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瓜

 云中公子 2016-06-13

 

  入夏之后,如果要我给喜欢的瓜果弄个排行榜,香瓜一准儿是排在第一位的。
  
  香瓜赢人首先是它的香,所谓未知其味,先闻其香。集市上香瓜摊子卖的好坏,其实不在摊主吆喝的花哨不花哨,好听不好听,主要看香瓜熟得透不透、甜不甜、香不香。拿起一个香瓜,如果先就有一股幽幽的瓜香冲进鼻孔,新鲜的果香,又裹着一丝田野的草香气,绵绵不绝地充盈了你的心肺,让你忍不住对着香瓜闻闻,再闻闻,不消说这是熟瓜。生瓜不香熟瓜香,这是挑香瓜的第一要诀。熟好的香瓜除了香,分量会很轻。两个香瓜托在掌心,掂一掂,感觉发轻的肯定熟,发沉的没准儿就是生瓜。闻香之外,还得看皮瓣。熟好的香瓜外皮条纹色浅,条纹瓜棱间界限色差不很明显。反之,皮瓣色差清晰,色素沉积鲜亮的,即便勉强算熟瓜,也属于熟得不透的香瓜。挑选香瓜一闻二掂三看,四是手捏。熟香瓜瓜蒂处很软,捏上去很有弹性。生香瓜捏上去实实在在,像是碰在一堵墙上,硬硬的,瓷瓷的,一点“回应”都没有。
  
  评价香瓜的好坏,香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吃口。数得上上品的香瓜吃口,至少具备三个标准:香、脆、甜。这几年市场上卖相极好的“巴盟香瓜”,皮瓣青翠,间以粉白,香气浓烈。打开以后,果肉白腻,嚼起来脆脆的瓤口像是撒了糖一样。如果和别的水果一起混吃,最好是最后再吃“巴盟香瓜”。因为一旦先吃了这种香瓜,再吃其它的桃李杏西瓜之类,会觉得再好的瓜果都不甜。小的时候吃过一种叫“灯笼红”的香瓜,外皮薄绿,个头不大。熟好的“灯笼红”用小刀轻轻一刮皮,里边红艳艳的内瓤就从刮皮处“臊”出来,同时,一股清甜的瓜香也从皮破处窜悠而出。只可惜,“灯笼红”因为产量低,瓜农种起来经济效益不高,后来渐渐就在市场上销踪匿迹了。不见“灯笼红”,算起来大约已有二十几年矣。
  
  据专家考证,香瓜的老家(物种起源中心)在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但早在秦汉之间,香瓜就已经成了中国人食单上的美味。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辛追夫人胃里解剖出来的138颗半香瓜籽,即是证明。聪明的中国人把香瓜当水果,也能拿香瓜做配菜。苏菜里有一款“八宝酿香瓜”,瓜瓤掏净,酿入糯米、蜜枣、青梅等,上笼蒸熟再勾芡,吃起来甜糯香软,是很好的一款甜菜。香瓜也可以和海鲜河鲜配伍,改刀把香瓜切条儿,可和鲜贝爆溜。以糖醋汁将炸好的虾裹匀,放入事先做好的香瓜盅里,色、香、味、型俱佳。还有的人用香瓜做馅,蒸包子,做饺子。但是,总觉得这样反反复复一弄,很有些糟蹋香瓜的本味——好好的香瓜,失了香味,丢了脆甜,还能叫香瓜吗?
  
  以往吃香瓜,只能在夏天。现在随着大棚技术和物流的畅达,冬天也有香瓜可食。不过,冬天的香瓜品种单一,个头都是园而肥硕,颜色单是墨绿,熟瓜香气不够,皮瓣分辨不了生熟,挑选就让人颇为犯难。这种瓜一旦熟好,瓤口极沙,很适合牙口不利索的老人食用。还有一种夏天产的香瓜,叫“老汉儿绵”,个头很大,白籽白瓤。熟透之后,掰开又沙又甜,老头儿老太太即便没牙,也能美美地享用。这种香瓜,如果叫“老人乐”,又有何不可!
  
  当年,上岁数的姥姥最中意的香瓜就是“老人乐”。而今,满街都有“老人乐”,而喜欢一边咬嚼着“老人乐”一边笑眯眯的老人家,却再也不能享用后辈的孝敬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