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广证恒生针对新三板企业以及创业板企业的年报数据进行PK,带您看看这一年里新三板企业整体发展概况,新三板的优秀企业在创业板中又会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新三板潜在创新层标的及皇冠上的明珠又是否名副其实。
1、新三板2015年年报概览:新三板企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成长性喜人根据Choice数据库统计,已公布年报的6883家新三板企业2015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1339.92亿元,较其2014年营业总收入9727.02亿元同比增长16.58%;实现净利润878.71亿元,较2014年净利润625.82亿元同比增长40.41%。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增强。从总体上看,有5719家企业归母净利润为正,占新三板企业83.09%,延续良好的增长态势。在营业总收入方面,小于5千万的企业有2769家,占比达40.36%;超过1亿元的企业共有2533家,占比达36.80%;营业收入超过10亿的企业仅有147家,占比为2.14%。其中,金田铜业(834178.OC)以高达314.37亿元的营业总收入高居榜首。此外,另外两家营业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是钢银电商(835092.OC)、翰林汇(835281.OC),其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11.97亿、158.71亿。从图表3中可以看出,新三板企业有40.36%营业总收入位于小于5千万这一区间,可见新三板企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盈利能力方面,归母净利润大于1000万企业有2482家,占比36.05%,归母净利为负的企业也有1163家,占比16.89%。其中,有6家企业企业实现超过10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东海证券(832970.OC),南京证券(833868.OC),湘财证券(430399.OC),齐鲁银行(832666.OC),中科招商(832168.OC),华龙证券(835337.OC),其中东海证券以18.27亿元雄踞榜首。在成长性方面,新三板企业2015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正的占比65.83%,增长超过100%的企业数为2342家,占比为34.03%。从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规模来看,新三板企业依然是以中小型的企业为主,但从成长性的角度来看,新三板的企业拥有着喜人的增长率。从企业财务数据上看,新三板企业平均资产达2.81亿元,平均营业收入达1.64亿元,平均归母净利润达0.13亿元;创业板企业平均营业收入达11.01亿元,平均资产达22.95亿元,平均归母净利润达1.21亿元。从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绝对值上看,新三板企业仍与创业板企业有较大差距。
不过,从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上看,新三板企业有多达2342家企业净利率增长率在100%以上,占比达34.02%。而同期创业板企业有72家净利率增长在100%以上,占比为14.82%。创业板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企业占比高于新三板企业,而高增速区间的企业数量却少于新三板。以净利润增长衡量的盈利能力成长性来看,新三板企业要好于创业板企业。从净资产收益率上来看,创业板的净资产收益率(算术平均)为8.62%。与此同时,新三板整体净资产收益率(算术平均)为10.87%,其中协议板块9.83%,做市板块为14.72%。整体而言,新三板净资产收益率比创业板要高,整体盈利能力更好。3、强强对话,新三板优秀企业在创业板中也能名列前茅从2015年报上看,新三板企业数量众多,其盈利能力、资产规模上两极分化较大。在新三板分层制度即将出台之际,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明星企业显然更加引人注目。
广证恒生按照2015年年报报的归母净利润指标,选取出新三板归母净利润排名20家企业。 为了更进一步表现出明星新三板企业优秀的盈利能力,假如这20家明星企业在创业板的话,它们的归母净利润排名将比现在创业板排行榜前30都要高。新三板中的优秀企业如果放在创业板中会是个中翘楚。
新三板中归母净利润达到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6家,而在创业板中也仅有4家企业盈利能力可以达到这一规模。在比拼盈利能力上,明星级的新三板企业丝毫不逊色创业板企业。4、分层在即,922家潜在创新层企业,107颗皇冠上的明珠财务表现优异从平均营业总收入及平均归母净利润上来看,107颗皇冠上的明珠是当之无愧的新三板中的翘楚,其平均营业总收入为6.82亿元,虽然离创业板的规模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在整个新三板中,这107家企业表现十分优异。另外107家企业的平均归母净利润为9404.63万元,而创业板的平均净利润为1.21亿元。在归母净利润的对比上,107家皇冠上的明珠和创业板的差距并不大。从企业的成长性上来看,107家皇冠上的明珠在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净利润增长率上在新三板中也是表现优异,并且遥遥领先创业板。107家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算术平均)为24.41%,净利润增长率(算术平均)为356.57%。从 2015 年年报分析来看,新三板企业在 2015 年整体呈现快速成长的特征,具有显著的活力,部分优秀企业的财务表现即使放在创业板中也是名列前茅。并且我们可以看到新三板中优秀企业的代表——107 家“皇冠上的明珠”在成长性上优于创业板。随着新三板分层制度出台日期逐渐临近,优秀企业将会吸引更多资本关注,面临更佳发展机遇。同时,需要提醒的是“初登龙门”有“天火烧其尾,乃化为龙”。所以,登陆新三板只是开始,进入创新层也只是开始,每个阶段的成功都是另一段挑战的开始。创新层的企业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需要有强烈的规范意识,否则,“烧尾化龙”仍不可求。
新三板团队介绍: 在新三板进入历史机遇期之际,广证恒生在业内率先成立了由首席研究官领衔的新三板研究团队。新三板团队依托长期以来对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丰富研究经验,结合新三板的特点构建了业内领先的新三板研究体系。团队已推出了周报、月报、专题以及行业公司的研究产品线,体系完善、成果丰硕。 广证恒生新三板团队致力于成为新三板研究极客,为新三板参与者提供前瞻、务实、有效的研究支持和闭环式全方位金融服务。
团队成员: 袁季(广证恒生总经理、首席研究官):从事证券研究逾十年,曾获“世界金融实验室年度大奖——最具声望的100位证券分析师”称号、2015年度广州市高层次金融人才、中国证券业协会课题研究奖项一等奖和广州市金融业重要研究成果奖,携研究团队获得2013年中国证券报“金牛分析师”六项大奖。2014年组建业内首个新三板研究团队,创建知名研究品牌“新三板研究极客”。 赵巧敏(新三板研究团队长,副首席分析师,高端装备行业负责人):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国际金融市场硕士,7年证券研究经验。具有跨行业及海外研究复合背景。曾获08及09年证券业协会课题二等奖。 肖超(新三板研究副团队长,副首席分析师,教育行业研究负责人):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硕士,6年证券研究经验,2013年获中国证券报“金牛分析师”通信行业第一名,对TMT行业发展及公司研究有独到心得与积累。 陈晓敏(新三板医药生物行业研究员):西北大学硕士,理工科和经管类复合专业背景,在SCI、EI期刊发表多篇论文。3年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医药行业研究经验,参与某原料药龙头企业“十三五”战略规划项目。 温朝会(新三板TMT行业研究员):南京大学硕士,理工科和经管类复合专业背景,七年运营商工作经验,四年市场分析经验,擅长通信、互联网、信息化等相关方面研究。撰写大数据专题基础篇、行业篇等系列深度报告,重点研究大数据产业链、精准营销、大数据征信等细分领域。 黄莞(新三板教育行业研究员):英国杜伦大学金融硕士,具有跨行业及海外研究复合背景,负责教育领域研究,擅长数据挖掘和案例分析。 林全(新三板高端装备行业研究员):重庆大学硕士,机械工程与工商管理复合专业背景,积累了华为供应链管理与航天企业精益生产和流程管理项目经验,对产业发展与企业运营有独到心得。 熊斌(新三板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能源材料博士,发表多篇SCI、EI论文并拥有多项授权发明专利,拥有丰富实业从业经验,对新能源和新材料行业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陆彬彬(新三板主题策略研究员):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金融硕士,负责新三板市场政策等领域研究。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