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套体育邮票取景地:闽水鼓山

 天空勇者 2016-06-12

1895年的时候,有一位西班牙人绵嘉义(J.mencaini),为当时刚刚成立的福州书信局设计了一套邮票图案,叫做“龙舟竞渡图”,它还有一个特别长而且更为人们所熟悉的名字——“鼓山下闽江边划龙舟”邮票。绵嘉义本身是一位集邮爱好者,在中国海关工作多年,他写的《华邮纪要》是研究中国早期邮政的重要资料。这么一位“中国通”出手,设计稿在众多应征图稿中,自然就脱颖而出,入选了。




这里要特别感谢福建省集邮协会的宋晓文副秘书长,提供了清晰版的全套邮票图样。上图展示的就是全套十一枚,1895年8月1日发行了这套邮票,一共印刷发行了10万枚。




以福州市的民俗专家齐上志先生为代表的一派学者,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这枚发行于1895年的邮票,比1896年为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发行的纪念邮票还要早上一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套体育邮票。




而且据考证,邮票上的取景地点应该就现在石鼓别苑往马尾方向三百米处的江道,小伙伴们通过这套邮票,自行补脑想像一下当时闽江上划龙舟的盛景吧。




从这套世界上最早的体育邮票上,来说说我们福州的龙舟。


试想一下,100多年前,由外国人组织设计、由外国人进行评选,最后再由外国人来发行的福州邮票,居然选择了龙舟竞渡这样一个题材,至少可以印证一个猜想,当时福州龙舟竞渡的场面实在给他们留下太深的印象了,以至于就认为龙舟最能代表福州的人文面貌和城市精神。


这个题材设计的另外一个巧妙之处在于,借龙舟这项运动,把最能代表福州风光的两大标志——闽江和鼓山也一道收录邮票的设计中了。




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些邮票,发现了什么,邮票上的龙舟似乎没有龙头,而且船头上站了两个人,整艘船至少有26位划手,龙舟中段依稀可见两个人在面对面击鼓或敲锣。这些似乎都和今天的江上龙舟有比较大的区别。这些是设计师的疏忽,还是当时的龙舟就是这样呢?

美国传教士卢公明的《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写到,卢公明在1850年来到福州,在福州生活了多年,他的书详细记述了福州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端午节习俗的章节,还配有一张版画插图。


同样奇怪的是,船头的人居然是骑在龙头上的。敲锣与击鼓的两个人也确实是在船的中段面对面站立,这似乎也印证了绵嘉义的设计是有事实依据的。好在卢公明有一段珍贵的文字记载:“龙舟的船身又细又长,长达十五米左右,可以容纳十五人至三十人。……剁手站立在船尾,在船的中部有两个人一刻不停地敲锣打鼓。船首的龙头上坐着一人,面朝船尾,双手挥动一面旗子,指挥协调划手的动作。”




由此看来,100多年前,卢公明和绵嘉义看到的福州龙舟,确实和今天有着很大的差别。首先,船头挥旗的指挥者被锣手取代了,视觉指挥变成了听觉指挥,而船身中部的位置单独让给了鼓手。这样,整艘船可以减少一位不划船的人,配重也更加合理。这样的对比研究,相当有意思吧!




福州,魅力之城。




福州,活力之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