章节加深理解。“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离。下士闻道,大笑之。”这是人们对大道的几种不同态度。现在很多人对道德恨之、骂之,发展到这样一种严重状态,这可以说是对“上礼为之而莫之应”的最好解释。我们应以上礼的状态而应世,生活在家庭中、社会中,应当担任起“攘臂而乃之”的责任和义务,去振臂而高呼!去弘扬道德真义!因为我们明白什么是德?什么是自然规律?使人们懂得无情的规律,无情的法则。是道德养育了天下万物的生命,乃至每一个人的内环境身心。当人们学习道德,并得到道德的任何一个元素的时候,一定会引起心身健康的变化。修持上德是保持内环境中心身健康不可须臾离开的先决条件,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要从自己心身内环境做起,弘扬《道德经》所提倡的修德。

第二点:当我们掌握理解好这段经文的基本内涵之后,可以诵读。运用经文中所含有的上德信息、上仁信息、上义信息、上礼的信息,来强化自己的内环境身心,使自己心身中所缺失的五元元素,重新进入复归的状态,通过真心地诵读,复归于上德状态。严格来说,我们身内道德的丢失,是我们自己的道德损耗造成的。只要我们重新整理内环境身心,主动去完成整理过程,使内环境恢复到与所丢失的能量相应相亲,那么这些道能、德能、所有上德的能量,都会整体的复归。

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上仁、上义德能的修复还需要一个过程,金、木、水、火、土这五元素是上德的五个子系统。但是只要按照目标一步一步去做,必能实现内环境身心的道德回归。大家要把握好这种机缘,尽快将内五行中的阴性部分加以清理,而将真五行、阳五行的质性,真实不虚地求证出来。要在自己心身内给出空间,给出位置;呼唤它的位置,呼唤它的回归,对它“攘臂而乃之”。从现在做起,去实现人生最愉快的目标——道德的回归。

第三点:近一段时间,今天过小年到三十这段时间,是积德的好时机。大家要重视,将内环境身心清理好,找出空间,找出位置,来装载自己的仁德、礼德、智德、信德,把五德都装载进去。

愿大家在春节之前都能将自己心里的污浊化净,以一个非常清净的内环境身心迎接猴年的到来。


 


(三)

丢失礼德众扶臂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对这一段可以连贯起来理解,也就是说,上礼的修心,慧观得道。把“上礼为之”展开来理解。“上礼”,深入地展开来看,就是修心,就是观心得道。如果礼德非常完整,那就是正觉性、道性状态的一种内环境身心状态。所以要把“上礼”展开来理解和思悟。

“上礼为之”。上礼是最接近道性状态中的上德、上仁、上义的最后一道底线,礼德是道德的底线。人心正,道德才能在内环境尚存;人心邪,道德在体内必然会殆丧。人心正,人身就有道德,才能称得上道义之邦、道义之国。如果人心的五德都丧失了,那么整个大环境就会出现一种难治的状态。当人心道德下滑到连“上礼” 还要有作有为地去保持,时时刻刻警惕维持它的状态的时候,那就是“上礼为之”。这种状态对应到我们体内和社会而言,那就是已经到了一种难以取得感应和响应的状态。当道德下滑到“上礼”状态的时候,甚至连这种状态也难以维持,那就需要人为、有为地去维护它。人的道德内环境身心出现了危机,是因为心不正;人心不正就难以与先天大环境相连通,而是沉入那种麻木、非感应与非响应的阶段,完全落入了后天,背离了那种自然之德的状态。

“莫之应”,也就是难以感应,难以认知,难以同步,难以同频。将这两句结合我们的内环境身心和社会的状态展开来看,都可以把它阐释清楚。当道德下滑到第一步的时候,就需要振臂疾呼:“攘臂而乃之”!要大力强调内修上礼之德,也就是要人们要高度强调修心,保持住心与道的相印相通,保持心灵与自然的同频共律。要通过观心维护住礼德,通过修心来维护上义、上仁的体悟,使道德在人心中、在社会上存留。如果心上的礼德都把握不住,那么上义、上仁在我们体内的保存、发展与维护,也就肯定丧失了。人心如此,社会也是这样。整个社会如果不重视民心的向背,不重视礼德的教化,那么人心、社会的上义、上仁之德都会丧失殆尽。

“上仁、上义、上礼”这三个层次,可以说是逐级而下,“上礼”更是从全德的状态下降到了最底线的状态,德的能量已经开始分散,开始出现一种支离破碎的现象。在这种支离破碎当中,如果把握不好上礼的维系、保持与稳定,那么上仁、上义都会丧失殆尽。所以老子紧接着就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个“故”就是所以、故而的意思,用白话可以这样解释:之所以人类的离道失德,不能明白自然真理,是因为人们道德的逐步下滑和丧失。人体内的道和社会的道丢失以后,人体内环境身心状态、社会状态就进入了德治阶段;当人类社会完整的德性状态出现缺失以后,德就开始分离为五大系统,进入“五德”之首的“仁德”来主宰人体内环境身心和社会的治理状态;当“仁德”也丢失以后,就进入了靠“义德”主持人的心身环境身心和社会的治理状态;当义德也丢失以后,就进入人身内环境身心最佳境和社会环境较好状态的最后一道防线――礼德状态,也就是心的德性状态,人心的背向状态。这一段所讲的仁、义、礼,是指的上仁、上义、上礼,也就是真仁、真义、真礼;就五行而言,是讲的阳木、阳金、阳火。要注意这个特性,真正理解了这一段,就容易把握道德的整体性修持,而不至于思维上混乱。


复返全德归道基


我们曾经联系历史讲到这个问题。纵观整个社会的发展,其实也是逐步由离道失德的状态走到了现在,实际上是滑到了现在。就象有位柏林同学说的“祝大家滑到了 2004年”。德语中就是用滑,下滑的滑。整个人类社会的道德环境也是这样,从这一年滑到那一年,总体是下滑的态势。道德在人类的这种下滑态势,什么时候能向上爬呢?期盼着再重新依次爬到上礼、上义、上仁,继而复归全德,复归于道。在我国历史上的三皇时代、五帝时代确是如此。大家学过历史的都有印象。

三皇时代就是道治社会状态。那时候,所有的人都是自然地处在先天状态,与自然毫无障碍地交流与沟通。在那种社会状态当中,人们非常淳朴。打开《山海经》和有关历史文献看一看,那时的部落领导人、国家的领导人都是大智慧者,能感知到自然界的一切,从而能很好地运用道德的作用力,来指导调节自己的身心。人类在那种自然状态中,都会自觉地去完成自己应当完成的任务,完成自己的生命进程。

随着人心物欲的追求,人类渐渐失去道治环境。到了五帝时代,五帝时代就是德治社会时代。我们从现在所能看到的一些史迹和历史文献当中,便可以知道五帝时代的德治状态。那时无论是君主的心,还是民众的心,都非常淳朴厚道,他可以禅让君王位,能够礼贤下士,能够处下;能无私奉献,舍己为天下。当感觉自己的德行不足以引导大众的时候,就主动去寻找比自己德性更高的人出来带领民众。那个时候是德治社会状态。人们对所有的东西都能表现出不争。那时候人们的五德俱全,不像现在的人心,既争而且不择手段。到了五帝时代之后,德治逐渐演滑下来,随着人心道德的丢失,社会出现了短暂的仁治状态时期。“仁治”状态出现以后,就不足以制约人心了,因而便进入了文功武治时期,争霸现象就出来了,人治社会环境随之出现。两条腿的人以后天思维状态来治理社会,这就离道德治世状态去之已远。“大道治世”也就演变成了“霸道治世”。为什么讲霸道而不讲大道呢?因为它凌驾于道德之上,所以称之为霸道。

“人治”社会的主要特征,就是靠当权者的后天智慧、后天智识、后天人心,也就是阴我之心,阴火主宰下的人的心身状态来治理社会。这样一来,就由先天无为治理自己的个人身心,全面转入了后天的有为时期,整个社会也就开始由道德和仁治的状态,由先天为主导的状态,全面转入到后天的有为时期。老子当时正是因为看到了道德的离散,在这种演化状态之下,在这个下滑变化过程中,已经下到礼德、上礼这个道德关键元素的分支系统了,所以才发出了“攘臂而乃之”。这个 “乃”,仍然是有复归人体道德境界或社会道德环境的可能性。

发展到现在看一看,老子在这里是预言性地揭示了这一状态――下滑的必然。虽然他没有想到预言它,但确实起到了预言的作用。无论人的心身内环境,还是社会大环境,都是下滑的趋势。要把自身内环境的道德状态和社会的道德状态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整体去看。要首先修证自己,解放自己,并要与整个社会结合起来,不能脱离社会去修养道德;脱离社会背景只管自已,是不符合整体社会道德复归的。所以要结合历史,我们再深入地带着大家去思悟。


 


立起忠信从头起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上礼的丧失,人心就处于阴火之性中。阴火之性有哪些表现?当上礼丢失,人们心灵深处处在阴火昏君的主宰下,那么人的苦难也就开始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苦难也就全面开始了。因为阴火之性统治了人的心身内环境,人身这个小天地里便开始出现明显的内乱,自伤自损,自我消耗,火烧功德林,阴邪呈凶狂。怎么烧的?就是这个心阴火烧的,就是因为离了上德而自己烧的,外人别人是不会去烧你内环境身心功德林的,是自己引火烧心身,自己把自己损伤了;是心动意摇而损耗的、而毁掉的。再看人类社会上,自从离开了上德上礼以后,人类社会的战争也就狼烟烽起,永远也难以熄灭。如果不复归到上礼治理社会的状态,那么地球上也就难以安宁。为什么?因为战爭是是阴邪之火,是人类好争、好斗、仇恨的反应,表现得有些神经紊乱、崩乱、烦乱、颠狂,五心烦乱。因为他们贪欲太重,以掠夺别人为乐,所以杀害生灵心不痛,也给目己造下无边罪恶。

我们内环境身心这个阴我如果不清除,还是处在阴火的秉性状态下,想复归于道、复归于德,简直不可能,也不可行。如果不抓好修心,清除心灵中的阴火之性,那么修义德、修仁德都难以达到。所以老子在这里特别强调修五德的重要性。因为心阴主事以后,后天的智识当家,尤其是失了礼德之后,自然阴性就兴,阳退阴进,使心身内天下失去了动态平衡。

后天智识一旦主事,就必然导致信德丧失,丧失忠信,而最终抛弃了做人的基本诚信,毁掉了信德,不信因果,不信自然法则,恣意妄为,法律难治,戒律难施,而导致心身内乱,也促使了社会的动乱。所以老子在这里说“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人心永远也难以满足,因为是阴火之性,后天智识用事,私欲一旦上升到一定的界限,肯定丧失忠信,信德肯定会被抛弃,成为一个无忠无信之人。后天意识主事以后,智德也必然被压抑。智德属水,心属火,心火已经把肾水烧干了,蒸发完了,上乘的智德就没办法存在。而信德又被他抛弃,忠信之薄,从而身心内部紊乱,五行之间互相克伐攻打,争斗难息,由此体内的相生机制也就停止,百病遂之而起。所以古人说:“病由心生,祸由心起,运由心成”,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丧失了上礼,丢失了先天之礼、礼德的消失而造成的。

在理解这一段时,不要被显态一般的礼法制约自己的思维观念,要看到“礼”中更深层次的先天。可以说,“上礼”一旦丢失,人类社会或者一个生命体也就失去了先天系统,完全处在后天系统状态中,那就完全甩到了太极弦阳侧这一端,没办法把握整体。所以人们丢失了“上礼”之德以后,就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来到这个世界上干什么?如何生存?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是正确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人生路应该如何走?都丢失了,都茫然了。如果人们能真正重视这个“上德”、“上礼”,心里五德常存的时候,阳火在体内就处在比较强的状态,未到丧失殆尽的状态,就很容易亲近道德,尊重因果,相信自然法则,遵守法律的制约。

先天的场性,先天的物质,无论是炁,还是德光,都无法直接作用、影响到丧失道德者的心灵,那么他的内环境的五行中就会出现明显的危难,各种罪恶的影响就极为容易触发。为什么现在社会上什么怪事都出现了,其中的原因就是人心中的礼德丢失了,而是阴我主事,没有先天环境的主事、提醒、制约,没有先天系统的作用力了,所以这种状态越来越暴露出来。人们由于完全甩到了后天系统――太极弦的阳侧,因而不能去亲近道,也不会进入真信的先天状态、无为状态,那么道德的一些元素与能量,也就无法及时补充到体内;相反体内的道德元素、道德能量被消耗殆尽,因而就容易得多种多样的心理病,以及器官功能性疾病都会生成。这是因为丧失道德后天光能量无法继续补充到体内来维持生命消耗的原因。体内失去了先天生命灯油的补充,先天的储存不足,本身积累的德能又不足,这样一来,心里面的错误和身体的病患也就会接踵而至。人为什么就不能主动将自己的身心敞开,接受大自然、接受道德的德光滋养呢 ?为什么非要抱住这个阴我之心死死地不肯放下呢?所以老子在《道德经》多个章节里都在大声疾呼:要放下心!保持住上乘的礼德状态,才有希望复归到道德。礼德丢失,进入到不能维系心身正常状态的时候,那肯定是祸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浅识浮华愚而昧

 


 


“前识者”,作为我们而言,要结合你的内环境身心去理解什么叫“前识”?在外面主宰言行举止的这个阴我之心,就是“前识者”;处在里面的这个真我之心,那就是真道,是道体,是厚德。再看看人的大脑,大脑的表层就是前识,大脑的深层就是厚,实际上大脑的表层有多薄啊,肯定是薄。大脑的质层、大脑的核心多么厚啊!但人就是不肯去开发它,不去运用它,不去启发它。从理论方面来看, “前识者”的含义就是对道德粗浅的理解,有为的阐释,利用主观意识理解道德的内容,用后天的智识去认识天地人万物的表层现象。

形而上为炁,形而下为器。“前识者”是只是注意形而下为器这一部分事物的外在表象,任何事物的外表都是“道之华”,而并不是事物的核心本质,所以这种浅薄意识就是众愚的开始。一旦离开了上德,背离了上礼,丧失了做人最基础的上礼状态,没有抓住修心的状态,那就是“愚之始也”。因为落到了后天,后天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注意表面的假象,只用阴我之心作主宰,只在大脑皮层浅处开发利用,这就是“愚之始”的根源。

在最后一段老子强调:“是以大丈夫处其厚而不居其薄,处其实而不居其华”。要高度重视“去彼取此”,取这个厚,在心里要取真火,取真阳;要去其薄,离开薄,使大脑的质层学会君临先天的状态,而不要深陷在后天状态中。看一看这段文中对先天状态与后天状态的分析,查一查对自已体内的影响,分析一下这种先天状态与后天状态对整个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

显而言之,人类离开了太极弦的中央,也就丧失了道德,就开始了离道失德的全过程,越退越远,也就更难以回头。反过来说,人们只要把握住了心――“上礼”这个关键,也就很简单了。因为如果在心里面将阴火之性转化成为真实不虚的阳火,那么“上义”、“上仁”也就很容易产生和保持,信德也就能够稳固;像大地一样稳固,象泰山一样坚实,象昆仑山脉一样构成我们的脊梁--道德的脊梁。那么其中的智德、上乘的智德在体内水火既济。只要开了心锁,将心的变化完成,就能全面地带动了我们内环境身心的变化。

首先要觉悟到修心的重要性,把握修阳火、清除阴火的关键性,那么“上义”就容易保持,“上仁”就容易诞生,“信德”就会更坚实,“智德”也就容易提升。如果体内还是妄火、阴火的状态,你想单纯修智德、修义德、修信德、修仁德,能修得出来吗?心不开,这一切修都是妄,不可能!因为你失去了心君。心君未立,内王未动,外圣难成。但是抓住了这个帅,以修心为帅,其他五德的修持自然也就纲举目张。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要联系自己的实际,在阳五行状态中进行分析,解剖自己的心和内环境,系统性地识别一下自己。希望大家人人都“处其实而不居其华,处其厚而不居其薄”,早日修出上礼、上义、上仁,复归于道德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