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馍烧米汤 上世纪家里饭食比较简单传统,在生产队困难时期,基本上就是笼馍烧米汤了,这还是比较殷实人家的饮食结构,其实好些人家就是滚水(开水)笼馍,单调而乏味。 冬季的看家菜就是炒酸菜和腌制的咸韭菜了。殷实人家炼一碗猪油,炒菜时挖上一筷子,菜里就有了腥味,吃饭时就狼吞虎咽津津有味起来,如果能有几片肥肉片子,那就口舌生津回味无穷了。 那些年的笼馍烧米汤 老百姓平时吃的馒头大多是二面馒头,即玉米搅上一些白面,蒸出的馒头没有全麦馒头那样虚软。有些巧媳妇,为了好看,外面包一层白面,里面是粗粮,看上去很美,其实口感并没有多大改观。家境不好的常常是高粱馒头,又黑又硬,吃了都不好拉出,上厕所都让人发愁。 怀念家乡的笼馍烧米汤 米汤是自家产的谷子磨出的小米,金黄本色,有时下一把豆子,熬出的米汤就满锅醍醐了,营养丰富,养育了多少坚实的生命。离开家乡多年,也吃过一些山珍海味,但最留恋的还是家中的那碗红豆米汤。一顿饭没有那碗米汤的滋润,好像这顿饭就没有吃饱,总感觉欠一点什么。出差在外三五日,胡吃海喝,回到家里最想念的还是那碗偎贴身心的米汤。这是多少年也没有改掉的习惯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方水土难养他乡人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