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春祥:课堂拾“零”(下)

 教育繁星 2016-06-13

六曰“零体验”。有个“盲人摸象演义”的故事,非常耐人寻味。有两位老师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教《大象》,效果迥然不同。

教师甲:5个盲人端坐在教师面前。老师先是分别从耳朵、牙齿、身体、象腿、尾巴等来进行讲解。然后,编了一段顺口溜让学生背:“大象的耳朵扁又圆,就像一个大蒲扇。大象的牙齿粗细尖,正像萝卜样一般。大象的身体宽又长,可不就是一堵墙?大象的四腿粗而壮,就像柱子立地上。大象的尾巴细又长,就跟绳索一个样。”整节课就在“讲”和“背”中完成了。

教师乙:看着院子里的一头大象对5个盲人说:“今天,我们学习《大象》。正巧院子里有一头大象,下面就请大家亲自去摸一摸。”盲人在老师的引领下围拢在大象周围。一会儿,他们开始交流起来。盲人甲说:“大象就是一个大蒲扇。”盲人乙说:“大象就是一个萝卜。”盲人丙说:“大象就是一堵墙。”盲人丁说:“大象就是4根柱子。”盲人戊说:“大象就是一条绳索。”老师并没有简单地肯定学生的答案,而是边鼓励、边启发说:“有点意思。刚才你们各自摸到的可能只是大象的耳朵、牙齿、身子、象腿、尾巴,你们再摸一下别的地方,看看谁能最快掌握大象的全貌。”于是,5个盲人又用心地摸起来……

从学习方式的角度分析,教师甲的“讲”和“背”,尽管用心良苦,也不乏学法指导,但是,由于采用的是缺乏体验的接受式学习,教师只是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所以,学生的学习效率只能是低层次的。让人遗憾的是,如今凭靠“讲”和“背”吃饭的教师仍然多矣!教师乙的“摸”,采用探索式学习方式。美国华盛顿图书馆的墙上贴有3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话很富有哲理。“我听见了就忘记了”,课堂学习如果只是听,即使当时听得清清楚楚、印象深刻,但很快就会遗忘;“我看见了就记住了”,目睹的东西总比耳闻的东西印象要深刻得多,听见的同时还能亲眼目睹,当然印象深刻;“我做了就理解了”,就是我亲自去探索了,亲自体验了,所以就不仅仅是记住了,而是理解了。追求学生自身的体验,这样学习知识,一旦被学生掌握便难以忘怀。

七曰“零疑问”。一节课上完,老师经常会这样发问:“同学们,还有问题吗?”“没了!”好像只有教师讲得学生一个问题也没有了,才算一节好课。在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上,我们跟西方有着很大的区别。西方的课堂追求,一节好课要使学生从没有问题到发现问题——没有问题便是最大的问题。发现问题就是发现拓展空间。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指出:“做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课堂上要善于为学生开一扇“天窗”,留一点“空白”。既要注意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又要注意让学生带着问题走。

八曰“零批评”。如今走进新课程实验的课堂,你总会听到“呵呵,你真棒”、“Good very good”等课堂激励的语言,甚至,因激励性语言太多,让人感到厌倦。同时,你在课堂上却很难听到批评学生的话语。一次,我到一个城区小学听课,课堂上有一个男生一会儿朝前坐,一会儿朝后坐,一会儿捅捅这个,一会儿戳戳那个。整节课他根本没有学习,他周围的同学也受到了干扰。但是,老师只是忙于对课堂上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鼓励,对这个学生的表现却视而不见。课堂需要激励,但绝不能拒绝批评。因为错误是学生的生命之常态,有生命必然会有错误,有错误就不能没有批评。如果说激励是一种艺术的话,那么,批评同样是一种艺术。当然,批评不应该是讽刺、挖苦、打击,批评应该建立在尊重、理解、信任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犯了错误就要承担责任。批评应该掌握一个度,应该讲究方式方法,尤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批评的精神。学生如果天天生活在激励、赞美之中,他们的性格将会变得脆弱。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

九曰“零板书”。随着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师的板书越来越少,甚至在一些公开课上,时常出现“零板书”现象。毫无疑问,多媒体课件的确给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它的优点是形式多样,色彩鲜艳,富有动感,可以节约大量的板书时间。

但是,再完美的课件也不能取代传统的板书。其原因有二,首先,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任何预设的课件内容与课堂教学的实际都不会也不应该完全一致。在课堂上,如果教师的课件意识太强,那只能是课件牵着教师走,教师牵着学生走。课堂上教师被课件所累,学生成了课件的观众。一旦课件扮演了替代学生思维的角色,师生的互动就无法实现,教学便进入了歧途。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完全拘泥于课件,而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这样看来,即兴板书就必不可少。其次,板书的书法示范作用课件无法替代。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我的字是跟某某老师学的。”教师书法运笔的特点,间架结构的安排,学生在课上、课下都会进行模仿,教师的这种示范作用甚至会影响学生终生。尽管课件用字字体各异,色彩鲜艳,工整规范,但是,由于是一种电子的虚拟,所以并不具备人工板书的示范作用。尤其是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数字字母教学,更要注意采用传统的板书。我们主张多媒体课件要和传统板书多元共生,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十曰“零作业”。经常听课的人,会非常清楚,下课铃响前后,教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课下请同学们把某某题做到作业本上”。这句话曾经上百次、上千次地刺激我们的耳膜。就这样,课堂上作业的“零”,化成了课下作业的“整”。正所谓,课上教师讲讲讲,课下学生忙忙忙!课堂教学效率由此打了折扣!学生的课外负担由此被人为加重!

要解决这种现象,笔者有三点建议:一是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牢固树立“当堂训练”的作业观。作为凯洛夫“五环节”最后一环的“布置作业”,其位置定式惯性不可低估。走不出传统就无法进行改革。众所周知,遗忘规律的特点是先快后慢。课堂教学如果不能实现“当堂训练”,就会成为“夹生饭”,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就无从谈起。二是必须杜绝“课外圈时”现象的蔓延。某些教师之所以喜欢将作业留在课下,把话说白了,恰是私心使然,因为他们骨子里有这样的想法——“我不能允许别的学科在课外圈走学生过多的时间。”私心太重必然导致行为的偏激。我们不妨想一想,这科作业课下做,那科作业课下做,学生究竟有多少课余时间?课下作业的质量又有谁来把关?老师们,请高抬贵手,别把学生仅有的课余自由“圈”走吧!三是切实增强作业效率意识。强化课内作业是提高作业效率的有效途径。其实,课堂教学中的某些“讲”,完全可以用课堂的“练”来取代。学生的能力往往不是“讲”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洋思中学有一条成功的经验,他们规定每节课必须能有15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作业训练。由于课堂作业时间有限,一般都需限时操作,这样就会产生“限时效应”。所谓“限时效应”,是指人们在学习或工作时只要限定时间,其效率就比平时高的心理现象。这是因为在限时的状态下,大脑相应的神经灶处于高度兴奋之中,大脑潜在意识密度大、间隙小,从而使大脑无暇旁顾,专心于某一件事,其效率自然就高。

(来源:中国教师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