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邢台市,邢台县,皇寺镇。玉泉禅寺

 东海若水斋 2016-06-13


玉泉禅寺

 
 


        玉泉禅寺,位于邢台市区西部二十公里处的皇寺镇。

皇寺镇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有一千余年的建镇历史,地理位置独特,东部地区地势平坦,四面山抱,西部是邢台通往山西的主要交通要道,是一个典型的山口镇。皇寺镇还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郭守敬的故里。风景秀丽,景点有玉泉山庄、羊卧湾水库、郭守敬故里、棋盘山、雷公山等。

皇寺镇至今保留着古韵,特别是这皇寺镇的古民居和古镇风貌,历史上皇寺镇地处要冲,明代这里有皇寺堡,在镇中原有十字街,镇有东、南、西、北四个阁门,四阁中以东阁最为雄伟,阁门上额有石刻“皇寺”二字,村镇中原有城隍庙,古戏楼、佛爷庙、姑子庵等建筑,现古镇风貌格局不变,古巷依旧,农户大院,深宅高墙,树木林立,尤其是沿河两侧的民居建筑更具特色,临河的民居和石梯路,古石桥,小河、流水、人家、古巷及依山而筑的石板山路,形成独具特色的山乡景观,使来到这里的人们看到淳厚的民风,游传统庙会,听美好传说,读着历史上留下的古诗歌,都为之赞叹不已留恋忘返。一些古建专家来到皇寺后,看到保存至今完好的古镇风貌和沿河的八座古桥,进入与之相联的王家院、姚家院、邓家院后,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有的专家说这里是“北方的周庄”。有的专家说这里是一个民俗馆,特别是这里到春季四山尽绿,临夏日气清凉爽;每当夕阳西坠,在古刹的屋脊飞檐上,在鸟柏的树冠桠杈上,在玉泉池旁,以及四周的山林石崖边,均抹上了一层金黄色的晖光,景观幽静、秀丽,形成了世人神往的美景。

《嘉靖顺德志》玉泉寺,在县西北四十里,金大定年建。清康熙版《邢台县志》寺观条下:玉泉寺县西北四十里,在马鞍山下俗名黄(皇)寺。并录有清人王毓阳《玉泉寺诗》一首,诗曰:

苍松白石两相依,与客攀临眺晚晖;

地迥昙云迷远嶂,林空碧叶舞禅扉。

老僧面壁浑无语,闲鸟依巢解息机;

大觉由来不住相,随绿何必慕袈衣。

    清光绪版《邢台县志》记载与康熙志同,并增收明人延廷有关于玉泉寺的诗二首。根据地方史料记载,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为玉泉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因在元代时,元顺帝被明军追杀,曾避难于玉泉寺,而后朱元璋又在此歇兵喂马的缘故,玉泉寺又俗称皇寺。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玉泉寺始建于唐,重修于金,中兴于元。禅寺营建于太行东麓之龙山下(亦称棋盘山)。轴线建筑存有二殿,唐柏三株。

玉泉寺自清末至民国,殊少文字记载。何年何月,住持何人,一概不知。偶从当地父老处听到一点信息,大多语焉不详。当地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说:解放前玉泉寺的当家和尚名叫求仲求实。他们住持期间,寺院仅住数人而已,香火冷淡,山门寂寞,殿堂破旧,衣食维艰。1945924日邢台解放,寺僧有参军者、还俗者,各奔前程,寺院房屋先后为多个单位占用,亦有拆除改建者,仅剩两座佛殿,摇摇欲坠。

20029月,净慧法师组成玉泉僧团正式接管玉泉寺,即对玉泉寺进行了历史渊源研究,多方收集资料,将寺院内所见金石进行了整理和保护。通过研究整理,玉泉禅寺历史传承基本脉络清晰。

次年三月中旬开始进行恢复建设,到2005年时玉泉寺第一期修复工程顺利完成,先后对三宝殿(原大雄宝殿)、观音殿(原称大佛殿、古称华严殿)进行保护修复,大殿前重新修复自金、元到明清、民国碑刻数十通。

新塑佛祖金身12尊,其中观音殿2.5米高红木(黄花梨)观音像,独木雕成,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价值。在玉泉禅寺东西两侧新建了殿堂僧舍近百间,总面积达3000多平米。

二期扩建工程已经启动,轴线重建了天王殿和山门,治理玉泉池,重修玉泉池石栏及停车场。修砌部分围墙及河道护坡也在进行当中,计划恢复原有的钟鼓楼及玉泉牌坊等工作也在积极准备中。

从寺院来说,现有的房屋及设施亦有规模,各种设施也自成系统,已经基本上满足佛事活动的需要。

天地有情泉一眼,江山无恙柏三株。山川依旧,老柏婆娑,残碑断幢,古寺寒泉,处处引人发思古之幽怀,兴继绝之浩叹(净慧大师语)。根据地方史志与地方佛教史的研究,玉泉禅寺自唐代贞观年间始建,其寺内两存三株唐柏可证,又在龙山有唐代佛教石窟造像也说明了玉泉寺的建寺历史是可靠的;同时,现存于皇寺镇郭村北齐常乐寺造像碑、邢台县会宁南良舍造像碑(已失)足可说明这个地区的佛教文化渊源悠长。

玉泉寺重修于金代,现存的金代大定年间金代三通《尊胜陀罗尼经幢》所记年代人物推断,玉泉寺创建于金大定年间则无疑问

“皇寺村前有一景,家家门前有口井”,“泉水绕街流,吃喝不用愁”,这是流传在邢台市西四十里处皇寺村一带的民谣。

历史上的皇寺村,山上到处是翠柏森森,山下是清泉潺潺,村里村外,到处都是泉水叮冬,小桥流水的美景。

玉泉池直径约30米,深约10米,就象一面大圆镜。泉水千年不竭,不仅可供全村千人饮用,还可灌溉良田千亩。在这十年九旱的冀南山区,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大泉呢?

相传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仙翁山修练,张果老修成“正果”,名列八仙之后,便每日倒骑白驴,云游四方。一日,他来到皇寺村前的棋盘山上,见到山下无数男女老少,都跪在龙王庙前烧香叩头,哭告祈雨。这一带已经大旱了三年,连井水都干了,张果老看到这里,心中老大不忍,就从褡裢里取出一只玉杯,倒上一杯仙酒,吹了一口仙气,扔到村西的一块洼地里。祈雨的人们,猛听得“咔喳”一声巨响,回头一看,玉杯落地,泉水上涌,平地里出现了一个独眼大泉。这就是“玉泉”。玉泉池水涌皎洁若玉,泉水清澈见底,明代兵备道陈大宾疏凿为池,池壁以料石精砌,国周植柳成行,原池中有凉亭,池坑亩余。

清代诗人宋岳所作《玉泉》诗曰:

半亩虚拟万斛泉,碧云高引日华圆;

山围石窦灵源起,地接仙房喷玉湲。

更喜郊番通禹凿,试听樵夫颂尧天;

新秋胜会当壬戌,图画于今一辋川。

玉泉一年四季,永流不涸,民间俗称“流不干”。泉水东流里许注入皇寺村东一池中,日月积存,永不外溢,又俗称“灌不满”。玉泉寺景色优美,旧志誉为“玉泉夕照”,是邢台八景之一。

在玉泉禅寺院内,有三棵唐柏,历经1200多年的风雨苍桑,其中鸟柏高达二十多公尺,挺拔苍劲,枝桠繁壮,一年四季郁郁葱葱。

鸟柏树冠十分繁茂,大致可分七层,其势如烟如云,翠浓异常。由于此古柏位居深山古刹和玉泉环绕之中,常栖息珍禽鸟。再加上树冠如此庞大,经常迎风自吟。两鸣交响,酷似百鸟鸣唱。据植物学家考证,该古柏树种优异,培土肥美,所以树纹结构异于寻常,民间美传说“每落一鸟,便增加一鸟形花纹,久而久之,柏纹如落鸟之众,落鸟似柏纹之美。”

在寺内的大雄宝殿前,有一棵千年茶柏,与鸟柏一样生长挺拔苍劲,十分繁茂,由于这棵古柏接受了天地灵气,柏叶也有了仙气,村民常用柏叶泡茶,以驱邪祛病,茶柏气味芳香,口感醇厚,具有强身壮骨,清心健胃的功能。

在玉泉寺内保存有大量的历代石刻作品,从种类上分,有建筑用的柱础、石台阶、栏板、玉泉排水龙头等;有碑刻,分经幢和石碑两种;再者是与佛教有关的石刻作品,这类有供桌,有石佛像等。

玉泉寺石刻作品,有很多是艺术价值较高的,其寺内所存在的石供桌多为明代作品,雕刻为高浮雕,手法浑圆,线条流畅,造型生动,内容丰富多彩,刻有花卉、人物、图案、符号等。

在寺内有大量的柱础,这些柱础有莲花础、有束腰础、简式,有繁式的,还有精雕的龙纹础等,从样式断代上有唐、宋、元、清至民国的。

玉泉寺碑刻现在保存下来的有许多,最早为金大定十六年智洪禅师所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最珍贵的为元代至正十三年(1341)的《重修玉泉禅寺碑》;

最能让众人引起反省的是清咸丰九年立《鉴戒碑》;碑文说:清道光年间,寺内殊钦、殊敾等二人任住持期间,“不遵佛法,不守清净,淫污佛地,秽渎空门,将香火地尽行当出,至寺内空乏,礼佛无人,禅林坍塌,院亭倾圮,观者莫不叹息。”

清咸丰初年(1851)殊敩禅师任住持,见本寺“禅林坍塌,院亭倾圮”,乃“起恢复之心,兴再造之意,募化当地、当房人等,发慈悲之心,将当契抽回,改为租契,作十五年、十年为满,将地尽归寺内,当价全行施舍,使寺焕然一新,诚盛举也。”《鉴戒》后人说:“自此以后,寺中地亩永不许僧人当卖,亦不许外人私当私买。如有偷当偷买者,人神共诛,永为鉴戒!”“创业最难,守成不易。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确矣哉其论乎!沉冥释门之教,当礼菩萨、敦戒业、探释典,广渡普爱,大乘发心,乃不愧为佛子也。玉泉寺由来久矣,园地四十余亩,旱地顷有余亩,称富饶也。”从碑文中可知当时经事人 “反腐倡廉” 的精神,值得今天众人认真思考和反省。

在龙山保存有较好的佛造像,其中三处位于龙山北坡的半山腰处,雕有八尊佛像,共四龛,左侧的一龛有立像两尊,龛为长方形,上部微圆,立佛脚踏莲花座,有背光,头部有损坏,保存基本完好。在立像龛的右侧分别雕有两龛造像,两龛基本相连,一龛为一佛二菩萨坐像,一龛为一佛两胁侍菩萨立像。另一龛仅露有上部,损坏较重,应为立佛三尊。在龙山之顶,有一龛佛像,成组雕刻,在山崖石壁上雕有佛造像十六尊之多,围绕主尊坐像,坐西朝东,构成造像群,这些佛像造像也各不相同,有菩萨、观音、释迦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等等。根据研究,这些造像雕刻精良,雕工细腻,手法娴熟,造型美观,应与玉泉寺有密切的关系,为建寺后雕成,其雕刻年代很可能为唐代晚期。

走进玉泉禅寺,心一下子变得沉静下来,给人一种幽静、脱尘、高洁、神圣的感觉,历史悠久的古老文化在这里显现出了底蕴丰富、文物精美、种类繁多、流连忘返......

走出玉泉禅寺,仿佛心留在了寺内。回津数日,仍留恋寺内的那份宁静与厚重,再次回故乡必定要再去祭拜玉泉禅寺,还有那寺内的唐朝古柏......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转载]邢台玉泉禅寺鈥斺敾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