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比尔盖茨给年轻人的11条建议(下)

 addccde 2016-06-12

7、在你出生之前,你的父母并非像他们现在这样乏昧。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在为你付账单,给你洗衣服,听你大谈你是如何的酷。所以,与其高谈阔论如何拯救雨林,不如先去消除你房间衣柜里的虫子吧。 


解读:年轻人习惯于认为目前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所以感恩也是一种需要强调的心理结构。因为觉得理所当然,所以也倾向于把事情想的很容易。认为改变轻而易举。所以年轻人另外一项重要品质是不夸夸其谈,能够踏实积累。


8、你的学校也许已经不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了,但生活却仍在作出类似区分。在某些学校已经废除不及格分,只要你想找到正确答案,学校给你无数次机会。这和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事情没有一点相似之处。 


解读:考试不是生活,日常的小考试,你即便得了一个零分,对你的一生几乎不会有丝毫的影响。但真实的生活,一次零分可能导致一生的悔恨。人生不会给你那么多机会从头再来,所以走出校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生活有一种敬畏之心。要比在学校更加严格的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加自律,面对重大抉择,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人请教。


9、生活不分学期。你并没有暑假可以休息,也没有几位雇主乐于帮助你发现自我。自己找时间做吧。 


解读:大学往往是个性膨胀的一段时期。但进入职场之后,会很快被刺破。职场没人关心你的个性是什么,不会考虑要不要对你因材施教。职场的逻辑是这样的,你不行,换一个行的上来。任何机构,几乎都不存在没有你就运转不下去这回事。这是最让人觉得难过的,就是发现自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其实你不用太难过,就连总统也可以走马灯一样的换,何况一个普通人。所以只需要适应这样的规则就好。


有些人觉得自己有些能力,在公司里惹是生非,其实这种是高危的存在。当他被解雇的时候,他可能纳闷,怎么那些没有能力的人反而在公司里呆的好好的,我反而被解雇了呢?原因是,别人的贡献少,创造的负面产值也少,两相比较,总收益还是正的。而一个惹是生非的人,创造的负面价值大于正面的,所以这是被解雇的根源。但年轻人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认为自己的贡献太大,公司太离不开自己,而低估了自己所创造的负面的产值。杨修和许攸,都是这一类的。


10、电视并不是真实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实际上得远离咖啡屋去干自己的工作。 


解读:电视和小说的特点是虚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媒体素养。这点是必须要向孩子们讲清楚的。虚构的东西,本质上是造梦,让你的精神得到愉悦。这种东西偶尔尝尝无妨,重度沉迷就类似于吸鸦片了。千万不要忽视这种东西的影响,我经常看肥皂剧,尽管我知道那些都是假的,但有时候也被弄的晕晕乎乎,竟然羡慕起主人公的生活了。所以年轻人看太多这种东西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如果想得到更多愉悦,还是去积累真才实学,去获得成就感吧。这种愉悦更真实,滋味也更加长久。


11、善待乏味的人。有可能到头来你会为一个乏味的人工作。


解读: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别人。北京奥运会前期,我给一些奥运特许加盟的公司做宣传片,接触了几个老板。我的印象是,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甚至有些乏味的人。其中一个给芬迪这些品牌做代理的老板,在北京买了一幢楼。十几年前,他就是一个骑着自行车,一个商场一个商场那样搞推销的。每个时代都有大量的机遇,能抓住机遇的是什么人?也许不需要高瞻远瞩,关键是正好处在那个风口上,然后不断踏实的把事情推进,然后滚雪球一样的越做越大。


阿基米德说,“如果给我一个支点,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这些普通人,就是找到支点的人。他自己本身未必能力多强,关键是找到了支点。


年轻人的特点是过于迷信自己的能力而忽视支点的力量。支点从哪里来?从实践中,从鲜活的生活中来,从各种真实的社会需要中来。


天生神力的天才总是少数的,大多数成功者是依托支点崛起的普通人。如果你既不是天才,也没有找到自己支点,就不要低估那些普通人,因为人家也许已经在路上,而你还没有开始。


萧愚 2016-6-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