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气暴躁的心理分析

 LTLALD 2016-06-13

  近一段时间以来,因为脾气暴躁而向我咨询的来访者越来越多。他们中,有的是为本人咨询,有的是为亲友咨询。不过,他们表述的症状,都大抵相似:少与人沟通,听不得不同意见,遇不得一丁点儿困难;一点小事就容易大发脾气,极端者甚至砸东西骂人打人。在亲友看来,可能会觉得他们不尊重他人,甚至是缺乏人性;但当事者自己知道,实际上每次发完脾气后也挺后悔的。但下次一遇到同样场景,暴脾气还是不请自来。为此也常自责不已,但又无能为力。

  这样暴脾气的背后,有什么心理原因呢?有什么方法能够校正吗?这是大多数来访者最关心的两个问题。

  在临床上,我确实不止一次地接待这样脾气暴躁的患者,也不止一次地接待过他们的家人。有的时候,不用见患者本人,通过其家人的变化,我也能够带动患者的变化。甚至是仅仅两三次的咨询之后,患者就会有明显的变化。有的患者,在自己的家庭发生重大改变之后,曾激动地对我说,“您教的方法,我一通百通了。我觉得,从没有一个人,能如此巨大地改变我的生活轨迹。非常感谢您的帮助!”

  这样明显甚至还有点神奇的效果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很多患者会特别好奇。

  其实,说到底,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是我能够体会到这样的患者的内心而已。

  为什么我能够体会到这样的患者的内心,而不是与他朝夕相处的家人呢?

  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我在生活中也发过脾气。而我,还有那么一点儿自省意识和改正态度。

  观察自己、体会自己,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然后推己及人,这是我能够走进来访者内心的一个法宝。

  回到脾气暴躁这个话题上来,我看能否用两个比喻把这个事解释明白?

  第一个比喻是受伤的小动物。有一点生活经验的人会知道,当一个动物受伤后,尤其是它是被人所伤,其他人就很难靠近他,哪怕我们是抱着给它疗伤治病的善良愿望。如果我们贸然靠近,它会愤怒地向我们呲牙咧嘴,有的时候还会狠咬我们一口,让想帮助他却又无防备的人反被它所伤。

  一部分脾气暴躁者的心态,就与此类似。

  现代心理学的进展,对此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解释。

  1996年,鲍迈斯特等人[1](Baumeister,Smart,&Boden)回顾了大量关于人际暴力预测因素的研究。他们发现,如果一个人具有高度夸张的、不稳定的或不确定的自我观念,当环境威胁到这些积极的自我观念时,他们会转向暴力。

  2003年,Kernis[2]提出了脆弱高自尊这个概念来描述这类人。他认为那些依靠自我保护或者自我增强策略来维持高自尊的人, 意味着这种类型高自尊本身的脆弱性, 他将以下三种类型的高自尊统称为脆弱高自尊:不一致高自尊、不稳定高自尊、条件高自尊。不一致高自尊指的是外显自尊得分高而内隐自尊得分低, 这种现象可能说明这类高自尊者在意识水平上持有积极自我意象, 但在无意识或较少意识水平上却持有消极自我价值感。不稳定高自尊是指个人的自我价值感随时间和情境波动的程度。条件高自尊指的是个体会将其自尊依赖于某种具体的标准或结果, 如达到一个成就目标, 得到其他的人特殊款待等。虽然脆弱高自尊有多种类型, 但它们表现出了一些相似的消极心理特征:低水平的心理幸福感, 更多的敌意、攻击行为。

  有很多在外社交广泛、人缘特别好的人,在家中却是一个暴君,其原因也大抵如此。

  他们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幼年时期与重要他人的亲密关系出了问题,就象动物受了伤一样。

  对这些人的治疗,需要一个长期的内心重建的过程,直至他们脆弱的高自尊变成了安全的高自尊。

  第二个比喻是充气的气球。很多人都吹过气球。没吹气之前,气球软软的,无论我们怎么拍,它都不会跳起来;但是,当我们不断地向里吹气,气球变得鼓鼓的时候,我们只要轻轻一碰,它就会跳得老高。

  一部分脾气暴躁者的心态,就与此类似。

  他们在生活中,既承担和积累了很多的压力,自己内心的希望和想法又长期没有得到满足(我把这种状态称为“情感饥饿”),就象被充满气的气球;一丁点儿的不如意,就会让他们勃然大怒,就象气球轻轻一碰就跳得老高一样。

  对这种类型人的治疗,一方面要帮助他宣泄压力和不满,就象给气球放气一样;另一方面,还要制止住向气球里继续打气。令人可叹又可气的是,有些时候,或者说大部分时候,是他们自己给自己打气的,他们并不会轻易停止打气的。即使在医生的劝导下,有时仍无济于事。所以,对这些人的治疗,虽然比前一部分的人治疗起来难度有所下降,但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但我始终坚持一点的是,这些暴脾气患者的内心,没有一个不期望自己改变的。在他们暴躁脾气的背后,是一颗容易受伤和压抑已久的心。只是,很多人都被他们的暴脾气吓到了,完全看不到他这一点儿让人心疼的地方。

  从我自身的经历出发,我已经走在变化的道路上,就一定能够帮助他们走上这条改变之路。

 

参考文献

[1] Baumeister, R.F., Smart, L., & Boden, J.M. (1996). Relation of threatened egotism to violence and aggression: The dark side of high self-esteem. Psychological Review, 103, 5-33.

[2]Kernis, M. H. (2003). Toward a Conceptualization of Optimal Self-Esteem. Psychological Inquiry, 14, 1–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