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自己难在哪里?

 addccde 2016-06-12

最近在谈做自己的事情,其实这个话题我前年就在谈了。那篇文章叫《渴望成就感的孩子们》,现在请大家重读一遍这篇文章。


鲁滨逊的父亲,苦口婆心劝说鲁滨逊不要出去航海。但是鲁滨逊最终还是去了。最终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但是,汪峰的父亲严厉阻止汪峰离开乐团,汪峰还是选择了离开,结果却看起来不错。鲁滨逊选择航海错了,但是汪峰选择摇滚似乎就对了。所以,父母的话到底是听还是不听?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是孩子是否该听父母的话,或者父母的水平高低。而是我们要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就是想控制自己的生活。当一种生活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我们有一种为自己而活的成就感,我们会从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如果一种生活是被人安排的,虽然看起来很舒适,但我们往往感到不幸福,因为我们失去了成就感这一生命中最重要的体验。


我初二的时候也有过类似鲁滨逊的体验。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想法,就是要去北京看看。然后编了一个理由就一个人出发了。回到家里,我在笔记本里写了《北京五日游散记》系列。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难以言表。


一个孩子有多个逆反期,两岁有,七、八岁有,青春期有。逆反只是表象,根子在于自我的觉醒。每次逆反,都是孩子对自我力量的一种试探。


父母给孩子舒适的生活现在越来越容易。鲁滨逊的父亲反复向孩子证明,我能够给你铺好路,让你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他没有意识到,有一样东西是他没有办法给孩子提供的,这就是成就感。独立掌控并征服一件东西的成就感。


如果我们进一步探究,成就感也是表象。成就感背后实际上有一个自我追问:我是不是重要,我有没有用,我在社会上的价值是什么?


如果认为自己无足轻重,如果体会不到价值感,就容易失去自律这项美德,为了摆脱空虚无聊,陷入各种容易成瘾的刺激之中。

 

所以你在社会上观察,容易发现泾渭分明的两类人。一类不断努力,奋斗,改善生活,提升自己。另一类每天就是沉浸于各种刺激性娱乐,消磨时间。

 

这两种生活方式,我个人觉得,还是前者的幸福感更强一些。恰好看到美国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说老年人是否有成就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寿命。如果老人感觉自己是成功的父母及其它重要的社会角色,他的晚年生活质量更高,生活也更加积极健康。而那些成就感不佳的老年人容易深陷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所以我们不能空谈自律。我们得看自律背后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会自律?往往有一个更高的目标督促我们这样做。这个目标,往往来自于对于成就的渴望,对于高自我价值感的渴望。

 

回到鲁滨逊的问题。如果你是他的父母,你怎么劝说他放弃航海的想法?其实达尔文的父亲已经给出了一个较好的答案。

 

达尔文酷爱博物学,喜欢搜集标本。但父亲觉得这个难以成为职业,所以就帮助他取得了教会的职务。教会的职务相对来说时间宽松。达尔文可以有大量时间继续他的爱好。后来达尔文在这个爱好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所以对孩子的梦想与渴望,你不能简单的告诉他多么有风险,多么不切实际。在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否定就意味着诱惑。你越说不行,可能越激发一个人尝试的渴望。这就是禁忌的诱惑。

 

对孩子的梦想,也不要简单说,你不要有自己的想法,一切我都安排好了。要真正理解孩子的渴望背后的东西。可以陪同孩子,找一种安全的方式去航海一次。或者转移孩子的兴趣,帮孩子找到一种其他的爱好,在这个新爱好中体验成就感和幸福感。

 

包括孩子玩游戏也是这样。可以跟孩子用安全的方式一起玩。让孩子发现游戏本质的一面可能就是无聊。此外,培养孩子新的更加健康的爱好。这是种庄稼原则。地里种满庄家,杂草就不容易生长了。

 

所以作为父母,给孩子幸福,优渥的家庭条件,衣食无忧的工作这未必是关键。关键是帮助孩子心理上得到充分的满足。很多家长生长在贫困年代,最大的成就就是吃上饭,住上自己的房子。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投射新一代的孩子。他们的成就感跟老一代人不是一回事。这个话题今天就不展开谈了,以后有时间谈。

----------------------------------

看完这篇文章的结尾,我自己不禁笑了出来。这个以后有时间谈,没想到一下子就将近两年时间出去了。时间确实过的太快了。这文章就像在眼前一样。前两天已经谈过类似的话题了,今天继续展开谈谈。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里举过一个例子:一位母亲带着孩子走进糕点店,很和蔼的让孩子选择口味,当孩子选的巧克力口味并不令她满意时,她便独断专行选择了另一种。孩子当然不高兴,又只能在母亲的严厉训导下勉强遵照了她的意思。


今天正好看了言承旭演的《最佳前男友》,里面正好讲言承旭跟他父亲决裂。他对父亲高呼,你不是真的爱我,你只是把我当做你的宠物罢了。你给我吃,给我穿,给我钱,但你想控制我。我宁可不要这些,我只想掌控我自己的生活。


这段独白很典型,也很准确。斯科特.派克也认为这种爱类似于饲养宠物。在给予的同时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这是一种有条件的爱。代价是剥夺了孩子掌控自己生活的机会。当孩子明了这一切,自然就会抗拒了。


这个道理似乎人人都知道。那为什么家长还想掌控呢?根子还是不放心,觉得孩子一旦脱离自己的掌控,就会过上糟糕的一生。鲁滨逊的父亲就是这样想的,鲁滨逊后来的经历似乎也印证了他讲的话。这种担心并不多余,但需要采用更好的方式。我在上文中举了达芬奇父亲的例子,那父亲就是既考虑了孩子当下的生计,又兼顾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实在是睿智到极点的做法。


很快就是六一儿童节了,也许家长可以试着让孩子挑选一个他自己喜欢的礼物或者是书。哪怕那书是所谓的垃圾读物。


萧愚 2016-5-3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