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述史 (86) | 慧公恢复邢台玉泉禅寺的前前后后(上)

 思明居士 2019-07-21

执笔:刘顺超

台玉泉禅寺是一座有千年历史的古刹,历史上高僧辈出,为北方名刹之一。据寺内保留下来的石刻和地方文献记载始建于金代大定年间,多年来,研究人员在对玉泉禅寺进行历史调查时,还发现了有唐、宋时期的建筑柱础,结合寺内保留下来的三棵唐代柏树,说明玉泉禅寺历史的悠久和古老。玉泉禅寺是曹洞宗的道场,现寺有元至正十三年(1353)为开山祖师所立的《重修玉泉禅寺禅寺碑》,这块碑记载了玉泉禅寺开山祖唯识智洪禅师在1161-1189年间开创道场并住持本寺的历史。玉泉禅寺的地位在曹洞宗历史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一席,特别是开山祖智洪禅师是曹洞宗“洞下第十六世”、辽金时期燕京法主万松行秀禅师下第四世,对后世的曹洞宗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台玉泉禅寺在经历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洗礼后,到1987年时已经面目全非,寺内有两座大殿且已经破损严重,当时的皇寺镇政府和信用社在寺内办公。二十世纪末,文物部门曾对大雄宝殿进行过拨款维修,因杯水车薪难以为继,邢台县政府为此做了许多工作,我与翁振军先生多次对玉泉古寺进行调查,社会各界人士到处呼吁以求重振道场。邢台县时任县委书记赵庆刚多次与净慧长老商谈,礼请老和尚到邢台来恢复玉泉禅寺曹洞宗道场。

口述史 (86) | 慧公恢复邢台玉泉禅寺的前前后后(上)

多方协调,经邢台市人民政府批准,恢复玉泉禅寺为佛教活动场所,交由河北省佛教协会直属管理。2002年9月21日,玉泉禅寺正式移交柏林禅寺管理。 9月29日上午,邢台县人民政府与河北省佛教协会举行玉泉禅寺移交仪式。净慧长老及省民宗厅朱燕增处长、李弘副处长、邢台市民宗局孙慧敏局长、邢台县委书记赵庆刚、县长张广宇、邢台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肖占军居士出席了交接仪式。

泉禅寺建设初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和条件所限,当时的情况十分困难。净慧长老在一篇《邢台玉泉禅寺近况及历史回顾》文章中写道:“2002年9月21日,玉泉禅寺正式移交柏林禅寺管理。常住派明启当家师过来领导。由于接管之初,存在诸多困难,加之房屋阴暗潮湿,明启师因病离开,明定师坚持多日亦离去。至12月份,寺内仅有两名行者看家,生活亦成问题。在此紧要关头,我于同年12月6日只身来到玉泉禅寺,并决心在此养老,以了残年。过了四天,有八位行者从柏林寺来此剃度。是日适逢阿弥陀佛诞辰之期,邢台居士亦有来此礼佛。从那时开始,便组成了以比丘为领导、数十人以沙弥为主体的玉泉僧团。至今年农历八月廿七日,先后有八批行者计31人在此剃度。虽是广种薄收,亦有多人成为柏林、四祖、真际禅林及本寺之骨干力量。

寺院恢复建设期间,我与翁振军先生及朋友赵福寿、居士王淑霞等人多次到寺院拜访净慧长老。也目睹了僧众在修复玉泉禅寺过程中的艰辛,而每一次相见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邢台市区通往玉泉禅寺的路面很窄且颠簸不平,三步一疙瘩,五步一大坑,20公里的路程就是耗费一个多小时,记得最初一次我与翁振军先生一同前往玉泉禅寺,净慧长老关切地问:“走了很长时间吧?”并笑谈,这条路可以体验“生活禅”,路上的扬尘如同生活中的迷茫,颠簸是生活的磨练,沿途是生活的体验,到达就是结果。听后感触很深。

口述史 (86) | 慧公恢复邢台玉泉禅寺的前前后后(上)

院刚刚移交不久,我陪同时邢台市委副书记.后任第十一届政协主席石玉春及邢台市常务副主席胡朝元前去会见长老,那一天晴空万里,祥云飘飘,到达玉泉禅寺后长老早已等候在玉泉池旁,进入寺院小坐后长老说,我们今天正要举行五叶堂的奠基,请二位领导为我们大殿奠基吧,奠基后长老谈到了退居并出示了《初宿邢台玉泉禅寺》。

有几日我与翁振军先生等人又前去,长老又出示了《小住邢台玉泉禅寺成杂感六首,并出示寺中诸徒众》

是那一次,翁振军先生从原皇寺镇政府的办公楼走出来,在楼门口脚下一滑,险些跌倒,回头一看在平平的石面上好像有字,细细的察看后认为这是一块石碑,便于净慧长老说这里有一块碑刻,上面还有字。再去玉泉禅寺时,这块《重修玉泉禅寺禅寺碑》碑刻已经矗立在鸟柏一侧,净慧长老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后来观音殿修复完成后又移到了殿前。(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