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官窑瓷器的设计与制作

 芝润斋 2016-06-12

 明清官窑是中国制瓷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瓷器中制作最严谨、艺术成就最高的工艺结晶。在制瓷行业交错纵横的华夏大地,御厂官窑从明初设立,到清末衰亡,几度繁荣,几乎主导了同时期的制瓷业发展,也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制瓷水准。

官窑与民窑相比,存在不少显著区别。比如瓷器的样式设计(造型设计、纹饰设计)、原材料(胎釉、彩料)以及制作工艺(修胎、绘画)、合格品甄选等方面,都有其特殊之处。

一、样式设计

简单说,明清官窑瓷的样式设计主要包括造型设计与纹饰设计,几乎都由内府设计完成。内府是皇宫内负责监管制造器具的部门,也称内务府。《大明会典》记载:明承元制,凡朝廷烧制瓷器,必由内府定夺样制。表明早自元代,宫内用瓷已由内府设计样式,然后送到御厂按样烧制。明清两代也延承了该制度。

现有清代内务府档案资料中经常提及御厂官窑瓷的样式内容,例如:

雍正元年正月二十七日怡亲王交磁靶杯、大官窑碟,王谕:照样做出样子来,此杯仿下木样。《记事杂录》

乾隆元年十二月十八日,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胡世杰,毛团传白磁七寸盘一件,白磁五寸盘一件。傳旨:著镟木样二件,将七寸盘画吉言供献花样,五寸盘画红花样,呈覧,准时再做。欽此。

于本月二十二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将镟得画各样花卉木样四件并原样盘二件持进交太监毛团呈覧。奉旨:准造画佛日长明字黄地青番花盘,样式做七寸盘、五寸盘、大碗、小碗,俱照此花卉样做。欽此。《记事录》

有了这些确凿历史资料,我们不难了解官窑样式的设计过程。同时,由于统治者对官窑器物样式的涉及、过问,导致各自时期的官窑器制作风格也与统治者审美观密不可分,形成本朝独特的官窑风格。由于宫廷内部本身具有其独特的皇家审美观,因此,也就出现所谓的官样。在同时期大量的瓷器制品中,官样设计显得雍容华贵、卓尔不群,与其它民窑制品风格迥异、大相径庭。

二、原材料

瓷器的原材料主要包括胎土、釉料以及彩料等。

1、胎土

元代以来,景德镇制造瓷胎的原料仅瓷石与高岭土两种,一般按瓷石70%--90%、高岭土10%--30%的比例混合而成。

瓷石为石质,必须舂打成粉,由石英、绢云母组成,包含长石,三氧化二铝等硅酸盐矿物。瓷土,就是现在所说的高岭土,不需粉碎,仅用淘洗法去掉粗砂即可获得净泥。元代孔齐在《至正直记》中记载:饶州御土,其色白如粉垩,每岁差官监造器皿以贡,谓之御土窑。烧罢即封土不敢私也,或有贡余上作盘、盂、碗、碟、壶、注、怀、盏之类,白而莹色可爱,底色未着油药处,犹如白粉,甚雅薄难爱护,世亦难得佳者。该史料证明元代已经出现被统治者垄断使用的御土,使用御土烧制的瓷器被称为御土窑。到了明代,该土又被称为官土麻仓官土,即现在所称的高岭土。

由于统治阶层对这类优质原料垄断、独享,使得官窑器的瓷胎质量无可挑剔,起点已经优于同类其它民间制品。

2、釉料以及彩料

瓷器表面一般都涂有一层薄薄的釉,它是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制瓷者将其加水稀释,涂在瓷胎表面,烧制后形成一层玻璃釉。釉通常具有保护、装饰美化瓷器的功能。因为釉内通常会含有各类微量元素,它们在不同情况下会产生不同釉色。于是,制瓷者经常利用这一特点,调整釉内元素成分,改变釉色,以致出现铜红、钴兰、铁黑、金红等釉色。

制作彩瓷时,还需要用到不少彩料。彩料有些被混合在釉内使用,有的则单独使用。不仅彩料造价高昂,更多情况下,政府会严禁民窑私自烧造色釉。如:

正统三年(1438)十二月丙寅命都查院出榜,禁江西瓷器窑场烧造官样青花白地瓷器于各处货卖,及馈送官员之家。違者正犯处死,全家谪戌口外。 (《明英宗实录》)

正统十二年(1447)十二月甲戌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命督察院榜谕其处,有敢仍冒前禁者,首犯凌迟处死,籍其家资,丁男充军边卫,知而不告者,连坐。(《明英宗实录》)

对违反国家条例的者,处罚极其严厉。因此,不仅原材料等方面,单就色彩多样性而言,民窑着实无法与官窑器相提并论。

三、制作工艺

除了烧制宫内日常使用品外,御厂还要制作赏赐群臣、外来使者等赏赉瓷,甚至与海外各国贸易所用的贸易瓷。器物涉及层面广阔,要求完美得体。为此,统治者不得不苛刻要求、不计工本、精益求精。这些因素促使了景德镇御厂汇集天下英才、推陈出新,于是,官窑瓷的制作质量不仅凌驾于其它民窑制品之上,其花样也引导了当时的全国制瓷潮流。

官窑瓷是所属历史时期的最高艺术成就体现,凝聚了当时最高峰的造型设计、图案纹饰以及制瓷工艺等杰出成就。就瓷器制作而言,中国瓷器在当时又是全球独秀,因此说,明清官窑瓷也是整个人类艺术成就的杰出代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